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动起来,必须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任务设置:用适用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立学习网站,提供学习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其他学科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学以致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网站;任务驱动;信息素养;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9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在研究新课改,在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笔者认为首先要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操作步骤。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
通过每学期开学对学生的调查和学生基础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理解,只是认为计算机就是娱乐的工具,他们热衷于玩游戏、聊天、网上购物等,而对教师传授的教材上的知识却不太感兴趣。对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从对计算机的娱乐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深入探究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亢奋的学习劲头。为了激发这种兴趣,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多媒体图形图像处理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了使他们掌握这部分操作,笔者便针对现代中学生喜欢的照片进行处理,设计互动的任务:用数码相机现场采集学生照片,让学生对自己的照片进行抠图、美化、美肤处理。于是,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了任务,他们不仅掌握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也学会了以后如何处理美化自己的照片。
2.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的语言如果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寓教于乐,寓理于乐,能使学生好学、爱学。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记忆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化繁杂为简洁,化沉闷为轻松,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比如笔者在讲解CSS的概念的时候就提出魔术师魔法变化的概念,让学生看到网页的强烈变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创立学习网站,提供学习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书上就明确提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主动地、全面地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只学习到技能的操作。信息技术教学本来就是实践操作比较多的科目,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热情,是漫长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习知识技能完全依赖教师的教导,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这就要求在信息技术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学习网站,提供学习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学习,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把课堂还给学生。
1. 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主题选择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的思想,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备教法,更多的是要备学法,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还要研究学生学习基础,必须“教案”与“学案”融为一体,设计出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同时,教案还必须突出素质教育的宗旨,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最终目标,所以教学目标设计要突出以学生的能力长远发展为主体,而不是以知识灌输和纯技术操作主体。在确定教学内容或选择教学的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社會和最新话题密切相关。对于学生的操作给予多个选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要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反馈,给学生以评价标准,最重对学生作品要展示,让学生阐述创作构思,并及时给予指导。
2. 教学时间分配要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为填鸭式教学,就是通常所说的“一言堂”,教师一讲到底;或自问自答,学生的只是机械的学习,完全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性和能动性。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通常用任务驱动结合分层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给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并提出拓展任务,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动性。
3. 教学组织形式要以学生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少有自由学习、自由讨论的组织形式,这种刻板、拘束的学习氛围无疑成了学生学习的枷锁。要改革这种现状,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的角色转换。比如,网站制作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完成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分组合作,教师这时就要把主动权给学生,让每个组自主分配任务,共同讨论制作网站主题,分配每个学生的制作任务,共同完成网站制作。给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参与感,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学生的兴趣都比较高。 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从单一的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学习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原先过分强调操作技能学习的模式,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对于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快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做好基本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我们应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学生自觉做到“学以致用”。
1. 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整合
网络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由于它储存容量大,多媒体种类丰富、有音频、视频和动画,运用检索网站学生检索容易、快捷,是学生学习的好载体。由此,我们可借用互联网和校园网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我们学校的德育频道,对学生时行道德教育,及时反映学校教育动态给学生提供行为规范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搜索学生的行为规范,既能提高学生的搜索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2.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現在很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所以,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与各类学科联系紧密的综合学科,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Word时,可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作文创作和修改;教Photoshop软件时,可让他们利用自己需要美化的照片,对照片进行美化;在教FrontPage时,可让学生设计班级网站,把自己在学校的情况展示给父母和朋友观看;在教网络搜索时,可结合各门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以及试题。这样,学生在学习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又完成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使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又拓宽了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驱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所以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们只有努力探索、刻苦钻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 210000)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网站;任务驱动;信息素养;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9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在研究新课改,在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笔者认为首先要让信息技术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操作步骤。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
通过每学期开学对学生的调查和学生基础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理解,只是认为计算机就是娱乐的工具,他们热衷于玩游戏、聊天、网上购物等,而对教师传授的教材上的知识却不太感兴趣。对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从对计算机的娱乐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深入探究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亢奋的学习劲头。为了激发这种兴趣,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多媒体图形图像处理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了使他们掌握这部分操作,笔者便针对现代中学生喜欢的照片进行处理,设计互动的任务:用数码相机现场采集学生照片,让学生对自己的照片进行抠图、美化、美肤处理。于是,学生饶有兴趣地完成了任务,他们不仅掌握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也学会了以后如何处理美化自己的照片。
2.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的语言如果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寓教于乐,寓理于乐,能使学生好学、爱学。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记忆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化繁杂为简洁,化沉闷为轻松,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比如笔者在讲解CSS的概念的时候就提出魔术师魔法变化的概念,让学生看到网页的强烈变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创立学习网站,提供学习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书上就明确提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主动地、全面地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地只学习到技能的操作。信息技术教学本来就是实践操作比较多的科目,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热情,是漫长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习知识技能完全依赖教师的教导,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就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这就要求在信息技术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学习网站,提供学习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学习,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把课堂还给学生。
1. 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主题选择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的思想,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备教法,更多的是要备学法,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还要研究学生学习基础,必须“教案”与“学案”融为一体,设计出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同时,教案还必须突出素质教育的宗旨,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最终目标,所以教学目标设计要突出以学生的能力长远发展为主体,而不是以知识灌输和纯技术操作主体。在确定教学内容或选择教学的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社會和最新话题密切相关。对于学生的操作给予多个选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要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反馈,给学生以评价标准,最重对学生作品要展示,让学生阐述创作构思,并及时给予指导。
2. 教学时间分配要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为填鸭式教学,就是通常所说的“一言堂”,教师一讲到底;或自问自答,学生的只是机械的学习,完全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性和能动性。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通常用任务驱动结合分层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给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任务,并提出拓展任务,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动性。
3. 教学组织形式要以学生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少有自由学习、自由讨论的组织形式,这种刻板、拘束的学习氛围无疑成了学生学习的枷锁。要改革这种现状,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的角色转换。比如,网站制作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完成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分组合作,教师这时就要把主动权给学生,让每个组自主分配任务,共同讨论制作网站主题,分配每个学生的制作任务,共同完成网站制作。给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的参与感,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学生的兴趣都比较高。 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从单一的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学习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原先过分强调操作技能学习的模式,探索以课程整合为基本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对于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快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做好基本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我们应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学生自觉做到“学以致用”。
1. 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整合
网络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由于它储存容量大,多媒体种类丰富、有音频、视频和动画,运用检索网站学生检索容易、快捷,是学生学习的好载体。由此,我们可借用互联网和校园网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我们学校的德育频道,对学生时行道德教育,及时反映学校教育动态给学生提供行为规范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搜索学生的行为规范,既能提高学生的搜索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2.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現在很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所以,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与各类学科联系紧密的综合学科,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Word时,可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作文创作和修改;教Photoshop软件时,可让他们利用自己需要美化的照片,对照片进行美化;在教FrontPage时,可让学生设计班级网站,把自己在学校的情况展示给父母和朋友观看;在教网络搜索时,可结合各门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以及试题。这样,学生在学习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又完成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使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又拓宽了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著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驱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所以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我们只有努力探索、刻苦钻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