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智力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3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校教育要重视学生智力发展,开发学生智力是美术教学的核心之一。本文通过美术教学培养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和创造力,阐释激发学习动机、兴趣、意志,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 智力 开发
  
  学校教育中美术教学对发展智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不但需要发达的智力,而且需要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积极参与。美术教学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开发学生智力,笔者认为需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知识学习与应用,开发全面智力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在美术教学中对描绘形象的观察、比较、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智力也得到了发展。比如在素描静物写生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客观物象,使学生认识不同形体的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及时提醒学生用比较的观察、细微的观察和整体的观察方法对具体物象进行准确描绘,训练他们敏锐的观察力,迅速发现事物的基本特征,分辨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别。例如学习《鲜花的世界》,教师带学生走出教室在户外搜寻各种各样的鲜花,让学生写生花朵、枝叶深深印在记忆里。孩子了解到花朵之间的不同,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创作了一幅关于鲜花的精美作品。可见观察力和记忆力对学生智力活动有着无可估量的意义。
  2.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使学生在美术课中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创新,进而达到全面开发学生智力的教育目标,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去研究与探讨。我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通过欣赏有创意的画作,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观摩大师的作品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不同渠道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想象的源泉,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激发创造思维。根据灵感诱发进行创造艺术形象的活动,再次发展了智力,提高了创造力。
  3.增强学生的概括、分析和判断能力。教师对教学结果的判定并非以画得像为最高标准,而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比例、透视、结构的前提下高度概括其形象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所画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判断。弄清哪些是本质特征,哪些是表面特征,舍弃次要的强化主要的。如教学《漫画》一课时,我先出示几幅风格迥然不同的漫画。面对作品学生热烈讨论随即总结漫画的特点——令人发笑的功能;具有比喻、对比和误会法等多种表现方法;构思和造型夸张幽默;用于讽刺或愉悦。接着老师示范漫画步骤,强调作画要点。最后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可独立或集体合作完成一幅、一组漫画,并在班上展开一个展评活动。看看谁的漫画最幽默,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谁的作品更易理解,谁的作品最有教育意义。这种有选择、有提炼、和概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智力表现过程,有力地促进了智力发展。
  二、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智力发展
  作为教师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难,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长久保持却很困难。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心理。采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才有可能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和动力。
  1.调整教学内容,激发求知欲。为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针对书本上一些枯燥乏味的概念,教师采用有效教学方法。如利用现代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名家名画;以故事情境引入课堂,使学生乐于接受和认知;开展竞赛、布置黑板报和学习园地等形式的活动,既创设了愉快轻松的美术环境,学生又得到了美术实践的机会。教师检查、评比、适当表扬,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上进心。
  2.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给予学习希望。教师上课时要全身心地充满激情,以幽默诙谐的言语,大方得体的举止关心和爱护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集中注意力与教师默契配合,让学生觉得学好美术并不太难,也体会到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能力有强有弱,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消化知识,从而使学生亲近美术学科。
  三、创设美术环境,培养学习情绪和意志
  人的认知行为与情绪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愉快时感知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思维比较活跃。积极情绪和情感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成绩,教师作为创设情境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设制一定情境让学生保持情绪的稳定使兴趣持之以恒,学生才能产生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兵马俑群》一课时,为了纠正学生对秦兵马俑片面的认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故事,感受秦始皇陵兵马俑高超的艺术技巧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丰富学生的感官,使情感呼之即来,发展了视知觉能力。
  四、贴近学生实际,培养良好性格和自学能力
  学生的性格和自学能力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性格和自学能力。如对自卑的学生多鼓励,增强自信;对骄傲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对怯懦的学生则要训练大胆与果断。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从各个角度和侧面去分析、比较问题,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对象。通过对素描、工笔、写意、等画种的学习,磨練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思考分析、简洁概括、追求整体的性格。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稳定的情绪、丰富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来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高中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转变时期,在这个里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梦想的实现并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实现的,进入紧张的高三专业学习阶段,许多学生在这时候不知所措。很多焦虑、担心甚至厌学情绪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教师,他的指导思路和教学方式以及通观全局的视野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因而对于专业教师而言就应好好地考虑怎样才能调整好学生的心态?怎样让学生顺利的进入下个阶段的学习?怎么样才能在关键又短
<正>基本参数配套功率:160马力,工作幅宽:265厘米,连接形式:自走式,工作行数:4,行距:60~70厘米产品介绍配套动力:110千瓦,工作幅宽2650厘米,作业行数:4行,生产率8~12亩/小时,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开展平面设计第二课堂教学,辅导学生创作出有创意及个性的作品。笔者总结了经验——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多种教法和学法培
【摘 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学、爱学并学好物理。因此,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变其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
排列组合问题的内容比较抽象,解题方法比较灵活,很多学生感到难学,尤其在解应用题时不知从何入手。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从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原则和解题策略两方面阐述了解排列组合
一、顶层设计的偏差  1.环保与农业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结合。环保部门在秸秆处理方面应起主导作用,严格规范乡镇与农村环境的治理,使人们认识到乡镇与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整治乡镇与农村能源污染,制定相关政策,强制乡镇与农村改善能源结构。鼓励秸秆做为可靠能源替代燃煤。  2.农业部门配合环保部门使秸秆转化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监管人员多,参与人员少  1.现乡各级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