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过剩感与个人—组织匹配的耦合对主动式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来源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5396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个人—组织匹配理论和主动型动机理论,探讨了资质过剩感和个人—组织匹配的耦合对员工主动式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3个时点收集的178份员工数据的二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结果发现:与“低资质过剩感—低个人—组织匹配”相比,工作自主性和激活的积极情感在“高资质过剩感—高个人—组织匹配”时更强;与“高资质过剩感—低个人—组织匹配”相比,工作自主性和激活的积极情感在“低资质过剩感—高个人—组织匹配”时更强;总体而言,资质过剩感与个人—组织匹配一致性水平越高,员工的主动型动机越强;工作自主性和激活的积极情感部分中介资质过剩感与个人—组织匹配的交互作用对主动式创造力的影响.
其他文献
20世纪30年代,随着有声电影的兴起,电影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电影演员的命运以及相关的文化特征、政治功能和艺术成就也随之发生巨变.舒绣文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位.正是
期刊
期刊
动态竞争研究作为连接企业微观竞争行为和宏观竞争战略的桥梁,关注度日益提升,但其研究重要性、研究热点和理论发展趋势仍相对模糊.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79篇动态竞争核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 下,从知识共创视角,探索多主体参与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实践发展和理论演进的必然结果.将多主体参与、知识共创分别划分为参与主体数、参与总人数,以及
在翁君奕老师《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上,本文首先探讨了电信业宏观发展环境的历史性变化以及技术变革对电信业所带来的压力;其次,阐明了商务模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分析
现有对研发联盟重复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大多忽略了创新绩效在创新程度方面的进一步细分,同时也忽略了多类型伙伴的协同研发对两者关系的边界条件.基于上述研究局限
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发展与转变,公民社会影响下的四螺旋创新驱动模式逐渐成为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新趋势.从四螺旋模式出发,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以中国30省高技术产业
基于国际创业企业所处情境,从动态能力和基础资源的整合视角出发,以华晨汽车集团的国际创业过程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国际创业能力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及驱动其演化的动力.情境不
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是衡量各国科技创新水平的主要手段.运用DEA与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2003—2016年中国和OECD创新型国家的科技投入产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