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新课程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历史,能极大地增强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新课程 情感教育
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遭两车碾压的广东佛山女孩小悦悦离开人世,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提前凋谢。一时间网络上充满悼念小悦悦的声音。一个年幼生命的离去,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撼,更引发了一场关于道德危机的全社会的大讨论。全中国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社会停止冷漠?如何才能让类似的惨剧不再发生?如何才能让见义勇为者越来越多?对此,部分律师、学者建议将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等行为入罪,也有很多学者表示,与其立法惩处“见死不救”,不如立法鼓励和保障“见义勇为”。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关注的不是小悦悦事件本身,而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从教几年来,我作为一线教师,亲眼目睹了当今中学生情感缺失之严重。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讲到《现在中国的民主制度》时,竟然有学生在下面议论“都是骗人的,中国哪有民主,只有贪官”,甚至在我讲述南京大屠杀时,还有学生在下面无动于衷、搞小动作、谈笑,甚至有学生怀疑:“有死那么多人吗?”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情感的缺失:路遇自己的老师,面无表情,昂首而过;认为父母管教过严,与父母大吵大叫;对于老师的教育不屑一顾甚至大打出手;“读书无用,及时行乐”……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新课程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情感价值教育作出的明确定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之一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历史,极大增强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在很多国家历史承担着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功能,但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把历史学淡化了,把历史学的功能模糊了,历史学沦为了“二流学科”。历史课就是老师不停地灌输历史书上的内容,历史课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了情感教育,这其中的原因有教师的,有现实教育状况的,也有教材本身的因素。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下素质教育的发展必然要求,广义地谈历史的情感教育,包括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凝聚民族的共同心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的使命感,等等,但我认为在历史课教学中应主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重视学生自身的品德修养。
让学生拥有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智,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在历史课教学中事例比比皆是:孔子主张:“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董仲舒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苏格拉底认为,理想的为人必具成人之德有五德——智慧、自制、审慎、公正、勇敢。这些先哲的言论对今天的学生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这些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能培养出一批新世纪的高品德的青年学子。
二、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例如:讲述重庆谈判时吟诵《沁园春·雪》;讲述海峡两岸交流时体会余光中《乡愁》中那浓浓思乡情;讲述文艺复兴时鉴赏《蒙娜丽莎》。甚至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到古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雅典的卫城,这些众多的美的事物,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有了对美的追求,才会有爱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培养爱的能力,才能做到遇事不冷漠。
历史学的丰富多彩,使得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从不缺乏这方面的材料,如中国近代史上许多有识之士目睹中国江山破碎、疮痍满目的惨状而奋起救国救民之志并为此付出一生心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赤诚;关天培率守军孤军奋战,英勇抗敌,受伤数十处,仍然同敌人肉搏,最后战死在炮台上;谭嗣同“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诗句,表达了忧国忧民、慷慨悲歌的思想感情;孙中山临终前断断续续说出了最后七个字的国事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学生正值盲目、易冲动的青春期,由于某些原因,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历史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洪流中的诸多实例: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却矢志不渝的司马迁,终著《史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日本的鉴真;明代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宏伟夙愿;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布鲁诺虽被烈火焚身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毫不动摇;爱因斯坦“不要试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价值取向。这些历史人物闪光的心灵、高尚的品质,不仅能使学生受到陶冶,而且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既消化了知识,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就实现了历史的育人功能。
历史学是一门较特殊的学科,在情感教育上有其他科目不可企及的优势。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积极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介绍并高度赞扬那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对消极因素要给予否定,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情感方面的不足,用积极的情感和人生观感染他们,引导学生向健康方面发展。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新课程 情感教育
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遭两车碾压的广东佛山女孩小悦悦离开人世,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提前凋谢。一时间网络上充满悼念小悦悦的声音。一个年幼生命的离去,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撼,更引发了一场关于道德危机的全社会的大讨论。全中国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社会停止冷漠?如何才能让类似的惨剧不再发生?如何才能让见义勇为者越来越多?对此,部分律师、学者建议将见死不救、见危不助等行为入罪,也有很多学者表示,与其立法惩处“见死不救”,不如立法鼓励和保障“见义勇为”。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关注的不是小悦悦事件本身,而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从教几年来,我作为一线教师,亲眼目睹了当今中学生情感缺失之严重。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讲到《现在中国的民主制度》时,竟然有学生在下面议论“都是骗人的,中国哪有民主,只有贪官”,甚至在我讲述南京大屠杀时,还有学生在下面无动于衷、搞小动作、谈笑,甚至有学生怀疑:“有死那么多人吗?”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情感的缺失:路遇自己的老师,面无表情,昂首而过;认为父母管教过严,与父母大吵大叫;对于老师的教育不屑一顾甚至大打出手;“读书无用,及时行乐”……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新课程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情感价值教育作出的明确定位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之一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历史,极大增强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在很多国家历史承担着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功能,但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把历史学淡化了,把历史学的功能模糊了,历史学沦为了“二流学科”。历史课就是老师不停地灌输历史书上的内容,历史课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了情感教育,这其中的原因有教师的,有现实教育状况的,也有教材本身的因素。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下素质教育的发展必然要求,广义地谈历史的情感教育,包括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凝聚民族的共同心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的使命感,等等,但我认为在历史课教学中应主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重视学生自身的品德修养。
让学生拥有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健康的心智,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在历史课教学中事例比比皆是:孔子主张:“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董仲舒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苏格拉底认为,理想的为人必具成人之德有五德——智慧、自制、审慎、公正、勇敢。这些先哲的言论对今天的学生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这些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能培养出一批新世纪的高品德的青年学子。
二、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例如:讲述重庆谈判时吟诵《沁园春·雪》;讲述海峡两岸交流时体会余光中《乡愁》中那浓浓思乡情;讲述文艺复兴时鉴赏《蒙娜丽莎》。甚至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到古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雅典的卫城,这些众多的美的事物,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有了对美的追求,才会有爱的能力。
三、教会学生爱祖国、爱人民,培养爱的能力,才能做到遇事不冷漠。
历史学的丰富多彩,使得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从不缺乏这方面的材料,如中国近代史上许多有识之士目睹中国江山破碎、疮痍满目的惨状而奋起救国救民之志并为此付出一生心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赤诚;关天培率守军孤军奋战,英勇抗敌,受伤数十处,仍然同敌人肉搏,最后战死在炮台上;谭嗣同“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诗句,表达了忧国忧民、慷慨悲歌的思想感情;孙中山临终前断断续续说出了最后七个字的国事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学生正值盲目、易冲动的青春期,由于某些原因,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历史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历史洪流中的诸多实例: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却矢志不渝的司马迁,终著《史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日本的鉴真;明代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宏伟夙愿;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布鲁诺虽被烈火焚身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毫不动摇;爱因斯坦“不要试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价值取向。这些历史人物闪光的心灵、高尚的品质,不仅能使学生受到陶冶,而且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既消化了知识,又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就实现了历史的育人功能。
历史学是一门较特殊的学科,在情感教育上有其他科目不可企及的优势。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积极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介绍并高度赞扬那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对消极因素要给予否定,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情感方面的不足,用积极的情感和人生观感染他们,引导学生向健康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