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江不见江,开门不见景——张绍莲的房子就在成都锦江边上,不过由于是一楼,窗户正对2米多高的围墙,有江景房之名,无江景房之实,“以前要去江边散步,先得走出小区,再从小区外面绕回来。”
去年9月,成都市金牛区星辉中滨河路上的这面水泥围墙,被打造成了爱情主题景观墙,还破例允许一楼住户破墙开口。锦江的美景,终于痛痛快快地倾泻进张绍莲的小院。
不仅如此,围墙外一段600多米的机动车道,也改为步行道,并设置了多处爱情主题雕塑。改造后,这条老街不仅穿上了“新衣”,还有了新名字——“北门里·爱情巷”。昔日脏乱的街巷,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突出“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星辉中滨河路的变化,正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众多场景之一。这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行动,让越来越多的成都人收获了绿色福利。
蜀地多云雾,成都人出了名的爱晒太阳。今年春节,就地过年政策的引导加上良好的天气条件,约有800万市民走进公园和绿道,享受悠闲的绿色时光。
“我们搬过来的时候,公园还没有建起来,感觉挺荒凉的。现在可好了,很多人来这里遛娃。”全职妈妈李木子几乎每天都带着8个月大的女儿,到家附近的江滩公园散步。她的丈夫是一位程序员,在不远处的天府软件园上班。
这对外地年轻人相识于校园,毕业后双双选择留在成都。得益于建在家门口的新公园,前几年买的房子也涨了不少。
易美芳也舍不得这个公园,尽管搬走已经两年,她每天仍照例坐半小时公交车回来逛逛,顺便在公园边上的中和大市场买点菜。
“变化大哟,以前没建公园的时候,就是一片荒地。儿子加班回家,经常被野狗追着跑。”她笑呵呵地说,现在公园人气可旺了,广场舞队已经没有了她的位置,让她羡慕不已。
江滩公园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另一个场景。从空中俯瞰,成都大大小小1100多个公园,通过一張巨大的绿道网络紧密连接。过去三年,这张巨网如同不断生长的绿脉,扩充着成都平原的绿色版图。
这张巨型网络,就是成都规划建设中的天府绿道,全长1.69万公里,相当于13条京沪高速铁路线。目前已累计建成4400多公里。
“成都正通过五个重大生态项目来构建公园城市形态: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城市‘绿心’;加快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造生态‘绿肺’;加快推进天府绿道体系打造城市‘绿脉’;加快建设133平方公里的锦城公园,打造城市‘绿环’;拥有48公里河道的锦江公园,将打造成城市‘绿轴’。”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谢玉常说。
“五绿润城”的每一个项目,都是世界级的生态工程。其中,围绕成都中心城区绕城高速两侧500米范围打造的锦城公园,面积远超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巴黎卢森堡公园,串联起众多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和城市绿地。绵延100多公里,仅新建的上跨桥梁就有78座。
成都从2018年开始进行公园城市建设,但基于生态保育和生态廊道保护,早在2008年,锦城公园所在区域便停止开发,同时大刀阔斧地拆违。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绿道处处长吴本虹说,之所以花大力气保护这条生态环廊,就是拒绝城市摊大饼式发展,保证这条环廊上7个自然通风口的畅通,让成都能畅快“呼吸”。
如今,或漫步或骑行,选择距离最近的天府绿道,就能穿梭于各个公园景区,成都人“神仙日子”因此多了一道时尚注解。
成都兴城天府绿道集团董事长康瑛,被业内称为天府绿道“当家人”。她经常遇到相同的提问:建设如此庞大的公园绿道,钱谁出?账怎么算?
“以城市品质价值提升平衡建设投入,以消费场景营造平衡管护费用。”她如此作答。
以锦城公园为例,周边可开发土地3.2万亩。公园生态价值得到释放后,每亩土地保守溢价100万元,算下来就是320亿元。从每亩土地溢价中提取一定比例,进入专用的“绿色账户”。
成都还正探索“绿道 ”“公园 ”模式,营造生态消费场景。仅今年春节期间,锦城公园园区商家营业额就超过1000万元。
此外,每年约有160多场公园绿道活动在锦城公园举办,主题涉及科普、文化、音乐等。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仍吸引了超百万人参与,上千万人关注……
这位“当家人”认为,不能只看到土地溢价和消费收益,公园城市建设正吸引更多年轻人留在成都,加速城市功能优化和产业变革。
康瑛曾接待过一位前来成都考察的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当时是周末,锦城公园里很多人跑步。这位高管看到之后触动很深,说他们德国总部边上就有一个公园,员工也经常去跑步,这个场景似曾相识。”最终,这家企业选择了落户成都。
生态价值转化是公园城市发展的核心机制,筑景聚人则是成都对于这一机制的实践认知,也是成都人算的一本生态大账。
登上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丹景台观景平台,如果天气晴好,向东眺望,正在建设的天府国际机场尽收眼底。今年春节,丹景台人气爆棚,主管部门连发九天限流公告。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在我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中,少有成都这样3000年未易城址,2500年未改城名的。但是几千年来,成都始终在西部龙门山脉和东部龙泉山脉之间腾挪。
为破解环境资源约束,打开城市发展空间,成都开始实施东进战略,跨越龙泉山,从“两山夹一城”拓展为“一山连两翼”。由此,龙泉山也从生态屏障升级为城市“绿心”,城市格局也迎来千年之变。 “和西部龙门山相比,龙泉山生态本底相对较差。过去三年,我们一直在植树,累计增绿增景超过14万亩。”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干部邓云木既有压力,更有动力。
站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两大战略交汇点上,龙泉山的生态支撑功能被持续看好。根据规划,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优先开展生态保育,同时加快休闲新业态培育,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生活价值转化,成为“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国际化的城市会客厅、市民游客喜爱的生态乐园”。
从空中俯瞰丹景台,形似一只眼睛,因而有了一个气派又独特的别名——“城市之眼”,观景平台的正中位置,有一个大型的“太阳神鸟”造型装饰,这只享誉中外的“太阳神鸟”,象征着三千年古蜀文明的传承与生长,也见证着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展翅腾飞”。
地铁修通了,旅游环线连接了,人流量持续不断,商机自然跟进。“我们曾计划引入一家国际知名咖啡品牌,对方上山考察后认为太远太偏。不过前段时间,他们却主动上门寻求合作……”邓云木说。
张绍莲住上了迟到多年的江景房,楼上的邻居则住上了期盼已久的电梯房。当地在为一层住户打开围墙的同时,为整个老旧小区加装了电梯。
张绍莲由衷地说,“政府部门把外部景观打造好,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小环境打造好。”这位热心市民主动响应号召,把自家客厅贡献了出来,无偿提供给游客使用,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城市会客厅”。
社区活则城市活。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类似创新在成都不断涌现。
2400亩的湖区周围,散落着不同风格的住宅楼;清澈的湖水倒映出湖畔和草坪,以及错落其间的休憩场所。走进成都天府新区麓湖公园社区,会让人产生错觉:到底是社区建在了公园里?还是公园建在了社区里?
居民刘敏辉退休前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在社区艺展中心,她笑盈盈地向到访者介绍各种社团活动。讲解结束时已近中午,“我要坐游艇回家做饭啦,欢迎大家常来做客。”她笑着说。
一湖碧水是这个公园社区的灵魂,满足了成都人对枕河入梦依水而居的美好想象。“环境没得说,就是担心开发商撤走之后,湖水会不会变成一潭死水?”社区居民罗艳霞说。
担忧并非多余。2400多亩的水域,房地产开发企业每年用于水质维护的费用高达3000万元。楼盘开发结束后,谁来为这优质水环境买单?
麓湖公园社区党委书记王燕也开始了提前谋划。在她看来,环境维护要靠人,现在社区正在组织各种不同的水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让社区居民定期参与种植水草、在河边捡垃圾等,保护生态将逐渐成为居民的新时尚。
“我们还正在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基金会模式,目前累计捐赠总额超过了1500万元。”麓湖公园社区党委副书记徐棠棣说,“渔获节、龍舟赛、水上剧场……基金会每年会组织500多场社区活动,借此打造公园社区品牌,提升了社区吸附能力。”
徐棠棣表示,吸附的不仅仅是捐赠,更是居民对于美好家园的价值认同。
长期关注公园城市理论实践的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认为,成都基于公园城市建设,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体系,是对治理现代化的有益探索,也是公园城市建设值得推广的经验。
“我对成都公园城市的前景非常有信心,因为它符合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满足了成都人对于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李后强说。
春节前的一天,阳光明媚,不时有路人在张绍莲小院门口探头张望。
“我电视上见过您,特地过来看看。”“快进来坐坐,就跟回家一样。”张绍莲笑着招呼。
从公园城市建设“首提地”到“示范区”,或许这就是成都应有的城市气质。(参与采写:刘依林、孔维睿)
(摘自3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
去年9月,成都市金牛区星辉中滨河路上的这面水泥围墙,被打造成了爱情主题景观墙,还破例允许一楼住户破墙开口。锦江的美景,终于痛痛快快地倾泻进张绍莲的小院。
不仅如此,围墙外一段600多米的机动车道,也改为步行道,并设置了多处爱情主题雕塑。改造后,这条老街不仅穿上了“新衣”,还有了新名字——“北门里·爱情巷”。昔日脏乱的街巷,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突出“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星辉中滨河路的变化,正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众多场景之一。这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行动,让越来越多的成都人收获了绿色福利。
公园里的幸福
蜀地多云雾,成都人出了名的爱晒太阳。今年春节,就地过年政策的引导加上良好的天气条件,约有800万市民走进公园和绿道,享受悠闲的绿色时光。
“我们搬过来的时候,公园还没有建起来,感觉挺荒凉的。现在可好了,很多人来这里遛娃。”全职妈妈李木子几乎每天都带着8个月大的女儿,到家附近的江滩公园散步。她的丈夫是一位程序员,在不远处的天府软件园上班。
这对外地年轻人相识于校园,毕业后双双选择留在成都。得益于建在家门口的新公园,前几年买的房子也涨了不少。
易美芳也舍不得这个公园,尽管搬走已经两年,她每天仍照例坐半小时公交车回来逛逛,顺便在公园边上的中和大市场买点菜。
“变化大哟,以前没建公园的时候,就是一片荒地。儿子加班回家,经常被野狗追着跑。”她笑呵呵地说,现在公园人气可旺了,广场舞队已经没有了她的位置,让她羡慕不已。
江滩公园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另一个场景。从空中俯瞰,成都大大小小1100多个公园,通过一張巨大的绿道网络紧密连接。过去三年,这张巨网如同不断生长的绿脉,扩充着成都平原的绿色版图。
这张巨型网络,就是成都规划建设中的天府绿道,全长1.69万公里,相当于13条京沪高速铁路线。目前已累计建成4400多公里。
“成都正通过五个重大生态项目来构建公园城市形态: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打造城市‘绿心’;加快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造生态‘绿肺’;加快推进天府绿道体系打造城市‘绿脉’;加快建设133平方公里的锦城公园,打造城市‘绿环’;拥有48公里河道的锦江公园,将打造成城市‘绿轴’。”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谢玉常说。
“五绿润城”的每一个项目,都是世界级的生态工程。其中,围绕成都中心城区绕城高速两侧500米范围打造的锦城公园,面积远超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巴黎卢森堡公园,串联起众多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和城市绿地。绵延100多公里,仅新建的上跨桥梁就有78座。
成都从2018年开始进行公园城市建设,但基于生态保育和生态廊道保护,早在2008年,锦城公园所在区域便停止开发,同时大刀阔斧地拆违。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绿道处处长吴本虹说,之所以花大力气保护这条生态环廊,就是拒绝城市摊大饼式发展,保证这条环廊上7个自然通风口的畅通,让成都能畅快“呼吸”。
要筑景更要聚人
如今,或漫步或骑行,选择距离最近的天府绿道,就能穿梭于各个公园景区,成都人“神仙日子”因此多了一道时尚注解。
成都兴城天府绿道集团董事长康瑛,被业内称为天府绿道“当家人”。她经常遇到相同的提问:建设如此庞大的公园绿道,钱谁出?账怎么算?
“以城市品质价值提升平衡建设投入,以消费场景营造平衡管护费用。”她如此作答。
以锦城公园为例,周边可开发土地3.2万亩。公园生态价值得到释放后,每亩土地保守溢价100万元,算下来就是320亿元。从每亩土地溢价中提取一定比例,进入专用的“绿色账户”。
成都还正探索“绿道 ”“公园 ”模式,营造生态消费场景。仅今年春节期间,锦城公园园区商家营业额就超过1000万元。
此外,每年约有160多场公园绿道活动在锦城公园举办,主题涉及科普、文化、音乐等。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仍吸引了超百万人参与,上千万人关注……
这位“当家人”认为,不能只看到土地溢价和消费收益,公园城市建设正吸引更多年轻人留在成都,加速城市功能优化和产业变革。
康瑛曾接待过一位前来成都考察的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当时是周末,锦城公园里很多人跑步。这位高管看到之后触动很深,说他们德国总部边上就有一个公园,员工也经常去跑步,这个场景似曾相识。”最终,这家企业选择了落户成都。
生态价值转化是公园城市发展的核心机制,筑景聚人则是成都对于这一机制的实践认知,也是成都人算的一本生态大账。
登上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丹景台观景平台,如果天气晴好,向东眺望,正在建设的天府国际机场尽收眼底。今年春节,丹景台人气爆棚,主管部门连发九天限流公告。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在我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中,少有成都这样3000年未易城址,2500年未改城名的。但是几千年来,成都始终在西部龙门山脉和东部龙泉山脉之间腾挪。
为破解环境资源约束,打开城市发展空间,成都开始实施东进战略,跨越龙泉山,从“两山夹一城”拓展为“一山连两翼”。由此,龙泉山也从生态屏障升级为城市“绿心”,城市格局也迎来千年之变。 “和西部龙门山相比,龙泉山生态本底相对较差。过去三年,我们一直在植树,累计增绿增景超过14万亩。”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干部邓云木既有压力,更有动力。
站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两大战略交汇点上,龙泉山的生态支撑功能被持续看好。根据规划,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优先开展生态保育,同时加快休闲新业态培育,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生活价值转化,成为“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国际化的城市会客厅、市民游客喜爱的生态乐园”。
从空中俯瞰丹景台,形似一只眼睛,因而有了一个气派又独特的别名——“城市之眼”,观景平台的正中位置,有一个大型的“太阳神鸟”造型装饰,这只享誉中外的“太阳神鸟”,象征着三千年古蜀文明的传承与生长,也见证着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展翅腾飞”。
地铁修通了,旅游环线连接了,人流量持续不断,商机自然跟进。“我们曾计划引入一家国际知名咖啡品牌,对方上山考察后认为太远太偏。不过前段时间,他们却主动上门寻求合作……”邓云木说。
社区活则城市活
张绍莲住上了迟到多年的江景房,楼上的邻居则住上了期盼已久的电梯房。当地在为一层住户打开围墙的同时,为整个老旧小区加装了电梯。
张绍莲由衷地说,“政府部门把外部景观打造好,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小环境打造好。”这位热心市民主动响应号召,把自家客厅贡献了出来,无偿提供给游客使用,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城市会客厅”。
社区活则城市活。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类似创新在成都不断涌现。
2400亩的湖区周围,散落着不同风格的住宅楼;清澈的湖水倒映出湖畔和草坪,以及错落其间的休憩场所。走进成都天府新区麓湖公园社区,会让人产生错觉:到底是社区建在了公园里?还是公园建在了社区里?
居民刘敏辉退休前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在社区艺展中心,她笑盈盈地向到访者介绍各种社团活动。讲解结束时已近中午,“我要坐游艇回家做饭啦,欢迎大家常来做客。”她笑着说。
一湖碧水是这个公园社区的灵魂,满足了成都人对枕河入梦依水而居的美好想象。“环境没得说,就是担心开发商撤走之后,湖水会不会变成一潭死水?”社区居民罗艳霞说。
担忧并非多余。2400多亩的水域,房地产开发企业每年用于水质维护的费用高达3000万元。楼盘开发结束后,谁来为这优质水环境买单?
麓湖公园社区党委书记王燕也开始了提前谋划。在她看来,环境维护要靠人,现在社区正在组织各种不同的水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让社区居民定期参与种植水草、在河边捡垃圾等,保护生态将逐渐成为居民的新时尚。
“我们还正在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基金会模式,目前累计捐赠总额超过了1500万元。”麓湖公园社区党委副书记徐棠棣说,“渔获节、龍舟赛、水上剧场……基金会每年会组织500多场社区活动,借此打造公园社区品牌,提升了社区吸附能力。”
徐棠棣表示,吸附的不仅仅是捐赠,更是居民对于美好家园的价值认同。
长期关注公园城市理论实践的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认为,成都基于公园城市建设,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体系,是对治理现代化的有益探索,也是公园城市建设值得推广的经验。
“我对成都公园城市的前景非常有信心,因为它符合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满足了成都人对于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李后强说。
春节前的一天,阳光明媚,不时有路人在张绍莲小院门口探头张望。
“我电视上见过您,特地过来看看。”“快进来坐坐,就跟回家一样。”张绍莲笑着招呼。
从公园城市建设“首提地”到“示范区”,或许这就是成都应有的城市气质。(参与采写:刘依林、孔维睿)
(摘自3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