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应邀参加“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作为总部设在上海的航运企业,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一直把自身发展融入服务上海经济建设之中,以实际行动积极参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此次论坛的召开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和建议。
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着重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我国航运企业同样面临着调结构、促转型的紧迫任务,以适应国内外经贸形势的变化。在此着重谈一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经贸和航运市场趋势的基本判断,并就航运企业如何调整结构以适应国际经贸形势变化提出个人的想法。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9年全球GDP下降0.8%,是60年来的首次下降;国际贸易下降12.3%,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作为贸易派生产业的航运业也受到巨大冲击,海运贸易量出现199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3大货种运量全线下滑,集装箱船、油船和散货船的运输需求分别下降9.5%,2.8%和2.6%,航运企业面临多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在各国政府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下,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自2009年第3季度开始逐步复苏,航运市场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但世界经济的复苏是曲折而漫长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航运市场难以回到2003—2007年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经贸和航运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和特点:
第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增速差距继续拉大。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各主要国际组织纷纷上调对未来全球及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3.9%,2011年以后将逐步恢复到4%以上的水平;然而,世界经济的基础依然脆弱,金融领域的风险尚未完全消除,金融机构危机开始向主权债务危机转变,世界经济仍未摆脱危机阴影。2009年迪拜发生债务危机,近期希腊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也在蔓延,不排除出现新一轮危机的可能。此外,世界经济增长的结构将继续变化,新兴经济体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发达经济体,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第二,国际贸易的增长模式将发生一定变化,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强,国际贸易增长速度相对放缓,区域贸易更具优势。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全球化进程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将更加紧密,但全球化的方式和节奏可能发生变化。由于国际贸易失衡的格局难以长期维持,加上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以及对最终消费品的消费能力下降,全球需求格局被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迹象,国际贸易增长将相对放缓。此外,随着欧盟、北美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继建成,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有所增强,区内各国的经贸联系将更加密切,跨国公司会更加注重区域供应链的建设,这也将改变全球经贸格局,进而对货流产生重大影响。以我国为例:2010年1—2月,我国对欧美日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降到46.7%,而对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贸易仍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率高达66%,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果非常显著。
第三,航运各细分市场的结构发生变化。近30年来,受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和集装箱化率持续提高两大因素的推动,集装箱运输发展迅猛,年均增长率高达8.6%,远高于干散货运输3.2%和油品运输2.4%的年均增长率。目前,国际运输的集装箱化率高达90%,集装箱化过程已接近尾声。今后,集装箱运量的增长将主要依靠国际贸易的正常增长,难以维持以往近10%的高增长率,原有的增长趋势不再适用。由于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仍然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在快速推进,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也将维持稳定增长,为油船和干散货船运输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另外,随着我国对LNG等清洁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国内汽车的旺销,我国LNG进口市场和汽车滚装船市场将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四,运力供过于求的压力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截至2010年1月,集装箱船、油船和散货船订单占各自现有运力的比例分别高达36%,29%和60%。虽然船公司通过撤单、推迟接船、拆解旧船等多种方式避免运力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运力供过于求的压力将持续存在。
第五,航运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航运是最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但由于运输总量大,航运业的CO2排放量占全球CO2总排放量的3%左右。部分国际组织和国家正在酝酿举措要求航运业订立减排目标。自2010年1月1日起,欧盟对船用燃油的含硫量进行限制。无论是出于符合监管条件的需要,还是出于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需要,航运企业都应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并努力通过节能减排解决这一问题。
为适应国际经贸形势的变化,航运企业应当积极调整结构,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在此,我建议航运企业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变危机管理为机遇管理。
第一,优化资产结构,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航运业是高风险行业,面临来自航运安全、航运市场、燃油价格、利率汇率、客户信用等多方面的风险,航运企业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目前,航运市场仍处于调整期,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因此,努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企业管控能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航运企业稳健发展的必行之路。航运企业应努力优化资产结构,避免资产过分集中于某一领域;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谨慎控制投资扩张;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以确保资金链的安全;保持企业的资产弹性和成本弹性,从而控制经营风险,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第二,优化船队结构,控制船队发展速度。由于运力供过于求的压力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着,为确保航运业健康成长,航运企业应从总体上控制船队发展速度,重在调整、优化船队结构。航运企业不应过分追求规模增长而大量订造新船,应主要通过租赁、购置、联营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鉴于航运各细分市场的情况及发展前景和潜力各不相同,航运企业应合理调整、优化船队结构。我国航运企业应当把船队发展与国家能源、原材料的运输安全相结合,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运输物流保障。
第三,优化客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与客户的联营和合作。航运业是服务业,客户是企业的上帝。航运企业应当以客户为中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向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来实现自身发展,要走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结合、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质量效益型道路,而不能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近年来,“中海”高度重视与客户的联营和合作,推行大客户合作战略,加强与大客户的长期合作,寻求长期稳定的业务来源,以确保企业持续平稳发展。与此同时,“中海”也相当重视与广大中小客户的合作,增强客户服务意识,为中小客户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优质服务,受到广泛的肯定和欢迎。
第四,优化竞合结构,加强横向合作。航运企业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也存在合作基础。航运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互补,降低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优化航线布局,共同拓展新市场。实践证明,航运企业之间通过调整竞合结构,可以实现互惠共赢,因此,世界著名的大型船公司通过不同形式与同业开展广泛合作。“中海”本着大合作的理念,与多家船公司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海”愿意继续深化与同业的广泛合作,建立长效的市场协调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双赢和多赢。
第五,优化产业链结构,加强纵向整合。航运业是贸易的派生产业,极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变化的冲击,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就对航运业造成巨大冲击。在危机来临时,过短的产业链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航运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加强纵向整合,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联营和合作,积极延长产业链,向客户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这样既能够规避市场周期性波动的风险,又能够提高服务水平,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六,优化航线结构,适应贸易结构的变化。合理布局航线和配置运力是航运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合理布局航线的前提是对市场的准确研判。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未来几年内经济的波动周期可能缩短,波动幅度可能加大,政策调整可能相对频繁。为及时抓住市场机遇,航运企业应增强对经济发展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加强对市场的跟踪和研究,尤其要加强对细分市场的跟踪和研究,及时优化航线结构,适应贸易结构的变化。集装箱运输应重点加强对南北航线、亚洲区域内航线的研究和优化;油品运输应继续配合我国能源的进口需求进行调整;干散货运输应加强开拓南美——远东和非洲——远东市场,并高度关注我国和印度的煤炭进口市场。
最后,祝愿本次航运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谢谢大家!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应邀参加“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作为总部设在上海的航运企业,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一直把自身发展融入服务上海经济建设之中,以实际行动积极参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此次论坛的召开将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路和建议。
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着重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我国航运企业同样面临着调结构、促转型的紧迫任务,以适应国内外经贸形势的变化。在此着重谈一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经贸和航运市场趋势的基本判断,并就航运企业如何调整结构以适应国际经贸形势变化提出个人的想法。
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9年全球GDP下降0.8%,是60年来的首次下降;国际贸易下降12.3%,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作为贸易派生产业的航运业也受到巨大冲击,海运贸易量出现199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3大货种运量全线下滑,集装箱船、油船和散货船的运输需求分别下降9.5%,2.8%和2.6%,航运企业面临多年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在各国政府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下,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自2009年第3季度开始逐步复苏,航运市场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但世界经济的复苏是曲折而漫长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航运市场难以回到2003—2007年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经贸和航运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和特点:
第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增速差距继续拉大。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各主要国际组织纷纷上调对未来全球及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3.9%,2011年以后将逐步恢复到4%以上的水平;然而,世界经济的基础依然脆弱,金融领域的风险尚未完全消除,金融机构危机开始向主权债务危机转变,世界经济仍未摆脱危机阴影。2009年迪拜发生债务危机,近期希腊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也在蔓延,不排除出现新一轮危机的可能。此外,世界经济增长的结构将继续变化,新兴经济体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增长。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发达经济体,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第二,国际贸易的增长模式将发生一定变化,贸易保护主义趋势加强,国际贸易增长速度相对放缓,区域贸易更具优势。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全球化进程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将更加紧密,但全球化的方式和节奏可能发生变化。由于国际贸易失衡的格局难以长期维持,加上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以及对最终消费品的消费能力下降,全球需求格局被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抬头迹象,国际贸易增长将相对放缓。此外,随着欧盟、北美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继建成,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有所增强,区内各国的经贸联系将更加密切,跨国公司会更加注重区域供应链的建设,这也将改变全球经贸格局,进而对货流产生重大影响。以我国为例:2010年1—2月,我国对欧美日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降到46.7%,而对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贸易仍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率高达66%,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果非常显著。
第三,航运各细分市场的结构发生变化。近30年来,受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和集装箱化率持续提高两大因素的推动,集装箱运输发展迅猛,年均增长率高达8.6%,远高于干散货运输3.2%和油品运输2.4%的年均增长率。目前,国际运输的集装箱化率高达90%,集装箱化过程已接近尾声。今后,集装箱运量的增长将主要依靠国际贸易的正常增长,难以维持以往近10%的高增长率,原有的增长趋势不再适用。由于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仍然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在快速推进,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也将维持稳定增长,为油船和干散货船运输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另外,随着我国对LNG等清洁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国内汽车的旺销,我国LNG进口市场和汽车滚装船市场将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第四,运力供过于求的压力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截至2010年1月,集装箱船、油船和散货船订单占各自现有运力的比例分别高达36%,29%和60%。虽然船公司通过撤单、推迟接船、拆解旧船等多种方式避免运力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运力供过于求的压力将持续存在。
第五,航运业面临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航运是最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但由于运输总量大,航运业的CO2排放量占全球CO2总排放量的3%左右。部分国际组织和国家正在酝酿举措要求航运业订立减排目标。自2010年1月1日起,欧盟对船用燃油的含硫量进行限制。无论是出于符合监管条件的需要,还是出于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需要,航运企业都应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并努力通过节能减排解决这一问题。
为适应国际经贸形势的变化,航运企业应当积极调整结构,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在此,我建议航运企业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变危机管理为机遇管理。
第一,优化资产结构,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航运业是高风险行业,面临来自航运安全、航运市场、燃油价格、利率汇率、客户信用等多方面的风险,航运企业应高度重视风险管理。目前,航运市场仍处于调整期,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因此,努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企业管控能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航运企业稳健发展的必行之路。航运企业应努力优化资产结构,避免资产过分集中于某一领域;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谨慎控制投资扩张;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以确保资金链的安全;保持企业的资产弹性和成本弹性,从而控制经营风险,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第二,优化船队结构,控制船队发展速度。由于运力供过于求的压力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着,为确保航运业健康成长,航运企业应从总体上控制船队发展速度,重在调整、优化船队结构。航运企业不应过分追求规模增长而大量订造新船,应主要通过租赁、购置、联营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鉴于航运各细分市场的情况及发展前景和潜力各不相同,航运企业应合理调整、优化船队结构。我国航运企业应当把船队发展与国家能源、原材料的运输安全相结合,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运输物流保障。
第三,优化客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与客户的联营和合作。航运业是服务业,客户是企业的上帝。航运企业应当以客户为中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向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来实现自身发展,要走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相结合、以内涵发展为主的质量效益型道路,而不能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近年来,“中海”高度重视与客户的联营和合作,推行大客户合作战略,加强与大客户的长期合作,寻求长期稳定的业务来源,以确保企业持续平稳发展。与此同时,“中海”也相当重视与广大中小客户的合作,增强客户服务意识,为中小客户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优质服务,受到广泛的肯定和欢迎。
第四,优化竞合结构,加强横向合作。航运企业之间既存在竞争关系,也存在合作基础。航运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互补,降低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优化航线布局,共同拓展新市场。实践证明,航运企业之间通过调整竞合结构,可以实现互惠共赢,因此,世界著名的大型船公司通过不同形式与同业开展广泛合作。“中海”本着大合作的理念,与多家船公司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海”愿意继续深化与同业的广泛合作,建立长效的市场协调机制,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双赢和多赢。
第五,优化产业链结构,加强纵向整合。航运业是贸易的派生产业,极易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变化的冲击,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就对航运业造成巨大冲击。在危机来临时,过短的产业链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航运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加强纵向整合,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联营和合作,积极延长产业链,向客户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这样既能够规避市场周期性波动的风险,又能够提高服务水平,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六,优化航线结构,适应贸易结构的变化。合理布局航线和配置运力是航运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而合理布局航线的前提是对市场的准确研判。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未来几年内经济的波动周期可能缩短,波动幅度可能加大,政策调整可能相对频繁。为及时抓住市场机遇,航运企业应增强对经济发展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加强对市场的跟踪和研究,尤其要加强对细分市场的跟踪和研究,及时优化航线结构,适应贸易结构的变化。集装箱运输应重点加强对南北航线、亚洲区域内航线的研究和优化;油品运输应继续配合我国能源的进口需求进行调整;干散货运输应加强开拓南美——远东和非洲——远东市场,并高度关注我国和印度的煤炭进口市场。
最后,祝愿本次航运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