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林栽培技术及特征探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工造林在我国甚至世界各国都占据着积极重要的地位,它适用于极度退化的荒山、沙区以及条件极差的退耕地且又易遭到人畜反复干扰的地区培育生态林,还适用在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商品林的培育。采用的树种为当地的乡土种类,主要是建群种和优势种,并且强调多种类、多层次的材料混合,所形成的森林接近当地的天然林,植被结构合理,同化能力强,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人工造林还可以模仿表现良好的人工林。在自然情况下要使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为顶极森林植被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人工林;栽培方法;造林模式
  人工造林,就是在无林或原来不属于林业用地的土地上造林。一般来说,造林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有限的森林资源,创造社会价值和国民经济,提供木材和林产品,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由于人工林是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生长的,因此,其生长速率和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天然林,大量培育人工林能够通过小面积的人工林来生产社会所需的木材,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天然林。毕竟,天然林对环境的影响是人工林所不能替代的。
  1.造林树种的选择
  从某种程度上看,造林树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造林的结果。也就是说,假如造林树种选择不当,那一方面会大大降低造林的成活率,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树立的质量,树林无法成材,导致造林地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无法起到森林的防护作用。特别是在干热河谷地区,树种选择显得更为关键。
  通常来说,造林树种的选择,要考虑两个方面:
  首先,树种必须要符合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比如,在干热河谷半年旱季、气候干热、土壤瘠薄缺水的特点,在树种的选择上,就一定要满足适地的要求,采用抗旱性强的树种;
  其次,树种必须要满足造林的目的,也就是要明确林地是为了保持水土,还是为了生产木材或生产薪材等。也就是说,不同林种对造林树种有不同的要求,林种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造林的目的和要求,所以,在树种的选择上一定要根据不同林种对造林树种提出要求,在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比较后再选定。
  比如说,用材林对造林树种要求以“速生、丰产、优质”为目标。当然,也会考虑到林地的特点,选择林种,如在干旱和干热河谷,就应该选择这些树种:赤桉、柠檬桉、窿缘桉、泰国赤桉、巨桉、毛红椿、木棉、顶果木、多花白头树等。
  又如经济林树种的选择,由于经济林的产品不是木材,而是果实、果壳、树皮、栓皮、树液、花或叶片物等,因此,不仅要求产品的数量多、质量好,还要考虑市场的情况。
  2.造林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
  2.1造林密度
  我们所说的造林密度,其实就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者说是播种点的数量,一般是以株或穴为计算单位。
  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2.1.1經营的目的
  农田防护林主要目的是挡风,所以枝下高较低,这就决定其密度不能过大;水土保持林则要求密度大,加快郁闭;纸浆材要求短轮伐期,高密度;行道树就需要从美学和交通方便两方面来考虑。
  2.1.2树种特性
  主要是考虑其分枝特性,树冠特性,生长特性,耐阴性,喜光性。
  2.1.3立地条件
  好的稀植,差的密植,以保证一定的成活株数,但具体密度应因地制宜。
  2.1.4造林技术
  基本原则是“好的稀植,差的密植”,当然,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5经营条件
  交通条件好,小径材有销路的地方适当密植,否则稀植。
  根据笔者的实践,总结出以下比较常用的造林密度:
  每公顷10000株,即每亩666株,其株行距0.5m×2.0m。
  每公顷5000株,即每亩333株,其株行距1.0m×2.0m。
  每公顷3400株,即每亩222株,其株行距1.5m×2.0m。
  每公顷1667株,即每亩111株,其株行距2.0m×3.0m。
  每公顷834株,即每亩56株,其株行距3.0m×4.0m。
  每公顷666株,即每亩44株,其株行距3.0m×5.0m。
  当然,确定造林密度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说经营目的、经营条件、立地条件、树种、造林技术等。
  2.2种植点的配置
  所谓的种植点的配置,就是说如何将一定的密度种植点在造林地上分布。如果分布形式不同,那么最后形成的林分各株树木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同。事实上,种植点的配置直接影响植株间的光照时间,也会对植株的营养和水分吸收等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造林地上种植点的配置主要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群状等形式。
  正方形配置其株行距相等。这对树冠均匀地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作用,在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中,使用较为广泛。
  长方形配置其行距大于株距,这种配置形式方便行间进行抚育和间作。
  三角形配置是相邻的种植点彼此错开。这是营造水土保持林,常采用的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保持树冠均匀生长,能够有助于截留水土,最终起到蓄水固土的作用。
  群状配置形式,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配置的点上,也就是种植穴的位置上,栽种几株在一起形成一个植生组,这个组群内的幼苗很快郁闭,形成植物群体,这个群体对外界的不良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3.造林方法
  按造林所用的材料不同,一般可以把造林方法可分为三种:植苗造林、播种造林和分殖造林。
  3.1植苗造林
  营养袋苗是植苗造林的主要途径。如果是在雨季进行,营养袋苗上山造林,就没有必要浇定根水,因为其具有完整的根系和生长健壮的地上部分,能够对不良的环境条件的产生很强的抵抗力,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稳定性,可以实现较高的造林成活率。
  3.2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就是直接将林木种子播在造林地上。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种子从萌芽开始就在造林地上生长,没有移植过程,植株个体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强。这主要得益于其根系没有任何损伤,这显然会对植株生长有利,尤其是对那些直根性树种,主根发达,侧根稀少的树种更有利。
  此外,播种造林就会直接忽略了育苗工序,加上其施工技术简单,特别是在地广人稀的边远山区,如果是为绿化荒坡荒山,那就十分有效。当然,播种造林也有一定的条件,比如说种粒要大,而且容易发芽,种源充足,比如木豆、坡柳、小桐子、山毛豆、相思类树种等。同时,还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干热河谷地区只有雨季来临土壤水分才会充足。这就需要造林人员必须清楚掌握时机,在雨季来临前一周,把种子播入土壤中,等待充沛雨水的降落,种子和土壤吸水同时饱和,达到种子发芽生长。
  3.3营养袋育苗
  在塑料袋的选择上,一般选用高15cm、直径10cm的塑料袋。在这个过程中,造林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气候特点,如干热气候,就需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按营养土配方,拌好营养土,即用当地较好的细土60%,晒干过筛的牛马粪25%,细砂10%,钙镁磷肥5%,以及少量防病防虫的农药。二是抓好种子处理,对种壳坚硬的种子,如相思类,要采用两次沸水浸种法。即将干种子放入盆内,注入沸水15min后,滗去水后再注入第二次沸水,让其自然冷却浸泡48h,捞出种子即可播种。对容易吸水的种子,如银合欢、桉树类,只需冷水浸泡48h后即可播种。三是按时浇水。
  4.结语
  总之,人工造林是一项繁复的过程,需要造林人员选择适合造林的地方,选择造林的树种,并根据这些树种选择合理的造林场,并在具体的造林过程中,采用科学的造林技术,确保人工造林成活率以及产生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建国等编著.人工造林技术概论[M].科学出版社,2007.
  [2]黄云鹏主编.林木栽培技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9.
其他文献
随着微信、微博、微课、微阅读、微写作、微教研等的兴起,教育仿佛进入了一个微时代。这些微时代的教育样式似乎不屑原有的耗时耗力的教育行为,而是以“短、平、快”的方式强势地“吞噬”着曾经的教育样式。曾经兴起的以教育反思和教育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博客正被直抒胸臆、简洁直白、三言两语的微博所取代;曾经通行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形式的教学竞赛也演变成以一个知识点为主要内容的微课评比;曾经极为推崇的以透彻理解、强化积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尝试角色扮演于高中历史教学之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尝到了运用角色扮演的甜头。不过采取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一些专
【摘 要】当前,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整地与造林方法。  【关键词】林区
遗传系谱系谱图是主要反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遗传特点的简要图式,以系谱图考查学生对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概率的运算是遗传命题的常用方式,本文总结了相关规律,希望学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新课改下,历史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过程中。在农村初
【摘 要】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土地沙化是地球的癌症,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这个形象的比喻,说明森林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纵观全国各地,自然条件严酷,森林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有效遏制,生态问题仍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建设多元化;林业;科学发展;创建生态环境  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重视发展生态林业。
伊甸园在里有这样一段描述--上帝在东方的伊甸,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那里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树上的果子还可以作为食
【摘 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价值。森林不仅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其森林产品的直接经济效益要大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特别是近代林业的发展,更加促进了森林效益的多元化,更加充分体现了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发展林业已成为当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流。  【关键词】构建;林业;森
《放牛班的春天》我看了两次。第一次看完,唯余沉思;第二次看完,欲说还休。马修这位落魄学监的善良与坚守、仁爱与宽容定然感动了许多人,也愈加引发大家对教育这个永恒命题的思考。仔细品读马修在“池塘之底”的艰辛奋斗之路,从孤独寻求教育出路,到音乐启智无悔付出,再到因材施教喜获成功,和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是何其相似?!反观自身的教育奋斗之路,马修能做到的,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其实都可以做到……  去年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