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经济学”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的“刻度”,也可谓一个人的价值实现的“刻度”。虽然它“生不带来”,但活着时如影随形,死后也常常拿来“陪葬”!当一位专业技术人员盖棺论定的时候,生平介绍或悼词中是绝不会忘却其职称的!除非,它卑微得不值一提,不足以替人脸上“贴金”!
  众所周知,专业技术职称是有严格的等级的,就如同官场森严的级别和等级一样。从低级(如助教、实习研究员)、中级(如讲师、助理研究员)到高级(包括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副高职称,以及教授、研究员等正高职称),每升一级,就如同自己的人生迈过了一道坎,登上了一层楼。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上升到一定的职级,才代表人生站上了一定的高度。
  自然,如同官场结构一样,职称的结构也呈现典型的金字塔形,即低级职称人数众多,而越往上,则比例越小,人数越少。这样的结构必然导致一个局面,即申请更高一级的职称,一般都是僧多粥少,需要经过极其惨烈的“淘汰赛”。
  无论是谁,若要更上一层楼,必须冲破重围,脱颖而出。而能否冲破重围,晋升更高一级的职称,不仅关系到能否获得一定的职位,而且事关专业研究人员的水平、资格、地位、荣誉和尊严,事关人生潜能和价值的实现程度,事关人生的幸福指数和快乐生活。如果一位高校教师,或者一名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终生没有能够晋升“正高”职称,那么,往往会被人认为水平有限,事业不成功,人生有遗憾。至于其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往往也不容乐觀。
  也正因为职称沉甸甸的分量,因而许多人将之视为自己的生命线,有人甚至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在知识分子聚集扎堆的地方,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每年都会上演各种各样的职称悲喜剧——如果该单位足够“规范”,领导愿意每年都进行职称评定的话。平时自视清高、骄傲处世、道貌岸然、羞于求人的知识分子,这时候难免不再“淡定”,有时甚至“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伪造成果者有之,编造材料者有之,找靠山者有之,拉关系者有之,拜选票者有之,拉帮结派者有之,搞阴谋诡计者有之,低声下气者有之,脸红脖子粗者有之,红眼抹泪者有之,气得生病者有之,恨不能杀人者有之,真的自绝于世者也有之……这个时候,知识分子平常引以为傲的人生态度、处世原则,都被悄无声息地扔到爪哇国里去了。
  当然,职称之争,争的核心还是赤裸裸的利益。毕竟,评上更高级的职称,意味着更高的荣誉、更高的地位、更多的机会,更意味着工资、津贴、住房、医疗等直接的经济利益。
  二十世纪90年代,某省属高校曾经有一个精明过人的副教授,以先知先觉的行动,做了一笔合算的职称“买卖”,令我们这些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穷小子“目瞪口呆”,心灵深处受到极大的触动。那个时候,他所在的那所普通高校评定职称,比的主要不是论文,而是专著,大部头、沉甸甸的专著。因为发表过论文的人实在太多,过于稀松平常,无法一较高下,而专著呢,在当时还是与“著书立说”相联系的,显得既“厚”且“重”。可是,当时国家和知识分子都很贫穷,专著的出版极其困难,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因为,当时出版社的书号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计划供给的,数量有限,出版社尚未“市场化”,内容审查比较严格,普通人的“专著”显然得不到特殊照顾。此外,限于每月几百大洋的收入,自费出版几近天方夜谭,因为要榨干有限的生活费,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至少一家老小都不能同意。因此,普通学者即使绞尽脑汁写成了大作,也很难获得面世的机会。
  不过,这个精明过人的副教授运筹帷幄,以书呆子难以想像的大无畏勇气、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巨额投资”,果断地出手“运作”了。他以超乎寻常的速度,通过“剪刀加糨糊”的方式,编写了两部勉强看得过去的“专著”,然后不惜重金,与书商合作购买了书号,每部自印了十多本“样书”。虽然印数只有区区十几本,根本不可能上市销售,但对于职称评审来说则足够了。如此一来,该君的成果明显更加“厚重”,在若干竞争者中遥遥领先。以如此势不可挡之势参评教授职称,结果顺风顺水,如愿以偿。
  从副教授到教授,或许直接的工资增长幅度有限,然而,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好处”却出人意料、层出不穷:奖金、津贴上了新台阶,住房医疗适用新的标准,申报项目更加有说服力,有资格指导博士研究生,提拔重用机会更多,社会地位水涨船高……哪怕是只简单地算经济账,该君的收获也十分可观。当时购买书号、印刷书稿的成本,与随之源源不断涌来的“利润”相比,已经是小巫见大巫了!眼见人家赚得盆满钵满、青云直上,洞悉内幕的书呆子们才恍然大悟,悟出其中的妙味。可惜,等到大家都明白过来,跃跃欲试,想移植其成功经验、大干一场时,这条道上已经拥挤不堪了。梦想在拥挤不堪的道路上淘金,概率就相当于坐等天上掉馅饼啦!
  正因为职称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具有相当高的“含金量”,因而广大知识分子即使有心超脱,恐怕也不得不“入乡随俗”,不懈地“为职称而战”。于是,在不同的单位,围绕着职称评定,上演了无数跌宕起伏的人间悲喜剧。在这场职称战中,由于知识分子处于被审、被评、被决定的被动地位,基本丧失了自主权和主动权,经常得看评委们的人品和脸色,因而就不得不低声下气、忍气吞声,有些修养不过关的,难免斯文扫地,干出些龌龊不堪的事情来。
其他文献
1940年3月,钱伟长来到加拿大多伦多留学。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原来是学中文的,成为一名文学家,是他从小最美丽的梦想。  但是,在他进入大学刚刚第二天,他的梦想还没有开始,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而蒋介石却奉行不抵抗政策,拱手让出了东三省,使祖国的大好河山沦陷到日寇铁蹄之下。  一时间,全国青年纷纷游行示威,要求抗日。钱伟长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拍
期刊
“Tax”,这是家住大金丝胡同12号的王阿姨最新学会的英文单词,她如今的身份是民宿预订网站Airbnb上的房东,在什刹海旁这条七拐八拐的胡同里,她拿出自住四合院中的3间房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租客。一位美国房客问她这间四合院需要缴多少税时用到了“Tax”这个词,王阿姨当时的第一反应是:“Taxi?”  随着Airbnb在中国的人气激增,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敞开家门接受一个又一个陌生人成为家中的匆匆过客
期刊
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来说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这个位置既然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能浪费掉,而并不会被别人占据了。  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又不容易。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
期刊
六年前,我儿子Harry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作为父母,我们没有追逐所谓的名校,而是选择了北京西城区一所普通小学。  我和我先生都是北大毕业,我俩反而不太看重学校教育。我俩都认为,是否上一个最优秀的大学,对后续人生并不是决定性影响。每个人有自己的智商水平,如果他不是某个层面的人,即使是通过增加学习时间或其它方式而进入另一个学习竞争环境,他也会和周围的人有差距,在这个差距中有些性格的孩子就会不自信不快乐
期刊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普遍二胎”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生政策成为历史。其实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人口政策也是依各朝国情和发展的需要而适时作出调整的,并随之呈现出了不同的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规模……  中国人口最早何时开始骤增  中国人口统计数据最早见于西晋人皇甫谧所撰的《帝王世纪》一书。学术界认为较靠谱的是东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的数字,当时已出现“料民”
期刊
王蝶学名大桦斑蝶,产自北美洲,全身橙色和黑色花纹相间。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它们成千上万地从加拿大和美国北部起飞,聚集在一起,长途迁徙到温暖的墨西哥冷杉林中过冬。到春天来临,它们再返回加拿大。  所谓“蝴蝶飞不过沧海”这句话到了帝王蝶这里将被打破。让我沉醉的是,其实并没有一只帝王蝶可以完全参与这样一个漫长迁徙的全过程。要完成墨西哥——北美——墨西哥这样一个迁徙历程,事实上耗费了整整四代帝王蝶的生命。
期刊
1  邵洵美生于豪富之家,祖父邵友濂是清廷一品大员,外祖父盛宣怀是清末首富。19岁那年,邵洵美进入剑桥大学读书,原本学习政治经济学,因喜爱文学,转而研读英国文学。在剑桥求学期间,邵洵美和徐志摩成了“双胞胎般的挚友”,两人都喜着一袭长衫,风流倜傥,儒雅潇洒,但邵洵美似乎比戴眼镜的徐志摩更漂亮些。金粉世家的公子哥自然少不了颓废享乐气,邵洵美迷恋上萨福、史文朋等唯美先驱。他自己也说:“人总是半人半兽,一
期刊
近来,因安徽省黄山市是否应该恢复古称“徽州”,在网上引起热议。其实,黄山(徽州)名称的变化,只是古今地名变迁的一个缩影。中国固然也有如同“永恒之城”罗马一样建成之后两千多年名称不变的地方(譬如无锡),但更多的地方在历史长河中已是数度易名,这又是怎么回事?  从上海滩的“南京”路说起  众所周知,上海市区的路名基本来自全国各地的地名。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被称为“中华第一商业街”的南京路。南京路的路名显
期刊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开学的第一天对学生们说:“从现在起你们每人坚持每天把胳膊往前甩,看你们能坚持多久。”同学们想,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呢?就这样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同学们,每天甩手300下的有哪些人?”有2/3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同样的问题,这次,坚持下来的只有1/3。  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仍然在坚持做
期刊
如今,“慢”的理念已经渗入到欧美社会的各个角落。时间研究员、时间经理、抗紧张培训班等闻所未闻的名词不断出现,在美国,甚至出现了一个“放慢时间协会”,在全球拥有700多个“盟友”。现在,这个协会已经在世界上42个国家拥有7.5万名会员。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手拿码表、观察路人,如果发现有人不到半分钟就走了50米以上,他们就会上前给予“劝导”。各大公司也明白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提倡员工劳逸结合。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