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当今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并提出了增强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9-02
独生子女大学生是近年来高校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群体,从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20多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正逐年增长。据调查,成都市的几所高职院校中独生子女学生已达65%左右。由于他们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也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都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举措,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目前高校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征
(一)性情孤傲,人际交往能力低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1]。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渴望交往,渴望友情。但由于他们长期以来的娇生惯养,自我中心严重,不懂得尊重理解别人;想与人交往,却不愿袒露心声,性格孤傲,我行我素。由于他们从小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基本的交往技能,不懂得商量、理解、谦让,不会和同伴相处,导致其人际交往不畅,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其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度溺爱和保护,他们的意志发展水平不够,表现为优柔寡断、盲目从众等。独生子女大学生长期在家长的庇护下,被动学习。进入大学后,一旦摆脱了父母的监控,就会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放任自流;有的甚至造成习惯性逃课,导致考试经常挂科。情绪多变,忽冷忽热;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容易丧失信心,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情绪控制能力弱。
(三)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差
在调查中,有54%的学生选择“回避”遇到的困难或矛盾,仅有16.4%的选择“正视并妥善解决”。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高。由于许多独生子女是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家庭众心捧月的呵护,没有经受过磨练,致使感情与心理相当脆弱。以至于很多独生子女学生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会表现出过度悲观、失望、焦虑、偏执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采取自虐或危害他人的方式进行极端宣泄,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四)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弱
经调查研究发现,有85%的独生子女学生“几乎没经历过实际生活的历练”;“每周都要和家长联系”的占62%;有44.12%的学生“每学期要回家5次以上”;“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向父母求助”的超过38.8%。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时时处处备受家人的呵护,事事由父母越俎代庖,以至于养成了懒惰、怯懦、依赖性强、主动性差等不良品质[2]。进入大学后,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有的同学表现出不会理财,有的同学甚至不会洗衣叠被,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同学害怕毕业,焦虑不安,不知如何融入社会。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面对全新的环境,便无所适从,难以适应社会。
二、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3]。当今,多数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其子女寄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的期望。他们将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轴心,为了给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处处给予特殊照顾和呵护。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這种特殊的家庭地位会易使独生子女变得骄傲自满、任性放纵、助长了“自我中心”意识,从而形成了骄横拔扈、自私自利的心理。另外,独生子女很少与同辈进行交往,很少能独力地探索事物,很少有机会发现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易导致独生子女学生性格内向、独立性差、人际交往能力缺乏等。
(二)学校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素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非智力素质,导致许多学生每天就是学习、考试度过,他们背负着太沉重的包袱和压力。在这种机制下,学校很难将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他们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虽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但品德素质不高,很少能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便出现了厌学、焦虑、自卑,甚至为逃避现实而轻生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大学生有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但高校活动内容与形式枯燥、单一,再加上独生子女大学生活动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使他们觉得大学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丰富多彩,而是单调乏味的。因此,在现实的碰撞下,独生子女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容易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社会原因
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人,其心理活动和状态无时不与社会价值追求、社会舆论导向和道德观念等各种社会信息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经济、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入,高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4],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思想与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真才实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把握和创造一切机会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迫切性和压力感愈加强烈,处理不当的就易产生紧张、压抑、不安等负面情绪。另外,当今社会的分配不公、官僚腐败、道德失范等一些消极思潮,给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冲击,易使他们在理想、信念、追求上盲目、迷惘,产生心理偏差。
三、对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长问题上,学校、家庭、社会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与期望。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5],发挥他们共建、共育、共发展的重要作用,为独生子女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1、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需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根据其子女的身心特点进行合理的教育与引导;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情绪氛围,使子女从小就懂得互尊、互助、互爱。
2、改变“襁褓式”的教育方式[6]。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把爱和严相结合。要关注其子女真正的需要,不能过分溺爱、纵容、满足子女的一些无理要求,把握好爱的尺度,约束他们不正当的行为。再次,加强对子女独立自主的能力的培养。多给子女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3、可以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强化子女面对困难的耐挫能力和面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独生子女父母只有做到关爱而不溺爱,信任而不纵容,帮助而不取代,才能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不骄不宠、勤俭节约、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良好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1、抓好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思政教师或班主任应多关心新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引导他们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协助他们制定生活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等,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培养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
2、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独生子女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建立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档案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排除心理障碍,塑造健全人格。
3、实施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在公益劳动、实验课、各类实习以及军训等实践教学中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
4、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他们走出学校,走入社会,全面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和融合。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塑造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1、政府部门应通过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加大宣传力度,牢牢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机构,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手段,举办“家长学校”、“好家长经验交流会”、“独生子女大学生家庭教育培训班”等,帮助其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指导家长为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各种社会团体还可以通过开展“义务家教”、“捐资助残”等系列奉献爱心活动,让独生子女大学生真正从心灵深处去懂得感恩和关爱他人,提高他们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更进一步地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独生子女将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一支主力军。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7]。为使独生子女大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必须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科学地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彭钫.关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9,(10):21-22.
[2]陈亮,李宗霖.浅谈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青春岁月,2011,(2):6-7.
[3]陈伟,牟艳娟,阳胜权,徐辉.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桂林航天工业专科学校学报,2009,(3):45-47.
[4]杜元林.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探析及教育[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5-26.
[5]赵昕.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12.
[6]关旭明,何红.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教育策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2-24.
[7]阮阳,刘莎.当前中国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Z2).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9-02
独生子女大学生是近年来高校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群体,从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20多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正逐年增长。据调查,成都市的几所高职院校中独生子女学生已达65%左右。由于他们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也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都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举措,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目前高校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征
(一)性情孤傲,人际交往能力低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1]。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渴望交往,渴望友情。但由于他们长期以来的娇生惯养,自我中心严重,不懂得尊重理解别人;想与人交往,却不愿袒露心声,性格孤傲,我行我素。由于他们从小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基本的交往技能,不懂得商量、理解、谦让,不会和同伴相处,导致其人际交往不畅,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其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度溺爱和保护,他们的意志发展水平不够,表现为优柔寡断、盲目从众等。独生子女大学生长期在家长的庇护下,被动学习。进入大学后,一旦摆脱了父母的监控,就会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放任自流;有的甚至造成习惯性逃课,导致考试经常挂科。情绪多变,忽冷忽热;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容易丧失信心,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情绪控制能力弱。
(三)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差
在调查中,有54%的学生选择“回避”遇到的困难或矛盾,仅有16.4%的选择“正视并妥善解决”。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高。由于许多独生子女是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家庭众心捧月的呵护,没有经受过磨练,致使感情与心理相当脆弱。以至于很多独生子女学生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会表现出过度悲观、失望、焦虑、偏执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采取自虐或危害他人的方式进行极端宣泄,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四)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弱
经调查研究发现,有85%的独生子女学生“几乎没经历过实际生活的历练”;“每周都要和家长联系”的占62%;有44.12%的学生“每学期要回家5次以上”;“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向父母求助”的超过38.8%。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时时处处备受家人的呵护,事事由父母越俎代庖,以至于养成了懒惰、怯懦、依赖性强、主动性差等不良品质[2]。进入大学后,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有的同学表现出不会理财,有的同学甚至不会洗衣叠被,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同学害怕毕业,焦虑不安,不知如何融入社会。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面对全新的环境,便无所适从,难以适应社会。
二、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3]。当今,多数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其子女寄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的期望。他们将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轴心,为了给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处处给予特殊照顾和呵护。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這种特殊的家庭地位会易使独生子女变得骄傲自满、任性放纵、助长了“自我中心”意识,从而形成了骄横拔扈、自私自利的心理。另外,独生子女很少与同辈进行交往,很少能独力地探索事物,很少有机会发现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易导致独生子女学生性格内向、独立性差、人际交往能力缺乏等。
(二)学校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素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非智力素质,导致许多学生每天就是学习、考试度过,他们背负着太沉重的包袱和压力。在这种机制下,学校很难将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他们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虽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但品德素质不高,很少能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便出现了厌学、焦虑、自卑,甚至为逃避现实而轻生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大学生有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但高校活动内容与形式枯燥、单一,再加上独生子女大学生活动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使他们觉得大学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丰富多彩,而是单调乏味的。因此,在现实的碰撞下,独生子女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容易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社会原因
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人,其心理活动和状态无时不与社会价值追求、社会舆论导向和道德观念等各种社会信息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经济、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入,高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4],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思想与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真才实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把握和创造一切机会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迫切性和压力感愈加强烈,处理不当的就易产生紧张、压抑、不安等负面情绪。另外,当今社会的分配不公、官僚腐败、道德失范等一些消极思潮,给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冲击,易使他们在理想、信念、追求上盲目、迷惘,产生心理偏差。
三、对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成长问题上,学校、家庭、社会都有着共同的目标与期望。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5],发挥他们共建、共育、共发展的重要作用,为独生子女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1、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父母需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根据其子女的身心特点进行合理的教育与引导;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情绪氛围,使子女从小就懂得互尊、互助、互爱。
2、改变“襁褓式”的教育方式[6]。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把爱和严相结合。要关注其子女真正的需要,不能过分溺爱、纵容、满足子女的一些无理要求,把握好爱的尺度,约束他们不正当的行为。再次,加强对子女独立自主的能力的培养。多给子女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鼓励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3、可以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强化子女面对困难的耐挫能力和面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独生子女父母只有做到关爱而不溺爱,信任而不纵容,帮助而不取代,才能培养独生子女大学生不骄不宠、勤俭节约、独立自主、自尊自强的良好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品质
1、抓好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思政教师或班主任应多关心新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引导他们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协助他们制定生活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等,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培养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
2、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独生子女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建立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档案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排除心理障碍,塑造健全人格。
3、实施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在公益劳动、实验课、各类实习以及军训等实践教学中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
4、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他们走出学校,走入社会,全面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沟通和融合。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塑造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1、政府部门应通过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加大宣传力度,牢牢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独生子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机构,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手段,举办“家长学校”、“好家长经验交流会”、“独生子女大学生家庭教育培训班”等,帮助其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指导家长为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各种社会团体还可以通过开展“义务家教”、“捐资助残”等系列奉献爱心活动,让独生子女大学生真正从心灵深处去懂得感恩和关爱他人,提高他们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更进一步地增强社会责任感。
总之,独生子女将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一支主力军。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7]。为使独生子女大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必须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科学地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彭钫.关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9,(10):21-22.
[2]陈亮,李宗霖.浅谈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青春岁月,2011,(2):6-7.
[3]陈伟,牟艳娟,阳胜权,徐辉.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桂林航天工业专科学校学报,2009,(3):45-47.
[4]杜元林.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探析及教育[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5-26.
[5]赵昕.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12.
[6]关旭明,何红.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教育策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2-24.
[7]阮阳,刘莎.当前中国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