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理存真、笔墨问执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墨写心性,艺术的独立与高尚正是体现于它的——恰如其分。实践出真知,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美术学院这样坚实与包容的严谨体系里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与创造的可能。我们为艺术,为中华文明,为传承以中国画和书法为代表的艺术而坚持不懈,努力进取。
  【关键词】中国画和书法专业;教育;为艺术战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戊戌春月,迎着春风春光,心中油然升起一首名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今人是我,可是我亦生出了古时、故日的心窍,我且以为:我犹如浮萍或是一棵行走的松。我要远行,行前我裹满了我爱的茶——亦如我怀揣的一方印“松行施茶”。寄愿此行一切顺利而如意!
  待我真正地进入这所我最熟悉而又陌生的最高美术学府的时候,我才逐渐地、慢慢地走进它。中国美院确实不同凡响,一是,传承有序;二是,治学严谨;三是,教师有担当。
  虽然我对传统艺术有一定的基础性的了解,然而这次我则是非常跨界,因为如此专业而又神圣的中国画和书法的艺术教育人才的培训与学习,就我来讲确实是第一次。在这里,我第一个比较大的受益之处就是中国美术学院是比较严肃而严谨的治学育人之境,其优良的艺术历史传承与人文情怀的积淀,使其有足以比拟天下的恒永能量先行设置高地和平台来释放每一个有激情的学子的胸怀。当然,这个有益的过程是真真正正地、务实地一步一环节的具体体现在我个人的每一个关键阶段的、实实在在的学习进程之中的。我从第一天起就再次从零开始,由书法临摹书写以及自我习练和创作始,就较为系统化地演绎了一遍,也恰好就使自己的书写性,尤其是发心乎的书写与写书鉴字的大体过程寻找到了一个适宜自我的具体表现形态的状态和态势。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我其实一直在默默地遵循当初在北京时老师的谆谆教诲——以艺进道、技道兼修以及知行并一。
  书法书写一定要有法度和书帖的相辅斧正,否则就没有生命力。书帖选择方面我更倾向于诸如《爨宝子》和魏碑、隶篆等。在完成本体任务的基础上,可以更多地寻找和探究自己未来的可能性,尽可能地展现属于个人秉性的显性特质。按照总体布局和学习计划的进程:第一周书法重在完成基础,奠定重中之重的书写训练过程。
  第二周的山水课程,其实是我愿意从事和想要更有突破性的工作。我最大的感触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正确地知悉并确立了笔墨山水写本来面目、写胸怀的感受;第二就是山水的情怀之根本,便是借景抒情、章法和程式化的演绎,造就心手合一的境界最好。
  第三周的花鸟课程中,我的体验其实也是延续和加深了许多年前的回忆!其一是自小就观摩并摹写过的宋元临本(如赵佶、王冕等),包括了明清以来的如唐寅、吴镇、恽南田等。这期间于光华、叶 芃 、刘万鸣等教授都为我们作了细致而耐心的讲授,这些多半是我早已熟知且有幸能够亲聆受教的良师益友,从诸位师长身上我获益匪浅,我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试想:又有哪个机构和教学单位能够一瞬间对接到这么多大师级的人物和专业的师资来为我们授课、答疑解惑?我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体悟便是:花鸟亦是自然形态的总结与悟道,鉴取适度的造型与控制范畴来构设符合自我的绘画和花鸟意境之精神。这是根本、亦是符合人情胸怀的大事。
  第四周的人物的课程中,给我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因为我所学的专业是油画,而用毛笔表现与概括,对我来说是难以适应的。记得多年前用过笔墨造型方法,但是,那毕竟是过去式了。而我一开始就是水墨人物写生与创作实验,授课导师为当代水墨人物画代表黄骏教授。他为我们作范画,还专门为我们开设了专题讲座,把以往我们对水墨人物画的理解与表现加以修正。看到我画的第一幅人物写生作品,黄老师竟然不吝夸奖与鼓励,亲手为我示范。再如,花俊教授则一开始就大胆地邀约学员一起开展师生互动来画人物写生,这样互动的学习效应和效果使我受益匪浅。
  第五周,我们在雁荡山进行写生与社会实践活动。以往我是以西双版纳为代表性的热带雨林题材和氛围中,尤其是以“大花鸟画”的视点来践行自我的观察、思考并创作。而在雁荡山中的十余日,我却是以山水对象为主体的,每天都兢兢业业地完成数幅写生草稿和水墨作品。当然,心中所想皆是围绕书法蕴意与线条的融合,也含有工笔的严谨造型,还有意识地把“人山花”相融合的写生实验性作品当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训练过程。
  做一个始终有情怀和抱负的人,这是一个至上的夙愿。我从事艺术便是基于这些朴素而又本真的实际追求!我愿意用一生的努力来完成我的梦想。
  回到现实中,那便是具体的创作阶段。因为有了提前的临摹准备和雁荡山的采风写生实践活动,我在素材整理与成果积累方面也用了一定的心思。我愈坚定“古忆先师、近摹知世”的学习目标,比如山水画家展子虔,宋元明清以来的圣贤代表以及八大山人和石涛等,近现代的吴昌硕、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还有吴山明、陈平、张谷 旻 、朱红和陈磊等,对王冬龄先生书法情趣的意念、王赞院长的情怀、黄骏院长的魅力、花俊老师的性情,还有王来阳班主任以及其他辅导老师们的意识引导等。这些正好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我思想发展的根基,成为我艺术创作母体的基本动因。参照我自身的现实状况,亦想达成一定的思想与创新的突破。因此,我也不单是拘泥于这些大师和老师的思考,我还以遵循自然为师写心中造化,取现实而升华内心的感悟与感受!创作中,我为了达成合适合理的构图与艺术创作的再现效用,我始终坚持一个基本点:画我生活历练的山水清音;两个目的:一是写心中无限情怀;二是概括与适当的夸张和拟人手法,再现有限而又生机勃勃的状态而呈现自然;三个实现的标的:一是据实而生写;二是借喻手法而彰显;三是围绕题材而不局限于体裁。关键是借有限的笔墨和有限的自我放大内心的欲求,无限可能地展示出我们对中国画和书法专业艺术的巧妙解读!争取不辜负各位导师以及国家和中国美术学院的大的期望。
  创作中几易其稿,整个创作过程是一个相对痛苦的过程,如分娩一般,总觉得怀时有些匆忙,但是又急于想赶紧地生产出来。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很有实践和实践性价值的。试想:很顺畅的创作也许就会过于油腻而不够坚涩和拙沉。当然,惟愿既要拙朴自然,还要表达顺畅和灵动最好。
  如果只有犹豫或者是停滞的时候,其实也就是伤口要愈合长肉的过程。此时更显关键和重要,一定要慎之又慎!所谓“深思熟虑”和“膽大心细”,就是要在具体的细节上把握好核心的目标,不要“为拙而拙”或故意造作。我的切身体会便是:抒发自我的秉性、写真实的自我!笔墨心性结合品性与研修初心——为艺术战而“不谋而合”。
  要做有担当的人,要做真性情的人,要做一生为生命诠释而有所图的人。因此,我是在两个闲性的使命感召下求“松行施茶”和“澄茶华松”,这“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我的目标所指——中华神游,为艺术自由践行!
  参考文献:
  [1]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凌沧.唐代人物画[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
  [3]黄专,严善錞.文人画的趣味、图式与价值[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胥甲军(1981-),男,湖北丹江口人,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画和书法教育人才培养”研修项目成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艺术考级考官,国家艺术基金“高等艺术职业学院中国画和书法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研修班学员,香港国际画院一级美术师,国家高级茶艺师,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华剪纸》特约记者,研究方向: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
  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高等艺术职业学院中国画和书法专业教育人才培养项目资助(证书编号:2017-A-04-(075)-0589)。
其他文献
大型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编写肇始于1979年。当年春天,18所高等院校的党史教师在郑州倡议成立以编写、出版《中共党史人物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6月5日,胡华在致郑州大学陈志凌(后任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文顺两位老师的信中表示:“不管什么名义,我总是竭力支持这一工作的。”言出必行,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胡华竭尽全力、不知疲倦地投入编写《中共党史人物传》这一鸿篇巨著的重
【摘要】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保护者和传承者,承载着人类几千年的波澜浩荡的历史积淀。走进博物馆,不仅能够切身感受馆内藏品带给我们感官的震撼和视觉的冲击,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体验到多元化背景下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在博物馆内开展美术教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开发与利用馆内的优质藏品资源不仅可以促进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也可以优化美术教育教学的内部结构,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养成也有实质性
【摘要】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艺术派系,直到今天这种艺术风格在设计艺术中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极简主义追求视觉上的极致简约,注重精神上的情感共鸣,在当今展示设计中应用日渐广泛。深泽直人与藤井保《MEDIUM 媒介》作品展中的展示空间更是把极简主义艺术风格运用到了极致,本文以《MEDIUM 媒介》作品展为例,浅析极简主义艺术风格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极简主义;展示设计;《ME
【摘要】“课本剧”社团是阜阳四中落实艺术教育实践的一大亮点,通过开展“课本剧”社团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本文首先概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然后详细介绍了阜阳四中“课本剧”社团活动的实施方案和“课本剧”的展演,最后列举了笔者在“课本剧”方面所取得成果及学生参与“课本剧”后的感言。  【关键词】课本剧;社团;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
【摘要】“三语习得”即指学习者除母语之外对第二门外语的习得。在国内,多语系、多语族与语支并存。其句法句型结构,语言习得者的心理素质等均具有典型性,这对三语教育和三语习得都有很大的影响。藏语、英语、汉语三种语言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文化差异是影响藏族学生三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主要基于青海民族大學外国语学院的三语教育模式,对在三语教育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
【摘要】中国结艺是一项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建议着重从保护传承人、引入“非遗 互联网”模式、与当代教育融合、举办多种宣传活动、创新编织形式等五个方面加强工作,从而更好地将其传承、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结艺;淮安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一、淮安地区中国结艺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结艺作为一种异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来源
【摘要】中国手工技艺作为传统农耕文化背景下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承载着民众赖以为生的经济与文化诉求,维系上千年之久,稳定且持恒。在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和“非遗”保护的视域下与“工匠”精神回归的时代诉求下,传统手工艺生产所承载的造物理念、独具匠心对于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基于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就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如何做好中国手工技艺的传承谈谈自身的看法。  【关键词
【摘要】高职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对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予以回应,本文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为例,分析如何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教育;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新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艺术审美的要
【摘要】本文从戥秤制作工艺的历史渊源入手,对戥秤的制作工艺、材料结构、文化内涵和生存现状等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以“科学化保护”“活态化传承”“生产性保护”的措施,使戥秤技艺得到不断的传承、保护和弘扬。  【关键词】戥秤;制作工艺;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TH715 【文献标识码】A  戥秤,又称戥子,一种小型杆秤,是我国特有的计量器具之一。它是古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材和香料的精密衡器,
【摘要】《卡尔米纳·布拉纳》于1937年6月8日首次公演大获成功,昭示了卡尔·奥尔夫已成功地开启了将“原始-本初-人文”“音乐-舞蹈-诗歌”融合成浑然一体的舞台戏剧表演艺术的大门;创造和奠定了独辟蹊径的20世纪音乐创作中的“奥尔夫风格”。本文以《在酒店里》《爱的宫殿》为切入点进行音乐分析,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知这一音乐舞台杰作的内在张力与魅力。  【关键词】卡尔米纳·布拉纳;卡尔·奥尔夫;音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