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已成为我国人力资源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对学生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特点以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在“大力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中提到,“要加快建设示范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及学科建设,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高水平就业工作队伍,切实将就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家、行业成功人士担任就业导师。各地要加强对就业困难高校的分类指导和重点督促,帮助这些高校全面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业率不仅是关系着学生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声誉和地位。加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是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措施。为了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问题,更好地在求职过程中展示自己,顺利找到属于自己岗位,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课程并将其设置为必修课。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就业指导课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就需要对就业指导课程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其对学生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职业能力。高职毕业生所面对的择业环境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有所区别,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有其一定的特点。
(一)指导性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教育引导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转变其就业观念,提高其就业能力,使其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同时在社会中能得到良好地发展。应届毕业生由于没有工作经历,很容易人云亦云,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实际,当他们心存疑惑时,学校的就业指导就应该发挥其指导性作用,为学生答疑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给他们以正确的指导,使他们少走弯路。毕业生要实现就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同时要懂得相关的求职就业法律法规,依法就业。因此,自学生入校时,就要具有明确的方向,对其进行就业指导,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方法,都要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二)实践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直接走向社会各类工作岗位,从高职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在就业指导阶段,学校除了要教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职业心理准备,学习求职技巧等这些实际的就业知识,更要针对不同的就业岗位、服务对象、技能要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狠下功夫学习锻炼,才能达到目的。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就业知识,还要学生通过实习等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其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以及职业适应性。
二、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就业率,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倾向,在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真正的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点上不够重视,其指导思想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是对设置就业指导课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影响了将就业指导课提升到规范化、系统化地进行课程建设的高度。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只针对应届毕业生或是即将外出实习的学生,因此就业指导课主要集中在高年级进行,低年级学生很少得到就业方面的指导。
(二)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多以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信息为主,普遍存在着课程内容空泛的特点,很多教材缺乏现实指导意义的内容,使学生感到就业指导课空谈的内容太多,实用性不强。就业指导课的实施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缺乏实践环节,也缺乏个性化指导,针对性不强。学生普遍不喜欢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的学生上就业指导课甚至不带书不带笔,当然这样的课程教学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只是形式,虽然能让自己学到一些求职技巧,但这与实际需要仍有差距。
(三)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的任课教师多由招生就业工作人员或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教师或领导担任。他们长期从事与学生管理、学生就业等与此相关的工作,有着一定的学生就业实践经验,但是,他们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门培训,对课程的建设和研究不够,无法使就业指导与专业结合起来进行。如有的老师照本宣科,不调查不研究,宣教多,实训少;有的老师对就业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消除、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创业指导等方面不够重视,指导不够,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就业指导课的效果。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单只是就业指导,更多的是朝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方面发展,但专业化师资队伍的缺乏仍然是比较大的问题。
(四)就业指导中重技能轻徳育
有的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上仍然是“重技能轻徳育”,只追求对学生专业技能技术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在一些校企合作项目中,应届毕业生或是实习学生离开学校到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上工作或实习,校企双方往往都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重视,未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工作技能水平的培养结合起来。
三、 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建议
(一)注重德育,技能培养与品德教育并重
有的高职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的高职生也认为只要将学好专业提高技能即可,甚至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反感心理,这些都不利于学校为社会培养德技并重的人才。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克服重技轻德的思想,将品德教育与技能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发挥兼课教师如辅导员的德育作用等方式,将德育、技能教育与就业指导融为一体,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二)根据本校特色,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就业指导课是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课程建设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注入本校特色,将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与学校的育人理念相结合,加强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提高学生专业的就业指导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内容,应该不仅有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理论知识、求职择业技巧等通用的内容,还应该有体现专业特点的内容,有理论有实践,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侧重对具体操作层面指导的同时,还应增加一些关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地方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等宏观的经济指导。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所以,课程建设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相应地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三)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实践性、参与性的课程,因此,就业指导课不能仅停留在纸上谈兵,应该适当加入实践教学的比重。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一些实践案例或场景模拟进行讲解,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有条件的可以邀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现场讲解,不断创新教学实践环节。在授课计划中增加适当的实践教学的学时,扩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如可到招聘会现场进行实践教学,而不局限于模拟招聘会。这也需要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发挥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以及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专业课教师的作用
就业指导课教师是就业指导的主体,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 。而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要求也就不高。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价值,对就业指导课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是必要的。以“一专多能”为培训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地对就业指导课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具备就业指导知识技能和相关专业能力。教师自身也可通过自身努力及其他培训,考取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相关证书,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同时,学校应多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为学校打造出一支专业素质强的师资队伍。
同时,学校还需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兼职老师的作用,比如辅导员,他们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与就业指导相关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进行应聘心理辅导、择业和就业指导等,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调动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就业指导的积极性,利用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把教学与学生的职业规划、择业就业过程统一起来。这样不仅能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实现有效的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潘新艳.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赵亚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实施途径研究[J].华章,文2013(1).
[3]陈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探讨[J].百家论苑,2012.21.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在“大力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中提到,“要加快建设示范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及学科建设,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加快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高水平就业工作队伍,切实将就业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范畴,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聘请专家学者、企业家、行业成功人士担任就业导师。各地要加强对就业困难高校的分类指导和重点督促,帮助这些高校全面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业率不仅是关系着学生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声誉和地位。加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是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措施。为了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问题,更好地在求职过程中展示自己,顺利找到属于自己岗位,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课程并将其设置为必修课。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就业指导课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就需要对就业指导课程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其对学生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职业能力。高职毕业生所面对的择业环境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有所区别,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有其一定的特点。
(一)指导性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教育引导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转变其就业观念,提高其就业能力,使其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同时在社会中能得到良好地发展。应届毕业生由于没有工作经历,很容易人云亦云,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实际,当他们心存疑惑时,学校的就业指导就应该发挥其指导性作用,为学生答疑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给他们以正确的指导,使他们少走弯路。毕业生要实现就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同时要懂得相关的求职就业法律法规,依法就业。因此,自学生入校时,就要具有明确的方向,对其进行就业指导,无论是内容还是方式方法,都要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二)实践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直接走向社会各类工作岗位,从高职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在就业指导阶段,学校除了要教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职业心理准备,学习求职技巧等这些实际的就业知识,更要针对不同的就业岗位、服务对象、技能要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狠下功夫学习锻炼,才能达到目的。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就业知识,还要学生通过实习等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其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以及职业适应性。
二、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就业率,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倾向,在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真正的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点上不够重视,其指导思想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是对设置就业指导课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影响了将就业指导课提升到规范化、系统化地进行课程建设的高度。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只针对应届毕业生或是即将外出实习的学生,因此就业指导课主要集中在高年级进行,低年级学生很少得到就业方面的指导。
(二)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多以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就业信息为主,普遍存在着课程内容空泛的特点,很多教材缺乏现实指导意义的内容,使学生感到就业指导课空谈的内容太多,实用性不强。就业指导课的实施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缺乏实践环节,也缺乏个性化指导,针对性不强。学生普遍不喜欢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的学生上就业指导课甚至不带书不带笔,当然这样的课程教学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只是形式,虽然能让自己学到一些求职技巧,但这与实际需要仍有差距。
(三)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的任课教师多由招生就业工作人员或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教师或领导担任。他们长期从事与学生管理、学生就业等与此相关的工作,有着一定的学生就业实践经验,但是,他们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门培训,对课程的建设和研究不够,无法使就业指导与专业结合起来进行。如有的老师照本宣科,不调查不研究,宣教多,实训少;有的老师对就业信息的搜集与处理、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消除、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创业指导等方面不够重视,指导不够,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就业指导课的效果。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单只是就业指导,更多的是朝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方面发展,但专业化师资队伍的缺乏仍然是比较大的问题。
(四)就业指导中重技能轻徳育
有的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上仍然是“重技能轻徳育”,只追求对学生专业技能技术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在一些校企合作项目中,应届毕业生或是实习学生离开学校到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上工作或实习,校企双方往往都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重视,未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工作技能水平的培养结合起来。
三、 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建议
(一)注重德育,技能培养与品德教育并重
有的高职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有的高职生也认为只要将学好专业提高技能即可,甚至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反感心理,这些都不利于学校为社会培养德技并重的人才。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克服重技轻德的思想,将品德教育与技能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发挥兼课教师如辅导员的德育作用等方式,将德育、技能教育与就业指导融为一体,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
(二)根据本校特色,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就业指导课是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课程建设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注入本校特色,将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与学校的育人理念相结合,加强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提高学生专业的就业指导针对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内容,应该不仅有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理论知识、求职择业技巧等通用的内容,还应该有体现专业特点的内容,有理论有实践,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侧重对具体操作层面指导的同时,还应增加一些关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地方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等宏观的经济指导。学生学习就业指导课,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所以,课程建设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相应地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三)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实践性、参与性的课程,因此,就业指导课不能仅停留在纸上谈兵,应该适当加入实践教学的比重。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一些实践案例或场景模拟进行讲解,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有条件的可以邀请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现场讲解,不断创新教学实践环节。在授课计划中增加适当的实践教学的学时,扩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如可到招聘会现场进行实践教学,而不局限于模拟招聘会。这也需要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发挥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以及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专业课教师的作用
就业指导课教师是就业指导的主体,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 。而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要求也就不高。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价值,对就业指导课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是必要的。以“一专多能”为培训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地对就业指导课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具备就业指导知识技能和相关专业能力。教师自身也可通过自身努力及其他培训,考取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相关证书,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同时,学校应多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为学校打造出一支专业素质强的师资队伍。
同时,学校还需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兼职老师的作用,比如辅导员,他们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与就业指导相关的法制教育、诚信教育,进行应聘心理辅导、择业和就业指导等,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调动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就业指导的积极性,利用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企业联系密切的优势,把教学与学生的职业规划、择业就业过程统一起来。这样不仅能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实现有效的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潘新艳.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赵亚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实施途径研究[J].华章,文2013(1).
[3]陈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探讨[J].百家论苑,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