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顺利进入工作岗位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调查本单位实践教学的现状,寻找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国内人体科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成果,结合本单位现状,探索运动人体科学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体育职业院校; 开放性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51-001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素养等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
笔者所在院校设有体育服务与管理、竞技体育、体育艺术等专业,这些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多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足球、网球、健身教练等)、体育场地工及其他体育从业人员,运动人体科学对于这些学生来讲,一方面是资格证书理论考试中的解剖、生理、营养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工作中面对的损伤预防、运动强度控制、营养补充等实践性问题。而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相对其他学校来说,好动不好静,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于理论性知识的接受度也不是很高,但是他们往往有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喜欢从做中学,在学中做,因此实践教学在体育职业院校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笔者在几年的实验室管理和实践教学指导中发现,目前我院实践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匮乏
目前运动人体科学基础教学中,固定的实践内容包括对人体骨骼肌肉及其他器官模型的观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体表寻找相应骨性标志、肺活量测定、有氧无氧能力测定、血压心率测定等,基本都沿袭了本科解剖和生理的教学内容,没有明显的高职特色。
二、实践仪器设备不足
教学内容与仪器设备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不足,使实践教学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因为部分仪器的老化、不足而致实验进度延后。
三、实践指导教师的资质有待提高
笔者本人毕业于体育本科院校,所接受的教育就是按部就班,根据教师的讲解和实验指导一步一步得出实验结果,这种方式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不易被现在的学生接受,并且与工作实践还是有一定差距。此外笔者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一线经历不足,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多是照本宣科,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有鉴于此,笔者参考了国内人体科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成果[1-6],结合本单位现状,期许能够在开放性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一些尝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丰富开放性实践课程的内容
笔者在前期教学中尝试过模仿欧美游戏外科手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装人体散骨、肌肉层次模型、内脏模型等,也曾尝试在课堂上模拟体质测试或健身指导工作环境,让学生对受试者进行相关测量或者指导拉伸和力量训练等,学生对此的反响较好,学习效率也有一定提高。
此外,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apple app store 及国外很多解剖、生理学习网站上都有3D虚拟的学习软件,虽然与实物仍有一定区别,但是在透视性、趣味性上都优于现在枯燥的模型观摩等实验。
在下一步的教学中,笔者希望能够引入更多的开放性实践内容,依托学院的实践教学中心(工作日开放),延长实践课程的开放时间,丰富课程的内容。
二、合理引进,整合资源,建设开放性实践教学平台
我院目前有运动解剖生理、运动营养、体质测量、运动指导、运动防护等实训室,有运动防护技术服务平台,运动生理、肌动学等优质课程网站,还与省国民体质监测、运动队、俱乐部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无论在硬件、软件方面都有大量资源。
(一)合理引进
主要是更新必需仪器设备,够用即好,不重复,不浪费。
(二)整合资源
主要包括借用各种信息平台,合理安排实践课程,延长开放时间,减少单位时间学生的人数,使学生实践安排更加合理,提高仪器的使用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与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室资源共享,比如生理指标测量实验可借用体质测量实训室仪器,解剖教学模型更可以在运动指导、体能训练等多个实训室之间流动;增强校企合作,与校外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在解决仪器设备匮乏问题的同时,还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一线经历。
三、提升教师团队的素质
近几年国家对于职业学院教师的一线实践锻炼越来越重视,我们也可以借强校工程等利好政策的东风,使校内专任教师有更多学习、进修、一线锻炼的机会,引进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不但指导学生,而且指导教师。
总的来说,我院作为体育高职院校,软硬件基础相对薄弱,但是我们只要能够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整合资源,以实践教学开放为基础,逐步过渡到科研、社会服务开放,从而更好的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宗豪.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开放模式与支撑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1:265-268
[2]赵用强,黄晓丽.地方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开放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6:119-121 131
[3]宋雅伟,钱竞光.构建南京体育学院省级运动科学重点实验室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9-12
[4]张丽.开放性互动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1:181
[5]安健,张鹏.实践育人科研为民——专访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主任熊开宇教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07:1-4
[6]张新芳,刘自兵,刘睿,赵蜀军,刘涌,江传玮,甘贤兵,施蕾,张磊.中医院校生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4,09:720-722
关键词:体育职业院校; 开放性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51-001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素养等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
笔者所在院校设有体育服务与管理、竞技体育、体育艺术等专业,这些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多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足球、网球、健身教练等)、体育场地工及其他体育从业人员,运动人体科学对于这些学生来讲,一方面是资格证书理论考试中的解剖、生理、营养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是工作中面对的损伤预防、运动强度控制、营养补充等实践性问题。而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相对其他学校来说,好动不好静,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于理论性知识的接受度也不是很高,但是他们往往有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喜欢从做中学,在学中做,因此实践教学在体育职业院校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笔者在几年的实验室管理和实践教学指导中发现,目前我院实践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匮乏
目前运动人体科学基础教学中,固定的实践内容包括对人体骨骼肌肉及其他器官模型的观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体表寻找相应骨性标志、肺活量测定、有氧无氧能力测定、血压心率测定等,基本都沿袭了本科解剖和生理的教学内容,没有明显的高职特色。
二、实践仪器设备不足
教学内容与仪器设备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不足,使实践教学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因为部分仪器的老化、不足而致实验进度延后。
三、实践指导教师的资质有待提高
笔者本人毕业于体育本科院校,所接受的教育就是按部就班,根据教师的讲解和实验指导一步一步得出实验结果,这种方式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不易被现在的学生接受,并且与工作实践还是有一定差距。此外笔者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一线经历不足,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多是照本宣科,因此,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有鉴于此,笔者参考了国内人体科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成果[1-6],结合本单位现状,期许能够在开放性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一些尝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丰富开放性实践课程的内容
笔者在前期教学中尝试过模仿欧美游戏外科手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拼装人体散骨、肌肉层次模型、内脏模型等,也曾尝试在课堂上模拟体质测试或健身指导工作环境,让学生对受试者进行相关测量或者指导拉伸和力量训练等,学生对此的反响较好,学习效率也有一定提高。
此外,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apple app store 及国外很多解剖、生理学习网站上都有3D虚拟的学习软件,虽然与实物仍有一定区别,但是在透视性、趣味性上都优于现在枯燥的模型观摩等实验。
在下一步的教学中,笔者希望能够引入更多的开放性实践内容,依托学院的实践教学中心(工作日开放),延长实践课程的开放时间,丰富课程的内容。
二、合理引进,整合资源,建设开放性实践教学平台
我院目前有运动解剖生理、运动营养、体质测量、运动指导、运动防护等实训室,有运动防护技术服务平台,运动生理、肌动学等优质课程网站,还与省国民体质监测、运动队、俱乐部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无论在硬件、软件方面都有大量资源。
(一)合理引进
主要是更新必需仪器设备,够用即好,不重复,不浪费。
(二)整合资源
主要包括借用各种信息平台,合理安排实践课程,延长开放时间,减少单位时间学生的人数,使学生实践安排更加合理,提高仪器的使用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与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室资源共享,比如生理指标测量实验可借用体质测量实训室仪器,解剖教学模型更可以在运动指导、体能训练等多个实训室之间流动;增强校企合作,与校外实践基地的深度合作,在解决仪器设备匮乏问题的同时,还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一线经历。
三、提升教师团队的素质
近几年国家对于职业学院教师的一线实践锻炼越来越重视,我们也可以借强校工程等利好政策的东风,使校内专任教师有更多学习、进修、一线锻炼的机会,引进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不但指导学生,而且指导教师。
总的来说,我院作为体育高职院校,软硬件基础相对薄弱,但是我们只要能够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整合资源,以实践教学开放为基础,逐步过渡到科研、社会服务开放,从而更好的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宗豪.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开放模式与支撑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1:265-268
[2]赵用强,黄晓丽.地方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开放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6:119-121 131
[3]宋雅伟,钱竞光.构建南京体育学院省级运动科学重点实验室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9-12
[4]张丽.开放性互动教学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1:181
[5]安健,张鹏.实践育人科研为民——专访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主任熊开宇教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07:1-4
[6]张新芳,刘自兵,刘睿,赵蜀军,刘涌,江传玮,甘贤兵,施蕾,张磊.中医院校生理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4,09:7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