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兴起正式开启了近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之路。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十字路口,回顾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艰辛历程,正是有了李叔同、萧友梅、黄自、冼星等等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们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矢志不渝的初心和贡献,才使得我国能够在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上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然而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可见,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力度距离现代教育中对素质教育的新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程教学为例,在现代教学理念和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大背景下,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时,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还要重视其思政理念的培养与教育,充分发挥思政对教育水平提升的推动性作用,为学生正确人生观与教育观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钢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展开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大思政育人理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074-03
【本文著录格式】雷励.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钢琴课程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7):74-76.
笔者认为,大思政育人理念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是指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本着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以思想政治为引领,运用教学中多种内容、手段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朝着思想健康、人格健康、身心健康的方向进行自我发展,并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大思政育人理念不仅融合了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还将科学与先进思想融为一体。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相较于传统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理念,当代的教学理念更加贴合当下高职钢琴教育人才综合素养培养的需求。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在大思政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解决,以进一步提高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钢琴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水平。
一、大思政育人的教育内涵及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大思政育人的教育内涵
站在宏观角度,大思政育人的教育内涵基本上包含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三方面内容。除类似于思想政治课程之类的专业大思政教育课程外,大思政教育的开展往往是在学校整体教育过程中进行融合,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大思政的核心理论便是突破传统的音乐教学限制,强化实践,重视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教育在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把思政教育融入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阶段,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在音乐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1.创建活力课堂,为传统钢琴教学注入新动力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实践中,单纯的钢琴教学不仅难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还会导致其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效果的提升。将大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到钢琴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利用多媒体钢琴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有关思政理念教育的视频,引导其对视频中所蕴含的思政理念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與所学知识进行融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缓解了高职传统钢琴教学手段的单一性与枯燥性,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课程参与感,加强其钢琴课程教学知识的掌握水平,使得其能够分析思政理念,并有效运用钢琴课程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艺术教育人才
学前教育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都是极为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和构建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基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毕业后具有一定的综合艺术修养和思想政治高度。因而大思政育人理念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修养具有很好的培育作用,在此专业教学中,通过将思政教育元素与钢琴教学的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以及音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作品风格特点来陶冶自身情操,这也是深度理解作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将大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对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思政育人理念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有效融合
(一)大思政育人理念与钢琴教学理念的融合
在中共中央提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的改革背景下,“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成为当下教学建设的重中之重。以“课程思政”发展核心的“大思政”育人体系也在不断探索实践中逐渐成型。在对高职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时,必须立足于思政教育理念基础上,实现学生思政元素与钢琴教育的结合,这对培养学生正确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积极作用。
(二)大思政育人理念与钢琴教学过程的融合
首先,传统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育模式需要进行转变,要在教学实践中增强思政先行、思政引领的意识,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出具有某项乐器精湛演奏技艺的演职人员,而是培养出具有一定器乐演奏能力,并承担学前教育艺术教学能力、传授基本艺术素养、具有优秀价值观导引能力的教育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要培养演奏技巧和教学方法外,更需要培养学生艰苦学习的精神,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把培养学生个性和良好习惯与大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例如通过老师的引领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认真刻苦、不断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并将所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运用在自己未来的教学中,并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此外,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给学生以榜样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教育观,深耕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一些“学困生”,要给予他们耐心而积极的教导,给予学生信心和鼓励,引导他们建立人生的规划,让他们在充满爱和正能量的氛围中提升自我钢琴技巧,建立自信心,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积极靠拢。 三、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
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是衡量和检验教学成果的标杆。在当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基础教学中,让学生抒发己见,讲出个人感受,充分地调动自我感官进行观察和判断,并最终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此来评价学生是否吸收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运用。因此,在大思政育人理念与高职钢琴课程融合的实践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使其在面对学习困难时,能够沉着冷静,保持不骄不躁的良好心态积极地应对,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重复弹奏以获得单纯的肌肉记忆。针对练习一首乐曲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否有清晰的判断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钢琴基础学习中最重要的应对态度和专业技能,正所谓有了思想才有了动力,有了方法方能行的更远。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非常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大思政便可以发挥其育人作用,在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同时,帮助其进一步理解钢琴演奏曲目的含义。与此同时,使得学生在进行钢琴演奏与练习期间可以多思考、多分析,在提高其综合素养的同时,实现钢琴演奏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二)提高钢琴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科学性
在教学评价中,按照实施功能划分,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诊断性评价,二是形成性评价,三是总结性评价。在钢琴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将现有的评价方式进行整合并綜合运用,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情的学生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用以激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大多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都处于首次接触专业音乐的启蒙期,这是一个敏感的时期,同时也是脆弱的时期,也会出现既懵懂又胆怯的状态,此时的学生,面对一个绝对评价时很可能演变成为一个不好的结果。因此,评价手段的运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弹奏的问题,作为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教学或运用多媒体设备等方式让学生再次进行观察与学习,并时刻询问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之前自己弹奏的问题,并积极予以指导。在此期间,也应当注意语言的使用,注重评价语言的艺术性,消除学生紧张、胆怯等心理情绪。此外,教师还应当充分将大思政理念与现代教育教学评价理念相融合,积极运用鼓励、心理暗示、思想引导、客观评价、整体评价等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客观而综合的评价,而不是只单纯地关注学生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质量,更要注重结合其对作品思政内涵的引导和学生本身的内化吸收情况而进行评价。例如:以“高师”第一册《保卫黄河》《到敌人后方去》这两首曲子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参考,要求学生课前收集其创作背景,课堂上对乐曲蕴含的思想情感进行表述之后再行弹奏,教师则对此以及学生弹奏过程中情感的注入能力进行分析,以增强考核的综合化和全面化。
(三)丰富钢琴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构建和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课要发挥作为关键课程的中流砥柱作用,要加快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推动“思政+艺术”“思政+音乐”教学模式改革,把音乐文化和思政课结合起来,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彰显高职院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以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学院为例,其为了积极响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因此举办了“课程思政”试点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并且将钢琴课程中大思政教育的融合作为主要改革项目,保障钢琴教师在教授学生钢琴技巧的同时,能够认识并了解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史,并使学生掌握所弹奏乐曲,例如《翻身的日子》《闪闪红星》《我的祖国》《保卫黄河》《中国之梦》等曲目的创作背景与原型,以此坚定自身文化自信,提高学生钢琴技巧的同时,加强对其思想政治的培养。
同时,教师还要施行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积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沟通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以情境式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对不同情境来选择针对性的钢琴曲目,进而实现思政理念在钢琴教学中的融合,同时也实现了钢琴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以芭蕾舞剧《鱼美人》选曲《水草舞》改编的同名钢琴曲为例,第31—50小节是展开段,该部分演奏时应注重作品中的抒情作用。演奏时的主旋律声部为左手,右手旋律主要是伴奏。因此,为了在演奏时达到良好的演奏效果一般会增强左手的力度,而右手力度较轻,左右手的先后进度以便形成切分音型,以表现水草焦急、低声商量的情境。同时在演奏时也要合理运用缥缈、欢快的演奏单调以彰显水草的反复行动,并随着特定的高八度将演奏推向高潮。同时,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思政理论与钢琴曲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乐趣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趋于安定百废待兴,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是中国钢琴艺术作品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例如,1959年创作的钢琴曲《鱼美人》就是当时中国音乐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该作品是著名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创作的大型舞台音乐作品,并在公演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因此,作曲家将其改编成同名的钢琴组曲并出版。《鱼美人》音乐钢琴独奏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其中最为广赞的、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水草舞》。深入挖掘该作品的思政元素,能促进教学中大思政教育理念的融合,对作品的情感表达及演奏质量有着关键的影响。
(四)渗透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课程内容的定制上,需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多的是融入和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中。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中的讲授、练习、评价需要更多的优化,例如小组式的探究学习、行动化学习、利用腾讯软件等线上学习和评价监督的结合、课后作业的录制、老师的针对性建议和指导等手段,及时找出学生问题并予以解决,将最为规范的演奏方法授予学生。在以上教学手段创新的基础上,融入大思政育人理念,多指导学生观看一些积极向上的弹奏表演,让其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共鸣的同时引导其进行更为广阔的思维拓展,产生横向对比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现学的知识基础上有了更为深刻思考的长远延伸。此外,大思政育人理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融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线上思政音乐平台和音乐思政资源库,教师可以进行任务布置或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观看优秀音乐微课、思政微课、音乐欣赏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视听资源,将看似零散的学习内容重新整合,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名师课程或在线问答等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课余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进行学习以达到最终教学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大思政育人理念下的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其正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成长与变革,随着当前社会与岗位需求环境的变动,使得高职院校钢琴课程必须紧跟新思维、新方法的发展而成为具有专业特性的教学体系。对此,高职院校在进行钢琴课程教学时,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还要重视其思政理念的培育,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本文从丰富钢琴教学方法、渗透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提高钢琴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科学性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了高职钢琴教学中大思政育人理念的融入,为学生钢琴演奏过程中对曲目情感理解水平的提升及演奏能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彧.“思政”视域下德育与大学钢琴教学的融合措施分析[J].北方音乐,2020(5):132-133.
[2]闵文.思政视角下高职钢琴教学德育研究[J].北方音乐,2019(22):127+133.
[3]窦瑾,毛肄,吴婷婷.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研究[J].艺术教育,2019(10):253-254.
[4]刘明.浅谈高职钢琴教学引入思政教育的途径[J].北方音乐,2019(7):209-210.
[5]唐薇.“思政”视域下德育与高职钢琴教学的融合[J].北方音乐,2018(17):119+121.
作者简介:雷励(1976-),女,广东江门,讲师,研究方向为钢琴教育。
【关键词】大思政育人理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7-074-03
【本文著录格式】雷励.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钢琴课程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9(17):74-76.
笔者认为,大思政育人理念在实践领域中的应用是指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本着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以思想政治为引领,运用教学中多种内容、手段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朝着思想健康、人格健康、身心健康的方向进行自我发展,并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大思政育人理念不仅融合了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还将科学与先进思想融为一体。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相较于传统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理念,当代的教学理念更加贴合当下高职钢琴教育人才综合素养培养的需求。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在大思政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解决,以进一步提高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钢琴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水平。
一、大思政育人的教育内涵及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大思政育人的教育内涵
站在宏观角度,大思政育人的教育内涵基本上包含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三方面内容。除类似于思想政治课程之类的专业大思政教育课程外,大思政教育的开展往往是在学校整体教育过程中进行融合,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大思政的核心理论便是突破传统的音乐教学限制,强化实践,重视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教育在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作用,把思政教育融入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阶段,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在音乐教学中的引领作用,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1.创建活力课堂,为传统钢琴教学注入新动力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实践中,单纯的钢琴教学不仅难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还会导致其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习效果的提升。将大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到钢琴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利用多媒体钢琴教学设备让学生观看有关思政理念教育的视频,引导其对视频中所蕴含的思政理念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與所学知识进行融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缓解了高职传统钢琴教学手段的单一性与枯燥性,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课程参与感,加强其钢琴课程教学知识的掌握水平,使得其能够分析思政理念,并有效运用钢琴课程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艺术教育人才
学前教育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都是极为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和构建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基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毕业后具有一定的综合艺术修养和思想政治高度。因而大思政育人理念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修养具有很好的培育作用,在此专业教学中,通过将思政教育元素与钢琴教学的融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创作背景以及音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作品风格特点来陶冶自身情操,这也是深度理解作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将大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对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思政育人理念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的有效融合
(一)大思政育人理念与钢琴教学理念的融合
在中共中央提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的改革背景下,“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成为当下教学建设的重中之重。以“课程思政”发展核心的“大思政”育人体系也在不断探索实践中逐渐成型。在对高职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时,必须立足于思政教育理念基础上,实现学生思政元素与钢琴教育的结合,这对培养学生正确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积极作用。
(二)大思政育人理念与钢琴教学过程的融合
首先,传统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育模式需要进行转变,要在教学实践中增强思政先行、思政引领的意识,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理想。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开设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出具有某项乐器精湛演奏技艺的演职人员,而是培养出具有一定器乐演奏能力,并承担学前教育艺术教学能力、传授基本艺术素养、具有优秀价值观导引能力的教育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要培养演奏技巧和教学方法外,更需要培养学生艰苦学习的精神,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把培养学生个性和良好习惯与大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例如通过老师的引领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认真刻苦、不断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并将所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运用在自己未来的教学中,并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此外,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给学生以榜样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教育观,深耕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一些“学困生”,要给予他们耐心而积极的教导,给予学生信心和鼓励,引导他们建立人生的规划,让他们在充满爱和正能量的氛围中提升自我钢琴技巧,建立自信心,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的要求积极靠拢。 三、大思政育人理念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升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
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是衡量和检验教学成果的标杆。在当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基础教学中,让学生抒发己见,讲出个人感受,充分地调动自我感官进行观察和判断,并最终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此来评价学生是否吸收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加以运用。因此,在大思政育人理念与高职钢琴课程融合的实践教学中,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使其在面对学习困难时,能够沉着冷静,保持不骄不躁的良好心态积极地应对,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重复弹奏以获得单纯的肌肉记忆。针对练习一首乐曲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否有清晰的判断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钢琴基础学习中最重要的应对态度和专业技能,正所谓有了思想才有了动力,有了方法方能行的更远。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非常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大思政便可以发挥其育人作用,在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同时,帮助其进一步理解钢琴演奏曲目的含义。与此同时,使得学生在进行钢琴演奏与练习期间可以多思考、多分析,在提高其综合素养的同时,实现钢琴演奏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二)提高钢琴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科学性
在教学评价中,按照实施功能划分,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诊断性评价,二是形成性评价,三是总结性评价。在钢琴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当将现有的评价方式进行整合并綜合运用,因材施教,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情的学生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用以激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大多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都处于首次接触专业音乐的启蒙期,这是一个敏感的时期,同时也是脆弱的时期,也会出现既懵懂又胆怯的状态,此时的学生,面对一个绝对评价时很可能演变成为一个不好的结果。因此,评价手段的运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弹奏的问题,作为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教学或运用多媒体设备等方式让学生再次进行观察与学习,并时刻询问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之前自己弹奏的问题,并积极予以指导。在此期间,也应当注意语言的使用,注重评价语言的艺术性,消除学生紧张、胆怯等心理情绪。此外,教师还应当充分将大思政理念与现代教育教学评价理念相融合,积极运用鼓励、心理暗示、思想引导、客观评价、整体评价等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客观而综合的评价,而不是只单纯地关注学生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质量,更要注重结合其对作品思政内涵的引导和学生本身的内化吸收情况而进行评价。例如:以“高师”第一册《保卫黄河》《到敌人后方去》这两首曲子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参考,要求学生课前收集其创作背景,课堂上对乐曲蕴含的思想情感进行表述之后再行弹奏,教师则对此以及学生弹奏过程中情感的注入能力进行分析,以增强考核的综合化和全面化。
(三)丰富钢琴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大思政”格局构建和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课要发挥作为关键课程的中流砥柱作用,要加快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推动“思政+艺术”“思政+音乐”教学模式改革,把音乐文化和思政课结合起来,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彰显高职院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以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学院为例,其为了积极响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因此举办了“课程思政”试点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并且将钢琴课程中大思政教育的融合作为主要改革项目,保障钢琴教师在教授学生钢琴技巧的同时,能够认识并了解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奋斗史,并使学生掌握所弹奏乐曲,例如《翻身的日子》《闪闪红星》《我的祖国》《保卫黄河》《中国之梦》等曲目的创作背景与原型,以此坚定自身文化自信,提高学生钢琴技巧的同时,加强对其思想政治的培养。
同时,教师还要施行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积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沟通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以情境式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对不同情境来选择针对性的钢琴曲目,进而实现思政理念在钢琴教学中的融合,同时也实现了钢琴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以芭蕾舞剧《鱼美人》选曲《水草舞》改编的同名钢琴曲为例,第31—50小节是展开段,该部分演奏时应注重作品中的抒情作用。演奏时的主旋律声部为左手,右手旋律主要是伴奏。因此,为了在演奏时达到良好的演奏效果一般会增强左手的力度,而右手力度较轻,左右手的先后进度以便形成切分音型,以表现水草焦急、低声商量的情境。同时在演奏时也要合理运用缥缈、欢快的演奏单调以彰显水草的反复行动,并随着特定的高八度将演奏推向高潮。同时,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思政理论与钢琴曲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乐趣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趋于安定百废待兴,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是中国钢琴艺术作品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例如,1959年创作的钢琴曲《鱼美人》就是当时中国音乐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该作品是著名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创作的大型舞台音乐作品,并在公演后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因此,作曲家将其改编成同名的钢琴组曲并出版。《鱼美人》音乐钢琴独奏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其中最为广赞的、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水草舞》。深入挖掘该作品的思政元素,能促进教学中大思政教育理念的融合,对作品的情感表达及演奏质量有着关键的影响。
(四)渗透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课程内容的定制上,需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多的是融入和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中。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中的讲授、练习、评价需要更多的优化,例如小组式的探究学习、行动化学习、利用腾讯软件等线上学习和评价监督的结合、课后作业的录制、老师的针对性建议和指导等手段,及时找出学生问题并予以解决,将最为规范的演奏方法授予学生。在以上教学手段创新的基础上,融入大思政育人理念,多指导学生观看一些积极向上的弹奏表演,让其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共鸣的同时引导其进行更为广阔的思维拓展,产生横向对比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现学的知识基础上有了更为深刻思考的长远延伸。此外,大思政育人理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融合,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线上思政音乐平台和音乐思政资源库,教师可以进行任务布置或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观看优秀音乐微课、思政微课、音乐欣赏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视听资源,将看似零散的学习内容重新整合,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名师课程或在线问答等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课余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高效进行学习以达到最终教学目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大思政育人理念下的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其正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成长与变革,随着当前社会与岗位需求环境的变动,使得高职院校钢琴课程必须紧跟新思维、新方法的发展而成为具有专业特性的教学体系。对此,高职院校在进行钢琴课程教学时,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还要重视其思政理念的培育,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本文从丰富钢琴教学方法、渗透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提高钢琴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科学性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了高职钢琴教学中大思政育人理念的融入,为学生钢琴演奏过程中对曲目情感理解水平的提升及演奏能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彧.“思政”视域下德育与大学钢琴教学的融合措施分析[J].北方音乐,2020(5):132-133.
[2]闵文.思政视角下高职钢琴教学德育研究[J].北方音乐,2019(22):127+133.
[3]窦瑾,毛肄,吴婷婷.钢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研究[J].艺术教育,2019(10):253-254.
[4]刘明.浅谈高职钢琴教学引入思政教育的途径[J].北方音乐,2019(7):209-210.
[5]唐薇.“思政”视域下德育与高职钢琴教学的融合[J].北方音乐,2018(17):119+121.
作者简介:雷励(1976-),女,广东江门,讲师,研究方向为钢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