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墨写心性,艺术的独立与高尚正是体现于它的——恰如其分。实践出真知,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美术学院这样坚实与包容的严谨体系里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与创造的可能。我们为艺术,为中华文明,为传承以中国画和书法为代表的艺术而坚持不懈,努力进取。
【关键词】中国画和书法专业;教育;为艺术战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戊戌春月,迎着春风春光,心中油然升起一首名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今人是我,可是我亦生出了古时、故日的心窍,我且以为:我犹如浮萍或是一棵行走的松。我要远行,行前我裹满了我爱的茶——亦如我怀揣的一方印“松行施茶”。寄愿此行一切顺利而如意!
待我真正地进入这所我最熟悉而又陌生的最高美术学府的时候,我才逐渐地、慢慢地走进它。中国美院确实不同凡响,一是,传承有序;二是,治学严谨;三是,教师有担当。
虽然我对传统艺术有一定的基础性的了解,然而这次我则是非常跨界,因为如此专业而又神圣的中国画和书法的艺术教育人才的培训与学习,就我来讲确实是第一次。在这里,我第一个比较大的受益之处就是中国美术学院是比较严肃而严谨的治学育人之境,其优良的艺术历史传承与人文情怀的积淀,使其有足以比拟天下的恒永能量先行设置高地和平台来释放每一个有激情的学子的胸怀。当然,这个有益的过程是真真正正地、务实地一步一环节的具体体现在我个人的每一个关键阶段的、实实在在的学习进程之中的。我从第一天起就再次从零开始,由书法临摹书写以及自我习练和创作始,就较为系统化地演绎了一遍,也恰好就使自己的书写性,尤其是发心乎的书写与写书鉴字的大体过程寻找到了一个适宜自我的具体表现形态的状态和态势。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我其实一直在默默地遵循当初在北京时老师的谆谆教诲——以艺进道、技道兼修以及知行并一。
书法书写一定要有法度和书帖的相辅斧正,否则就没有生命力。书帖选择方面我更倾向于诸如《爨宝子》和魏碑、隶篆等。在完成本体任务的基础上,可以更多地寻找和探究自己未来的可能性,尽可能地展现属于个人秉性的显性特质。按照总体布局和学习计划的进程:第一周书法重在完成基础,奠定重中之重的书写训练过程。
第二周的山水课程,其实是我愿意从事和想要更有突破性的工作。我最大的感触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正确地知悉并确立了笔墨山水写本来面目、写胸怀的感受;第二就是山水的情怀之根本,便是借景抒情、章法和程式化的演绎,造就心手合一的境界最好。
第三周的花鸟课程中,我的体验其实也是延续和加深了许多年前的回忆!其一是自小就观摩并摹写过的宋元临本(如赵佶、王冕等),包括了明清以来的如唐寅、吴镇、恽南田等。这期间于光华、叶 芃 、刘万鸣等教授都为我们作了细致而耐心的讲授,这些多半是我早已熟知且有幸能够亲聆受教的良师益友,从诸位师长身上我获益匪浅,我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试想:又有哪个机构和教学单位能够一瞬间对接到这么多大师级的人物和专业的师资来为我们授课、答疑解惑?我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体悟便是:花鸟亦是自然形态的总结与悟道,鉴取适度的造型与控制范畴来构设符合自我的绘画和花鸟意境之精神。这是根本、亦是符合人情胸怀的大事。
第四周的人物的课程中,给我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因为我所学的专业是油画,而用毛笔表现与概括,对我来说是难以适应的。记得多年前用过笔墨造型方法,但是,那毕竟是过去式了。而我一开始就是水墨人物写生与创作实验,授课导师为当代水墨人物画代表黄骏教授。他为我们作范画,还专门为我们开设了专题讲座,把以往我们对水墨人物画的理解与表现加以修正。看到我画的第一幅人物写生作品,黄老师竟然不吝夸奖与鼓励,亲手为我示范。再如,花俊教授则一开始就大胆地邀约学员一起开展师生互动来画人物写生,这样互动的学习效应和效果使我受益匪浅。
第五周,我们在雁荡山进行写生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往我是以西双版纳为代表性的热带雨林题材和氛围中,尤其是以“大花鸟画”的视点来践行自我的观察、思考并创作。而在雁荡山中的十余日,我却是以山水对象为主体的,每天都兢兢业业地完成数幅写生草稿和水墨作品。当然,心中所想皆是围绕书法蕴意与线条的融合,也含有工笔的严谨造型,还有意识地把“人山花”相融合的写生实验性作品当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训练过程。
做一个始终有情怀和抱负的人,这是一个至上的夙愿。我从事艺术便是基于这些朴素而又本真的实际追求!我愿意用一生的努力来完成我的梦想。
回到现实中,那便是具体的创作阶段。因为有了提前的临摹准备和雁荡山的采风写生实践活动,我在素材整理与成果积累方面也用了一定的心思。我愈坚定“古忆先师、近摹知世”的学习目标,比如山水画家展子虔,宋元明清以来的圣贤代表以及八大山人和石涛等,近现代的吴昌硕、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还有吴山明、陈平、张谷 旻 、朱红和陈磊等,对王冬龄先生书法情趣的意念、王赞院长的情怀、黄骏院长的魅力、花俊老师的性情,还有王来阳班主任以及其他辅导老师们的意识引导等。这些正好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思想发展的根基,成为我艺术创作母体的基本动因。参照我自身的现实状况,亦想达成一定的思想与创新的突破。因此,我也不单是拘泥于这些大师和老师的思考,我还以遵循自然为师写心中造化,取现实而升华内心的感悟与感受!创作中,我为了达成合适合理的构图与艺术创作的再现效用,我始终坚持一个基本点:画我生活历练的山水清音;两个目的:一是写心中无限情怀;二是概括与适当的夸张和拟人手法,再现有限而又生机勃勃的状态而呈现自然;三个实现的标的:一是据实而生写;二是借喻手法而彰显;三是围绕题材而不局限于体裁。关键是借有限的笔墨和有限的自我放大内心的欲求,无限可能地展示出我们对中国画和书法专业艺术的巧妙解读!争取不辜负各位导师以及国家和中国美术学院的大的期望。
创作中几易其稿,整个创作过程是一个相对痛苦的过程,如分娩一般,总觉得怀时有些匆忙,但是又急于想赶紧地生产出来。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很有实践和实践性价值的。试想:很顺畅的创作也许就会过于油腻而不够坚涩和拙沉。当然,惟愿既要拙朴自然,还要表达顺畅和灵动最好。
如果只有犹豫或者是停滞的时候,其实也就是伤口要愈合长肉的过程。此时更显关键和重要,一定要慎之又慎!所谓“深思熟虑”和“膽大心细”,就是要在具体的细节上把握好核心的目标,不要“为拙而拙”或故意造作。我的切身体会便是:抒发自我的秉性、写真实的自我!笔墨心性结合品性与研修初心——为艺术战而“不谋而合”。
要做有担当的人,要做真性情的人,要做一生为生命诠释而有所图的人。因此,我是在两个闲性的使命感召下求“松行施茶”和“澄茶华松”,这“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我的目标所指——中华神游,为艺术自由践行!
参考文献:
[1]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凌沧.唐代人物画[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
[3]黄专,严善錞.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胥甲军(1981-),男,湖北丹江口人,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画和书法教育人才培养”研修项目成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艺术考级考官,国家艺术基金“高等艺术职业学院中国画和书法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研修班学员,香港国际画院一级美术师,国家高级茶艺师,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华剪纸》特约记者,研究方向: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
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高等艺术职业学院中国画和书法专业教育人才培养项目资助(证书编号:2017-A-04-(075)-0589)。
【关键词】中国画和书法专业;教育;为艺术战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戊戌春月,迎着春风春光,心中油然升起一首名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今人是我,可是我亦生出了古时、故日的心窍,我且以为:我犹如浮萍或是一棵行走的松。我要远行,行前我裹满了我爱的茶——亦如我怀揣的一方印“松行施茶”。寄愿此行一切顺利而如意!
待我真正地进入这所我最熟悉而又陌生的最高美术学府的时候,我才逐渐地、慢慢地走进它。中国美院确实不同凡响,一是,传承有序;二是,治学严谨;三是,教师有担当。
虽然我对传统艺术有一定的基础性的了解,然而这次我则是非常跨界,因为如此专业而又神圣的中国画和书法的艺术教育人才的培训与学习,就我来讲确实是第一次。在这里,我第一个比较大的受益之处就是中国美术学院是比较严肃而严谨的治学育人之境,其优良的艺术历史传承与人文情怀的积淀,使其有足以比拟天下的恒永能量先行设置高地和平台来释放每一个有激情的学子的胸怀。当然,这个有益的过程是真真正正地、务实地一步一环节的具体体现在我个人的每一个关键阶段的、实实在在的学习进程之中的。我从第一天起就再次从零开始,由书法临摹书写以及自我习练和创作始,就较为系统化地演绎了一遍,也恰好就使自己的书写性,尤其是发心乎的书写与写书鉴字的大体过程寻找到了一个适宜自我的具体表现形态的状态和态势。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我其实一直在默默地遵循当初在北京时老师的谆谆教诲——以艺进道、技道兼修以及知行并一。
书法书写一定要有法度和书帖的相辅斧正,否则就没有生命力。书帖选择方面我更倾向于诸如《爨宝子》和魏碑、隶篆等。在完成本体任务的基础上,可以更多地寻找和探究自己未来的可能性,尽可能地展现属于个人秉性的显性特质。按照总体布局和学习计划的进程:第一周书法重在完成基础,奠定重中之重的书写训练过程。
第二周的山水课程,其实是我愿意从事和想要更有突破性的工作。我最大的感触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正确地知悉并确立了笔墨山水写本来面目、写胸怀的感受;第二就是山水的情怀之根本,便是借景抒情、章法和程式化的演绎,造就心手合一的境界最好。
第三周的花鸟课程中,我的体验其实也是延续和加深了许多年前的回忆!其一是自小就观摩并摹写过的宋元临本(如赵佶、王冕等),包括了明清以来的如唐寅、吴镇、恽南田等。这期间于光华、叶 芃 、刘万鸣等教授都为我们作了细致而耐心的讲授,这些多半是我早已熟知且有幸能够亲聆受教的良师益友,从诸位师长身上我获益匪浅,我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试想:又有哪个机构和教学单位能够一瞬间对接到这么多大师级的人物和专业的师资来为我们授课、答疑解惑?我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体悟便是:花鸟亦是自然形态的总结与悟道,鉴取适度的造型与控制范畴来构设符合自我的绘画和花鸟意境之精神。这是根本、亦是符合人情胸怀的大事。
第四周的人物的课程中,给我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因为我所学的专业是油画,而用毛笔表现与概括,对我来说是难以适应的。记得多年前用过笔墨造型方法,但是,那毕竟是过去式了。而我一开始就是水墨人物写生与创作实验,授课导师为当代水墨人物画代表黄骏教授。他为我们作范画,还专门为我们开设了专题讲座,把以往我们对水墨人物画的理解与表现加以修正。看到我画的第一幅人物写生作品,黄老师竟然不吝夸奖与鼓励,亲手为我示范。再如,花俊教授则一开始就大胆地邀约学员一起开展师生互动来画人物写生,这样互动的学习效应和效果使我受益匪浅。
第五周,我们在雁荡山进行写生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往我是以西双版纳为代表性的热带雨林题材和氛围中,尤其是以“大花鸟画”的视点来践行自我的观察、思考并创作。而在雁荡山中的十余日,我却是以山水对象为主体的,每天都兢兢业业地完成数幅写生草稿和水墨作品。当然,心中所想皆是围绕书法蕴意与线条的融合,也含有工笔的严谨造型,还有意识地把“人山花”相融合的写生实验性作品当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训练过程。
做一个始终有情怀和抱负的人,这是一个至上的夙愿。我从事艺术便是基于这些朴素而又本真的实际追求!我愿意用一生的努力来完成我的梦想。
回到现实中,那便是具体的创作阶段。因为有了提前的临摹准备和雁荡山的采风写生实践活动,我在素材整理与成果积累方面也用了一定的心思。我愈坚定“古忆先师、近摹知世”的学习目标,比如山水画家展子虔,宋元明清以来的圣贤代表以及八大山人和石涛等,近现代的吴昌硕、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还有吴山明、陈平、张谷 旻 、朱红和陈磊等,对王冬龄先生书法情趣的意念、王赞院长的情怀、黄骏院长的魅力、花俊老师的性情,还有王来阳班主任以及其他辅导老师们的意识引导等。这些正好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思想发展的根基,成为我艺术创作母体的基本动因。参照我自身的现实状况,亦想达成一定的思想与创新的突破。因此,我也不单是拘泥于这些大师和老师的思考,我还以遵循自然为师写心中造化,取现实而升华内心的感悟与感受!创作中,我为了达成合适合理的构图与艺术创作的再现效用,我始终坚持一个基本点:画我生活历练的山水清音;两个目的:一是写心中无限情怀;二是概括与适当的夸张和拟人手法,再现有限而又生机勃勃的状态而呈现自然;三个实现的标的:一是据实而生写;二是借喻手法而彰显;三是围绕题材而不局限于体裁。关键是借有限的笔墨和有限的自我放大内心的欲求,无限可能地展示出我们对中国画和书法专业艺术的巧妙解读!争取不辜负各位导师以及国家和中国美术学院的大的期望。
创作中几易其稿,整个创作过程是一个相对痛苦的过程,如分娩一般,总觉得怀时有些匆忙,但是又急于想赶紧地生产出来。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很有实践和实践性价值的。试想:很顺畅的创作也许就会过于油腻而不够坚涩和拙沉。当然,惟愿既要拙朴自然,还要表达顺畅和灵动最好。
如果只有犹豫或者是停滞的时候,其实也就是伤口要愈合长肉的过程。此时更显关键和重要,一定要慎之又慎!所谓“深思熟虑”和“膽大心细”,就是要在具体的细节上把握好核心的目标,不要“为拙而拙”或故意造作。我的切身体会便是:抒发自我的秉性、写真实的自我!笔墨心性结合品性与研修初心——为艺术战而“不谋而合”。
要做有担当的人,要做真性情的人,要做一生为生命诠释而有所图的人。因此,我是在两个闲性的使命感召下求“松行施茶”和“澄茶华松”,这“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我的目标所指——中华神游,为艺术自由践行!
参考文献:
[1]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凌沧.唐代人物画[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
[3]黄专,严善錞.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胥甲军(1981-),男,湖北丹江口人,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画和书法教育人才培养”研修项目成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艺术考级考官,国家艺术基金“高等艺术职业学院中国画和书法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研修班学员,香港国际画院一级美术师,国家高级茶艺师,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华剪纸》特约记者,研究方向: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
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高等艺术职业学院中国画和书法专业教育人才培养项目资助(证书编号:2017-A-04-(075)-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