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语文创新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阅读教学所占比重较大,无疑为创新思维训练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现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使学生能够顺利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亦即情境,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作知识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开拓未知;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让学生“反三”;或清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打通学生的思维流程等。
二、反弹琵琶,奏响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从对立、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目蕴含着可启发学生逆向思维的信息。教学时,教师如能用心挖掘,打破常规,反弹琵琶,便会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例如:《孟子二章》告诉人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教师可让学生反过来想想:顺境就不利于成才吗?事实上,只要善于利用顺境中的有利条件,就可以少历磨难,少走弯路,尽快成功!学生认识到这一层,自然会更加珍惜时代所赐予的良好环境和优越条件,更加坚定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决心。传统篇目《孔乙己》《范进中举》的主题是: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讨伐封建文化教育。千千万万的老师这样教,千千万万的学生这样学,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科举制度固然有种种弊端,但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却仍不失为中国封建时代较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打破了封建贵族权力的世袭垄断,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改变命运、投入政治的积极性和可能性。阅读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将会是什么局面?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引向分析事物两重性的逆向思维训练。
三、多元解读,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文体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是如此。而这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正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大好时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同样如《孔乙己》,在学生认识到孔乙己是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后,还应鼓励他们思考:封建社会里,科举成功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孔乙己呢?这说明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学生经过思考,自然会明白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还有其自身因素,即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还可抓住小说中人们对孔乙己这样的苦命人冷漠无情的态度,启发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相处才好,是否该多些理解、友爱、帮助与温暖。这样的多元理解,不仅开掘了文本的现实意义,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大有裨益。
四、分析比较,促进学生的求异思维
阅读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为通过分析、比较,可以进一步认识事物基本结构、属性和特征,可以分出事物的表面物性和本质特性,可以完整、全面地认识事物,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
五、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
我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后,向学生大力推荐了《药》这篇文章。鼓励学生要敢于怀疑,对现成结论不迷信、不盲从、不惟上、不惟书,也不惟众,而是从新的角度重新思考、分析,找出缺陷与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好几个学生与我争辩,不同意传统教材和教参的标准答案。学生认为,从课文实际看,《药》的主题思想应该是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揭露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和愚弄人民的罪行,从而说明了改造国民、唤醒民众的重要性。综合学生们的讨论,理由有三点:(1)如果主题是批判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必定要通过夏瑜这个人物体现出来,夏瑜必定作为明线,作为主要人物,正面描写他们如何脱离群众。小说中却找不到表现这一点的只言只语,甚至还写夏瑜在牢房向牢头宣传革命道理。而小说暗线所及,也无一处是直接表现革命者脱离群众的。(2)作品为何将华家故事安排为明线?为何将麻木愚昧的群众写得那么多、那么充分?目的在于突出群众的愚昧,尚未觉悟,而群众这种精神状态,正是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封建文化愚弄人民的结果。作者之所以把群众写得那么愚昧落后,用意在于“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3)最后一段,作者不惜浓墨重彩,极力渲染坟地的死寂、悲凉气氛,其用意仍在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这些看法,有的自然受到一些报刊上登载的文章的影响,有的却是在学习讨论过程中的顿悟。学生的这些看法虽然还有待商榷,但这种不迷信书本、敢于质疑、否定旧论、提出新见的事实,正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
总之,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方面能展示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线教师必须站在面向未来的高度,多管齐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使学生能够顺利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亦即情境,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作知识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开拓未知;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让学生“反三”;或清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打通学生的思维流程等。
二、反弹琵琶,奏响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从对立、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篇目蕴含着可启发学生逆向思维的信息。教学时,教师如能用心挖掘,打破常规,反弹琵琶,便会很好地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例如:《孟子二章》告诉人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教师可让学生反过来想想:顺境就不利于成才吗?事实上,只要善于利用顺境中的有利条件,就可以少历磨难,少走弯路,尽快成功!学生认识到这一层,自然会更加珍惜时代所赐予的良好环境和优越条件,更加坚定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的决心。传统篇目《孔乙己》《范进中举》的主题是: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讨伐封建文化教育。千千万万的老师这样教,千千万万的学生这样学,天经地义,亘古不变。科举制度固然有种种弊端,但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却仍不失为中国封建时代较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打破了封建贵族权力的世袭垄断,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改变命运、投入政治的积极性和可能性。阅读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将会是什么局面?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引向分析事物两重性的逆向思维训练。
三、多元解读,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文体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是如此。而这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正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大好时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同样如《孔乙己》,在学生认识到孔乙己是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后,还应鼓励他们思考:封建社会里,科举成功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孔乙己呢?这说明什么?对我们有何启示?学生经过思考,自然会明白孔乙己的悲惨命运还有其自身因素,即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还可抓住小说中人们对孔乙己这样的苦命人冷漠无情的态度,启发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相处才好,是否该多些理解、友爱、帮助与温暖。这样的多元理解,不仅开掘了文本的现实意义,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大有裨益。
四、分析比较,促进学生的求异思维
阅读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为通过分析、比较,可以进一步认识事物基本结构、属性和特征,可以分出事物的表面物性和本质特性,可以完整、全面地认识事物,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和规律。
五、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
我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后,向学生大力推荐了《药》这篇文章。鼓励学生要敢于怀疑,对现成结论不迷信、不盲从、不惟上、不惟书,也不惟众,而是从新的角度重新思考、分析,找出缺陷与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好几个学生与我争辩,不同意传统教材和教参的标准答案。学生认为,从课文实际看,《药》的主题思想应该是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揭露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和愚弄人民的罪行,从而说明了改造国民、唤醒民众的重要性。综合学生们的讨论,理由有三点:(1)如果主题是批判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必定要通过夏瑜这个人物体现出来,夏瑜必定作为明线,作为主要人物,正面描写他们如何脱离群众。小说中却找不到表现这一点的只言只语,甚至还写夏瑜在牢房向牢头宣传革命道理。而小说暗线所及,也无一处是直接表现革命者脱离群众的。(2)作品为何将华家故事安排为明线?为何将麻木愚昧的群众写得那么多、那么充分?目的在于突出群众的愚昧,尚未觉悟,而群众这种精神状态,正是几千年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封建文化愚弄人民的结果。作者之所以把群众写得那么愚昧落后,用意在于“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3)最后一段,作者不惜浓墨重彩,极力渲染坟地的死寂、悲凉气氛,其用意仍在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这些看法,有的自然受到一些报刊上登载的文章的影响,有的却是在学习讨论过程中的顿悟。学生的这些看法虽然还有待商榷,但这种不迷信书本、敢于质疑、否定旧论、提出新见的事实,正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
总之,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方面能展示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线教师必须站在面向未来的高度,多管齐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