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质感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_7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零二零年策马奔腾地来了,带着人们对新年代的期许,像一盘刚出锅的饺子,大家搓搓手吹吹气,迫不及待地准备享用第一口。当我写下这样的开头,这样明确的时间刻度,我经历了一瞬间的失望,因为发现想要叙述事情的时候,我还是俗套地给它冠上一个时间的开始。离开了时间我们怎样说事情呢?我好奇离开了时间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二零二零来得不出所料地热闹,同时也不出所料地平静。我喜欢这样的难以归类。有人像每年迎接新年时那样筹划着仪式,抵达另一个城市,在那里镌刻下独特的跨年记忆,由此可以得到每年不同的印记,年底真是激发出人们“生活在别处”激情的时候。同时,我收到的一条新年祝福里友人半开玩笑地提醒了一句全面小康啦,我才意识到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点,这个曾经出现在政治课本里的遥远目标,也即将被历史的车轮推到面前。我们从政治字眼里抠着细微的含义变化,(虽然当时作为中学生的我主要是为了政治多拿两分,)琢磨着作为一个平民百姓自己能怎样被时代恩及。即使对政治不感兴趣的人也难免撇过头看看自己将如何与时代发生共振,即便这种共振可能如蝴蝶振翅般微弱,但说不定呢,说不定它是一场蝴蝶效应呢。
  人们喜欢在年初做计划,这是个整理人生的好机会,甚至有种人生可以从头来过的扬眉吐气感。我也喜欢跃跃欲试的兴奋,可是不喜欢做计划。面对等待着我去经历的未来,计划让我感到消化不良,对于时间对于未来我的胃口太小。小时候在学到“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时脑海便浮现出草长莺飞欣欣向荣的和煦画面,一切都痒痒的等待抽芽,可同时感到要命的紧迫和恐惧,好像不在这个季节梳理好自己的未来就会错失一整年,那时我们还没有学到“焦虑”这个词,或者说焦虑还未进入我等少年儿童的世界,我只是感到自己是一棵生错季节的树。对于做计划的人来说,时间被分割成若干个模块,看到这些被条理清晰地对待的时间,似乎生活有了盼头,未来胜券在握。就像玩俄罗斯方块,人们把大小不同的事情、长短各异的时间安插整齐,待到屏幕不留缝隙地被填满,一年的游戏便完美结束。可是游戏结束之后呢?
  另一句我在小小年纪听到的话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它常常出现在一些美梦破灭的时刻。比如约好了周末出游,我已经兴冲冲地做了几天的心理预备,可是最后因为各种原因计划取消,爸爸妈妈或其他什么人便会认真地说一句“计划赶不上变化”,我在还未能流利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便深刻体会到了它的意思,惋惜之余我朦胧地感到大人世界的复杂多变。为出游而开心的那段时间好像是根基不稳的大厦,只需一点变化即可猝然倾塌。而现在,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的现在,我在惊叹自己说起来也是上世纪出生的人时,也开始体会到大人世界的繁杂与无常。这句话虽然让人失望,但还是有好处的,比如我懂得了随机应变的乐趣,以及难以预测的快感。现在再想那些落空的时刻似乎也没那么难过了,因为为未来而期待雀跃的心情也是真实存在过,即便会崩塌,一模一样的兴奋也无法再经历第二次了。我们总是会对无法复制的事情保持虔诚的仪式感。这样挺好,不求结果地感受生活,时间充满韧性。当然,这是一种防止失望的心理应对机制也未可知。
  我们总是想留下生活过的证据,以便获得所谓生命意义,或者供日后把玩。回忆到底是一种自觉的运动还是一种没道理的惯性呢?如果回忆是一种肌肉运动,那么只剩回忆的老人倒是强健,壮硕的回忆和衰朽的身体不协调地共存,这是否就是衰老的悲哀。当我们回忆起过去,时间变得疏密不均却具体可感,有如漫步沙滩。过往的时间本是颗粒分明,可无数沙粒混杂在一起组成了庞大的记忆群,打下过去的基底。追忆过去感受到的是顺滑中的颗粒感。
  有时时间给人以凝固的错觉。一个安静的夏夜,我和爸爸百无聊赖地坐在客厅里,爸爸讲起了他小时候抓青蛙的故事,从准备工具到抵达池塘到诱捕青蛙到满载而归,细节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讲故事时天真的表情和那天窗外清朗的夜空,月光流进窗户,不开灯刚刚好,也不知道是他正好朝向窗户所以月色照进了眼睛,还是那段记忆对他来说太鲜活深刻,也许两者都有,像是有星星掉进了他的眼睛,我的也如此。那次我看到了不是爸爸的爸爸,他与我无异,我们都是漫游在这神奇天地中的孩童。这一幕说起来也不过是个“听爸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普通故事,可是散落在空气里的字眼,即兴而起、随性而停的分享都镶嵌进夜色中,纺织进时光的宏大幕布。能够名正言顺地百无聊赖真是件幸福的事。凝固的场景还有很多,初中时教室门中间专门被设计成一扇玻璃窗方便老师监视,窗子经常幽幽浮现出老师神出鬼没的脸。我和老师眼神对上的那一刻,惊悚瞬间被刻进时光标本里,成为我初中记忆的一个切片。还有高中,分明是争分夺秒的日子却被拉长放缓定格,成为我甚至所有人的符号记忆。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掉在额角的碎发、桌子上书本堆成的小山丘、解不开的题和偶尔的欣喜、望不到又触手可及的未来,成为我们不厌其烦的“高中”叙事。我们为未来忙活的同时却觉得时间似乎总也走不到未来,说这句话时的语气不是怨艾,它只表明一种奇妙的平衡状态。
  时间有时是重叠的,这也可能是一种错觉。我们有时会突然被一种经历过此时此地此事的熟悉感击中,据说是因为你的电波与前人的碰巧同频。这个科学解释玄妙地美丽,我甚至怀疑它是否是一群浪漫科学家的玄想。在这种情境下,时间叠了又叠,下层的时间隐蔽在电波里似乎消失了,上层的覆盖住它,在某些难以解释的时刻,同样的两层时间感应到了彼此、同时出现,发现它们竟是一样的。啊,科学和浪漫也真是难分彼此。
  当我想到时间,各种具象的物质和触感向我蜂拥而来。它像切片,整齐而默不作声地排列在架子上,待回忆时便在放大镜下呈现出细致的纹理。它像洪流,裹挟着的个体无可选择地向前。对于记忆力差的人来说,它又是一道道断崖,你知道自己曾跨越万水千山,回头却怎么也看不到山水的样貌。它像绸缎,它像琥珀。它丝滑柔韧温润晶莹,同时也迅疾隐蔽不留情面。你可以穷尽想象力去对它做一场形容。
  可是时间的质感太丰富,以至于每一种关于时间的比喻都难以曲尽其妙。
  可是时间不过是人们创造出来的理解世界的维度,而且常常和空间混为一谈、面目模糊。万千人类在理解这个庞然大物时如困兽犹斗,我们被自己创造出来的游戏迷住了,困惑着享受着。我看到一个人,他走在浅滩,用脚趾感受着沙粒和潮水触碰皮肤的感觉,好像时间流淌过身体,又好像漫游在绵长无尽的银河里,直到某个时刻他如梦初醒地一惊,如启蒙如醍醐灌顶,发现时间不过是人类的浪漫幻想,这个如此聪慧的物种也如此受限。他倒在沙灘上,望着星空,贴着这个人类主宰的星球表面,仿佛与千千万万如蝇如蚁的人类并肩,觉得自己充盈而渺小。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作者简介:陈沛琦系广西大学文学院17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流年似水,时光荏苒。远去的过往值得回味,逝去的青春更值得回忆。回首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留下了时代的印痕。我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名活出自我的女性,全缘于一个女人。  她就是我的母亲,千千万万平凡女人中的一位。她生长在那个年代,没有读过多少书,却是生产队里最勤快、最积极的一员。小时候,她给我看从前的照片,扎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穿着简单的白衬衣,仍掩饰不住她清丽脱俗的模样。她总是笑着沉溺于往事,
期刊
说起来也许你不相信,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个山洞位于广西上林县塘红乡龙祥村顺良庄可藏山上。七十三年前,这个叫敢壮欢(壮语:穿山岩洞之意)的山洞,曾救了全村男女老少300多人的性命……  1944年9月至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第二次入侵广西。日军为了打通一条从中国东北直通越南的大陆交通线,以援救其入侵南洋的孤军,并摧毁美军在豫湘桂的空军基地,挽救日军在太平洋的失利。1944年9月,日军以14万兵力
期刊
有人会像我一样喜欢散步吗?走在路上,顾盼生辉,感受周遭风景,用眼睛拥抱自然万物之性灵。  我可以单纯为着散步而早起,徘徊在清晨的静谧中,露水沾湿的草叶,洗涤了风尘,比往常鲜绿许多,它们为自己的干净而随风舞动,时不时发出稚童一般的笑声,你听到了吗?建筑也有生命,气势恢宏的,小家碧玉的,心照不宣地炫耀着清晨的崭新,同其他伙伴攀比、互动。你如果不喜欢安静,那就不能不去菜市。吆喝声,敲击声,洒水声……新鲜
期刊
我虽然舒服的卧在被窝里,以我认为最舒服的姿势,枕着我最柔软的枕头,明明接下来我应该安稳地进入或许美好的梦境,但是我却失眠了。我侧躺着,闭紧眼睛拼命想睡着,却失败了。于是我翻了个身,尝试用深呼吸的方法使我入睡,依旧是没有效果。最后我放弃了,我决定慢慢等待困意的到来。  过了一会,我开始觉得无聊了。我歪了一下脑袋,瞥见了地上的光,那是属于窗外的月亮的。我看着这被窗户分割成一块一块的月光,突然想,这个时
期刊
生南宁,居南宁。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都在南宁,在这座简称邕的城市里。  南宁这座城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重要枢纽城市,也是沟通中国和东盟的前沿城市。绿城南宁,曾获联合国人居奖;歌海南宁,大地飞歌声声传情。四十多年前生命许给了这座城。这座城里有最平实的感动,有温暖的岁月留痕。这座城于我,是成长回忆,是生命印记,是亲情友情。  从遥远的少年时代走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期刊
第一次来到广西是18年的3月,那时正是研究生复试如火如荼地时候。这对我来说是个很新鲜的地方,树木虬髯,枝叶茂密,炎热而潮湿,仿佛热带。我不喜欢旅游,对新的事物也大都没什么兴趣,但既然机缘巧合地来了,我的大脑也随之分泌出了一种“亢奋”的物质,使我产生了近似于“人来疯”的反应。当我看着外面的风景,说到第三遍“广西的树真大”时,老妈不屑地看了我一眼,吐出了两个字:土鳖。  广西大学收留了我这个可怜的土鳖
期刊
他是这样一位老人,遗传的糟糕听力随着年岁的增长逐年陡降,像是幼稚的小孩子,妄图用声贝填补听力的缺陷,他讲话声音总是很大,配以更加大声的“啊———?”这一单调疑问,最后颓然小声道“我不懂你的意思”,反应总是慢了半拍。这种姿态举动很像阿兹海默症的老人,所幸他没有罹患这种疾病,却在不自觉中模仿了其形貌。因此,在我有限的清晰印象里,他总是很沉默,迟钝,柔和,缓慢,某种程度上,在他没有大声说话的时候,会导向
期刊
林清玄《有情菩提》“真心相待”一文结尾写道:让我们多一点真心的对待吧!多给别人一个微笑、一点宽容、一些关怀,否则,在商店成为拒绝往来户还不要紧,万一成为人生里被拒绝往来的人,就很可悲了。  的确,一个微笑、一点宽容、一些关怀、一份友善,你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成为人生里受欢迎的人,甚至成为人生里的赢家。  前几天,到超市买白糖,我拿了个小食品袋正准备装糖,一位老妇人抢在了我之前拿了两个大食品袋,拿了
期刊
我曾乘着八月的金风作别蜀中,去往林深之处,那天的青城山必是尽被白云覆盖。我在琴台路徜徉了五年,此时才明白,卓文君当垆竟是在等我。  两年前蜀地的十二月我辗转去了川滇交界线上,在那个距离遥远的清晨与熙攘人群一道前往纳西族家乡那著名的湖泊。当时天气蔚蓝,我忘了询问眼前湖上的候鸟从哪里来,需要多长的距离才能越过冬天抵达这光线温暖之地,牵着湖面上水雾摇曳。我就是在这个清晨,第一次遭遇了神的踪迹。直到两年后
期刊
在外地读书的日子,每每思乡怀人,总有一湾九曲幽深的河流自我的梦里流泻而过。玉璧高悬,纯与白的月光洒满了娴静的河面。清风徐来,泛着碧波的水面微微皱起,像稍稍开弓的一根根无痕的弦,将深深浅浅的银色月光映照在桥底下,跃动着梦里的星辉。每当我在怀乡的思绪里徜徉时,故乡黑水河的旖旎姿态便如淙淙流水般荡漾开来,勾起我如“帘幕无重数”般的往事,和着泉水的叮咚声,般般回应。  她,我故乡的黑水河,我乡愁的脉搏。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