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随意、不作为等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从关注形式、唤醒经验、辨清文体等方面引领学生展开阅读,以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阅读教学;抓关键;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63-01
在一些阅读课堂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就是许多教师都爱打着“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的旗号,对学生的学习听之任之,不作为;而一些教师带领学生在耳熟能详的知识内容上打转转。这样的课堂表面看似华丽热闹,其实学生收效甚微,这都是教师没有抓住教学关键造成的。那么,如何抓住关键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关注形式,体会表达的奥妙
阅读是一种专业。在课堂教学中,有智慧的教师总是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语言下面隐藏着的言语智慧,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表达的奥妙,提升阅读效果。
如苏教版语文《姥姥的剪纸》一课,主要通过描写姥姥高超的剪纸技术以及姥姥与“我”之间发生的事情,体现了祖孙情深以及“我”对姥姥深深的思念之情,课文感情描写细腻,表达巧妙。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这句话直接道出了姥姥剪纸的种类繁多;而“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这是对姥姥的侧面描写,是乡亲们对姥姥的评价,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正反映了姥姥剪纸技术的高超。在教学这段话的时候,教师采取对比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其中表达的奥妙,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文本表达形式的巧妙,教师主要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领会了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不同表达效果,使学生言意兼得,教学效果显著。
二、唤醒经验,走进阅读的深处
对于学生来说,随着其阅读量的增多,总能或多或少的积累一些阅读方面的经验,而在语文教材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唤醒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入手,引领学生驻足、停留、品味、思考,从而真正走进阅读的深处,提升阅读效果。
如苏教版语文《詹天佑》一课,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许多,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人物的基本阅读方法。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对于这篇课文,你想采取哪些方法来学习?学习这类课文的重点是什么?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经验被唤醒。有的说:“我想从詹天佑的主要事迹学起。”有的说:“我想从詹天佑是怎样的一个人学起。”还有的学生说:“学习这类课文,必须要知道作者想由此告诉我们什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过程中,他们已有的学习经验被唤醒。此时,教师趁热打铁,追问道:“那么,你们能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先自学课文,再向大家做汇报吗?”这样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胜心、挑战欲。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走进了阅读的深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人物类文章的经验,于是教师借此教学趋势,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经验转化为学习实践。这样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从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辨清文体,读出丰富的信息
对于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有心的读者就会发现,不同文体的文章其在表达特色、阅读方法上有所不同。这就为读者点明了不同的阅读方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辨清文体入手,读出丰富的学习信息来。
如苏教版语文《开天辟地》一课,作为一篇神话故事,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想象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针对这篇文章独特的文体特点,在教学时,教师主要把帮助学生厘清故事情节,准确把握文章主人公盘古的形象作为阅读的重点,把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作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于是,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课文哪些部分最能打动你?为什么?哪些地方最能体现盘古的勇敢?“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空气变成了风和云……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这段话给你最大的阅读感受是什么?如此教学,抓住了神话题材文章的特点,鼓励学生想象阅读,使学生读出了丰富的信息,读出了丰硕的成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遵循神话类文章的特点,引领学生按照神话的方向解读课文。这样教学,既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神话的兴趣,为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奠定了基础。
總之,教师只有根据文章的特点,找准教学的落脚点,因地制宜地引领学生展开深入细致的阅读,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阅读教学;抓关键;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2-0063-01
在一些阅读课堂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就是许多教师都爱打着“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的旗号,对学生的学习听之任之,不作为;而一些教师带领学生在耳熟能详的知识内容上打转转。这样的课堂表面看似华丽热闹,其实学生收效甚微,这都是教师没有抓住教学关键造成的。那么,如何抓住关键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呢?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关注形式,体会表达的奥妙
阅读是一种专业。在课堂教学中,有智慧的教师总是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语言下面隐藏着的言语智慧,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表达的奥妙,提升阅读效果。
如苏教版语文《姥姥的剪纸》一课,主要通过描写姥姥高超的剪纸技术以及姥姥与“我”之间发生的事情,体现了祖孙情深以及“我”对姥姥深深的思念之情,课文感情描写细腻,表达巧妙。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这句话直接道出了姥姥剪纸的种类繁多;而“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这是对姥姥的侧面描写,是乡亲们对姥姥的评价,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正反映了姥姥剪纸技术的高超。在教学这段话的时候,教师采取对比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其中表达的奥妙,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文本表达形式的巧妙,教师主要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领会了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不同表达效果,使学生言意兼得,教学效果显著。
二、唤醒经验,走进阅读的深处
对于学生来说,随着其阅读量的增多,总能或多或少的积累一些阅读方面的经验,而在语文教材中也不乏“类似”的例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唤醒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入手,引领学生驻足、停留、品味、思考,从而真正走进阅读的深处,提升阅读效果。
如苏教版语文《詹天佑》一课,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许多,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人物的基本阅读方法。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对于这篇课文,你想采取哪些方法来学习?学习这类课文的重点是什么?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经验被唤醒。有的说:“我想从詹天佑的主要事迹学起。”有的说:“我想从詹天佑是怎样的一个人学起。”还有的学生说:“学习这类课文,必须要知道作者想由此告诉我们什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过程中,他们已有的学习经验被唤醒。此时,教师趁热打铁,追问道:“那么,你们能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先自学课文,再向大家做汇报吗?”这样教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胜心、挑战欲。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走进了阅读的深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人物类文章的经验,于是教师借此教学趋势,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经验转化为学习实践。这样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从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辨清文体,读出丰富的信息
对于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有心的读者就会发现,不同文体的文章其在表达特色、阅读方法上有所不同。这就为读者点明了不同的阅读方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辨清文体入手,读出丰富的学习信息来。
如苏教版语文《开天辟地》一课,作为一篇神话故事,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想象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针对这篇文章独特的文体特点,在教学时,教师主要把帮助学生厘清故事情节,准确把握文章主人公盘古的形象作为阅读的重点,把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作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于是,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课文哪些部分最能打动你?为什么?哪些地方最能体现盘古的勇敢?“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空气变成了风和云……皮肤变成了万顷良田……”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这段话给你最大的阅读感受是什么?如此教学,抓住了神话题材文章的特点,鼓励学生想象阅读,使学生读出了丰富的信息,读出了丰硕的成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遵循神话类文章的特点,引领学生按照神话的方向解读课文。这样教学,既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神话的兴趣,为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奠定了基础。
總之,教师只有根据文章的特点,找准教学的落脚点,因地制宜地引领学生展开深入细致的阅读,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