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基层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的重要载体。本文依据独立学院青年学生特征表现,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旅游管理系“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实践,对独立学院“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独立学院 志愿服务 基层团组织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08-02
在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独立学院作为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青团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校园建设和文明校园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基层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的重要载体。独立学院基层团组织建设与发展,应紧紧围绕独立学院青年学生群体特征表现,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为重点,竭诚服务青年团员成人、成才。
一、“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现实意义
1.目前独立学院青年学生特征表现
由于独立学院学费价格一般都公办院校的2-3倍,因此就读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来自条件优越的城市家庭,且独生子女居多。这一类型的青年学生思维活泼,勇于挑战,见识广,发展潜力大,但由于优越的成长条件,使得他们价值观念偏向自我,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同时独立学院招生范围在二本和专科之间,这一区间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得一部分学生存在自卑等心理问题。
2.“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作用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对志愿服务的精神的概括,它引导广大青年一起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的建设,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人生舞台,使青年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优化知识结构,锻炼提高能力,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改变“以我为中心”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砺成才。
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旅游管理系团委“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实践
1.焕发青年团员志愿服务激情,强化青年团员志愿服务意识,将志愿服务精神有机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过程,我们先从学生干部的培养到学生组织的指导,有机地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引领学生会从工作内容上逐步由原先的活动为主,转变为活动与日常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加强学生干部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服务意识;指导青年志愿者协会加强挖掘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度、广度和温度,焕发大家的志愿服务激情,对同一形式的志愿活动要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带领心理协会在活动中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激励学生干部要善于提高自身的心理文化知识,要善于利用新媒体进行心理文化传播,要善于突显活动的服务属性。
媒体是传播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的主渠道。学生组织,特别是青年志愿者协会要充分发挥网络传媒的作用,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我们通过开设志愿频道、志愿者心语、爱心视角等微博栏目,将涵盖了爱心传递、低碳环保、文明礼仪等主题的公益广告引进学生课堂等校园活动,努力营造公益服务的浓厚氛围。
2.积极拓宽志愿者招募范围,大力凝聚志愿者群体,让志愿与雷锋同在,让学习雷锋精神走向常态化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足够的志愿者为顺利开展各类公益志愿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人员保证。因此,志愿者招募工作是“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重点工作之一。
在管理方面,我们对志愿者施行“鼓励、关爱、互助”的一家人管理模式,及时将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提前发布给每位志愿者,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联系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以表示感谢的同时对志愿者进行意见反馈,收集他们宝贵的意见;每逢节日,向志愿者发送短信祝福;及时帮助志愿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等。
在志愿项目实施上,我们采用项目化管理模式,以“项目委员会—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组”三个管理机构构建成项目组织机构,按照“项目的分析—策划和跟进—注意事项把控—质量管理—实施开展—结束评估”六个流程有序进行,通过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尝试应用,要求各部之间相互提供技能支持和资源共享,以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联系。
以每年3月的学习雷锋月为契机,将志愿服务意识、志愿者品质和志愿服务活动有机与雷锋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志愿服务精神”携手“雷锋精神”,提升志愿服务的文化内涵,让学习雷锋精神走向常态化。
3.将志愿服务模式与时代接轨、与生活接轨、与学习接轨,打造“实效型、多元化、涉及面广”的公益服务品牌活动
志愿服务领域很宽、渠道广,我们应该始终以“务实”的精神,践行“公益”的信念,将志愿服务模式创新作为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通过校园活动这一形式,把“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逐步形成以“品牌活动为核心,每月特色主题活动逐步推进”的路线,且每月以“大活动与小活动”一大一小相结合开展的模式进行,努力打造一月一精品。公益服务品牌活动的建立更有效地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推进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的建设是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的建设需要我们不断地强化志愿服务意识、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凝聚志愿服务群体、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只有广泛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才能号召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参考文献:
[1]洪守义.共青团工作实务[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94-101
[2]杨威,王栋. 新时期加强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08,36:263
[3]张炜琪.新趋势下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瓶颈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28 11:20
【关键词】独立学院 志愿服务 基层团组织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08-02
在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独立学院作为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青团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校园建设和文明校园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基层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的重要载体。独立学院基层团组织建设与发展,应紧紧围绕独立学院青年学生群体特征表现,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为重点,竭诚服务青年团员成人、成才。
一、“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现实意义
1.目前独立学院青年学生特征表现
由于独立学院学费价格一般都公办院校的2-3倍,因此就读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来自条件优越的城市家庭,且独生子女居多。这一类型的青年学生思维活泼,勇于挑战,见识广,发展潜力大,但由于优越的成长条件,使得他们价值观念偏向自我,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同时独立学院招生范围在二本和专科之间,这一区间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得一部分学生存在自卑等心理问题。
2.“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作用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对志愿服务的精神的概括,它引导广大青年一起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的建设,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人生舞台,使青年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优化知识结构,锻炼提高能力,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改变“以我为中心”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砺成才。
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旅游管理系团委“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实践
1.焕发青年团员志愿服务激情,强化青年团员志愿服务意识,将志愿服务精神有机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过程,我们先从学生干部的培养到学生组织的指导,有机地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引领学生会从工作内容上逐步由原先的活动为主,转变为活动与日常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加强学生干部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服务意识;指导青年志愿者协会加强挖掘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度、广度和温度,焕发大家的志愿服务激情,对同一形式的志愿活动要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带领心理协会在活动中要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激励学生干部要善于提高自身的心理文化知识,要善于利用新媒体进行心理文化传播,要善于突显活动的服务属性。
媒体是传播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的主渠道。学生组织,特别是青年志愿者协会要充分发挥网络传媒的作用,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我们通过开设志愿频道、志愿者心语、爱心视角等微博栏目,将涵盖了爱心传递、低碳环保、文明礼仪等主题的公益广告引进学生课堂等校园活动,努力营造公益服务的浓厚氛围。
2.积极拓宽志愿者招募范围,大力凝聚志愿者群体,让志愿与雷锋同在,让学习雷锋精神走向常态化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足够的志愿者为顺利开展各类公益志愿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人员保证。因此,志愿者招募工作是“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重点工作之一。
在管理方面,我们对志愿者施行“鼓励、关爱、互助”的一家人管理模式,及时将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提前发布给每位志愿者,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每次活动结束后及时联系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以表示感谢的同时对志愿者进行意见反馈,收集他们宝贵的意见;每逢节日,向志愿者发送短信祝福;及时帮助志愿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等。
在志愿项目实施上,我们采用项目化管理模式,以“项目委员会—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组”三个管理机构构建成项目组织机构,按照“项目的分析—策划和跟进—注意事项把控—质量管理—实施开展—结束评估”六个流程有序进行,通过项目化管理模式的尝试应用,要求各部之间相互提供技能支持和资源共享,以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联系。
以每年3月的学习雷锋月为契机,将志愿服务意识、志愿者品质和志愿服务活动有机与雷锋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志愿服务精神”携手“雷锋精神”,提升志愿服务的文化内涵,让学习雷锋精神走向常态化。
3.将志愿服务模式与时代接轨、与生活接轨、与学习接轨,打造“实效型、多元化、涉及面广”的公益服务品牌活动
志愿服务领域很宽、渠道广,我们应该始终以“务实”的精神,践行“公益”的信念,将志愿服务模式创新作为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通过校园活动这一形式,把“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建设逐步形成以“品牌活动为核心,每月特色主题活动逐步推进”的路线,且每月以“大活动与小活动”一大一小相结合开展的模式进行,努力打造一月一精品。公益服务品牌活动的建立更有效地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推进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的建设是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型”基层团组织的建设需要我们不断地强化志愿服务意识、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凝聚志愿服务群体、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只有广泛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才能号召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参考文献:
[1]洪守义.共青团工作实务[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94-101
[2]杨威,王栋. 新时期加强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08,36:263
[3]张炜琪.新趋势下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瓶颈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28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