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重在读书、思考,培养语感、加大语言文字训练。就是使语文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读书、思考和探索,理解語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的过程。结合课程改革,我尝试运用了“小单元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确立“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以读为手段”的教学思路,用一篇讲读课文带一篇阅读课文,加大语言文字的训练力度,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使教学结构达到了优化。仅结合语文高年级教材的阅读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与做法。
1.交流讨论中激趣存疑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实践,引导学生把学习中的疑问说出来,通过相互讨论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去寻求正确的答案。
1.1 自学存疑,自悟自得。
“自学存疑”强调的是学生自己的尝试实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课文,初步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如教师布置自学提纲: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写出自学后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即“读懂了什么”,写出自学后的疑难或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即“不懂的问题”。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自学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获得了初步感知。
1.2 质疑问难,讨论点拨。
“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对于学生自学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在课前、课中应利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此后,教师可归纳整理学生的疑难,通过朗读自答、集体讨论、启发点拨等方式引导学生释疑。一是朗读自答。对于比较简单易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把握上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自读自悟。二是集体讨论。针对带有一定共性的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集体讨论。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自学能力也会有差异。通过组织讨论,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启发、思维互补,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体味学习的乐趣。三是启发点拨。启发点拨强调的是教师在学生质疑后,面对学生的疑问,整理提炼,设计精巧的思考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2.朗读感悟中体验情感
朗读是阅读课文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体验。在朗读表达中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的训练入手。一是对比读。教学时,教师可运用对比的方法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从中体验人物的情感。二是表情朗读。表情朗读,就是在“情”上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设身处地体会,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要运用朗读的多种技能,使朗读打动人心,让听者受到感染。如《再见了,亲人》教师指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感人事例,想象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共同抗敌的情景,歌颂中朝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珍贵友谊。三是分角色朗读。这种近似于表演性的朗读适合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如《我爸爸说》一文,在朗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好“小男孩”、“海涛叔”等人物的心理、感情、语调等,指导学生准确地朗读,给人以情真意切的感受。
3.发散训练中拓展思维
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发散思维的训练题,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1 句子的练习。
“字→词→句→段→篇”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句子训练处于字词和段篇训练之间。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句子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训练,准确把握内容,明确训练思路,合理选择形式,切实提高句子教学效率。
3.2 想象的训练。
不光是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中国古代文学意蕴丰富,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诗文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图画。《宿新市徐公店》、《横溪堂春晓》、《学弈》、《守株待兔》等等,在这些诗文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其中所描绘的画面,感知形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那么对诗句的理解就会化难为易。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把隐形的思维活动通过图画的形式得以外现,创造出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以《守株待兔》的教学为例,谈在教学中通过“化文为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几点做法:一是结合课文,画“连环画”。上课伊始,我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饶有兴趣地对孩子们说:“平时,同学们特别爱看连环画,在连环画中获得了乐趣,学到了知识。这节课我们结合《守株待兔》的故事也来创作一幅连环画!”话音未落,学生们已经跃跃欲试,个个兴致盎然。我先引导学生诵读诗文,使学生对这则寓言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结合书下注释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使学生了解“株”指树桩子。“耒”指种田用的农具,学生想这农具可以是铁锹、镰刀、锄头等。理解“走”在古文里指跑。“触”是碰、撞。“冀”是指希望的意思,抓住这一难点,我引导学生想象种田人希望再得兔子时的表情。之后,我请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宋人的服饰,要求结合课文内容,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绘制连环画。二是加入想象,绘“画外画”。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继续绘制连环画,要求:加入自己的想像,续编或改编故事,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三是旁人的议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动脑筋,满脸洋溢着欢快的表情,乐此不疲地画着。教室内思如泉涌,学生的想像力极其丰富。教师还是运用实物投影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学生争先恐后地要讲述自己的内容。
由此,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拓展创新的空间,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有意识地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自然地融汇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同时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这样自由宽松、无拘无束的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发创造的才能。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仿写、续写等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句段,编排课本剧,广泛开展课内外阅读,将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切实提高思辩能力,培养具有自主探究性的合格人才。
1.交流讨论中激趣存疑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实践,引导学生把学习中的疑问说出来,通过相互讨论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去寻求正确的答案。
1.1 自学存疑,自悟自得。
“自学存疑”强调的是学生自己的尝试实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课文,初步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如教师布置自学提纲: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写出自学后对课文的初步理解,即“读懂了什么”,写出自学后的疑难或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即“不懂的问题”。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自学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获得了初步感知。
1.2 质疑问难,讨论点拨。
“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对于学生自学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在课前、课中应利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此后,教师可归纳整理学生的疑难,通过朗读自答、集体讨论、启发点拨等方式引导学生释疑。一是朗读自答。对于比较简单易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把握上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自读自悟。二是集体讨论。针对带有一定共性的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集体讨论。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自学能力也会有差异。通过组织讨论,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启发、思维互补,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体味学习的乐趣。三是启发点拨。启发点拨强调的是教师在学生质疑后,面对学生的疑问,整理提炼,设计精巧的思考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2.朗读感悟中体验情感
朗读是阅读课文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体验。在朗读表达中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的训练入手。一是对比读。教学时,教师可运用对比的方法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从中体验人物的情感。二是表情朗读。表情朗读,就是在“情”上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设身处地体会,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要运用朗读的多种技能,使朗读打动人心,让听者受到感染。如《再见了,亲人》教师指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感人事例,想象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共同抗敌的情景,歌颂中朝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珍贵友谊。三是分角色朗读。这种近似于表演性的朗读适合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如《我爸爸说》一文,在朗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好“小男孩”、“海涛叔”等人物的心理、感情、语调等,指导学生准确地朗读,给人以情真意切的感受。
3.发散训练中拓展思维
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精心设计一些发散思维的训练题,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1 句子的练习。
“字→词→句→段→篇”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句子训练处于字词和段篇训练之间。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句子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训练,准确把握内容,明确训练思路,合理选择形式,切实提高句子教学效率。
3.2 想象的训练。
不光是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中国古代文学意蕴丰富,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诗文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图画。《宿新市徐公店》、《横溪堂春晓》、《学弈》、《守株待兔》等等,在这些诗文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感受其中所描绘的画面,感知形象,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那么对诗句的理解就会化难为易。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让学生把隐形的思维活动通过图画的形式得以外现,创造出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以《守株待兔》的教学为例,谈在教学中通过“化文为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的几点做法:一是结合课文,画“连环画”。上课伊始,我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饶有兴趣地对孩子们说:“平时,同学们特别爱看连环画,在连环画中获得了乐趣,学到了知识。这节课我们结合《守株待兔》的故事也来创作一幅连环画!”话音未落,学生们已经跃跃欲试,个个兴致盎然。我先引导学生诵读诗文,使学生对这则寓言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结合书下注释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使学生了解“株”指树桩子。“耒”指种田用的农具,学生想这农具可以是铁锹、镰刀、锄头等。理解“走”在古文里指跑。“触”是碰、撞。“冀”是指希望的意思,抓住这一难点,我引导学生想象种田人希望再得兔子时的表情。之后,我请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中宋人的服饰,要求结合课文内容,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绘制连环画。二是加入想象,绘“画外画”。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学生继续绘制连环画,要求:加入自己的想像,续编或改编故事,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三是旁人的议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开动脑筋,满脸洋溢着欢快的表情,乐此不疲地画着。教室内思如泉涌,学生的想像力极其丰富。教师还是运用实物投影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学生争先恐后地要讲述自己的内容。
由此,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拓展创新的空间,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有意识地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自然地融汇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同时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这样自由宽松、无拘无束的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发创造的才能。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仿写、续写等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句段,编排课本剧,广泛开展课内外阅读,将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切实提高思辩能力,培养具有自主探究性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