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微小说《讨债》的表现技巧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xiao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五、六年时间了,时不我待,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引自《人民日报》2015年1月22日1版报道)为此,“精准扶贫”成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两年的一个明确目标和重要任务。“精准扶贫”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方略,也理当成为我国当前文学艺术作品着力表现的一个重大主题。如何表现这样一个宏大的时代主题?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生活观察力的文学艺术家们,自会采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检察日报》2017年3月30日刊发的《讨债》就是一篇非同一般意义的以小见大的优秀微小说。
  讨 债
  李德霞
  一大早,村主任就去了长贵家,去找长贵要钱。
  长贵的眉毛死死拧在一起,“能再缓缓吗,等收了地里的玉米,我三千块一分不少地还你?”村主任直摇头,“当初借钱时说好了三个月还,这都过去半年了也没见你还一分。今天这事一定得做个了结!”
  长贵一条腿有残疾,这时就在院子里高高低低来回转圈,转了几圈停下来道:“这屋里的东西,你看着有用的,随便拿。”村主任噗嗤一笑:“就这,破碗破盆的我要了有啥用?”
  “那你说咋办?”
  村主任掏出烟,点上一支说:“还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来我的蔬菜大棚打工。”
  “一个月五百。你干半年,咱们两清。”
  “五百?工地上一个小工,一个月还挣六七百哩。”
  村主任扔掉烟头,背过手要走:“那你还钱啊,我不逼你。”
  第二天,长贵一瘸一拐进了村主任家的大棚。他腿瘸,心眼可不瘸。村主任只带了个把月,他就出徒了。从育秧、栽培、施肥、嫁接,到收菜、打包,每样活都干得很出色。村主任事多,大棚里的活全由长贵打理,从没出过半点差错。
  这天,村主任的媳妇从外面回来,悄悄跟丈夫说:“咱们给长贵的工钱是不是少了,惹得村里人说闲话?”村主任撇嘴道:“别人爱咋说咋说,我觉得给五百不少。也就是他吧,其他人想给我白干,我还不用呢。”“可他干的不是五百块钱的活啊。依我说,给他八百也不多。”村主任不再搭理媳妇,背手出了家门。
  日子水一般流淌,长贵干满半年那天,村主任备了几个菜,拎了一瓶酒,在大棚里和长贵喝起来。长贵来大棚半年了,跟村主任喝酒还是头一回。酒至半酣,村主任开口道:“长贵,明天你就不用来大棚了,咱们两清。”
  长贵好像干上了瘾,不太想走,“主任,留下我吧,反正你这大棚也得雇人,工钱加点就成。”
  村主任把脸一板,“你走吧,我不想雇你!”
  长贵盯着村主任,眼中有火,站起来就走。
  村主任“啪”地一拍桌子,吼道:“瞧你那熊样,就知道伺候别人,不晓得自己建个大棚,你现在什么不会呀?”
  长贵一挺身,回头看村主任,目光渐渐明亮起来。
  读完这篇不足800字的微小说,我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作为一篇表现重大社会政治主题的微小说,它不是通过喊口号或谈理论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讲述一个在现实中都能看到的平凡故事,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刻画和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揭示,通过文学作品所特有艺术感染力来实现的。所有这些,都集中体现在这篇微小说的表现技巧中——起自“欲扬先抑”,终于“画龙点睛”。
  这篇微小说以一个自古“天经地义”的欠债还钱的方式开篇:“一大早,村主任就去了长贵家,去找长贵要钱。”开门见山地把矛盾焦点呈现在了读者眼前。随继就是债务人与债权人双方最常见的交涉过程:一方苦苦求告暂缓,一方步步严辞紧逼——
  长贵的眉毛死死拧在一起,“能再缓缓吗,等收了地里的玉米,我三千块一分不少地还你?”村主任直摇头,“当初借钱时说好了三个月还,这都过去半年了也没见你还一分。今天这事一定得做个了结!”
  这里的“村主任”向村民“长贵”讨债的情景,不免会使许多上了岁数的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影片、戏曲《白毛女》中那个地主黄世仁大年三十到佃户杨白劳家堵门讨债逼债的场景。而这正是作品“欲扬先抑”的第一步,即首先让读者感受“村主任”是一个严苛之人。
  接下来的情景是——
  长贵一条腿有残疾,这时就在院子里高高低低来回转圈,转了几圈停下来道:“这屋里的东西,你看着有用的,随便拿。”村主任噗嗤一笑:“就这,破碗破盆的我要了有啥用?”
  “那你说咋办?”
  村主任掏出烟,点上一支说:“还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来我的蔬菜大棚打工。”
  “一个月五百。你干半年,咱们两清。”
  “五百?工地上一个小工,一个月还挣六七百哩。”
  村主任扔掉煙头,背过手要走:“那你还钱啊,我不逼你。”
  上面的这段对话描写,是作品“欲扬先抑”的第二步,即继续让读者感受“村主任”是一个无情之人——村主任就像影片、戏曲《白毛女》中的那个地主黄世仁要拉杨白劳的女儿喜儿去做工抵债一样。故事情节往下发展——
  第二天,长贵一瘸一拐进了村主任家的大棚。他腿瘸,心眼可不瘸。村主任只带了个把月,他就出徒了。从育秧、栽培、施肥、嫁接,到收菜、打包,每样活都干得很出色。村主任事多,大棚里的活全由长贵打理,从没出过半点差错。
  这天,村主任的媳妇从外面回来,悄悄跟丈夫说:“咱们给长贵的工钱是不是少了,惹得村里人说闲话?”村主任撇嘴道:“别人爱咋说咋说,我觉得给五百不少。也就是他吧,其他人想给我白干,我还不用呢。”“可他干的不是五百块钱的活啊。依我说,给他八百也不多。”村主任不再搭理媳妇,背手出了家门。   在上面两段文字里,作者只用了简练的叙述语言就把“长贵”的形象勾画出来了:他尽管腿有残疾,但却十分心灵手巧、勤劳踏实。他在村主任家的大棚里干活,村主任只带了他个把月就出徒了。从育秧、栽培、施肥、嫁接,到收菜、打包,每样活都干得很出色。村主任事多,大棚里的活全由长贵打理,从没出过半点差错。同时,还通过“村主任的媳妇”的语言描写——她悄悄跟丈夫说:“咱们给长贵的工钱是不是少了,惹得村里人说闲话?”“可他干的不是五百块钱的活啊。依我说,给他八百也不多。”这都既表现了“村主任的媳妇”的心地善良,也从侧面说明了“长贵”所干之事并非所值。而村主任撇嘴道:“别人爱咋说咋说,我觉得给五百不少。也就是他吧,其他人想给我白干,我还不用呢。”村主任不再搭理媳妇,背手出了家门。——这里对“村主任”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都无不是作品“欲扬先抑”的第三步,即让读者深刻感受“村主任”是一个刻薄之人。
  作品写到这里,可以说是把文中這个农村基层干部“村主任”贬抑得淋漓尽致了,即他是一个严苛之人,一个无情之人,一个刻薄之人,一个令人生厌之人。诚然,类似这样的人物形象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是的确存在的,因此,源于生活的艺术概括无可指谪。然而,作品若是这样继续写下去,最终不过是陷入“欠债还钱——打工抵债——债清人去”的窠臼。就像下面所描述的这样——
  日子水一般流淌,长贵干满半年那天,村主任备了几个菜,拎了一瓶酒,在大棚里和长贵喝起来。长贵来大棚半年了,跟村主任喝酒还是头一回。酒至半酣,村主任开口道:“长贵,明天你就不用来大棚了,咱们两清。”
  小说写到这里,本可以平平淡淡地结束。然而没想到的是——
  长贵好像干上了瘾,不太想走,“主任,留下我吧,反正你这大棚也得雇人,工钱加点就成。”
  一句话就把中国农民传统的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和心理反映出来了。然而,正如古人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一样,大凡有艺术匠心的创作者,往往会在人们意料不到的关节点上,来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只见:
  村主任把脸一板,“你走吧,我不想雇你!”
  ——“村主任”的这句斩钉截铁的话语,正是这篇微小说由“抑”转“扬”的重要关节点。只见:
  长贵盯着村主任,眼中有火,站起来就走。
  ——从神态到动作,表现了“长贵”虽然头脑简单,但却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对于这样一个必须重捶的“响鼓”,只见:
  村主任“啪”地一拍桌子,吼道:“瞧你那熊样,就知道伺候别人,不晓得自己建个大棚,你现在什么不会呀?”
  ——行文至此,作品完成了由“抑”到“扬”的大逆转,读者先前对“讨债”的“村主任”所形成的那些印象:严苛、无情、刻薄、讨厌……全部被一扫而净。相反,它给读者带来的是这样一些全新的感觉:这位“村主任”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充满智慧、讲究方法、身体力行、真情感人——看似无情实则有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必须“真抓实干,不能光喊口号”,必须“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微小说中的这位“村主任”就正是这样,他巧妙地通过一种特殊的“讨债”,以“一对一”“一帮一”的方式来践行党的“精准扶贫”方针与政策。最后,小说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长贵一挺身,回头看村主任,目光渐渐明亮起来。
  我认为这收束全文的最后一句堪称“画龙点睛”之笔!因为这“目光渐渐明亮起来”的描写十分意味深长:若朝“村主任”一方看去,这“渐渐明亮起来”的目光里,寄托着的是一种无限的鼓励与信任;若朝“长贵”一方看去,这“渐渐明亮起来”的目光里,蕴含着的是一种无言的坚强与自信。像这样的“扶贫”可谓“精准”!它不仅扶了经济上的“贫”——让“长贵”掌握了致富的技能与本领,而且扶了精神上的“贫”——让“长贵”树立了自强的信心与勇气。有人说:“贫穷的本质是人穷志短”,即“因为对未来的信心不足、预期不明确,才最导致众多穷人和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努力最终止步于‘贫穷陷阱’S曲线的左侧。如果‘志长’的话,那么贫穷可能就不是一种长久的状态。”(引自2015年12月23日“澎湃新闻”:《贫穷的本质是人穷志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讨债》这篇微小说就是通过“村主任”带领像“长贵”这样只讲“勤劳 苦干”的农民,既传授其劳动致富的技能与本领,让他们学会“科学 巧干”,又改造他们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确立精神支柱,从而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总而言之,《讨债》这篇微小说,通过十分接地气的农村题材和十分有创意的表现技巧,反映了十分高大上的时代主题——精准扶贫,值得我们阅读、欣赏与创作借鉴。
  (作者介绍:周国瑞,湖北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科技产业也出现巨大的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我国煤炭产业的稳定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煤炭企业成本增长越来越大,而且还面临
纵观新课标,我们不难发现,在对初中数学的结构要求方面,新课标有了一定的调整,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它对数学课程中的一些较为基础的部分,如基础理论等内容,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探讨小剂量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3月102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加用小剂量醒脑静
本文主要探讨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相关问题.文章首先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保持企业发展活力以及建设和谐社会三个方面明确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必要性;然后从利益分配机制的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的改革和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近年来,成都市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为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数字电视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与传统的纸质传播相比,新的媒体传播媒介具有速度快、传播广、传播影响力大等特点,并且现代生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提问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给其他学科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一定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