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抑价现象及理论评述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IPO抑价现象是证券市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学术界众说纷纭,还没形成统一的认识,IPO抑价现象依然是困扰金融学界的难题。分析我国IPO抑价问题应该首先认识到当前流行的核心理论,进而找出能够解释我国股市IPO抑价问题的理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中国的股票市场。
  [关键词] IPO抑价信号假说壳资源假说
  
  一、引言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是指股份公司委托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第一次公开在股票市场上向潜在的广大投资者发售股份,为项目投资募集权益资本。通常IPO股票上市首日的收盘价要远远高于其招股发行价格,使认购IPO的投资者能够获得超过正常的股票收益率。这就是所谓的股票IPO抑价也就是股票的发行价格偏低。
  国外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中,IPO抑价现象几乎是普遍存在的。
  按有效市场假说,新股上市不应该存在超额认购报酬现象,因为众多的逐利行为会使超额利润消失,但众多的对各国证券一级市场的实证研究的结论均支持“新股上市存在超额报酬率的说法”,Ibbotson因不明其理称之为一级市场之谜。此后,众多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但这些理论在解释该问题时存在不足。目前对该现象解释的主要观点有:信号发送假说、投资银行垄断假说、壳资源假说等。
  
  二、已有文献评述
  
  1.信号(signaling)假说。Grinblatt and Hwang(1989)认为IPO的招股价和发行公司原股东保留股份的百分比是公司内在价值的信号。这两个信号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流的均值和方差。从而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Welch( 1989)认为IPO定价偏低是发行公司为了将来发行新股能获得较高的发行价。
  2.投资银行垄断假说。BARON(1982年)认为投资银行利用其市场信息资源的垄断优势而对发行价格进行折价,这样可以减少投资银行在承销或包销该股票时的风险,而且通过折价投资银行还可以和与其关系密切都投资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可以进一步的降低风险。而且投资银行由于处于垄断地位,长期对IPO进行折价发行,从而使所有的客户、投资者和监管机构都认为IPO折价现象是非常正常的。该理论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该理论还是没有考虑到IPO过程的投资者。而且公司察觉这种情况后会和投资银行进行磋商,要求按公司的实际价值定价,并有可能许诺分给投资银行一部分好处,从而达到二者共赢的局面。
  3.投机一泡沫假说(Speculative bubble hypothe-sis)。此假说认为IPO过高的超额报酬率是投机者投机欲望造成的。由于IPO被投资者过度认购,许多投机者以招股价认购IPO不易成功。一旦IPO挂牌上市,投机因素会将IPO价格推到超过其内在价值的价位。
  4.随潮流(bandwagon)假说。WELH(1992年)从投资者心理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投资者有普遍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在做投资决策时往往会观察别的投资者的行为,并跟从做出相似的行为的决策。当IPO定价过高时,一旦出现投资者认购股票热情不高时,市场其他有意购买的投资者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会导致公司上市失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发行者会通过低的价格来吸引第一批投资者,诱发其他投资者。该假说从投资者心理来解释IPO抑价现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更接近现实情况。但没有从投资者的心理角度来揭示投资者的决策机制,所以该理论的解释力受到影响。
  5.所有权分散假说。该理论认为公司在IPO时折价发行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申购该公司的股票,这样就可以使公司的所有权更为分散。所有权的分散可以增加该公司股票的流动性,而且可以减低公司外部对公司管理层所造成的压力。
  
  三、结论
  
  以上这些理论都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IPO抑价理论。都是以理性投资者为假设前提,并融合现代信息经济和博弈论而发展起来的,是近年来IPO折价理论的核心,并且获得了实证研究的支持。除了以上几种代表的观点,还有一些学者运用博弈论、制度经济学、风险决策理论等来解释IPO抑价现象,限于篇幅不再陈述。就目前的文献而言,所有的观点都能够从某种层面上对该现象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IPO抑价现象比较复杂,至今仍未形成一种能够被主流意识普遍接受的观点。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转轨过程中的新兴市场,其IPO折价现象尤为突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原因,更有其特殊性的原因。研究中国的IPO折价现象应该先认识国际市场上IPO折价的现状及理论前沿,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深入地研究中国市场,这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其他文献
[摘要] 新“CR”法案的通过,给我国打火机行业带来震荡性冲击和巨大挑战,围绕“CR”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其事件始末涉及很多法律问题,我国企业对此应积极应对,同时在“CR”背后还隐含对专利权重新定位的思考。  [关键词] CR法案打火机技术贸易壁垒专利权  所谓“CR”,听起来玄之又玄又冰冷的英文字母,在本文的议题下系指“Child Resistance”,即传说中的CR法案(Child Res
期刊
严格税收执法是依法治税的关键,而目前我国税收执法中存在着一些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越权执法、乱征乱罚等现象,使税收执法问题受到各级税务机关的重视,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加强和规范税收执法工作,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经验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一、国外的税收立法经验    由于税收执法受政治、经济体制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的税收执法能力参差不齐。其先进经验可归结如下:  1.普遍化的
期刊
[摘要] 经济法与行政法一直以来因调整对象混同难以分清而影响经济法的独立。本文试图一个收缩的思维,纯化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并从管理学的角度对经济法与行政法调整对象进行比较,以期构建经济法——国家维护经济规律良性运行法律新模式。  [关键词] 经济法行政法比较调整对象    一、学界对经济法与行政法区别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1.主要观点  (1)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说  经济法主体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
期刊
[摘要] 色彩作为一种主要视觉语言,是企业LOGO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恰当的使用色彩可以加强整个企业LOGO的理念表现和内在含义的传达。同时色彩作为视觉审美的核心,也是产生审美活动最引人注目的因素。本文通过对色彩视觉效果、表情效果、象征效果的特性分析,阐述了色彩在LOGO设计的审美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LOGO设计色彩审美  美,是一个极为诱人的神秘之物。一切艺术都是围绕美而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EVA的历史回顾和含义介绍后,分析了EVA提升公司价值的途径,和与传统会计评价指标相比的优缺点。  [关键词] EVA传统评价指标    一、EVA的历史来源    早在经济学的开山之作——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对经济利润有了阐述,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再一次明确表达什么是经济利润,1982年,美国斯图尔特公司Stern Stewart成立,提出
期刊
[摘要] 企业文化理论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它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科学发展观应该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石,现代企业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 现代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发展  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它以自发或自觉的态式存在着。中国的老字号同仁堂和瑞福祥正因为有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才能传承至今。但是,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理论是20世纪80
期刊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已在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推广使用。近年来,随着审计风险的日益增加,我国审计职业界和学术界对它的探讨越来越多,采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新审计准则的出台使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和推广势在必行。    一、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运用的现状    1.审计理论方面  首先,在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上,学者们各抒己见:秦荣生(2003)将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的规定为主,与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进行比较。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基础的差异比较、现金流量预测要求的差异比较、首次计提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差异比较、货币时间价值后续处理的差异比较、在资产减值中运用评估值的差异比较和资产减值准备披露的比较这六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 资产减值现金产出单元现金流量  进行资产减值会计处理
期刊
1969年,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了金融结构理论。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一国金额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其中金融相关比率(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 FIR)最重要,FIR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加上对外净资产)之比。  现有的很多文献中都把M2/GDP或者金融资产总量/GDP的比值作为FIR,这样的
期刊
[摘要] “十一五”时期是上虞市抓住历史性机遇,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关键时期。本文在深入分析上虞市服务业现实基础的前提下,重点探讨了大杭州湾时代背景下上虞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并围绕全市“四三四”的服务业发展体系提出了若干战略重点任务建议。  [关键词] 中心城区中介服务业发展思路对策研究  伴随全市持续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和快速演进的城市化进程,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