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奇妙夜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rris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书代替一座图书馆,一本书支撑了一个教派。单一与独断,无论是在现实政治领域,还是思想领域,都是产生神秘和专权的温床。
  
  读书时代,我喜欢坐在二楼向东的阅览厅,从窗口向外望,花草树木构成极平凡的风景。校园此刻很简单,若是落雨时分,天色渐渐微暗,图书馆仿佛向下沉了半截,几许大点的雨滴又加了一重向下的力。
  图书馆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环境幽静雅致,加上书中的世界千姿百态,使人难免幻想读书以外的事情。不期而遇的邂逅,这是学生哥最爱做的梦;幽灵与吸血鬼的传说,扣人心弦;穿梭时空的体验,谁不曾做此妄想呢?奇遇秉烛夜谈的知音,大概是许多读书人的奢望吧。《情书》中男青年该向女管理员递交借书卡了吧;《憨豆先生》中的老憨该把剪破的书与邻座互换,拎包逃离了吧;《辣手神探》中窗明几净的图书馆中的暗杀怎么还不上演呢;《黑侠》中乔装成图书管理员的终极杀手李连杰还能装扮多久,他又该惩恶扬善了吧……
  弗莱说:“大型图书馆真有语言魔力以及心灵感应的无比神通。”起初我很怀疑,待泡图书馆愈久,愈发觉置身有序排列的书籍丛林中,不仅有一种冒险的快感,还有无知的困惘。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或许要跨越不同的文化、遥远的地理、相隔的年代,一行文字清晰一个解释,却模糊了对另一行字的认知。
  博尔赫斯的小说《巴别图书馆》有一段文字很能说明图书馆的神秘性:“最古老的人类最初的图书管理员,很好地利用了一种与我们今天在说的语言大相径庭的语言。”他提到的图书馆员身份实际上是古代知识垄断者与知识阐释者,他们是神秘的终结者与缔造者。电影《图书馆员》三部曲,每一部都围绕着一件历史奇物或轶事展开,命运之矛、所罗门王宝藏、圣杯等等,这些宝物蕴藏无穷力量,不能落入坏人之手,坏人会借助它毁灭世界,安放在Judson的图书馆中才是最终归宿。图书馆员Carsen正是那位冒险寻宝者,这位22个博士头衔的年轻人,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务,把宝物带回。三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出奇一致,场景都是图书馆。它的中庭空间的尺度与《黑客帝国》的地下之城结构形态有些相似,只是略微缩小。入口是书架模样的机关,像金庸小说里的场景,每当Carsen进入,镜头总先特写内部空間,顺着Carsen的视线,捕捉到一个巨大的空洞,随即调转方向,定格Carsen的惊讶表情。
  初看时,不明白导演为何掏空这座图书馆,只是在过道旁摆设一些奇怪的古董。不过《圣经·创世记》给了我启发,世界的终极根本不需要多种语言。中世纪的基督教徒普遍认为《圣经》是唯一需要的书籍;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国王要建一座包罗万象的图书馆,他写信给“大地上所有的君主和长官”,请求寄送每一位作者的一本书,“诗人和散文家,修辞家和诡辩家,医学家和占卜家,历史学家及其他种种”。最终收集了50万卷。当《圣经》中巴别塔耸立时,它象征着宇宙的统一与神的权威。亚历山大图书馆恰恰相反,它证明了宇宙的多样性,以及蕴涵的无穷规律,我们的信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记录,每个地方可以祭拜各自的神。不幸的是,奥马尔一世在642年以胜利之师的名义下令焚毁了它。理由是人类精神只需一本经书。
  一本书代替一座图书馆,一本书支撑了一个教派。单一与独断,无论是在现实政治领域,还是思想领域,都是产生神秘和专权的温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那座在魔法学校内,只准高年级学生进入的图书馆,高深莫测易于产生神秘,像中国汉代,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将儒家经典神秘化的谶纬数百年不衰,也是例证。
  神定的秩序是恒定的,不适合多样化的解说与存在方式。直到1988年,埃及政府才重建了亚历山大图书馆,挪威建筑公司斯诺赫达赢得设计竞标,新馆造价2.2亿美元,高32米,藏书800万册,可谓现代辉煌巨制。■
其他文献
苏商与浙商有什么异同?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这不仅关乎年轻一代的发育与壮大,与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不无关联。    近些日子,关于浙商与苏商的异同性讨论在经济界成为热门,人们希望通过对这两个庞大群体的样本分析,廓清新经济组织在中国经济运行中所体现的性格逻辑、处事风格以及文化涵养,或许能为第二代、第三代民营企业家进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提供理性思考理论依据。  有一种为大家所接受的观点:浙商比苏商更像
眼下,NBA季后赛正打得如火如荼。开启自己第四次季后赛征程的姚明,带领着铁血火箭实现了休斯敦人和无数中国球迷等待太久的愿望。尽管,火箭没有湖人那么强大的实力,姚明也没有当今NBA最伟大的球员科比·布莱恩特那样的“天分”,但是在NBA征战了整整7个赛季的“东方巨人”用中国人特有的勤奋和刻苦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第一“劳模”,受之无愧    比赛终场哨声响起,汗流浃背的姚明拖着伤腿一瘸一拐走
大多在市场上风靡的“世界音乐”多用“元素”来作为点睛之笔。“融合”和“迎合”是其中最大的两个特点:融合多元风格的音乐元素以迎合更多听众的需求。    5月5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举行了一场名为“中英世界音乐对话”的活动。作为世界音乐周的最后一场压轴大戏,主办方特邀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担任主持,嘉宾包括音乐家刘索拉、音乐人朱哲琴、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瑞切尔·哈里斯(Ra
世界音乐则需要你不停地去寻找新的东西,因为人们总想听到新鲜的,你需要有一个很好的专业团队来帮助你。    近几年来中国人突然开始意识到文化的不可逆性,“原生态”、“非遗”等单词开始一个劲儿往外蹦。从最开始坚守本真排斥商业化,到后来逐步接纳并承认其价值,中国一直在寻找一个保护文化的合理方法。但目前的状况是,在艺术和经济之间,我们依然缺乏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社会的断层导致了文化通道的堵塞,“墙内开花墙
甲型H1N1流感蔓延之时,这一趟航程,令人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墨西哥城、洛杉矶、蒂华纳、上海,起飞、备降、滞留、再起飞、到达目的地,用了25个小时。原是东航的空客A340-600飞机,后改成了南航的波音777-200,大换小;原来是5月3日起飞,改到了6日。  全程都戴口罩,每4小时换一個,且只有在吃饭时才能拿下;纵然你肚子再饿,也只有等邻座吃完戴上口罩后,你才能“换班”吃;不管你有无异常感觉
家乡又来了客人。  从淮北到上海的火车,晚上发车,凌晨到上海,所以,家乡的客人到达我父母家时,往往都是早上五六点。  背着一筐鸡蛋,几斤麻油,两只烧鸡,还有一袋豆子,自己菜地里种的,没有上过化肥,没有施过农药的,农民现在也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  这次来的是我的表妹,还有她夫家的侄女。表妹是我小时候的玩伴,也有十多年没见面了,互相赞叹了一番脸上的皱纹,表妹又说:“听说你又要搬家了,来上海还没住多久,
文藝界流行叫老师,但“李大爷”却是最贴合相声演员李文华性格的称谓,出身铁匠家庭的他从未抛弃劳动人民的质朴真诚,因为谦卑,没人能想起他有什么缺点。尽管1985年就因喉癌退出舞台,却依然能被人民忆起。  上世纪80年代初是相声的黄金时代,姜昆曾回忆说:“相声那样火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那时文化上刚刚放开,相声是因为特定的环境而受到欢迎的。”这种“不正常”是因为人们憋了太久,急须笑的出口。北京电视台做过改
“满城争说周立波。”近来市民挂在嘴里的高频词就是这位爷。昨天晚上去买碟片,我要的欧美电影都没有,老板头也不抬地在“发牌”——至少有六个人在抢购周立波的专碟。老板告诉我,一个下午已经“走脱三十张了”。  今天(周一)《东方早报》拿出一个整版讨论“周立波现象”,抢先出版的《上海星期三》发话更狠,头版的通栏标题走极端路线:“周立波大红大紫,上海滑稽坍台到底”。媒体关注周立波不是一天两天了,起先是褒贬参半
在映照的彼此双方之间,作为可复制机制的图像自有它的空间,也就是夹在两股艺术思考洪流中间的大众传媒空间。    《图像的故事:古典与新时代》是比利时安特卫普当代美术馆假座上海美术馆向中国观众的一次艺术呈现,特别是在古典与当代艺术品方面。  先说古典方面,比利时安特卫普及荷兰周围地区的当代艺术经常向世人呈现一些难以复制、必须直接体验的非凡图像/影像。它们令人想起当地的古典绘画大师。在本展览中,大师们的
《跌荡一百年》所呈现的近代中国企业家生存状态是尴尬和悲哀的,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终归是个配角,物质上的富有并未给他们带来起码的安全感。    酝酿了许久,吴晓波最终还是放弃了写一部近现代企业家列传的念头。在《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大获成功之后,吴晓波选择了撰写《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如果说,《激荡三十年》是在描述中国企业家光荣与梦想的三十年,那《跌荡一百年》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