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损伤程度及其预后与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活性的关系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ji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α1-抗胰蛋白酶活性、α1-抗胰蛋白酶水平及炎性因子变化,并与健康者比较,同时分析弹性蛋白酶活性与急性肺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①选择2003-10/2004-03新华医院成人重症监护和外科监护病房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35例.纳入急性肺损伤患者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25~75岁,平均(45±10)岁.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2组,死亡组(n=10)和存活组(n=12).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志愿者15例为对照组.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③抽取纳入对象静脉血,血清中弹性蛋白酶活性的测定采用比色法;α1-抗胰蛋白酶水平测定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α1-抗胰蛋白酶活性按Dietz法进行测定;白细胞介素6和8水平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ABC-酶联免疫吸附法.④多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结果:急性肺损伤患者22例和健康者1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血清弹性蛋白酶活性、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α1-抗胰蛋白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死亡组患者血清弹性蛋白酶活性、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0.01),α1-抗胰蛋白酶活性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②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弹性蛋白酶活性与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分数值呈显著负相关(r=-0.874,P<0.01).结论:①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弹性蛋白酶活性明显升高,α1-抗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出现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伴有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和8的增加,这可能是引起肺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②血清弹性蛋白酶活性与患者的肺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
其他文献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是指能够发育为性细胞的前体细胞,可作为胚胎干细胞(ES)分离与克隆的一种新型材料,其形态、表面标志、体内外分化潜能及体外培养条
文章从异质界面的三角势阱中二维电子气的形成人手,计算了二维电子气的量子化能级及其面电子密度.对HEMT器件材料结构参数的优化、器件的电荷控制模型及I-V特性作了分析.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培养液(OECCM)对海仁藻酸(KA)损伤后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保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法,分别培养了胚胎小鼠脊髓神经元和成年大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对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血小板膜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D组,n=10),抽取外周静脉血,抗凝离心后富含血小板
研究了热像系统动态探测概率。在对目前动态探测概率研究状况作简要讨论的基础上 ,建立了动态探测概率的一个微分方程。利用该方程可以研究探测器以速度 v(x)向目标运动过程
为了解决摄像机标定存在的若干问题 ,根据立体视觉原理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双目视觉系统标定方法。通过对双目摄像机的有效视场分析 ,确定了一次测量面积 ,并把像对视差作为网络输入 ,建立空间点世界坐标与图像坐标非线性映射关系 ,使系统不经过复杂的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 ,就能直接提取物体的三维信息 ,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实验证明 ,该方法有效可行
随着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管理的超市化,对图书馆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结合河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设计实例,对这些要求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右冠状动脉(RCA)与左回旋支(LCX)闭塞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心功能和预后.方法:90例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R
目的探讨桥本病并存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和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对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因发现甲状腺结节行外科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桥本病的299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本文以计算流体力学(CFD)为基础,采用有限体积法探求了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研究汽车车身外部流场的可行性.计算机数值解提供了诸如:气动压力场、速度场等车身压力、速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