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企业经营管理的误区

来源 :教育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iadong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中国餐饮业虽发展迅速,但不少经营者由于采用不科学的经营管理手段而走入种种误区,以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困难重重。文章简单分析和探索了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餐饮业; 经营管理; 大规模经营; 企业成本管理
  以色、香、味、型、器为特征的中国餐饮,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人民生活富庶、国家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但是,餐饮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是良莠并存、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交错的,以致今天面对国际饭店连锁集团和饭店管理公司的抢滩而日趋严峻的市场形势,显得应对无力,不少业主甚至采用拙劣的经营手段而走入误区。
  一、规模、布局的误区
  餐饮经营喜大好全已成普遍态势。追求大场面、大规模,打造餐饮业的“航空母舰”正成为餐饮业主争夺市场的杀手锏。特别是社会餐馆在餐厅设计上“盲目追求空间的气派、宏伟;装饰材料的豪华、精美;模仿气息浓厚,个性不鲜明,未能遵循功能和美感相统一的原则”,结果是大而无当、华而不实、费而不惠。固然,大场面、大规模经营可以满足部分人消费心理中趋同、喜闹的消费特点,但一味如此也易丧失中国餐饮文化宁静、雅致的另一独特个性。而且,利用饭店的每一寸空间,使饭店的规模和接待能力相吻合一直是众多饭店经营成功的秘诀之一。大场面、大规模经营势必带来大投入,高成本,难管理,一旦决策失误必定造成沉重的包袱,掉头困难。
  作为能满足人们饮食及相关需求的餐饮场所,应是经过精心设计建造,充满餐饮文化气息的特定环境,其内部的硬件、软件和相关文化特征显示都应有符合人们消费需求的设置与布局。但是,由于餐饮业主在开业之前,未能对市场作科学的研究和预测分析,致使开业后重新调整餐厅规模,往往采用将商用客房改为餐饮包房的方法以扩大经营面积。而一般中低档客房的建筑面积只有25-36平米,且内设卫生间,致使用餐区过小,和洗漱区结构过于紧密,虽方便客人但不符合审美心理。大部分社会餐馆都是租用普通商业用房,或是房地产商转向经营,很多是将写字楼改建为餐厅,由于未能对其作符合餐饮经营需要的装饰布置,造成面积、层高、设施和相关饮食文化特征的不足或缺乏,影响餐饮经营的审美需求和顾客的美感享受。
  二、厨房部分或全部承包的误区
  餐饮生产的专业性、技艺性很强,创新要求高且周期性短,不仅要有技艺高超的生产加工人员,更需要有既懂经营管理、又懂原料验收、储存、粗加工、切配、烹制等各个生产环节业务的厨师长或行政总厨,管理难度相当高。而目前,由于高水平的厨房生产组织管理者难揽,又由于不少饭店经营者不懂厨房生产业务,而求利心切,所以往往采用将厨房整体承包或部分承包给他人经营的模式,其实这种做法有许多弊端。
  厨房整体承包的弊端,在于承包人出于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对厨师业务培训的投入从而影响厨房的总体生产水平,或者最大限度地使用厨房的物资资源,致使厨房设施、设备不足或透支使用,影响产品生产的加工质量和速度,同时,承包人自身的业务素养、管理能力、厨艺水平等在更大的层面上制约着饭店餐饮的质量和水平。况且,承包期一般较短,承包人常有短期行为,往往少有创新和超越的强烈动机和欲望,使餐饮产品缺乏新意而导致顾客流失。再说,厨房的承包极易造成餐厅和厨房在运作上的摩擦,特别是在客人对产品提出质量投诉时,厨房因出于经济利益考虑而往往产生不与餐厅合作的现象,增加了餐厅对投诉处理的难度,也降低了客人的满意度。
  所谓部分承包是指将部分餐饮产品的经营、生产承包给他人,如海鲜、烧烤、野菜、煲类等产品。饭店只是在承包人经营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利润,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经营场地出租的形式。当然,此种方法可以丰富饭店餐饮产品的结构,但因是不同的经营者,其经营理念和方式、毛利控制和让利标准各不相同,一旦顾客在消费时提出菜肴配伍或折扣要求,往往不能满足。
  三、大牌厨师挂帅并主理的误区
  由于“中国烹饪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特征,具有高度的技艺性和手艺化,是一种‘一人一样,百人百样’的餐饮产品风格”,名厨掌勺一向是饭店提高餐饮质量甚至打造品牌的有效途径和保障,饭店经营者无不竭力招募大牌厨师委以重任,或聘以高薪。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名牌厨师虽然能产生名牌效应,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限于大牌厨师的主理而忽略其他生产人员的协作及整体技艺水平的提高,也会产生流弊。比如,在生产操作中厨师往往出于个人的利益而不愿将技术传授给他人。而且,在厨房业务的流程和安排上,大厨一般主理高档宴会或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菜肴的加工烹制,其他生产人员既因缺乏技艺而无机会尝试,又不可能从大厨那里学到技术,因此,餐饮生产加工人员的总体水平并未能因大厨的管理而得以提高,名厨个人的技术优势也并未转化为企业的优势,相反,随着大厨的流失,原有的客源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正如同过度强调餐饮的“传统”、“正宗”即会被束缚一样,名厨也易被自己的名望所制约。饮食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方式事实上并无固定的形式,所谓“食无定法”即表明食物的烹制方法完全是根据人们的求新、求变、求异的生理、心理需求而确定的。而烹调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其创新性和饮食产品的特色同样重要。而且饮食产品因易于被人模仿,其创新周期很短,故要求厨师不断地超越自我。但是,名厨往往是因已有的烹制方法和“绝活”而得名,一般不愿也不敢进一步创新并超越自我,并且“大多有墨守成规的特性,很多时候,他们会无视客人的喜好,更不在乎经营者的想法,只是想一味地展示自己的技艺,形成独断专行的局面”。这种现象容易成为餐饮产品创新的桎梏。
  四、企业成本管理上的认识与行为误区
  当前,企业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成本意识淡化,成本管理弱化,成本行为软化的“三化”现象,致使成本失控日益严重,成本水平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企业效益的提高影响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在“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这三个基本问题上陷入了误区,造成管理上的认识偏差与行为偏差。   1、“谁来管”的误区。
  长期以来,企业一直把成本管理作为少数管理人员的专利,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而把其它各部门职工只看作生产者,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职工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控制成本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浪费现象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失去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2、“管什么”的误区。
  即对现代成本管理对象与内容认识不清,仍将成本管理局限于传统的“节约一度电、一张纸”的简单、狭窄的模式之内,忽视潜在的损失,尚未对成本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目前,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耗费缺乏重视,企业内存大量冗员,人员配置不合理。劳动条件较差的一线生产岗位劳动力相对不足,企业不得不招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顶岗,而二线作业的生产辅助人员和三线服务性人员中却存在着大量的闲置人员,从而形成“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胀”的局面。同时,忽视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如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业务不熟,工作效率低,造成人工费用相对过高。或者听任人力资源的流失与浪费,如对人员安排用非所学,对人力外流无动于衷等,这些都致使人力资源这一无形但又十分重要的成本耗费巨大。
  3、“怎么管”的误区。
  即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模式没有确立。首先,企业现时的成本管理不是全面的、系统的。成本的控制偏重于事后的反馈,而事前、事中控制不力。没有切实贯穿于从产品设计到产品产出的全过程,没有切实实施企业成本控制工程。表现在缺少科学的、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成本计划、成本预算。其次,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缺少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一些企业原始记录不够健全,资产定期盘点制度执行不严,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等基础管理制度不完善,甚至出现制度只“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只求形式,不讲实效,制度完全失去监督、考查作用。有的企业成为“无收支计划、无正常审批手续、无领报制度”的三无企业。这种花架子管理,自然是管而无效的。第三,考核制度不完善,力度不大。表现在:考核只是企业内部考核,没有很好地跟市场联系起来;考核只考核到部门一级,没有落实到个人;奖惩措施力度不大,达不到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目的。
  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决不仅仅如上所述,诸如餐饮经营的风格、餐饮文化的营造、客源组织的方法以及餐饮卫生、营养结构、餐厅和厨房的合作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这里不一一赘述。
其他文献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数的运算”中,中段放在第一条的就是“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要求我们重视学生的口算训练。然而我市自2002年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后,有关计算方面的教材丰富了,要求降低了,课堂活跃了,算法多样了,但是我们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反而明显下降,导致学生成绩严重两极分化。我们知道,口算是计算的基础
期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英语的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各行各业都需要掌握不同程度英语的人才,不少用人单位也将英语水平作为录用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但随着中职学校的数量及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其英语教学质量普遍下滑。因此,加强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对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及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也是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逐渐掌握了
期刊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因此,老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文教学是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在,很多学生提到作文课就有点皱眉头,不怎么乐意。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之一,学生的生活圈子狭小,阅历浅,没东西可写。我认为更主要的原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充分发挥数学课的优势,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方面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创设情景; 诱思导学; 评价分析; 分层指导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的新型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 创新; 学生个性; 信息素养  在新课改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越来越显得重要。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在教学中激发且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 引趣; 教学艺术; 实践操作; 多媒体; 激励评价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尽管帮助学生逐步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提高学习数学知识意义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省时高效是这一完美结合的最大特点。教师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鲜活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化难为易,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语文学科教学; 信息技术; 整合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走进了大中小学校园。大屏幕上那些绚烂的色彩,动感的音乐,鲜活的动画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那
期刊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策略有:启发善诱,让学生发现提出问题;设疑探究,让学生产生再学需求;质疑释疑,让学生在交流中沟通;引导推理,让学生归纳数学结论;实践应用,让学到的知识延升发展。  关键词:自主探究; 启发; 设疑; 质疑; 实践应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特别强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
期刊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的,充分的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
期刊
写字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功能,对学生意志的磨练、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形成都会产生迁移默化的作用。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而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毛笔字书法正确的科学方法。  目前,农村小学的教师老龄化严重,对于毛笔字的教学是新奇而又陌生,甚至大部分青年教师由于并没有接受系统的毛笔书法训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