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是统计调查的立足之本,是统计的建功立业之基。长期以来,巨野县统计局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强基固本,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做到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有序推進、狠抓落实,基层基础工作日益完善,数据质量稳步提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工作的谈几点浅薄的感悟和认识。
一、基本工作
1、认真选配辅助调查员。辅助调查员是我们开展农村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素质好,配合程度高的辅助调查员是搞好调查工作的关键,为此,我们选辅助调查员时与当地村干部和农户座谈,尽可能选取一些文化程度高,责任心强,乐于农调工作的同志从事辅调员工作。从目前辅调员的基本情况来看,全部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调查技能,负有责任心的辅调员队伍。
2、加强与辅调员和调查户的沟通和联系。搞好辅调员和调查户的关系是开展农村调查工作的基础,一是利用经常下乡调查的机会和农民拉家常、交朋友,对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力所能及的帮助。二是对辅调员家中遇到孩子上大学,盖房、娶媳妇等大事我们都积极帮助,近几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达千元之多;三是利用入户调查的时机,经常向农民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农村调查工作的重要性,使他们对农村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这些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另一方面使辅调员和调查户对我们调查工作的配合程度提高,保证了源头数据质量的提高。
3、加强业务培训,确保调查工作质量。巨野县统计局担负着全县农产量、农村住户、农经、播种面积、畜牧业调查任务。为了确保调查数据能准确、及时上报,我们采取多种方式,组织辅调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对辅调员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授课和测试使每个人掌握调查技能,同时包点人员对所在点的调查户如何记好帐逐一进行讲解,使记帐户都能按调查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记帐。
4、按时足额发放调查补贴。记帐补贴和辅调员工资,是对他们辛苦工作的一种补偿,虽然补偿的数额不多,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为了按时足额把记帐补贴和辅助调查员的工资发放到手中,我们严格执行辅调员及调查户补贴发放签收制度,从没发生过截留克扣等现象。在足额发放补助的同时,我们还从不多的业务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资金购一些实物,在每年的春节期间检查工作时发放到调查户手中,进一步增进了农调队与调查户之间的感情。
5、严格包点、检查制度。针对调查工作任务重、工作面广、量大的实际,我们将分布在全区的各调查点,根据地理位置、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各调查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分片包干。包干的主要内容有:负责点上的辅调员和记帐户的培训,定期检查所包点的记帐工作,一次性调查资料的搜集和审核,帐页编码的填写和报表汇总工作。这项制度的实行,使每个调查人员工作有目标,检查有方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6、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源头数据质量。为了确保调查的工作质量,我们采取每月定期走访记帐户的办法,要求包点人员熟悉记帐户的基本情况,对记帐过程中漏记的及时进行补记,对疙瘩帐当面分解,并且说明分开记帐的理由,保证记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针对每季度上报情况,有计划的重点检查。
7、对调查村户建档立卡。每年初,我们都对调查村的基本情况(如人口、户数、耕地面积、主要产业等)建立档案,对调查户的家庭情况(如人口、劳力、耕地、外出人员、学生、主要经济来源等)登记造册,每月核对一次,遇有变化,及时更正,避免了基本情况的大起大落。
二、存在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三、对策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3、多方培训强化统计人员素质。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全方位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和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准确、及时和到位,才能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4、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信息化建设是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
农村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快、精、准。强化基础工作,确保数据质量,是我们恪守不渝的工作准则。几年来,我们深入调查点户,足迹遍布田间地头,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夯实了基础,确保了统计调查数据质量,为各级领导提供了比较准确的源头数据。
一、基本工作
1、认真选配辅助调查员。辅助调查员是我们开展农村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素质好,配合程度高的辅助调查员是搞好调查工作的关键,为此,我们选辅助调查员时与当地村干部和农户座谈,尽可能选取一些文化程度高,责任心强,乐于农调工作的同志从事辅调员工作。从目前辅调员的基本情况来看,全部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调查技能,负有责任心的辅调员队伍。
2、加强与辅调员和调查户的沟通和联系。搞好辅调员和调查户的关系是开展农村调查工作的基础,一是利用经常下乡调查的机会和农民拉家常、交朋友,对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力所能及的帮助。二是对辅调员家中遇到孩子上大学,盖房、娶媳妇等大事我们都积极帮助,近几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达千元之多;三是利用入户调查的时机,经常向农民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农村调查工作的重要性,使他们对农村调查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这些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另一方面使辅调员和调查户对我们调查工作的配合程度提高,保证了源头数据质量的提高。
3、加强业务培训,确保调查工作质量。巨野县统计局担负着全县农产量、农村住户、农经、播种面积、畜牧业调查任务。为了确保调查数据能准确、及时上报,我们采取多种方式,组织辅调员开展业务培训工作。对辅调员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通过授课和测试使每个人掌握调查技能,同时包点人员对所在点的调查户如何记好帐逐一进行讲解,使记帐户都能按调查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记帐。
4、按时足额发放调查补贴。记帐补贴和辅调员工资,是对他们辛苦工作的一种补偿,虽然补偿的数额不多,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为了按时足额把记帐补贴和辅助调查员的工资发放到手中,我们严格执行辅调员及调查户补贴发放签收制度,从没发生过截留克扣等现象。在足额发放补助的同时,我们还从不多的业务经费中挤出一部分资金购一些实物,在每年的春节期间检查工作时发放到调查户手中,进一步增进了农调队与调查户之间的感情。
5、严格包点、检查制度。针对调查工作任务重、工作面广、量大的实际,我们将分布在全区的各调查点,根据地理位置、工作难易程度以及各调查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分片包干。包干的主要内容有:负责点上的辅调员和记帐户的培训,定期检查所包点的记帐工作,一次性调查资料的搜集和审核,帐页编码的填写和报表汇总工作。这项制度的实行,使每个调查人员工作有目标,检查有方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6、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源头数据质量。为了确保调查的工作质量,我们采取每月定期走访记帐户的办法,要求包点人员熟悉记帐户的基本情况,对记帐过程中漏记的及时进行补记,对疙瘩帐当面分解,并且说明分开记帐的理由,保证记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针对每季度上报情况,有计划的重点检查。
7、对调查村户建档立卡。每年初,我们都对调查村的基本情况(如人口、户数、耕地面积、主要产业等)建立档案,对调查户的家庭情况(如人口、劳力、耕地、外出人员、学生、主要经济来源等)登记造册,每月核对一次,遇有变化,及时更正,避免了基本情况的大起大落。
二、存在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三、对策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3、多方培训强化统计人员素质。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全方位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和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准确、及时和到位,才能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4、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信息化建设是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
农村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快、精、准。强化基础工作,确保数据质量,是我们恪守不渝的工作准则。几年来,我们深入调查点户,足迹遍布田间地头,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夯实了基础,确保了统计调查数据质量,为各级领导提供了比较准确的源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