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而地方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地方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宜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对如何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该地区丰富的三峡文化资源,提出了建议。
地方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三峡文化人文素质是个人外在的人文知识和内在的人文精神的统一体,它既包括个人在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积累,也包括个人的心理和意识、观念、等内在修养。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分科教育导致理工类专业的人文教育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应试的课程模式又使得人文课程本身存在着重书本、轻实践等缺陷,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欠佳的原因。针对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不少指导性意见。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进一步强调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各高校也采取了开设多种人文类选修课、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来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蕴涵着丰富人文资源的地方文化在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利用地方文化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很多优点:资源易得易用;容易开展实践活动,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有说服力;学生对本地的地方文化比较熟悉、有亲近感,易于接受;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又能推动区域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等。以位于宜昌的三峡大学为例,宜昌及周边地区保留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场所。
一、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地方文化
三峡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生源多为本省的考生,把地方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乡土情结,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自豪感。让地方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可操作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在各种基础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的教学内容;另一种是增开地方文化相关的专业与公共选修课。以第一种为例,教师可以在《大学语文》《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中引入地方文化内容,重点讲解与三峡文化相关的部分。比如,在讲授《大学语文》课时,授课老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三峡地区一些著名作家及作品进行讲解、介绍。在讲授《古代文学》课时,可以向学生简要而系统地介绍三峡地区的重要文学家及三峡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使学生对三峡文学的发展有一个系统而清晰的把握;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着重介绍如舒婷的《神女峰》、谢克强的《三峡交响曲》等三峡地区文学作品的成就,还可以邀请宜昌当代作家走进课堂,与学生互动,介绍自己的创作经验。地方文化的内容虽然相对琐碎,但只要教师加以整理挖掘,形成有条理的教学内容,再配以课件和图片等教学手段,学生便可以很容易地在真实可感、亲切自然的氛围之中接受和消化知识。这是由本土文化给人的天然的亲近感与认同感决定的。
在地方文化课程建设方面,则可以进一步增开地方文化相关的专业与公共选修课。目前,三峡大学已开设有《三峡文化》等地方文化相关课程,但课程总类还不够丰富,可选择余地较小。还可以再开设如《三峡历史文化名人》《三峡风景名胜》等公共选修课及《三峡文学史》《屈原研究》《昭君研究》《三峡地区当代作家研究》等专业选修课程。有了丰富的课程选择,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必然得到加强,更多的教师开设地方文化相关的课程,也必然会优化地方文化的教学内容,加强地方文化的研究。
二、在课外实践教学中渗透地方文化
当前,我国高校人文学科类的课程普遍强调理论教学,而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在人文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恰当地融入地方文化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实际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以《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为例,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课堂讲解为主,多为文学规律的归纳,文学现象的分析,文学作品的鉴赏,文学手法的总结,较少引导学生感悟、感受作品的生活性,教学中比较欠缺现场感。宜昌地区拥有西陵峡、三游洞、黄陵庙等众多的文化古迹,我们可以以这些文化景点为实践教学的场所,带领学生重回文学作品的创作现场,重构作家创作作品的场景,唤起学生的共鸣,将课本中的知识投射到现实当中去。晋宜都郡守袁山松登孤山(今磨基山),撰有描写孤山山水的美文《宜都记》。我们在讲解魏晋山水散文的时候便可以带学生登上磨基山,观赏文中所描写的山水景致;白居易、苏洵、苏轼、苏辙都在三游洞留下了优秀的诗歌作品,我们在学习这些作家的诗歌的时候,便可以到三游洞的摩崖石刻中寻找、辨认这些诗人的作品;陆游的《入蜀记》中曾对下牢溪的风光有过精彩的描绘,我们学习《入蜀记》的时候,便可以来到下牢溪的现场,将文中的描写与现实景致一一对应进行讲解。带领学生到文学古迹参观,可以拉近时空距离,让学生对以往仅仅存留于故纸堆的概念性知识有更深刻的亲身感受,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认识。
此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渗透地方文化,还可以在相关课程的考核中布置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任务,让他们通过采风和田野调查的方式,搜集地方文学资料、考察地方民俗渊源,撰写有关地方旅游开发的调查报告等,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方文化精髓,由课堂的单一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自己动手的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相长。以三峡大学为例,可以特别注意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与推动宜昌的文化旅游事业相结合。元人刘仁本在《东湖唱酬集序》中曾说:“山水林泉之胜,必有待夫骚人墨客之品题赋咏而后显闻。”这段话深刻阐明了文化因素对彰显旅游景观的重要作用。安徽省宣城市境内的敬亭山,不过是黄山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也不过317米,这样的山在中国不知有多少,原不足为奇。就因为曾任宣城太守的南朝大诗人谢朓的一首《游敬亭山》诗,一举成名。谢朓的诗又直接影响了李白,李白先后七次登临此山,留下了不少诗歌。有了谢李的题咏,敬亭山名声鹊起,来此登临题咏的历代诗人络绎不绝,敬亭山由此成为“江南诗山”,慕名而来者不计其数。再如,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它们的天下闻名,离不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崔颢和李白的题诗、王勃的《滕王阁序》等名篇的造就。而宜昌的景点虽多,但在挖掘和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上却做的不太充分。我们应当利用大学特有的文化优势,通过与当地景区的合作,形成实习基地,让学生深入景区,将所学文化知识与景区实际相结合,提出可行的文化开发方案。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又能为地方
地方文化人文素质教育三峡文化人文素质是个人外在的人文知识和内在的人文精神的统一体,它既包括个人在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积累,也包括个人的心理和意识、观念、等内在修养。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分科教育导致理工类专业的人文教育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应试的课程模式又使得人文课程本身存在着重书本、轻实践等缺陷,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欠佳的原因。针对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不少指导性意见。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进一步强调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各高校也采取了开设多种人文类选修课、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来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蕴涵着丰富人文资源的地方文化在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利用地方文化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很多优点:资源易得易用;容易开展实践活动,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有说服力;学生对本地的地方文化比较熟悉、有亲近感,易于接受;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又能推动区域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等。以位于宜昌的三峡大学为例,宜昌及周边地区保留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场所。
一、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地方文化
三峡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生源多为本省的考生,把地方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乡土情结,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自豪感。让地方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可操作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在各种基础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的教学内容;另一种是增开地方文化相关的专业与公共选修课。以第一种为例,教师可以在《大学语文》《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中引入地方文化内容,重点讲解与三峡文化相关的部分。比如,在讲授《大学语文》课时,授课老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三峡地区一些著名作家及作品进行讲解、介绍。在讲授《古代文学》课时,可以向学生简要而系统地介绍三峡地区的重要文学家及三峡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使学生对三峡文学的发展有一个系统而清晰的把握;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着重介绍如舒婷的《神女峰》、谢克强的《三峡交响曲》等三峡地区文学作品的成就,还可以邀请宜昌当代作家走进课堂,与学生互动,介绍自己的创作经验。地方文化的内容虽然相对琐碎,但只要教师加以整理挖掘,形成有条理的教学内容,再配以课件和图片等教学手段,学生便可以很容易地在真实可感、亲切自然的氛围之中接受和消化知识。这是由本土文化给人的天然的亲近感与认同感决定的。
在地方文化课程建设方面,则可以进一步增开地方文化相关的专业与公共选修课。目前,三峡大学已开设有《三峡文化》等地方文化相关课程,但课程总类还不够丰富,可选择余地较小。还可以再开设如《三峡历史文化名人》《三峡风景名胜》等公共选修课及《三峡文学史》《屈原研究》《昭君研究》《三峡地区当代作家研究》等专业选修课程。有了丰富的课程选择,学生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必然得到加强,更多的教师开设地方文化相关的课程,也必然会优化地方文化的教学内容,加强地方文化的研究。
二、在课外实践教学中渗透地方文化
当前,我国高校人文学科类的课程普遍强调理论教学,而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在人文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恰当地融入地方文化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实际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以《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为例,传统的授课模式是以课堂讲解为主,多为文学规律的归纳,文学现象的分析,文学作品的鉴赏,文学手法的总结,较少引导学生感悟、感受作品的生活性,教学中比较欠缺现场感。宜昌地区拥有西陵峡、三游洞、黄陵庙等众多的文化古迹,我们可以以这些文化景点为实践教学的场所,带领学生重回文学作品的创作现场,重构作家创作作品的场景,唤起学生的共鸣,将课本中的知识投射到现实当中去。晋宜都郡守袁山松登孤山(今磨基山),撰有描写孤山山水的美文《宜都记》。我们在讲解魏晋山水散文的时候便可以带学生登上磨基山,观赏文中所描写的山水景致;白居易、苏洵、苏轼、苏辙都在三游洞留下了优秀的诗歌作品,我们在学习这些作家的诗歌的时候,便可以到三游洞的摩崖石刻中寻找、辨认这些诗人的作品;陆游的《入蜀记》中曾对下牢溪的风光有过精彩的描绘,我们学习《入蜀记》的时候,便可以来到下牢溪的现场,将文中的描写与现实景致一一对应进行讲解。带领学生到文学古迹参观,可以拉近时空距离,让学生对以往仅仅存留于故纸堆的概念性知识有更深刻的亲身感受,可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认识。
此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渗透地方文化,还可以在相关课程的考核中布置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任务,让他们通过采风和田野调查的方式,搜集地方文学资料、考察地方民俗渊源,撰写有关地方旅游开发的调查报告等,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方文化精髓,由课堂的单一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自己动手的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相长。以三峡大学为例,可以特别注意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与推动宜昌的文化旅游事业相结合。元人刘仁本在《东湖唱酬集序》中曾说:“山水林泉之胜,必有待夫骚人墨客之品题赋咏而后显闻。”这段话深刻阐明了文化因素对彰显旅游景观的重要作用。安徽省宣城市境内的敬亭山,不过是黄山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也不过317米,这样的山在中国不知有多少,原不足为奇。就因为曾任宣城太守的南朝大诗人谢朓的一首《游敬亭山》诗,一举成名。谢朓的诗又直接影响了李白,李白先后七次登临此山,留下了不少诗歌。有了谢李的题咏,敬亭山名声鹊起,来此登临题咏的历代诗人络绎不绝,敬亭山由此成为“江南诗山”,慕名而来者不计其数。再如,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它们的天下闻名,离不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崔颢和李白的题诗、王勃的《滕王阁序》等名篇的造就。而宜昌的景点虽多,但在挖掘和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上却做的不太充分。我们应当利用大学特有的文化优势,通过与当地景区的合作,形成实习基地,让学生深入景区,将所学文化知识与景区实际相结合,提出可行的文化开发方案。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又能为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