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中国道路运输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运输能力持续快速增强,行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形势好转,农村客运成效显著……
2007年将组织召开全国性道路运输工作会议,总结近五年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道路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以此为契机,道路运输将获得新的发展。
五大亮点彰显2006道路运输发展新景象
1.运输有效供给继续快速增长
2006年全年完成道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84.4亿人次、10136亿人公里、146亿吨和9647亿吨公里,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7%、9.1%、8.8%和11%。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增长速度再创新高,道路客运量和周转量、货运量三项指标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居首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有力提升了全社会的机动化水平。
2.道路客运服务水平提高
2006年,道路客运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运输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中高级客车比例已超过营运客车总量的40%。
针对春运、“五一”、“十一”黄金周旅客运输工作,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周密安排,提高运输效率,确保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及时,市场运力充足,运输秩序井然,公路基本畅通,安全形势良好,保障了人民群众节日期间安全、便利出行。
继续加强了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组织实施了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
初步建立了涵盖市场准入、过程监管、市场退出的全过程监管体系。鼓励推行客运班线经营权服务质量招投标准入制度,根据企业质量信誉水平“扶优限劣”,优化资源配置。严格实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建立与发布市场主体质量信誉档案,引导社会选择服务提供者,推动企业诚信,优质服务。落实客运班线经营期限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3.道路货运发展得到重视
2006年,针对道路货运发展水平落后于道路客运的现状,交通部开始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客货协调发展上来。先后两次召开了全国货运工作座谈会,研究加快道路货运发展的总体构想和政策措施,以便提升道路货运发展水平。
继续治理超限超载运输,以北京至大同沿线10个治超站点为示范,开展了治超站点规范化建设。
针对电力迎峰度夏等重点物资运输,进一步加强交通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完善煤、油等的应急运输预案和应急保障体系,主动掌握运输动态,组织运力储备和运输衔接,畅通公水、公铁、水铁联运通道,煤、油、矿运输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2006年建成了43万公里全国“绿色通道”网络,各地根据实际同时组织建设了省域“绿色通道”网络,并对包括台湾水果在内的整车鲜活农产品运输实行优惠政策,全年减免通行费超过20亿元。
4.农村客运继续得到加强
以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作为龙头,各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大政策与资金投入,研发农村客运车辆,加快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全国农村客运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建设农村客运站8711个,停靠站点2.93万个,又有19759个行政村新开通客运班车,客运通达深度大幅提高,建制村班车通达率达到83.2%,运输公平性与普遍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初步形成了“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良性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5.道路运输相关服务日趋多样
道路运输经营结构日趋多样,高速客运、现代物流、小件快运、连锁维修、汽车租赁等新型服务形式快速发展,初步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运输需求。制订实施了全国汽车维修救援网络实施方案,部分省份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汽车维修救援网络。一大批传统道路货运企业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快件货运发展迅猛,快件运输网络基本建立,运输时效性大大提高。
五个层次折射2007年道路运输发展新动向
2007年年内即将组织召开的全国性道路运输工作会议将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指导,提出今后一段时期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部署提高道路运输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能力的政策措施。
1.运输市场监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2007年,在道路运输市场准入方面,将制定推行以服务质量招投标为主要内容的道路客运班线经营权制度。在过程监管方面,将建立健全运输市场信用机制,推进交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运输企业诚信档案、信用等级制度,落实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将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违章经营,保护合法经营者和旅客、货主的权益,净化市场环境。在运用现代技术加强管理方面,将争取建立起全国道路运输信息系统,对客货营运车辆、营运驾驶员、道路运输违章处罚信息实行联网查询,将建立省级道路运管机构GPS监控平台,长途客车、危险品运输车和大型货车安装车载监控终端。
2.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健全
将建立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体系,加强煤、油、矿等重点物资和粮食、农资以及城乡居民生活用品的运输。健全完善应急运输机制和应急预案,强化应急运输能力。继续完善和扩大全国“绿色通道”网络建设,促进省际互通成网,进一步便利鲜活农产品运输。将鼓励发展甩挂运输、厢式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运输效率。
3.重点时段客运组织将进一步强化
对于春运及“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旅客运输工作,将创新运输组织方式,确保广大旅客能够享受到安全、便利、优质的运输服务。在2007年春运期间,交通部将与中华全国总工会、铁道部联合开展“帮助农民工顺利平安返乡行动”,将这一工作作为春运工作的重点,为农民工提供“门到门”的运输服务。
4.客货协调发展将得到进一步重视
将继续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进一步强化路面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治超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逐步完善全国治超监控网络。研究加强超限超载运输源头监管的政策措施,继续稳妥推广计重收费。继续做好货运汽车及汽车列车推荐车型的发布工作。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对推荐车型的规费征收优惠政策。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和经济调节,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引导力度,促进货运运力水平优化升级。
5、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加快
2007年,将继续做好部分试点省的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研究建立全国道路运输驾驶员和运输车辆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可能性,为建立统一的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平台奠定良好基础。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全国道路运政信息联网。
2007年将组织召开全国性道路运输工作会议,总结近五年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道路运输发展面临的形势,以此为契机,道路运输将获得新的发展。
五大亮点彰显2006道路运输发展新景象
1.运输有效供给继续快速增长
2006年全年完成道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84.4亿人次、10136亿人公里、146亿吨和9647亿吨公里,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7%、9.1%、8.8%和11%。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增长速度再创新高,道路客运量和周转量、货运量三项指标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居首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有力提升了全社会的机动化水平。
2.道路客运服务水平提高
2006年,道路客运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运输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中高级客车比例已超过营运客车总量的40%。
针对春运、“五一”、“十一”黄金周旅客运输工作,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加强组织协调,周密安排,提高运输效率,确保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及时,市场运力充足,运输秩序井然,公路基本畅通,安全形势良好,保障了人民群众节日期间安全、便利出行。
继续加强了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组织实施了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
初步建立了涵盖市场准入、过程监管、市场退出的全过程监管体系。鼓励推行客运班线经营权服务质量招投标准入制度,根据企业质量信誉水平“扶优限劣”,优化资源配置。严格实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建立与发布市场主体质量信誉档案,引导社会选择服务提供者,推动企业诚信,优质服务。落实客运班线经营期限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3.道路货运发展得到重视
2006年,针对道路货运发展水平落后于道路客运的现状,交通部开始把工作重心转变到客货协调发展上来。先后两次召开了全国货运工作座谈会,研究加快道路货运发展的总体构想和政策措施,以便提升道路货运发展水平。
继续治理超限超载运输,以北京至大同沿线10个治超站点为示范,开展了治超站点规范化建设。
针对电力迎峰度夏等重点物资运输,进一步加强交通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建设,完善煤、油等的应急运输预案和应急保障体系,主动掌握运输动态,组织运力储备和运输衔接,畅通公水、公铁、水铁联运通道,煤、油、矿运输紧张局面得到有效缓解。2006年建成了43万公里全国“绿色通道”网络,各地根据实际同时组织建设了省域“绿色通道”网络,并对包括台湾水果在内的整车鲜活农产品运输实行优惠政策,全年减免通行费超过20亿元。
4.农村客运继续得到加强
以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作为龙头,各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大政策与资金投入,研发农村客运车辆,加快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全国农村客运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建设农村客运站8711个,停靠站点2.93万个,又有19759个行政村新开通客运班车,客运通达深度大幅提高,建制村班车通达率达到83.2%,运输公平性与普遍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初步形成了“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良性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5.道路运输相关服务日趋多样
道路运输经营结构日趋多样,高速客运、现代物流、小件快运、连锁维修、汽车租赁等新型服务形式快速发展,初步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运输需求。制订实施了全国汽车维修救援网络实施方案,部分省份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汽车维修救援网络。一大批传统道路货运企业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快件货运发展迅猛,快件运输网络基本建立,运输时效性大大提高。
五个层次折射2007年道路运输发展新动向
2007年年内即将组织召开的全国性道路运输工作会议将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指导,提出今后一段时期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部署提高道路运输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能力的政策措施。
1.运输市场监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2007年,在道路运输市场准入方面,将制定推行以服务质量招投标为主要内容的道路客运班线经营权制度。在过程监管方面,将建立健全运输市场信用机制,推进交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运输企业诚信档案、信用等级制度,落实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将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违章经营,保护合法经营者和旅客、货主的权益,净化市场环境。在运用现代技术加强管理方面,将争取建立起全国道路运输信息系统,对客货营运车辆、营运驾驶员、道路运输违章处罚信息实行联网查询,将建立省级道路运管机构GPS监控平台,长途客车、危险品运输车和大型货车安装车载监控终端。
2.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健全
将建立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体系,加强煤、油、矿等重点物资和粮食、农资以及城乡居民生活用品的运输。健全完善应急运输机制和应急预案,强化应急运输能力。继续完善和扩大全国“绿色通道”网络建设,促进省际互通成网,进一步便利鲜活农产品运输。将鼓励发展甩挂运输、厢式运输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运输效率。
3.重点时段客运组织将进一步强化
对于春运及“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旅客运输工作,将创新运输组织方式,确保广大旅客能够享受到安全、便利、优质的运输服务。在2007年春运期间,交通部将与中华全国总工会、铁道部联合开展“帮助农民工顺利平安返乡行动”,将这一工作作为春运工作的重点,为农民工提供“门到门”的运输服务。
4.客货协调发展将得到进一步重视
将继续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进一步强化路面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治超检测站点规范化建设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逐步完善全国治超监控网络。研究加强超限超载运输源头监管的政策措施,继续稳妥推广计重收费。继续做好货运汽车及汽车列车推荐车型的发布工作。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对推荐车型的规费征收优惠政策。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和经济调节,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引导力度,促进货运运力水平优化升级。
5、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加快
2007年,将继续做好部分试点省的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研究建立全国道路运输驾驶员和运输车辆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可能性,为建立统一的道路运政管理信息平台奠定良好基础。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全国道路运政信息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