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困境,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环境保护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万盛经开区为例,阐述了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转型途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截至目前,国务院累计确定资源枯竭型城市69个,其中包括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万盛經开区)。万盛经开区是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对重庆市以及我国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重大。经过70多年的开采,万盛经开区煤炭存量已不足1.4亿吨,煤矿资源正在枯竭。对于已步入转型发展初期的万盛经开区,未来几年将是抓住历史性战略发展机遇,破解转型难题,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绿色转型,经济发展是根基,环境质量是保障,及时辨析转型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立足转型地区实际,谋划和制定环境保护对策,对于推进万盛经开区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绿色转型环境问题分析
2.1转型期发展与环境协调难度大
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多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偏低、产业布局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万盛经开区现有企业以煤炭开采、火力发电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主,且多数布局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区域,部分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治理滞后,对辖区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万盛经开区是重庆工业集群发展的承接地,转型年间将重点发展煤电化、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集群,其中,煤电化、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均属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水、煤炭、白云石、石灰石、石英砂等资源消耗极大,工业规模、资源消耗量和总能耗的显著增大将给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节能减带来极大压力。旅游业和资源开采及其下游产业同属万盛经开区主导产业,近年来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生态和大气环境,但是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及其下游产业生产带来的污染较重,对生态环境影响较明显。
2.2矿业开采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多
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多经历了相当长一段粗放发展时期,对辖区内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万盛经开区城区周边火力发电厂对城区大气环境带来较大影响,二氧化硫浓度和酸雨频率居高不下;煤矿开采、加工、堆放过程中的洗煤水、矿井水、煤矸石淋溶水等生产废水、城区未截流生活污水等对辖区内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大;多年矿业开采遗留下采空区地面塌陷、煤矸石山、采矿遗留裸露迹地、采矿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产生的区域性缺水、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等大量生态问题,给辖区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安全隐患。
2.3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环保投资缺口较大
万盛经开区历史遗留的环境基础设施欠账较大,目前仅有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场和一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几乎为空白。转型年间将要实施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但由于全区经济规模不大,区财政可供支配资金总量不多,而万盛经开区转型各方面均需大量资金投入,环保资金将面临较大缺口。
3.绿色转型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3.1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
以优化提升城镇空间分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为战略重点,发挥优势特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按照生态环保、集约高效、特色鲜明、区域协调的发展原则和强化主城、构筑两中、四小联动的发展思路,优化万盛经开区城镇空间分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镇人口和产业。以培育新型支柱产业为目标,加快发展旅游、煤电化、新材料、机械制造四大接续替代产业,提速发展商贸、物流、地产、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高效特色农业,探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产业等绿色新兴产业,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充分抓住旅游资源丰富这一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强化景区建设、运营过程的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深入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进一步加强节能、节水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强化重点工业企业监管,出台积极的环境经济政策,以市场机制推进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
3.2以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整治为重点,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战略重点,同步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受损生境修复,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强化火电、建材、煤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的废气污染防治。加强源头控制,严格限制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新建水泥、火电等空气污染严重的项目;逐步搬迁、淘汰以南桐电厂为代表的对空气污染贡献较大的企业;加强涉气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确保废气治污设施稳定运行;强化无煤区和基本无煤区建设,以城市建成区和重点旅游城镇为重点,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有效减少燃煤面源对城区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加强城市扬尘污染控制,在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的同时,重点加强煤炭堆料场地和煤炭货场扬尘污染控制,推行列车封闭运煤方式。加快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开展辖区内煤矿采煤废水治理与综合利用;完善城区生活污水截流;推进流域老垃圾治理和河道清淤;实施畜禽养殖场达标排放治理;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以煤矿采空区、采矿遗留裸露迹地以及煤矸石山等生态安全隐患突出地区为重点,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受损生境修复,恢复原退化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3.3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以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镇垃圾收运设施建设为战略重点,逐步实现万盛经开区“两污”系统建设城镇全覆盖。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在争取财政补贴的同时,拓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对城镇“两污”系统建设项目实行“投资产业化、运作市场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进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以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和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提升改造城区污水管网,完善镇级污水管网,延伸城区污水处理厂的服务面积,提高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全面提高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全面完善城镇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以改造升级城镇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为重点,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4.结论
资源枯竭型城市将会走过一段漫长而艰巨的转型之路,而未来几年,将是万盛经开区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万盛经开区应借鉴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经验,在转型途中,破解发展和环境的两难命题,处理好接续替代产业对环境的潜在威胁,研究建立符合万盛经开区实情的环境保护对策,及时解决转型途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以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树立绿色转型典范。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截至目前,国务院累计确定资源枯竭型城市69个,其中包括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万盛經开区)。万盛经开区是因煤而立、因煤而兴、因煤而衰的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对重庆市以及我国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贡献重大。经过70多年的开采,万盛经开区煤炭存量已不足1.4亿吨,煤矿资源正在枯竭。对于已步入转型发展初期的万盛经开区,未来几年将是抓住历史性战略发展机遇,破解转型难题,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绿色转型,经济发展是根基,环境质量是保障,及时辨析转型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立足转型地区实际,谋划和制定环境保护对策,对于推进万盛经开区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绿色转型环境问题分析
2.1转型期发展与环境协调难度大
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多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层次偏低、产业布局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万盛经开区现有企业以煤炭开采、火力发电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主,且多数布局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区域,部分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资源能源利用率低,污染治理滞后,对辖区环境,尤其是大气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万盛经开区是重庆工业集群发展的承接地,转型年间将重点发展煤电化、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集群,其中,煤电化、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均属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水、煤炭、白云石、石灰石、石英砂等资源消耗极大,工业规模、资源消耗量和总能耗的显著增大将给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节能减带来极大压力。旅游业和资源开采及其下游产业同属万盛经开区主导产业,近年来均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生态和大气环境,但是矿产资源开发与加工及其下游产业生产带来的污染较重,对生态环境影响较明显。
2.2矿业开采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多
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多经历了相当长一段粗放发展时期,对辖区内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万盛经开区城区周边火力发电厂对城区大气环境带来较大影响,二氧化硫浓度和酸雨频率居高不下;煤矿开采、加工、堆放过程中的洗煤水、矿井水、煤矸石淋溶水等生产废水、城区未截流生活污水等对辖区内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大;多年矿业开采遗留下采空区地面塌陷、煤矸石山、采矿遗留裸露迹地、采矿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产生的区域性缺水、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等大量生态问题,给辖区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安全隐患。
2.3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环保投资缺口较大
万盛经开区历史遗留的环境基础设施欠账较大,目前仅有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场和一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几乎为空白。转型年间将要实施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但由于全区经济规模不大,区财政可供支配资金总量不多,而万盛经开区转型各方面均需大量资金投入,环保资金将面临较大缺口。
3.绿色转型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3.1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
以优化提升城镇空间分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为战略重点,发挥优势特色,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转型。按照生态环保、集约高效、特色鲜明、区域协调的发展原则和强化主城、构筑两中、四小联动的发展思路,优化万盛经开区城镇空间分布,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城镇人口和产业。以培育新型支柱产业为目标,加快发展旅游、煤电化、新材料、机械制造四大接续替代产业,提速发展商贸、物流、地产、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高效特色农业,探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产业等绿色新兴产业,着力推进经济结构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型。充分抓住旅游资源丰富这一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强化景区建设、运营过程的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深入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进一步加强节能、节水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强化重点工业企业监管,出台积极的环境经济政策,以市场机制推进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
3.2以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整治为重点,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战略重点,同步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受损生境修复,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强化火电、建材、煤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的废气污染防治。加强源头控制,严格限制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新建水泥、火电等空气污染严重的项目;逐步搬迁、淘汰以南桐电厂为代表的对空气污染贡献较大的企业;加强涉气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监管,确保废气治污设施稳定运行;强化无煤区和基本无煤区建设,以城市建成区和重点旅游城镇为重点,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有效减少燃煤面源对城区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加强城市扬尘污染控制,在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扬尘和道路扬尘的同时,重点加强煤炭堆料场地和煤炭货场扬尘污染控制,推行列车封闭运煤方式。加快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开展辖区内煤矿采煤废水治理与综合利用;完善城区生活污水截流;推进流域老垃圾治理和河道清淤;实施畜禽养殖场达标排放治理;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以煤矿采空区、采矿遗留裸露迹地以及煤矸石山等生态安全隐患突出地区为重点,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受损生境修复,恢复原退化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3.3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以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镇垃圾收运设施建设为战略重点,逐步实现万盛经开区“两污”系统建设城镇全覆盖。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在争取财政补贴的同时,拓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按照“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对城镇“两污”系统建设项目实行“投资产业化、运作市场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进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以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和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提升改造城区污水管网,完善镇级污水管网,延伸城区污水处理厂的服务面积,提高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全面提高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全面完善城镇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以改造升级城镇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为重点,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4.结论
资源枯竭型城市将会走过一段漫长而艰巨的转型之路,而未来几年,将是万盛经开区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万盛经开区应借鉴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经验,在转型途中,破解发展和环境的两难命题,处理好接续替代产业对环境的潜在威胁,研究建立符合万盛经开区实情的环境保护对策,及时解决转型途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以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转型之路,为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树立绿色转型典范。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