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管理流程中,最让校长们难解的是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凝聚力,增强办学活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管理实践及对多所学校了解的校情分析,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探究促进或阻碍教职工发挥积极性的原因,因势利导,深化和创新教育改革,特别是动力方程中精神动力,信息动力和物质动力三个方根的关系,充分发挥动力系统的整体效能,是校长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精神动力
钱可以买很多东西,但精神方面的很多东西,往往是金钱买不到的。有些学校物质条件很好,钱也发了不少,自筹工资部分已超出了财拨工资,但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也上不去,这与缺乏精神激励机制不无关系。学校建立精神激励机制,凝聚精神动力,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建立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人格激励机制,学校是育人的场所,通过领导和教师的言传身教,建立起良好的校风,这是育人工作的良好基础。所谓校风就是领导的作风,老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的统一体现,而领导的作风又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关键。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做知识分子的工作,光靠权力因素往往收不到实效,更多地需要非权力因素,即领导的人格与业务水平。名家说:“做人的工作,一靠真理,二靠人格。”校长和领导成员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淡漠个人名利,发扬严于律己、廉洁勤奋、无私奉献等精神风格,以获得教师的崇敬、信任与支持。
强化思想工作,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教师的自尊心、荣誉感强,服理不服力。在教育改革中,大量的问题不是物质需求的问题,而是认识问题。通过思想工作,道理弄通了,问题也迎刃而解。因此,学校思想工作必须坚持民主疏导和情感因素的原则,教师是通情达理的,这里关键是疏通情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气氛和谐,使教师具有良好的工作心态。
建立劳动成果激励机制。要建立成果评价奖励制度,严肃认真的肯定教师的劳动成果。要创造条件给老师们展示劳动成果的平台。这不仅对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有益,而且对改善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水平也有重大作用。
物质动力
校长在管理流程中,必须对动力功能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要端正对物质动力的认识。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也只有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因此,校长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和教学工作条件,以稳定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要解决好经费问题。目前。由于国家拿不出更多的钱解决学校困难,校长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以弥补经费的不足。这一现实要求校长不但要懂教育,而且还要有经济头脑,利用国家给学校的优惠政策和学校自身人才信息,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尽可能地增强学校内部的造血功能,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并努力使教师的收入不断提高,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学校内部动力。
要解决好分配问题。改革分配制度,是物质动力改革的关键,学校必须建立新的物质激励机制。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实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教师自评考核与学生评教、组织考核相结合。争取公正、公平、准确地认定教师的劳动。同时,应制定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量、数字区分教师劳动差异。学校考核评价工作如何,直接关系能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校长必须花大力气把这项工作做好。
信息动力
校长对信息动力的关注程度,已成为衡量校长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干部与教师的差别主要在掌握的信息和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方面,校长必须在获信息和分析信息工作上下工夫。
要建立教育科研组织,承担学校信息工作,教师科研机构要广泛收集校内外、国内外教育改革、教育科研的信息资料,建立学校信息库,并利用现代手段,使信息收集、贮存工作迅速准确。
要鼓励教师个人收集占有信息资料,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不广泛、灵敏地掌握社会信息,只凭原有的一瓶水,无论如何也无法指导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成为一瓶不断更新、流动的水。
要发挥信息的动力作用。学校要组织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努力于实践开拓的中青年教师、组织信息分析力量,在教育教学科研机构的领导下,对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以发挥信息资料的重要作用。
发挥三个动力的综合效能
精神、物质、信息动力在学校管理动力方程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但还必须协调得当,综合运用,才能发挥其整体功能,在发挥三个动力整体功能时,要注意两点:
一、要防止重此轻彼。抓物质动力建设,不能忽视精神动力的作用;抓精神动力建设,也不可过分强调精神的作用而排斥物质动力的作用。应牢记物质可以变为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信息既可以变物质,又可以变精神这一规律,使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产生更大的综合效能。
二、经常分析三种动力的运转情况,研究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完善动力方程的内部结构,优化动力方程的整体功能,只要三类动力的关系协调得好,教师队伍就会稳定、教职工的积极性即可充分调动起来,学校的凝聚力就会形成,办学质量一定会有提高。
精神动力
钱可以买很多东西,但精神方面的很多东西,往往是金钱买不到的。有些学校物质条件很好,钱也发了不少,自筹工资部分已超出了财拨工资,但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也上不去,这与缺乏精神激励机制不无关系。学校建立精神激励机制,凝聚精神动力,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建立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人格激励机制,学校是育人的场所,通过领导和教师的言传身教,建立起良好的校风,这是育人工作的良好基础。所谓校风就是领导的作风,老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的统一体现,而领导的作风又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关键。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做知识分子的工作,光靠权力因素往往收不到实效,更多地需要非权力因素,即领导的人格与业务水平。名家说:“做人的工作,一靠真理,二靠人格。”校长和领导成员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淡漠个人名利,发扬严于律己、廉洁勤奋、无私奉献等精神风格,以获得教师的崇敬、信任与支持。
强化思想工作,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教师的自尊心、荣誉感强,服理不服力。在教育改革中,大量的问题不是物质需求的问题,而是认识问题。通过思想工作,道理弄通了,问题也迎刃而解。因此,学校思想工作必须坚持民主疏导和情感因素的原则,教师是通情达理的,这里关键是疏通情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气氛和谐,使教师具有良好的工作心态。
建立劳动成果激励机制。要建立成果评价奖励制度,严肃认真的肯定教师的劳动成果。要创造条件给老师们展示劳动成果的平台。这不仅对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有益,而且对改善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水平也有重大作用。
物质动力
校长在管理流程中,必须对动力功能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要端正对物质动力的认识。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也只有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因此,校长们必须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和教学工作条件,以稳定教师队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要解决好经费问题。目前。由于国家拿不出更多的钱解决学校困难,校长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以弥补经费的不足。这一现实要求校长不但要懂教育,而且还要有经济头脑,利用国家给学校的优惠政策和学校自身人才信息,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尽可能地增强学校内部的造血功能,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并努力使教师的收入不断提高,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学校内部动力。
要解决好分配问题。改革分配制度,是物质动力改革的关键,学校必须建立新的物质激励机制。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实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教师自评考核与学生评教、组织考核相结合。争取公正、公平、准确地认定教师的劳动。同时,应制定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量、数字区分教师劳动差异。学校考核评价工作如何,直接关系能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校长必须花大力气把这项工作做好。
信息动力
校长对信息动力的关注程度,已成为衡量校长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干部与教师的差别主要在掌握的信息和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方面,校长必须在获信息和分析信息工作上下工夫。
要建立教育科研组织,承担学校信息工作,教师科研机构要广泛收集校内外、国内外教育改革、教育科研的信息资料,建立学校信息库,并利用现代手段,使信息收集、贮存工作迅速准确。
要鼓励教师个人收集占有信息资料,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不广泛、灵敏地掌握社会信息,只凭原有的一瓶水,无论如何也无法指导学生。因此,教师必须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成为一瓶不断更新、流动的水。
要发挥信息的动力作用。学校要组织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努力于实践开拓的中青年教师、组织信息分析力量,在教育教学科研机构的领导下,对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以发挥信息资料的重要作用。
发挥三个动力的综合效能
精神、物质、信息动力在学校管理动力方程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但还必须协调得当,综合运用,才能发挥其整体功能,在发挥三个动力整体功能时,要注意两点:
一、要防止重此轻彼。抓物质动力建设,不能忽视精神动力的作用;抓精神动力建设,也不可过分强调精神的作用而排斥物质动力的作用。应牢记物质可以变为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信息既可以变物质,又可以变精神这一规律,使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产生更大的综合效能。
二、经常分析三种动力的运转情况,研究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完善动力方程的内部结构,优化动力方程的整体功能,只要三类动力的关系协调得好,教师队伍就会稳定、教职工的积极性即可充分调动起来,学校的凝聚力就会形成,办学质量一定会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