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rd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可见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生命。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要谋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求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课标》中也明确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活动置身于生活化情境之中,使学生有熟悉感和亲近感,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的欲望,并在教学中获得有活力的知识,让他们在生活中学,在学习中生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语文教师需要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因此,要想进行生活化教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树立生活化教学观念: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的“大语文”观念。使语文教学走出封闭的教室,开放自己的思想,把眼光从篇幅有限的课本上离开。将教学向广阔的生活拓展,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
  
  二.进行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方式
  
  大教育家杜威说过:“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作者自身生活的总结和反应,因此,在课文中我们能够寻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这些切入点,将课文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生活化语文教学。
  例如在阅读课上,教师要一改以往只是重视讲解分析,让学生在课下洗耳恭听的教学方法。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寻求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使学生感到课文所讲述的就是自己身边的实物或者自己所经历的生活经验。
  又如进行文言文教学,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教师为此头疼不已,因为文言文距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过遥远。并语言凝练难以明白。其实,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将其与当代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学习了教材中一系列诸子散文后,可在课后让学生考察这些理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对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例如儒家,教师可利用央视“百家讲坛”中名家关于孔孟的解说来帮助学生辩证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在作文课上,教师切不可只是讲如何审题立意,谋篇布局。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确立一些能够让学生“关注生活、感受生活”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让学生写观察作文,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语文作业实行生活化
  
  语文作业不要只注重字词的巩固,更要着眼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以致用。教师要尽量挖掘发现课文练习与生活的联系,设置形式多样的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如学习《道士塔》教师可在课下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通过上网,去图书馆,走访等形式查阅有关我国流失文物的资料,完成系列调查报告。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专题性的作业,充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样的课外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将生动不已,变幻莫测的生活引入课堂是顺应了教育的发展潮流。它使课文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真正变封闭狭隘的语文为开放活泼的生活化的语文。从而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引入一泓不绝的活水,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李艳洁,教师,现居河北迁安。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作为新课程理念被语文教师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师广泛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对话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发现,但在很多阅读教学中这种对话不是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前,教师未提对话目的;生生对话环节中,生生对话流于形式;师生对话中,或教师一路追问,学生被问禁言,或是师生互问,学生问得简单,教师答得随便,远离对话的实质。那么,高中语文课堂对话应该如何顺利开展呢?    一
教学片段一:体验平均数的含义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用平均数来比较哪个队的实力强一些比较公平。那什么是平均数呢?  生:平均数就是平均分后的数。  生:平均数就是都变得一样多。  教师演示:将一根透明的塑料管对折后变成两根,用手捏住对折的地方,然后往塑料管里倒入红色的水,形成两根高低不同的水柱。  师:两根水柱的高度一样吗?  生:不一样,右边的高一些。  教师继续演示:放开捏住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