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的提问犹如乐曲的“引子”,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思维能力,渗透教学内容的任务。精心设计的提问,能问到知识点上,拨动学生的心弦。优化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能力;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6-0108-0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思路与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关系。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一、抓文本,有效设问
预设可以分为两头:一头是文本,文本中的教学内容和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另一头是学生,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积淀。
教师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文本是精练的,教师得把文本读透;学生是灵动的,教师得给他们创造思维驰骋的空间。这就给我们的课前预设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的预设不是一些束缚学生思维的框框,不是预设学生学习的“标准答案”,而是预设怎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预设怎样广开学路学习,预设多元解读,带给学生思维的冲撞。正如教育家杜威说的,我们不是要强迫马饮水,我们所要做的和所能做的是“把马引到水边”。
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做文本的知音。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领悟文本的基本意义,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梳理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和语言特点。哪些地方画龙点睛,蕴含丰富,可细细体味;哪些地方留有空白,可驰骋想象;哪些地方词句精练,值得推敲,等等。然后要精心设计教案,做学生的知心人。而教案的推进——也即课堂的推进主要是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思考与讨论。
(一)从“整体”入手,一个问题提领全文
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晏子使楚》中,窦老师在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明白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的才华的基础之上,以一个问题——“晏子靠什么来表现他的才华”使全文的重点——晏子的三次说话内容浮出水面,清晰呈现在课堂上,确定了课堂讨论的主要内容。
(二)从“空白”入手,一个问题丰富原意
教学《生命的壮歌》一文,教师在课文结尾时设计了一个补白: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此时,猎人们会想些什么?学生结合刚刚与文本的对话体会,各自有了不同的见解。有的说:“猎人看到这动人心弦的一幕,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有的说:“老羚羊为了年轻羚羊的生存,自愿献身的壮举出乎猎人的意料,猎人们感到非常震惊。”还有的说:“猎人们看到这些小羚羊,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不忍心再去伤害无辜的生命。”……在文章的“空白”处巧妙地设计上一个问题,那么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就会使作品的“空白”具体化、人文化,丰富、开拓了作品的“原意”。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蕴含着生命意义的阐述或发现。
(三)从“矛盾”入手,一个问题深化主题
还是以窦老师的《晏子使楚》为例,窦老师通过今天的一个历史学家对晏子的不同评价(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严。“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设计问题:这个观点你赞成吗?不赞成还是说不清?引发学生讨论,把学生推到了“尊重”的更高更深的层面,即从对晏子的尊重,走向对人的尊重的思考;由对人的尊重,导向了对国家的尊重的思考;由对国家的尊重,引向首要是自我尊重的思考。不仅刺激了学生的思维,炮制了许多精彩纷呈、出人意料的答案,印证了好的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的说法,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从“生活”入手,一个问题拉近距离
如在执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在体会司马迁的“愤”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被冤枉过,那时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纷纷回忆起当时的委屈,愤怒与悲痛不禁从心中涌出,一下子把学生与文本中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
二、抓生成,有效追问
课堂并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并不是一样高,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往往状况百出,要么离你心中的那个期望还有一点距离,要么就是偏离了轨道。这个时候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不能直接告诉,那就再步问题以逼近。
听同行顾老师的随堂课,发现顾老师就是个中高手。那堂课顾老师执教的是《春到梅花山》,在指导学生看图交流时,学生往往只能说出图的表面,比如说,一个学生看到梅花山上每个人的脸上都笑眯眯的。顾老师马上肯定这个小朋友观察非常仔细,并趁势追问: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这样一问,就使梅花山梅花的美在小朋友的心里又多了一次荡漾。还有小朋友说,图上的人都在张着嘴巴说话呢?顾老师又一次追问:那么,猜猜看,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朋友有的说:“他们在说这梅花如何漂亮呢。”有的说:“他们在提醒其他游人不能随便摘花。”……一拉一说,离本课的教学目标亲近了不少。
总之,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充分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提炼有效的引导性问题,除了让学生了解、感受、体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逐渐地会自我分析。而学生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他们学习的反映和探究学习的开端,而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有价值的提问则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能力;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6-0108-0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思路与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关系。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一、抓文本,有效设问
预设可以分为两头:一头是文本,文本中的教学内容和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另一头是学生,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积淀。
教师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文本是精练的,教师得把文本读透;学生是灵动的,教师得给他们创造思维驰骋的空间。这就给我们的课前预设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的预设不是一些束缚学生思维的框框,不是预设学生学习的“标准答案”,而是预设怎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预设怎样广开学路学习,预设多元解读,带给学生思维的冲撞。正如教育家杜威说的,我们不是要强迫马饮水,我们所要做的和所能做的是“把马引到水边”。
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做文本的知音。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领悟文本的基本意义,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梳理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和语言特点。哪些地方画龙点睛,蕴含丰富,可细细体味;哪些地方留有空白,可驰骋想象;哪些地方词句精练,值得推敲,等等。然后要精心设计教案,做学生的知心人。而教案的推进——也即课堂的推进主要是一个个问题的提出、思考与讨论。
(一)从“整体”入手,一个问题提领全文
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晏子使楚》中,窦老师在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明白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的才华的基础之上,以一个问题——“晏子靠什么来表现他的才华”使全文的重点——晏子的三次说话内容浮出水面,清晰呈现在课堂上,确定了课堂讨论的主要内容。
(二)从“空白”入手,一个问题丰富原意
教学《生命的壮歌》一文,教师在课文结尾时设计了一个补白: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此时,猎人们会想些什么?学生结合刚刚与文本的对话体会,各自有了不同的见解。有的说:“猎人看到这动人心弦的一幕,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有的说:“老羚羊为了年轻羚羊的生存,自愿献身的壮举出乎猎人的意料,猎人们感到非常震惊。”还有的说:“猎人们看到这些小羚羊,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不忍心再去伤害无辜的生命。”……在文章的“空白”处巧妙地设计上一个问题,那么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就会使作品的“空白”具体化、人文化,丰富、开拓了作品的“原意”。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蕴含着生命意义的阐述或发现。
(三)从“矛盾”入手,一个问题深化主题
还是以窦老师的《晏子使楚》为例,窦老师通过今天的一个历史学家对晏子的不同评价(一个人的智慧不能代表国家的智慧;一次外交胜利并不能获得国家永久的尊严。“晏子使楚”与国家真正的尊严无关。)设计问题:这个观点你赞成吗?不赞成还是说不清?引发学生讨论,把学生推到了“尊重”的更高更深的层面,即从对晏子的尊重,走向对人的尊重的思考;由对人的尊重,导向了对国家的尊重的思考;由对国家的尊重,引向首要是自我尊重的思考。不仅刺激了学生的思维,炮制了许多精彩纷呈、出人意料的答案,印证了好的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的钥匙的说法,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从“生活”入手,一个问题拉近距离
如在执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在体会司马迁的“愤”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你有没有被冤枉过,那时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纷纷回忆起当时的委屈,愤怒与悲痛不禁从心中涌出,一下子把学生与文本中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
二、抓生成,有效追问
课堂并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并不是一样高,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往往状况百出,要么离你心中的那个期望还有一点距离,要么就是偏离了轨道。这个时候还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不能直接告诉,那就再步问题以逼近。
听同行顾老师的随堂课,发现顾老师就是个中高手。那堂课顾老师执教的是《春到梅花山》,在指导学生看图交流时,学生往往只能说出图的表面,比如说,一个学生看到梅花山上每个人的脸上都笑眯眯的。顾老师马上肯定这个小朋友观察非常仔细,并趁势追问: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这样一问,就使梅花山梅花的美在小朋友的心里又多了一次荡漾。还有小朋友说,图上的人都在张着嘴巴说话呢?顾老师又一次追问:那么,猜猜看,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朋友有的说:“他们在说这梅花如何漂亮呢。”有的说:“他们在提醒其他游人不能随便摘花。”……一拉一说,离本课的教学目标亲近了不少。
总之,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充分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提炼有效的引导性问题,除了让学生了解、感受、体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逐渐地会自我分析。而学生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他们学习的反映和探究学习的开端,而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有价值的提问则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