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EPC作为工程总承包模式中的一种,主要是指工程单位依据业主的委托和要求,全面按照合同的规定对工程项目展开全过程或相关阶段的总承包。本文将对EPC模式下项目总承包设计管理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EPC模式;项目总承包;设计管理
当前,EPC模式在我国项目建设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项目设计管理方面,相关的管理体系、方式方法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如何完善和改进项目设计管理是本文将重点探讨的问题。
1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1.1优势
EPC总承包模式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工程管理模式之一,与传统承包模式相比,EPC总承包模式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优势:
首先,EPC总承包模式强调和充分发挥了设计这一环节,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以进一步强调与发挥,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
其次,EPC总承包模式还能有效克服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时常出现的脱节问题。脱节问题指的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设计、采购、施工三者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EPC总承包模式的出现,极大程度上做到了全方位合理统筹与布局规划,减少了制约与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有效实现建设项目在进度、成本、质量这三大板块上的工程管理控制,保证其建设符合承包合同约定,确保预期投资效益的获得。
1.2特征
基于EPC总承包模式相较于传统建设工程承包模式所具有的相关优势,其基本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人在建设工程项目应有较大的工作权力与工作自由,业主不应过于严格地控制监管总承包人。业主应关注工程实施进度,了解工程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建设成果能否达到最终建成标准等,而不应过分监管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或步骤。在某种程度上,过分插手总承包人的工程管理工作,二者可能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冲突与矛盾,导致工程管理过程中决策过程缓慢,决策效率低下,最终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推进与目标质量实现。
第二,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一般对总承包项目采取两种管理方式:过程控制模式和事后监督模式。过程控制模式是指业主会聘请监理工程师,通过其监督工程建设中设计、采购、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通过该工程师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事后监督模式是指业主一般不介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但在竣工环节管理的较为严苛,通过相关指标与体系对项目进行严格的事后验收,以此达到监督项目成果的目的。
第三,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人是项目的第一负责人。要对工程建设中的设计、采购、施工整个过程负责,对建设过程中各阶段质量及其分包人负责。
2目前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存在的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与传统工程建设模式相比,EPC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对设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我国开展该模式的时间较晚,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完善,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人员因素
对EPC项目来说,总承包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对其进行全方位分析,探索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但结合现状分析,部分设计人员在具体工作阶段过于重视设计技术是否满足项目要求,缺乏对经济因素的分析。另外,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工作思维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过于重视成果,忽视投入,过于重视图纸批准,忽视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上述情况均不符合EPC模式的发展理念。
2.2技术因素
技术手段相对滞后也是设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总承包企业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不足,在实际工作阶段,多采用传统设计管理理念,企业缺乏对设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管理理念滞后,技术水平低下,因此,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无法得到有效开发,直接导致管理水平低下。另外,工程总承包企业对一些先进经验、方法的积累和总结明显不足,无法将其转化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企业内部缺乏知识共享机制和平台。知识管理水平对设计经验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无法有效解决设计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2.3设计管理机制因素
设计管理机制不完善也是主要问题之一。首先,主要体现在设计与其他环节严重脱节,集成化管理水平低下,因此,项目设计无法对采购、施工等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导致设计成果不合理。施工阶段的多数问题都能在设计阶段有效预防,但设计变更问题严重,对工期、成本及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其次,在EPC项目中,设计管理与采购管理、施工管理之间不具备良好的协调性,协调管理缺失或水平低下,导致管理主体难以有效沟通,无法发挥該模式的作用。
3EPC模式下项目总承包设计管理的全面分析探讨
3.1项目设计管理的相关要求
对于总承包的工程项目展开设计管理工作时,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将设计与管理并重,在充分依据委托业主的要求和目标的基础上,加强与项目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出发考虑相关问题,不断更新完善管理人员自身的思维,通过相互的思考与融合,最大程度地提出更加完善合理且多样化的建设实施方案,充分实现沟通交流的作用。
3.2构建完善合理的EPC项目总承包设计管理机制
将项目设计与工程管理充分融合,实现项目设计管理一体化,同时构建起完善合理的项目设计管理体系,以充分适应当前工程项目建设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设计与管理的优势特征,提升设计与管理的服务质量,从根本上保证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
实现项目施工、设计、采购之间的协调管理,有效实现成本控制项目设计与采购的最终目的都是全面服务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设计与采购紧密联系,不可或缺,只有不断加强设计与采购的联系与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对采购成本的控制,在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为项目单位节省了一定的资金成本,加快了项目施工进度。
3.3EPC总承包项目设计进度的有效控制
对工程项目来说,设计进度对于确保其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初期阶段,工程总承包商负责对总进度方案进行合理编制,需要实现初步设计进度方案与编制施工进度方案、采购进度方案的有机结合。在项目建设阶段,因为设备、材料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设计进度管理还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在对设计进度进行编制时,还要对各专业的协调性等因素进行考虑,以防设计周期较短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采购进度缓慢,延缓施工进度。
3.4提升自身管理能力
EPC总承包方主要任务是协调和管理,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发现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预警,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提升管理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专业素质。首先,按照专业明确管理责任,落实到专业人,认识自身的重要性,避免因专业不对口乱提意见。其次,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学习,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团队协作能力,避免因个人原因使整个项目设计拖延。再次,利用电脑、手机留存与设计单位的管理沟通记录,避免后期扯皮。
结语
EPC模式下项目总承包的设计管理有效保证了项目施工质量,促进了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加快了项目施工的进度,为整个项目节省了费用成本、时间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施工单位增加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端端,李文乾,李志成.基于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项目设计管理流程的思考[J].装饰装修天地,2019:179.
关键词:EPC模式;项目总承包;设计管理
当前,EPC模式在我国项目建设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项目设计管理方面,相关的管理体系、方式方法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如何完善和改进项目设计管理是本文将重点探讨的问题。
1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1.1优势
EPC总承包模式是从国外引进的先进工程管理模式之一,与传统承包模式相比,EPC总承包模式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优势:
首先,EPC总承包模式强调和充分发挥了设计这一环节,在整个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以进一步强调与发挥,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
其次,EPC总承包模式还能有效克服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时常出现的脱节问题。脱节问题指的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设计、采购、施工三者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EPC总承包模式的出现,极大程度上做到了全方位合理统筹与布局规划,减少了制约与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有效实现建设项目在进度、成本、质量这三大板块上的工程管理控制,保证其建设符合承包合同约定,确保预期投资效益的获得。
1.2特征
基于EPC总承包模式相较于传统建设工程承包模式所具有的相关优势,其基本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人在建设工程项目应有较大的工作权力与工作自由,业主不应过于严格地控制监管总承包人。业主应关注工程实施进度,了解工程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建设成果能否达到最终建成标准等,而不应过分监管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或步骤。在某种程度上,过分插手总承包人的工程管理工作,二者可能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冲突与矛盾,导致工程管理过程中决策过程缓慢,决策效率低下,最终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推进与目标质量实现。
第二,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一般对总承包项目采取两种管理方式:过程控制模式和事后监督模式。过程控制模式是指业主会聘请监理工程师,通过其监督工程建设中设计、采购、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通过该工程师介入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事后监督模式是指业主一般不介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但在竣工环节管理的较为严苛,通过相关指标与体系对项目进行严格的事后验收,以此达到监督项目成果的目的。
第三,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人是项目的第一负责人。要对工程建设中的设计、采购、施工整个过程负责,对建设过程中各阶段质量及其分包人负责。
2目前EPC工程总承包项目设计管理存在的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与传统工程建设模式相比,EPC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对设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我国开展该模式的时间较晚,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完善,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人员因素
对EPC项目来说,总承包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对其进行全方位分析,探索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但结合现状分析,部分设计人员在具体工作阶段过于重视设计技术是否满足项目要求,缺乏对经济因素的分析。另外,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工作思维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过于重视成果,忽视投入,过于重视图纸批准,忽视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上述情况均不符合EPC模式的发展理念。
2.2技术因素
技术手段相对滞后也是设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总承包企业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不足,在实际工作阶段,多采用传统设计管理理念,企业缺乏对设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管理理念滞后,技术水平低下,因此,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无法得到有效开发,直接导致管理水平低下。另外,工程总承包企业对一些先进经验、方法的积累和总结明显不足,无法将其转化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企业内部缺乏知识共享机制和平台。知识管理水平对设计经验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无法有效解决设计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2.3设计管理机制因素
设计管理机制不完善也是主要问题之一。首先,主要体现在设计与其他环节严重脱节,集成化管理水平低下,因此,项目设计无法对采购、施工等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导致设计成果不合理。施工阶段的多数问题都能在设计阶段有效预防,但设计变更问题严重,对工期、成本及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其次,在EPC项目中,设计管理与采购管理、施工管理之间不具备良好的协调性,协调管理缺失或水平低下,导致管理主体难以有效沟通,无法发挥該模式的作用。
3EPC模式下项目总承包设计管理的全面分析探讨
3.1项目设计管理的相关要求
对于总承包的工程项目展开设计管理工作时,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将设计与管理并重,在充分依据委托业主的要求和目标的基础上,加强与项目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从设计人员的角度出发考虑相关问题,不断更新完善管理人员自身的思维,通过相互的思考与融合,最大程度地提出更加完善合理且多样化的建设实施方案,充分实现沟通交流的作用。
3.2构建完善合理的EPC项目总承包设计管理机制
将项目设计与工程管理充分融合,实现项目设计管理一体化,同时构建起完善合理的项目设计管理体系,以充分适应当前工程项目建设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设计与管理的优势特征,提升设计与管理的服务质量,从根本上保证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
实现项目施工、设计、采购之间的协调管理,有效实现成本控制项目设计与采购的最终目的都是全面服务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设计与采购紧密联系,不可或缺,只有不断加强设计与采购的联系与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对采购成本的控制,在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为项目单位节省了一定的资金成本,加快了项目施工进度。
3.3EPC总承包项目设计进度的有效控制
对工程项目来说,设计进度对于确保其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初期阶段,工程总承包商负责对总进度方案进行合理编制,需要实现初步设计进度方案与编制施工进度方案、采购进度方案的有机结合。在项目建设阶段,因为设备、材料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设计进度管理还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在对设计进度进行编制时,还要对各专业的协调性等因素进行考虑,以防设计周期较短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采购进度缓慢,延缓施工进度。
3.4提升自身管理能力
EPC总承包方主要任务是协调和管理,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发现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预警,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提升管理能力的同时提高其专业素质。首先,按照专业明确管理责任,落实到专业人,认识自身的重要性,避免因专业不对口乱提意见。其次,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学习,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团队协作能力,避免因个人原因使整个项目设计拖延。再次,利用电脑、手机留存与设计单位的管理沟通记录,避免后期扯皮。
结语
EPC模式下项目总承包的设计管理有效保证了项目施工质量,促进了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加快了项目施工的进度,为整个项目节省了费用成本、时间成本以及人力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施工单位增加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端端,李文乾,李志成.基于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下项目设计管理流程的思考[J].装饰装修天地,201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