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中山和毛泽东是我国著名的两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各自完整的一套军事后勤思想。探索本世纪我国两位伟人的军事后勤思想的异同,对于我们继承与弘扬我国的军事后勤思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军队后勤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一、相似之处
(一)重视国家经济力对军事后勤的影响
孙中山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国家经济,才能为国防建设和军队的作战保障提供物质基础。他说:“纯视经济力为转移,经济力大,则成功速;经济力小则成功迟;无经济力,则不能革命。”因此,在他领导的武装起义中战役和战斗的规模的大小,总是由筹款的多少来决定,而且起义的地点,也尽量选择在经济基础比较好的,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毛泽东认为:“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为抗日战争制定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这一方针的制定,就充分考虑了敌我双方的经济因素。毛泽东始终认为经济实力是军队后勤保障的物质基础。当时的日本虽然表面处于蒸蒸日上的工业经济,但毕竟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而当时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中国只有坚持持久作战的方针,才能逐步消耗日本的经济力,使其保障军队的作战能力日见削弱,从而走向失败,实践证明这一方针的正确。
(二)注重建立战略后方基地
古今中外的战争历史证明,谁建立了巩固的战略后方,谁就具备了赢得战争胜利的条件;反之,就会导致战争的失败。
孙中山在组织和领导革命战争中,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曲折之后,才形成了建立根据地的思想。他认为,要夺取西南,逐鹿中原,最后统一中国,就必须依托广东。孙中山正是把广东作为北伐战争的后方基地。
毛泽东在建立根据地的问题上吸收了中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提出了一整套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的理论。他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既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以往任何一次革命,也有别于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只有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广大农村首先取得胜利,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道路。因此,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根据地支持我军战胜了敌人的封锁和围剿;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在华北、华中、华南广大地区,建立了十几块根据地,作为敌后抗战力量生存、发展的可靠依托。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45年9月19日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因为东北当时有发达的工业和丰富的粮食、木材、煤、铁等资源,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复杂的地形,有援助我军的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而且还与热、察两省连成一片,背靠苏联、蒙古、朝鲜,由于我军当时先国民党控制了东北,因此不但改变了我根据地长期处于敌人包围的状态,而且缩短了我军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时间。
(三)注重装备补给取之于敌,以战养战
取之于敌,以战养战也是孙中山和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补给自己的不足,还可消耗对方的战争潜力,动摇对方的军心,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在护法战争中,孙中山就提出“因械于敌”的思想。在援闽之战中,粤军饷粮缺乏,孙中山讲到:“粤军饷械虽乏,然努力前进,犹有因械于敌之望,较之守株待毙,得失止霄壤?”特别在辛亥革命期间,如1908年4月29日夜,革命党突袭清政府设在河口的边防督办机构,“得枪千余,子弹七万有余”。“取之于敌,以战养战”一直是我军补给的重要来源,我军在历次战争中都成功地运用了这一后勤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供给不足的问题。例如,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取之于敌作为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军后勤取之于敌的思想进一步得到深化。取之于敌、以战养兵这一后勤思想不仅保证了我军武器装备的供应,而且已经成为我军的重要作战原则。
二、不同之处
孙中山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由于两位伟人的个人阅历和代表的阶级不同,因此,其后勤思想也有明显的区别:
(一)孙中山仅仅认识到后勤的历史地位,而毛泽东则把后勤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出后勤是一门专门的科学
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解放后的和平时期,毛泽东总是立足战略全局高度重视后勤工作对于军队作战和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把它置于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来对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武装民众与建设红军》一文中就指出,保障红军的给养与供给,克服军事运输中的困难对于革命战争有决定意义。从土地革命战争到以后的历次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一如既往。毛泽东十分重视对后勤队伍的建设和后勤人才的培养。如:1931年我军在苏区创办的卫生学校,毛泽东作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指示。1953年,在给后勤学院的训词中,提出后勤是一门专门科学的重要思想。
(二)毛泽东强调自力更生,依靠人民的支援,而孙中山则过多强调依靠海外华侨捐款
在军费的筹措方面,孙中山注重筹钱。历次起义的枪支、弹药、起义士兵的伙食费,平时革命组织的活动费,绝大部分是孙中山四处奔走动员各地华侨募捐。然而,华侨中富裕者毕竟属少数,虽然很多人倾囊而出,精神可佳,可对于起义革命,仍然是杯水车薪,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革命进程的障碍。而毛泽东深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是干百万真心实意的拥护革命的群众”当时的苏区人民为支援红军情愿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送盐送药,护理我军伤员,掩护我革命同志。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野蛮的“三光”政策使我军后勤保障遇到极大困难,毛泽东强调;“我们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人民的支持使我军发展、壮大。
一、相似之处
(一)重视国家经济力对军事后勤的影响
孙中山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国家经济,才能为国防建设和军队的作战保障提供物质基础。他说:“纯视经济力为转移,经济力大,则成功速;经济力小则成功迟;无经济力,则不能革命。”因此,在他领导的武装起义中战役和战斗的规模的大小,总是由筹款的多少来决定,而且起义的地点,也尽量选择在经济基础比较好的,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毛泽东认为:“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为抗日战争制定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这一方针的制定,就充分考虑了敌我双方的经济因素。毛泽东始终认为经济实力是军队后勤保障的物质基础。当时的日本虽然表面处于蒸蒸日上的工业经济,但毕竟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而当时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中国只有坚持持久作战的方针,才能逐步消耗日本的经济力,使其保障军队的作战能力日见削弱,从而走向失败,实践证明这一方针的正确。
(二)注重建立战略后方基地
古今中外的战争历史证明,谁建立了巩固的战略后方,谁就具备了赢得战争胜利的条件;反之,就会导致战争的失败。
孙中山在组织和领导革命战争中,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曲折之后,才形成了建立根据地的思想。他认为,要夺取西南,逐鹿中原,最后统一中国,就必须依托广东。孙中山正是把广东作为北伐战争的后方基地。
毛泽东在建立根据地的问题上吸收了中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提出了一整套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的理论。他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既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以往任何一次革命,也有别于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只有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广大农村首先取得胜利,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道路。因此,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根据地支持我军战胜了敌人的封锁和围剿;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在华北、华中、华南广大地区,建立了十几块根据地,作为敌后抗战力量生存、发展的可靠依托。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45年9月19日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因为东北当时有发达的工业和丰富的粮食、木材、煤、铁等资源,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复杂的地形,有援助我军的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而且还与热、察两省连成一片,背靠苏联、蒙古、朝鲜,由于我军当时先国民党控制了东北,因此不但改变了我根据地长期处于敌人包围的状态,而且缩短了我军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时间。
(三)注重装备补给取之于敌,以战养战
取之于敌,以战养战也是孙中山和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补给自己的不足,还可消耗对方的战争潜力,动摇对方的军心,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在护法战争中,孙中山就提出“因械于敌”的思想。在援闽之战中,粤军饷粮缺乏,孙中山讲到:“粤军饷械虽乏,然努力前进,犹有因械于敌之望,较之守株待毙,得失止霄壤?”特别在辛亥革命期间,如1908年4月29日夜,革命党突袭清政府设在河口的边防督办机构,“得枪千余,子弹七万有余”。“取之于敌,以战养战”一直是我军补给的重要来源,我军在历次战争中都成功地运用了这一后勤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供给不足的问题。例如,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把取之于敌作为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军后勤取之于敌的思想进一步得到深化。取之于敌、以战养兵这一后勤思想不仅保证了我军武器装备的供应,而且已经成为我军的重要作战原则。
二、不同之处
孙中山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由于两位伟人的个人阅历和代表的阶级不同,因此,其后勤思想也有明显的区别:
(一)孙中山仅仅认识到后勤的历史地位,而毛泽东则把后勤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出后勤是一门专门的科学
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解放后的和平时期,毛泽东总是立足战略全局高度重视后勤工作对于军队作战和建设的重要作用,并把它置于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来对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武装民众与建设红军》一文中就指出,保障红军的给养与供给,克服军事运输中的困难对于革命战争有决定意义。从土地革命战争到以后的历次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一如既往。毛泽东十分重视对后勤队伍的建设和后勤人才的培养。如:1931年我军在苏区创办的卫生学校,毛泽东作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指示。1953年,在给后勤学院的训词中,提出后勤是一门专门科学的重要思想。
(二)毛泽东强调自力更生,依靠人民的支援,而孙中山则过多强调依靠海外华侨捐款
在军费的筹措方面,孙中山注重筹钱。历次起义的枪支、弹药、起义士兵的伙食费,平时革命组织的活动费,绝大部分是孙中山四处奔走动员各地华侨募捐。然而,华侨中富裕者毕竟属少数,虽然很多人倾囊而出,精神可佳,可对于起义革命,仍然是杯水车薪,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革命进程的障碍。而毛泽东深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是干百万真心实意的拥护革命的群众”当时的苏区人民为支援红军情愿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送盐送药,护理我军伤员,掩护我革命同志。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野蛮的“三光”政策使我军后勤保障遇到极大困难,毛泽东强调;“我们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人民的支持使我军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