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根据体育增强学生体系、增进学生健康的学科特点,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传授提高体育知识、技能,使学生在获得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体育保健能力,侧重于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体育;提高素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032
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运动,体育运动在全世界都受到广泛关注,其形式、内容也丰富多样,世界性的体育运动竞技比赛如世锦赛、奥运会等都受到各国重视,这些比赛项目的成绩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彰显。中国自古便重视体育活动,古代便有武状元的选拔,用来保卫国家。但近些年,中国人身体素质逐年下降,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体育在中国作为人们从小到大都必须学习的课程,是中国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体育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全民身体素质的高低。目前我国高中体育教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变化较小,没有因材施教,因此很难发挥其原有的科学价值,从高中体育课堂的现状出发,分析现如今影响我国高中体育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会有怎样的教学突破。
一、渗透应用意识,学以致用
体育是以身体锻炼的实践活动为鲜明特征的,如何使教材中的知识、技术原理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锻炼,高中体育教材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向学生渗透应用意识。办法是结合各项教材开辟了设问栏,比如“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试一试”“分析一下”“保护者应注意!”“练习者应注意!”“怎样做这个动作”等,提示学生的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动体与动脑相结合,把体育知识和技术原理与身体锻炼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学习。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思维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面对问题善于思考,并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一定的帮助。
二、开阔视野,丰富体育运动文化
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各种媒体介绍的体育运动文化良莠不齐,虽然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但缺乏系统性,缺乏正确的诱导。把传授体育运动文化作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增加了运动文化知识,提高了信息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提供的知识大体包括六类:一是“名人论体育”,摘录了列宁、毛泽东、徐特立、宋庆龄、蔡元培、陶行知、高士其、钱学森等对体育的精辟论述,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二是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体育的功能、终身教育、运动处方、库珀12分钟跑、医务监督、运动负荷、超量恢复、人体重心、肥胖与减肥、青春期高血压、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等;三是新的体育信息,如城市学生肥胖、超体重人数比例增加,我国学生耐力素质连续10年下降,以及美国NBA篮球介绍等;四是我国运动员对世界体育运动的贡献,如郑凤荣、朱建华、王軍霞以及体操、排球、技巧等运动队的介绍等;五是中国传统养生知识,如五禽戏、十叟长寿歌、黄帝内经、兄弟民族的武术等;六是体育的历史故事。这些知识可以辅助教学内容,加深对体育的理解。此外,这些知识只作为介绍,不作为考核内容。
三、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
体育教师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伤害事故,又要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安全措施;体育教师应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教育,树立安全教育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水平、健康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能力,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把预防伤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加强运动技术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方法的指导,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等,科学地安排活动,特别是针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季节特点,选择好相应的准备活动内容。体育教学活动中要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重视学生练习中的保护与自我保护,特别是体操运动,由于动作比较复杂,要采取不同方式的保护与帮助,并指导学生相互进行保护,这是预防伤害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如在进行跳马、跳箱等教学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教师和同学在器械两旁站立保护。在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要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教育列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点工作是安全教育,体育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学生宣传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性,传授预防伤害的方法,增强学生预防的自觉性。
四、调动女生的运动兴趣
1.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譬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适时播放一些容易理解和节奏欢快的音乐,使学生在愉悦的音乐环境的熏陶下,进行积极的主动锻炼。因为高中女生的体育课堂教学不能等同于男生。在实施教学计划时,应选用那些既没有危险,又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具有同样锻炼价值的内容项目。如:艺术体操、跨步跳跃、游戏等。教学中能有机地把他们融合在课堂中的有关部分,如果有条件再加上音乐伴奏,就更加富有情趣,將更有助于培养女生的体力、韵律感和审美观。
2. 教学多样化
克服单一化,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满足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调查中,了解到高中女生喜欢小型多样、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她们往往因此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在当前的45分钟的课中,如果教材和教法单一,再进行长时间的跑、跳、投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乏味和疲劳的感觉。针对女生在体育课中求新、求趣这一特点,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加强竞争性、游戏性和趣味性,不要一味强调技术性,否则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
五、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
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并通过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地让学生展示他们个性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对其进行强化,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当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缺陷时,教师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克服,一方面要引导他们作积极的补偿,扬长补短,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激发其信心对自己的缺陷加以克服。这样,过去的“分数论高下”环境中的所谓“差生”都闪耀出自己身上能力的光点,找回了自信。因此,教育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把个别化教育与整体教育有机协调起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总要提出一些共同的要求,但却不应因此而否定青少年的个性。
六、培养体育特长生
高中体育特长生是普通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体育特长生能够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成为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在这些方面他们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基础薄弱,易冲动,上课时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等。
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思想,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从社会到家庭到学校,纠正体育生问题认识上的错位。要站在体育特长生的角度,着眼于他们将来的前途。要从和谐教育的角度,从培养人才的高度,认真考虑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问题。要彻底摒弃那种认为体育特长生只要体育成绩好就能升学的“另类”观点,在和谐教育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机制促进并保证教育目标的全面发展。
体育学科是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之一,它以身体实践活动为鲜明特征,在身体实践中是身心统一的活动过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整体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学科,应该更好地发挥本身的功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质,为21世纪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西场中学 536100)
关键词:高中体育;提高素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032
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运动,体育运动在全世界都受到广泛关注,其形式、内容也丰富多样,世界性的体育运动竞技比赛如世锦赛、奥运会等都受到各国重视,这些比赛项目的成绩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彰显。中国自古便重视体育活动,古代便有武状元的选拔,用来保卫国家。但近些年,中国人身体素质逐年下降,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体育在中国作为人们从小到大都必须学习的课程,是中国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体育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全民身体素质的高低。目前我国高中体育教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变化较小,没有因材施教,因此很难发挥其原有的科学价值,从高中体育课堂的现状出发,分析现如今影响我国高中体育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会有怎样的教学突破。
一、渗透应用意识,学以致用
体育是以身体锻炼的实践活动为鲜明特征的,如何使教材中的知识、技术原理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锻炼,高中体育教材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向学生渗透应用意识。办法是结合各项教材开辟了设问栏,比如“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试一试”“分析一下”“保护者应注意!”“练习者应注意!”“怎样做这个动作”等,提示学生的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动体与动脑相结合,把体育知识和技术原理与身体锻炼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学习。这样做对于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思维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面对问题善于思考,并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一定的帮助。
二、开阔视野,丰富体育运动文化
体育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各种媒体介绍的体育运动文化良莠不齐,虽然具有很强的即时性,但缺乏系统性,缺乏正确的诱导。把传授体育运动文化作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增加了运动文化知识,提高了信息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提供的知识大体包括六类:一是“名人论体育”,摘录了列宁、毛泽东、徐特立、宋庆龄、蔡元培、陶行知、高士其、钱学森等对体育的精辟论述,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二是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体育的功能、终身教育、运动处方、库珀12分钟跑、医务监督、运动负荷、超量恢复、人体重心、肥胖与减肥、青春期高血压、身体形态的性别差异等;三是新的体育信息,如城市学生肥胖、超体重人数比例增加,我国学生耐力素质连续10年下降,以及美国NBA篮球介绍等;四是我国运动员对世界体育运动的贡献,如郑凤荣、朱建华、王軍霞以及体操、排球、技巧等运动队的介绍等;五是中国传统养生知识,如五禽戏、十叟长寿歌、黄帝内经、兄弟民族的武术等;六是体育的历史故事。这些知识可以辅助教学内容,加深对体育的理解。此外,这些知识只作为介绍,不作为考核内容。
三、培养学生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
体育教师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伤害事故,又要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安全措施;体育教师应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教育,树立安全教育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水平、健康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能力,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把预防伤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加强运动技术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方法的指导,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等,科学地安排活动,特别是针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季节特点,选择好相应的准备活动内容。体育教学活动中要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重视学生练习中的保护与自我保护,特别是体操运动,由于动作比较复杂,要采取不同方式的保护与帮助,并指导学生相互进行保护,这是预防伤害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如在进行跳马、跳箱等教学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教师和同学在器械两旁站立保护。在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要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教育列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重点工作是安全教育,体育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学生宣传体育教学安全的重要性,传授预防伤害的方法,增强学生预防的自觉性。
四、调动女生的运动兴趣
1.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譬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适时播放一些容易理解和节奏欢快的音乐,使学生在愉悦的音乐环境的熏陶下,进行积极的主动锻炼。因为高中女生的体育课堂教学不能等同于男生。在实施教学计划时,应选用那些既没有危险,又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具有同样锻炼价值的内容项目。如:艺术体操、跨步跳跃、游戏等。教学中能有机地把他们融合在课堂中的有关部分,如果有条件再加上音乐伴奏,就更加富有情趣,將更有助于培养女生的体力、韵律感和审美观。
2. 教学多样化
克服单一化,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满足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调查中,了解到高中女生喜欢小型多样、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她们往往因此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在当前的45分钟的课中,如果教材和教法单一,再进行长时间的跑、跳、投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乏味和疲劳的感觉。针对女生在体育课中求新、求趣这一特点,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加强竞争性、游戏性和趣味性,不要一味强调技术性,否则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
五、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
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并通过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地让学生展示他们个性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对其进行强化,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当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缺陷时,教师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克服,一方面要引导他们作积极的补偿,扬长补短,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激发其信心对自己的缺陷加以克服。这样,过去的“分数论高下”环境中的所谓“差生”都闪耀出自己身上能力的光点,找回了自信。因此,教育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把个别化教育与整体教育有机协调起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总要提出一些共同的要求,但却不应因此而否定青少年的个性。
六、培养体育特长生
高中体育特长生是普通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体育特长生能够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成为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在这些方面他们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现阶段我国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基础薄弱,易冲动,上课时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等。
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思想,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从社会到家庭到学校,纠正体育生问题认识上的错位。要站在体育特长生的角度,着眼于他们将来的前途。要从和谐教育的角度,从培养人才的高度,认真考虑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问题。要彻底摒弃那种认为体育特长生只要体育成绩好就能升学的“另类”观点,在和谐教育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机制促进并保证教育目标的全面发展。
体育学科是综合性的文化科学基础课程之一,它以身体实践活动为鲜明特征,在身体实践中是身心统一的活动过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整体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学科,应该更好地发挥本身的功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质,为21世纪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西场中学 53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