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过直辖十年,3000多万巴渝儿女又昂首走进“特区”元年——就在我们开始迈入“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时刻,国务院正式同意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隆重庆祝重庆直辖十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在讲话中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全力建好“新特区”的决心——
重庆设立直辖市的十年,是改革开放、开拓奋进的十年,是沧桑巨变、春华秋实的十年。十年来,重庆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十年的成就充分证明,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十年的实践也充分表明,重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重庆广大干部群众是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今日的重庆,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全市上下心齐气顺,风正劲足;今日的重庆,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八万平方公里大地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今日的重庆,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昂首奋进。
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到重庆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既充分肯定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又明确提出了重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重庆广大干部群众的殷切期望。不久前,国务院同意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平台。希望重庆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又好又快发展之为、立率先全面小康之位,以和谐社会建设之果、惠广大人民群众之利,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解决重庆面临问题的根本途径。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通过又好又快发展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攻克难关。希望重庆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走出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路。
要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特大城市,作为连接中西部的重要战略枢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更好地带动和服务于西部大开发。
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把重庆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激励创造的市场环境与政策体系,努力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科技创新中心。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推进区域联合与协作,使重庆成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各类人才充分集聚的投资创业热土。要加快城镇建设,努力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城市建设集约化、城市管理现代化。
要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努力为全国积累经验、提供示范。重庆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典型意义和指导作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全新的课题、艰巨的任务,需要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胆略,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希望重庆大胆试验、勇于实践,依靠改革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要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艰苦努力,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全国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要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好的实惠。和谐凝聚力量,和谐创造幸福。重庆市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和谐重庆建设。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中央、国务院极为关心三峡库区移民生产生活问题,要认真落实后期扶持政策,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富裕和谐的新库区。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脚踏实地的作风,凝心聚力干实事、求发展,让重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沐浴和谐幸福的阳光。
回顾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我们信心百倍。党中央、国务院将继续关心和支持重庆直辖市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重庆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振奋精神,艰苦奋斗,拼搏进取,一定能够开创重庆改革发展的新局面。重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摘编自回良玉《在重庆直辖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在隆重庆祝重庆直辖十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在讲话中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全力建好“新特区”的决心——
重庆设立直辖市的十年,是改革开放、开拓奋进的十年,是沧桑巨变、春华秋实的十年。十年来,重庆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十年的成就充分证明,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十年的实践也充分表明,重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具有坚强战斗力的,重庆广大干部群众是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今日的重庆,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全市上下心齐气顺,风正劲足;今日的重庆,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八万平方公里大地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活力;今日的重庆,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昂首奋进。
今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到重庆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既充分肯定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又明确提出了重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重庆广大干部群众的殷切期望。不久前,国务院同意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重庆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平台。希望重庆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又好又快发展之为、立率先全面小康之位,以和谐社会建设之果、惠广大人民群众之利,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解决重庆面临问题的根本途径。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通过又好又快发展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攻克难关。希望重庆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走出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路。
要着力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特大城市,作为连接中西部的重要战略枢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壮大自身实力,更好地带动和服务于西部大开发。
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把重庆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激励创造的市场环境与政策体系,努力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科技创新中心。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推进区域联合与协作,使重庆成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各类人才充分集聚的投资创业热土。要加快城镇建设,努力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城市建设集约化、城市管理现代化。
要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努力为全国积累经验、提供示范。重庆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具有非常重要的典型意义和指导作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全新的课题、艰巨的任务,需要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胆略,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决心。希望重庆大胆试验、勇于实践,依靠改革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要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艰苦努力,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全国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要共建共享和谐社会,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好的实惠。和谐凝聚力量,和谐创造幸福。重庆市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和谐重庆建设。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优先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中央、国务院极为关心三峡库区移民生产生活问题,要认真落实后期扶持政策,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富裕和谐的新库区。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保持脚踏实地的作风,凝心聚力干实事、求发展,让重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沐浴和谐幸福的阳光。
回顾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我们信心百倍。党中央、国务院将继续关心和支持重庆直辖市的改革和发展。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重庆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振奋精神,艰苦奋斗,拼搏进取,一定能够开创重庆改革发展的新局面。重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摘编自回良玉《在重庆直辖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