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再现与重构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6293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1983年至2011年《人民日报》关于农民工的1077篇新闻报道为样本,分析了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变迁以及主流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媒体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再现与构建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形象模式化倾向。
  【关键词】主流媒体;农民工;媒介形象
  “农民工”一词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雨林教授在1983年提出来的,随后这一称谓被广泛使用,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农民工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著名的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在其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中,把“农民工”界定为:“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用去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1]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的特殊群体。如今,农民工已经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中國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政策下,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并逐渐被边缘化。本文通过对1983年至2011年《人民日报》关于农民工新闻报道的样本分析,从议题内容、报道数量、报道时间、报道版面以及文章的感情倾向等元素进行框架分析,探析主流媒体报道中所呈现出的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变迁和农民工形象的构建情况,进而提出重构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建议。
  一、1983年至2011年《人民日报》对农民工报道的总体情况
  本文以1983年1月至2011年12月《人民日报》与农民工相关的1077篇新闻报道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主流媒体报道中所呈现出的农民工媒介形象的构建情况。
  (一)议题内容——报道议题多样化,但不平衡
  为便于统计,我们将《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议题分为十大类,即:生存状态、培训与就业、权益保障、方针政策、关怀救助、违法犯罪、精神文化生活、家庭子女、流动管理以及其他。通过样本统计,各类报道的比例如图1所示。
  据统计分析显示,《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生存状态、权益保障、培训与就业、关怀救助和方针政策上,报道所占比例在80%以上。其中,对农民工生存状态的描述与权益保障的报道分别占到了25%和22%。报道集中于此,说明主流媒体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报道趋于客观,并多体现为自上而下的关怀,扮演着党和政府的传声筒,也对促进农民工群体与城市居民的融洽相处、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正面导向作用。从图1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人民日报》对于负面议题如违法犯罪等的报道,所占比例很小,这说明主流媒体在农民工问题上宣扬的是社会主旋律,而对于一些负面消息则选择性忽略,因此主流媒体应不断完善,全面报道与农民工相关的问题。
  (二)报道数量——逐年递增并出现报道高峰
  从1983年到2011年,《人民日报》对农民工的报道数量每年都有所不同,通过数据显示分析,第一,关于农民工的报道总体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对于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关注逐年增多;第二,从农民工报道数量的曲线图(图2)中可以看出,在报道数量平稳增长的同时会不定期出现某个年份报道数量激增的现象,这种陡然增长并不是偶然的,是与当时的政治语境、文化语境、社会语境有着必然的联系。
  (三)报道时间——分布不均,但相对集中
  为便于从时间上分析《人民日报》对农民工报道的集中度情况,我们将《人民日报》从1983年到2011年1077篇有关农民工的报道,按月份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1—4月份的报道量占42%,而5—8月份仅占17%。1—4月有关农民工问题的报道量是全年的高峰期,主要由于工资拖欠、春运流动、民工荒等关系到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在春节前后得以凸显。而5—8月份这些问题出现相对较少,媒体作为社会问题的万象镜,报道量也随之减少。9—12月份报道量占全年的35%,且较大比例的报道为临近年底农民工工资的结算、回家过年等问题。
  (四)报道版面——分布广泛,重要版面较多
  从关于农民工新闻报道所在报纸版面上的比例来看,要闻占14%,经济占12%,新农村占10%,政治法律占7%,而由于报道议题和内容的不同,其余报道散落在各个版面上。从报道版面的比例分析,《人民日报》对农民工的报道大都集中在要闻、经济、新农村、政治法律板块,这表明,《人民日报》对农民工的报道在数量上或许不多,但报道都占据其重要板块,从侧面映射出主流媒体对农民工问题的重视。而《人民日报》是政府的喉舌,报道的议程设置代表着政府的立场,这也就意味着政府对农民工问题的高度重视。
  (五)报道基调——以中性和正面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负面信息
  我们把对农民工群体所体现的报道倾向按照以下标准划分:正面——报道中对农民工群体的赞美、认可、鼓励、同情等;负面——报道中对农民工群体的否定、歧视、嘲弄、丑化等;中立——没有明显的倾向和表态,立场比较中立。
  统计数据显示,在《人民日报》的农民工报道中,有59%属于中立立场,表示赞美、认可、鼓励、同情等的正面报道占27%,否定、歧视、嘲弄、丑化的负面报道只占9%。文本数据分析表明,一方面,《人民日报》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新闻事实,体现了其作为主流媒体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这表现在其报道农民工相关问题时,大多呈现消息来源的立场和态度,不直接发表意见或作出论断,极具专业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人民日报》的正面报道大多体现政府、社会、个人对农民工群体的人文关怀、法律援助等,呼吁全社会对其关注,说明主流媒体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农民工的社会形象。
  二、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再现
  在对农民工形象的再现与构建中,媒体以语言符号为介质,通过有差别地选择与凸显、有意识地省略与淡化、有倾向性地强调和编排,将自己对农民工群体的主观性理解加诸文本中,频繁报道与不断构建,从而形成农民工群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通过对《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的数据统计与文本分析发现,媒体对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再现与构建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形象模式化倾向。   (一)“沐恩者”的形象
  该形象指蒙受社会各界恩惠的农民工形象。对于“沐恩者”形象的描述主要集中在权益保障与关怀救助这两个议题中,这两个议题占所有议题的35%,如此高的比例反映了《人民日报》对于该形象的塑造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也说明这一形象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委机关报所构建的主要的农民工媒介形象。农民工身处社会底层,其生存状况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在这类农民工形象的报道中,关爱、温暖等词汇成为报道中用的最多的词眼。有关媒介在报道过程中突出人文关怀,积极帮助曝光农民工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呼吁爱心;爱心人士和团体组织为其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政府部门关注其生活质量、社会保障、医疗保险以及其子女教育等民生问题的报道举不胜举。
  阿尔都塞认为,所有的意识形态都召唤或质询具体的个体作为具体的主体。[2]也就是说,人一旦确定了自己的主体身份,便会主动采取与主体身份相符的行动。因此,媒体构建模式化的“沐恩者”形象旨在召喚农民工个体成为感恩社会的主体,从而踏踏实实、安居乐业,这也正符合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凸显了主流媒体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的功能。
  (二)“争取上进者”形象
  该形象指那些不满足于生活现状而不断争取进步的农民工形象。农民工被媒体再现成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把握命运的强者,有情有义、心地纯善、见义勇为的善者。《人民日报》关于争取上进者的报道,大多是描述农民工为改变其自身生存状况,积极学习一门技术,通过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追逐梦想,实现其预设的目标,并突出其为城市做出的贡献。这种形象的再现是主流媒体对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的宣扬和歌颂。
  (三)“盲流者”形象
  这个形象的再现主要在《人民日报》的早期报道中,自从198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1984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开始,农民工便开始逐渐拥入城市。1989年春节后,铁路客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拥挤状况,农民们大量拥向城市,其规模之大,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正是因为这次的“民工潮”,国务院在1989年3月出台了《关于严格控制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以加强管理,减轻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人民日报》在为数很少的文章里,将“民工潮”定性为“盲流”,并用极为有限的篇幅,重点报道了“民工潮”给流入地所带来的不利因素,并帮助流入地的政府部门呼吁流出地的省市各单位积极配合,劝说“盲流”的农民早日返回家乡。盲流者的形象主要体现在民工潮给城市管理带来的各方面问题,给基础设施增加的压力,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而相对于一些都市报中过度渲染农民工犯罪、不文明的行为等,《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则是客观真实地反映新闻事实,并无主观色彩的贬低。
  三、重构农民工的媒介形象
  基于以上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再现分析,有必要进一步探究媒体对农民工报道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找到解决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策略,真实还原农民工的生活,重新构建健康和谐的农民工媒介形象。
  (一)权益等同化
  梁启超在《论义务思想》一文中说,“义务与权利对峙者也”,[3]人在承担义务的同时,也应享有对等的权利。农民工进城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是一种生态流动,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是可持续的,他们的形象是由社会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自身因素决定的。重构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就要使他们的权益与城市市民等同化,不可区别对待。
  首先,在对其的称谓上,应该摈弃现有的称呼“农民工”,以及延伸出来的“外来务工者”“打工人员”等。从1983年到现在,其称谓经历了“盲流”“外来务工者”到“农民工”的变迁,而现在农民工已然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他们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各种产业的工业化工作,因此,农民工可以说是城市的新型产业化工人。在最近几年的《人民日报》中有些文章便采用“新市民”等称呼,从称谓上摒弃偏见与歧视。其次,在有些与农民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制定上,应使农民工与城市市民享受同等待遇。例如,农民工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享受“五险一金”,农民工与其子女在教育、培训、就业等问题上要享受与市民同等待遇等。只有在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条件下,农民工才能和市民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才能真正“名正言顺”,不被歧视和排斥,才能真正融入城市,顺利成长为“新市民”。
  (二)城乡文化的传播者
  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落后地区向富裕地区迁徙,这不仅仅是劳动力的转移过程,还是人类学中一种文化变迁和适应的过程与现象。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巨大差距,还有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差异。他们对城市充满着好奇和憧憬,也希望能够在积累足够的资本之后,回到家乡过上都市般便捷的生活。而在语言交流上,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从都市打工回到家乡后,言谈举止中都带有城市的印记,这样的现象自然也感染了周围的人群。在思想观念上,农民工逐渐接受城市市民的价值观,逐渐融入城市生活中,有的在城市中扎下根来,有的返乡后将城市生活的观念带回家乡或引进城市先进的技术,促进家乡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城市发展的无私贡献者
  进城后的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体力劳动,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他们依然怀揣着梦想,为这个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依旧坚持活跃在城市建设的各个角落。他们为城市的建设作出了无私奉献理应获得应有的报酬。在今天的许多媒体信息中,“创业者”“优秀外来工”“全国劳模农民工”等褒奖性称谓给了农民工。近几年的《人民日报》也有专门关于农民工进两会的专题报道,这说明农民工在这个社会中逐渐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他们靠着勤劳的双手,为城市建设无私奉献,这种健康形象的塑造也正是当今社会农民工在城市中形象的真实写照。
  大众传媒是公共领域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民工群体能否获得在公共领域表达意见的权利,是促进该群体与社会融合的关键条件。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记录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奋斗与挣扎,见证了这个队伍不断壮大和变化的过程。《人民日报》有关农民工的报道也再现了主流媒体对农民工模式化形象的塑造。农民工理应与城市市民权益等同,他们是城市发展的无私贡献者、城乡文化建设的传播者,赋予农民工新的媒介形象,对于促进农民工群体健康发展,推动农民工快速融入社会发展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为201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民工”媒介形象的构建与传播研究(编号XW12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06-307.
  [2]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5.
  [3]梁启超.新民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177.
  (曾振华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杨丽、曾艳梅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1级硕士生)
  编校:赵亮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初,传播学作为西方的前沿学科被引入中国,“跨学科”这一术语给沉寂多年的国内新闻学界带来了生机。30年来,新闻传播学者们开始了一段既欣喜又艰辛、既热情又审慎的学术旅程,中国的新闻传播学也在摸索与碰撞中渐渐展开了一幅气象可辨的版图。然而,与国内大多数传播学者所不同的是,在这场集体性的学术探寻中,有一批人在西方国家完成了他们较早的学术启蒙与严格的科研训练。魏然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如今已经在
期刊
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长江日报》2012年12月6日上的消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7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一文荣获消息一等奖。这篇作品获此殊荣,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是新闻嗅觉灵敏,发现能力非凡。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西方称之为“新闻鼻”“新闻眼”。一件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
期刊
【摘要】信息时代,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舆论传播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以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为例,从内容、采访、文风三个方面探讨其成功之处,从而启示传统电视媒体应深入持久地开展“走转改”,使“走基层”报道常态化,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关键词】《新闻联播》;“走基层”报道;基层;舆论引导  信息时代,以电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
期刊
【摘要】我国电视谈话类节目始于上海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历经模仿、借鉴、改革与创新的发展过程,如今电视谈话类节目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电视文化产品之一。不同于一般文化产品的基本程式,《鲁豫有约》作为中国目前最成功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之一,“讲故事”有着独特的生产制作方式与特点:配方式生产方式与作者性生产方式的统一;具有独特风格的“讲故事”表现方式。  【关键词】生产制作方式;产品特点;电视谈话类节目;
期刊
【摘要】在新闻报道中,最怕出现“片面性”报道。但是在实际的新闻实践中,“片面性”在新闻报道中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要看这种“片面性”属于什么性质的片面性。对于立场正确的新闻报道,只要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我们就应当给予足够的宽容。中国红十字会“污名化”倾向不能仅仅归罪于媒介“一边倒”的报道。有必要结合当前红十字会的“污名化”事件,对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及红十字会“污名”管理加以探析。  【关键词】新
期刊
【摘要】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应当选择部分真实与整体真实相一致、表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相吻合的事实。报道者既要摈弃客观主义倾向,又要摈弃主观主义倾向,把握好、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报道中准确地进行客观描述,正确地表达主观倾向,确保新闻的事实真实,力求新闻的本质真实。  【关键词】新闻;事实;选择;本质真实;客观主义倾向;主观主义倾向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如何,由其选择并反映的事实的性质所决定  新闻的
期刊
【摘要】影响力既来自媒体日常报道的品牌建设,更需要依托重大主题报道给予集中展示。重大主题命题的选择,既要有“重量”,还要接地气有锐点,并能够切中公共神经进而设置话题议程。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实现“领跑”而不是“跟跑”,直接检验着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活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选准命题;专业演绎;求实求是;攻坚文化  影响力是衡量媒体价值的重要标准,影响力既来自媒体日常报道的品牌建设,更需要依托重大主题
期刊
【摘要】通过对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和2013年“4·20”四川雅安7.0级地震、“7·22”甘肃定西6.6级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微博发布进行数量统计和文本分析,总结出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微博传播在发布时段、衰减速率、地域差别、参与程度和发布内容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突发自然灾害;微博传播;特征  近年来,灾害事件频发,不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着一定区域
期刊
【摘要】纵观央视的新闻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的《东方时空》到今天的“走转改”,20年间出现了语态变化的三个节点,每一次都是面向电视新闻本质的探索。2012年,以《新闻联播》为代表,一方面取材基层、表达生动、贴近人心的主题报道,将镜头对准了基层大地的百姓人家,人本和真实成为央视新闻的本质诉求;另一方面在直播报道中,突发事件的及时抵达,跨国事件的人文关注,常态事件的手法创新,凸显出电视新闻的本质优势
期刊
【摘要】新闻伦理是新闻道德问题的核心。审视和讨论新闻伦理不可能脱离新闻职业自身的发展演变,以及新闻从业者对这种“职业伦理”的建构过程,本文试图将关注的目光从个人转移到新闻职业的历史,以及新闻职业与社会其他部分互动的过程,以此为起点,重新审视当下的新闻伦理问题。文章认为,新媒体及“公民记者”的出现动摇了传统新闻伦理的核心理念,地方化与全球化的反向趋势带来新闻伦理在“名”“实”上的背离和扭曲。当下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