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主体的影响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zjh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少有的流传至今还保存完整的文化形态,用梁漱溟先生的话说就是历时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为一大特征。正是由此,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有深刻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下面我就从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的关系比较中谈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主体的影响。
  关键字:任人唯亲 任人唯贤 管理
  一、"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传统的起源
  最早提出"举贤"主张的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他的弟子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曾求教于孔子如何管理好政事,孔子明确回答:"举贤才"的主张.却有一个"不废亲亲"的前提,也就是说,要求在奴隶主贵族范围内举用贤才。而墨子的"尚贤"主张,却比孔子彻底多了。他主张政权向一切人开放,只要是有治国之能的贤才,不管他出身如何,就是下层的农人、工匠,也要"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如果没有这种才能,就是富、贵、亲、近者,也坚决不给以权、位、禄。用他的话说就叫做"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上》)。可以说墨子是我国古代提出"任人唯贤"思想的先驱,这便是"任人唯贤"的来源。
  大约距今3000年左右,我固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夏、商、周三个王朝,他们的国君把国视为家,把家视为国,按照宗派,将自己血缘关系的亲属,封官赐邑、赏爵到士,而且可以世代相袭,这就是最早盛行的用人制度-"亲贵合一"的世卿世禄制。这种制度,对所有治理国家者的选拔可以说是非亲莫属,这是"任人唯亲"的奴隶时期。"任人唯亲"的思想在墨子看来是有碍于举贤的,也好好多人认为这是造成腐败的原因,可是为什么这种文化传统还会一直存在呢?原因大概有这么两种:一是从个体看,古代官场的为官者.总从各自统治者的需要出发,运用权力为自己谋利益,"任人唯亲"就是满足需要的手段,一直被运用下来。二是从团体看。统治阶级内部由于"集权"与"人治",时时刻刻面临着一个权力再分配的斗争,士族与中小地主阶级之间、宦官与外戚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各支流派系之间,都在通过"唯亲"尽量扩大自己的势力。以皇帝为主的"君本位"职位结构,使治国理民,保卫疆土等官吏的本来职责,成为附属在绝对服从君主意识下的第二属性。从中央集权的"君本位",到地方统治者的"官本位",任用人的标准如此变幻不定,匪夷所思,使"唯亲选官"成为可能。
  于是,"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中缠缠绵绵,纠葛不清,被一同保留了下来,深深的印刻在中华民族的骨髓里。关于这一点,我们从管理主体的行为中能够得到很好地证明。
  二、"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在管理主体行为中的体现
  用人决策是企业和政府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决策正确与否事关企业和国家的兴衰,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是我们所熟知的两种用人方法。从成语词典上来讲,管理主体在用人时必须要按照任人唯贤的方法才是正确的,历史上好多时间也已经证明"任人唯亲"会导致国家的灭亡。但是,假如我们抛弃"任人唯亲",我们又会有一种"无依无靠"的感觉,会感觉到不安全。这时我们就能体会到梁漱溟先生所讲的"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这句话是多么的真切。我认为,这里所讲的"伦理"并不仅仅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在现代社会来说,它还指"一个圈子"里的人所形成的关系,这也是"伦理"在当今时代的新内涵。梁漱溟先生似乎也应该是认同我的这种理解的"出来到社会上,于教学则有师徒;于经济则有东伙;于政治则有君臣官民;平素多往返,遇事相扶持,则有相邻朋友。随一个人年龄和生活之开展,而渐有其四面八方若近若远数不尽的关系。是关系,皆是伦理;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①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作为管理的主体,他在进行管理活动(具体来说就是用人活动)时,总是不能忽略"任人唯亲"这个原则。我不敢想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在当今中国有哪一个管理主体会完全抛弃"任人唯亲"这个铁律。这里的"亲"就是指一种"伦理"或者说是"一个圈子"。管理的主体在考虑一个职位一项工作交给谁办自己能够放心、能够满意时,他首先是要考虑他圈子里的人,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考虑圈子外的人,那样的几率将是很小的,因为那将是在考虑完他自己圈子里的人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之后才会去考虑的问题(即使圈子里的人比圈子外的人在这个职位这项任务上的能力差一点,他还是会选择自己圈子里的人的)。这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差序格局"思想对管理主体的重要影响。
  当然,任何一个管理主体还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原则就是"任人唯贤"。管理的主体当然希望能有一个能力足够好的人来帮助自己完成一项工作,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任人唯贤"被墨子彻底的提出来了。"任人唯贤"这种传统文化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只不过他一直是受到"任人唯亲"传统的影响。在我国,不管是在企业中还是在官场中,"任人唯亲"的影响似乎总是比"任人唯贤"的影响要大很多,尽管有些人想要找到各种各样的例子来否认这一点,但是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中华文明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传承至今没有断裂、传承完整的文化形态,况且中国文化中"家族"的观念在经过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沉淀过程中已经深深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所以"任人唯亲"这种文化传统在我国的影响似乎要大于西方。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中国受"差序格局"传统的影响大,而西方受"团体格局"的影响深刻。我国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传统,但这并不代表着西方社会中没有"任人唯亲"的现象,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在西方选举总统之后,总统往往是要重新组织内阁的。也许有人说这不是"任人唯亲"而只是因为要选择政见一致的人一起合作,但是,政见一致正是"亲"的体现。
  三、"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的纠葛
  为什么在现代管理中还会出现"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的纠缠不清?难道任人唯亲就一定会导致腐败甚至灭亡吗?
  "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不仅有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而且其存在又有现实的基础。任人唯贤的前提是知"贤",只有知"贤",才能任"贤"。企业的决策者怎么知道一个人是不是贤才呢?贤才是不容易识得的,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观察个人的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由于"贤"的不可精确测度性,我们也几乎不能通过测试来认定应聘者的真实能力,目前的一些测试往往与企业实际需要的能力相关度很小或不大。这可能就是大部分企业很少从企业外部招聘某一个岗位正职的缘由之一。唯贤,没有充分信息,企业很可能既要面临由于事前非对称信息导致得逆向选择问题,又要面临由于事后非对称信息而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要想选到真正的贤才,企业只能使用一些具有信息量的可观察变量来推断员工的能力,而这些可观察变量来源于对该员工全面了解。显然,知道一个亲近之人的信息量要充分得多,任人唯亲有助于解决用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从古到今我们总是把"任人唯亲"与用人腐败相联系。其实真正与用人腐败相联系的任人唯亲成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亲者'一定是不具备胜任能力的;另一个条件是用人决策者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②如果上述两个条件同时成立,就是我们所不齿的贬义的任人唯亲。当亲且不俱德才的人充斥企业尤其是领导岗位时,企业的绩效不仅会受到影响,有时甚至会使企业走向衰败。当上面那两个条件不同时具备时,任人唯亲并不一定与用人腐败相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管理主体有多方面的影响,我们不可能一一说明,上面就简单以其中一个方面即"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进行了说明。总体上说,这两种看似矛盾的传统对管理主体的影响体现在管理主体用人的方方面面,对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看似简单的"任人唯亲"与"任人唯贤"两种传统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互相融合的影子,对我们当今管理活动的影响是深刻的。
  注释:
  ①《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2005年版,第72页。
  ②《用人决策,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李春播,《商场现代化》,2007年5月(上旬刊)。
  作者简介:尹彦鑫,1990.02,男,山东省青岛市,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价值哲学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应用Eviews7.0对201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消费和收入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文教娱乐的消费支出上我国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明显具有着城乡二元的结构性质。  关键词: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消费行为;收入来源  一、引言  本文通过对我国201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影响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的不同收入来源的进行回归
期刊
摘 要: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近年来,辽宁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公共财税体系仍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辽宁公共财税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税改革;财政体系;辽宁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辽宁财政体制的现状  (一)辽宁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辽宁财政收入规模继续扩大,呈现出增长的态势。2012年辽宁财
期刊
摘 要:对住宅小区业务管理展开深入、系统的分析,将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业管理;住宅小区  1 物业管理的相关知识  1.1 物业管理的定义  物业管理(Real Property Management或Property Management),是指专门的机构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按照国家的法律以及合同和契约行使管理权,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技术对已投入使
期刊
摘 要:改善了我国广大居民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提高了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使得百姓安居乐业。然而,相比于国外已经发展了100多年的日臻成熟的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仍只能算处于起步阶段。在现实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必将阻碍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搞清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现状,对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是一件很重
期刊
摘 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推动了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文章主要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无锡无锡万斯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MIS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MIS管理系统的实施和发展的过程中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注重企业自身信息的安全等启示。  关键词:MIS管理系统;无锡万斯有限公司;实践和启示  一、MIS管理系统  (一)MIS管理系统的概念  MIS管理系统,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
期刊
摘 要:为了明确非法营运理论与实务中的差距,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以现实中的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例,分析现有法律条例的不足与盲区,并提出相关辅助性的判定标准。分析结果认为,当前对"非法营运"的界定准则主观性较强,易对一些特殊的道路运输活动的性质判定出现偏差,应当完善非法营运标准,形成客观统一的认识,最终促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道路运输 非法营运 经营性行为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  一、国内现有
期刊
摘 要:在农村空心化的大背景下,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临安市河桥镇在前几年面对空心化的趋势,通过发展社区特色产业、引入余杭塘栖文化、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实施污水治理项目的政策手段进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村资源;农村经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47%①,农民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目
期刊
在人的各种行为中,欺骗通常被视为获得私利的手段,受自私主义所驱动。而欺骗产生的原因与抵制诱惑的失败有很大的联系。现实生活中和工作中经常存在着欺骗行为,有的欺骗可以给人带来益处,但有的欺骗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对这样一些欺骗行为如何进行抑制也就变得十分重要。仪式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环节都有仪式的影子。仪式的执行可以更好地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探究减少不良行为的干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实验一探究了自我损耗和仪式对坚持时长的影响,实验一中的坚持时长是一种代表的是个体的自我控制。结果发现相比于损耗组
地位和公平感在合作中普遍存在。前人研究发现了在合作中不同地位个体的公平感存在巨大的差异,如高地位的个体倾向于自己获得更多投入更少的公平感,低地位的个体倾向于自己获得更少投入更多的公平感。但是前人研究只是从近因性的角度发现了不同地位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公平感,无法解释为什么不同地位的个体会拥有不同的公平感。
  本研究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假设:由于地位带来的声望因素的影响使得高、低地位的个体的合作机会有很大差异,低地位的个体能够选择的合作机会很少,地位带来的统治因素的影响使得高、低地位的个体的资源获取优势上
摘 要:《申报》在1872年创立于上海,该报在晚清的四十年中,对国家社会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真实的报道,成为现代人了解晚清社会的一扇窗口。盐,作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价格的变动受到《申报》的重视,其对于盐价变动的报道,有助于了解晚清时期百姓生活的状况。  关键词:晚清;申报;盐价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作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无盐不食。对于政府,盐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尤其是晚清政府,关税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