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依然是因为近来在电视上碰到“神剧”太多而想起的。也奇怪,正值大家前所未有地厌倦、批判“神剧”的时候,“神剧”在电视上却空前之多。
现在大家说“神剧”,首当其冲是指“抗战神剧”——每部戏里差不多都有那么一两个女侵华日军、还都有那么一两个犯“二”的少女英雄,前些年动不动就在抗日军民枪口下死一片日本鬼子的桥段,这一年来也越来越多地被“日军秘密护送细菌武器”的时髦情节所替代,就像鬼子不是来中国占地儿的,而是专门来做细菌战实验的……不过在我看来,“抗战神剧”并不是惟一的“神剧”,难道那些打打闹闹、细节有悖人情常理的“婆媳神剧”就不“神”吗?还有那些“青春剧”!
“神剧”无所不在。短时期内,这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电视屏幕上的现实”。避不开了。遭迫害久了,忽然避开,看到心智正常的剧集,说不定有些人还会不适应。出现这种问题,我认为与编剧的关系不太大(因为编剧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过于弱势),关键在投资人,和批准投资立项的机构。管理人员不严肃、不职业,导致了投资的不职业、动小聪明。老板的小聪明,落实到一帮靠打工维系生计的廉价编剧笔端,出来的剧情桥段和对白,必然也是廉价的。
其实何止“神剧”,所有内地的战争剧,只剩下报仇心和战火中的男女关系了,这是近年来电视传递给人们的信息。难道观众对战争和历史的理解,必须这样简单和平面化?有时我由此回忆到自己小时候,惊奇地发现,那阵儿的影视除了不允许正面人物乱搞男女关系,别的虽然差别有限,就是偶尔它还会传递给观众一些对人类战争的隐约否定,虽然赶不上前苏联《合法婚姻》、好莱坞《现代启示录》《拯救大兵瑞恩》那路电影,但至少还算有一点。
有战争,自然就会涉及伤害和报仇。但战争对双方的伤害,仍然是一个更大的、全人类都没法回避的话题。难道报完仇,人就不会再有悲伤、疲惫、失落与幻灭了?我不信。我曾经反复赞赏过黑白片《董存瑞》,那里的区小队队长在阵地前坚决让民兵先撤,说打仗是残酷的事情,应该正规军先顶着(其实区小队也算不上什么“正规军”)。不管在真实的战争年代,这样的情节出现几率会有多大,但它至少给观众传递了这样的讯息:1、部队对老百姓的感情;2、打仗不是那么好玩儿的——对于一部电影,这足够了。而现在,内地的影视就缺这么一点。在注重煽情的同时,还缺乏对“敬惜生命”内涵的传递。
我不喜欢的李安,说抢钱、抄袭、缺乏创意、盲目相信大牌、热钱……这些“电影市场的恶性循环”,在先后搞垮了台湾、香港电影后,正在侵蚀内地影视——这番话反复被媒体转载,分析得还是挺中肯的。问题在于,每个认同这番分析的影视人,能不能把自己的懒惰和不足,也加载到这分析中去?那定会是种更不一样的收获。
现在大家说“神剧”,首当其冲是指“抗战神剧”——每部戏里差不多都有那么一两个女侵华日军、还都有那么一两个犯“二”的少女英雄,前些年动不动就在抗日军民枪口下死一片日本鬼子的桥段,这一年来也越来越多地被“日军秘密护送细菌武器”的时髦情节所替代,就像鬼子不是来中国占地儿的,而是专门来做细菌战实验的……不过在我看来,“抗战神剧”并不是惟一的“神剧”,难道那些打打闹闹、细节有悖人情常理的“婆媳神剧”就不“神”吗?还有那些“青春剧”!
“神剧”无所不在。短时期内,这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电视屏幕上的现实”。避不开了。遭迫害久了,忽然避开,看到心智正常的剧集,说不定有些人还会不适应。出现这种问题,我认为与编剧的关系不太大(因为编剧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过于弱势),关键在投资人,和批准投资立项的机构。管理人员不严肃、不职业,导致了投资的不职业、动小聪明。老板的小聪明,落实到一帮靠打工维系生计的廉价编剧笔端,出来的剧情桥段和对白,必然也是廉价的。
其实何止“神剧”,所有内地的战争剧,只剩下报仇心和战火中的男女关系了,这是近年来电视传递给人们的信息。难道观众对战争和历史的理解,必须这样简单和平面化?有时我由此回忆到自己小时候,惊奇地发现,那阵儿的影视除了不允许正面人物乱搞男女关系,别的虽然差别有限,就是偶尔它还会传递给观众一些对人类战争的隐约否定,虽然赶不上前苏联《合法婚姻》、好莱坞《现代启示录》《拯救大兵瑞恩》那路电影,但至少还算有一点。
有战争,自然就会涉及伤害和报仇。但战争对双方的伤害,仍然是一个更大的、全人类都没法回避的话题。难道报完仇,人就不会再有悲伤、疲惫、失落与幻灭了?我不信。我曾经反复赞赏过黑白片《董存瑞》,那里的区小队队长在阵地前坚决让民兵先撤,说打仗是残酷的事情,应该正规军先顶着(其实区小队也算不上什么“正规军”)。不管在真实的战争年代,这样的情节出现几率会有多大,但它至少给观众传递了这样的讯息:1、部队对老百姓的感情;2、打仗不是那么好玩儿的——对于一部电影,这足够了。而现在,内地的影视就缺这么一点。在注重煽情的同时,还缺乏对“敬惜生命”内涵的传递。
我不喜欢的李安,说抢钱、抄袭、缺乏创意、盲目相信大牌、热钱……这些“电影市场的恶性循环”,在先后搞垮了台湾、香港电影后,正在侵蚀内地影视——这番话反复被媒体转载,分析得还是挺中肯的。问题在于,每个认同这番分析的影视人,能不能把自己的懒惰和不足,也加载到这分析中去?那定会是种更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