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央视的新闻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的《东方时空》到今天的“走转改”,20年间出现了语态变化的三个节点,每一次都是面向电视新闻本质的探索。2012年,以《新闻联播》为代表,一方面取材基层、表达生动、贴近人心的主题报道,将镜头对准了基层大地的百姓人家,人本和真实成为央视新闻的本质诉求;另一方面在直播报道中,突发事件的及时抵达,跨国事件的人文关注,常态事件的手法创新,凸显出电视新闻的本质优势。面向未来发展,央视新闻如何利用电视的优势,回归新闻的本质,以新闻解读的深度实现理性引导的力度,成为其彰显国际大台风范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本质;改革;真实;人本;创新
2012年以《新闻联播》“变脸”为代表,央视新闻报道上的变化引发了不少社会关注。从年初直面农民工问题的“杨立学讨薪记”,到5月引发议论纷纷的“你幸福吗?”,进而十八大后的时政报道“短实新”,央视新闻报道呈现出重时效、挖细节、下基层、近民生的态势,所带来的生动性和贴近性改变了人们对“联播体”新闻的刻板印象。究其原因,这不只是报道技巧上一招一式的变化,更是在求真务实理念下努力向电视新闻本质的回归。
一、20年的三个节点
中国电视的新闻改革,既是时势推动,也是电视人创新求变所为。纵观20年央视新闻的变化,其对真实、及时以及不断贴近现实的新闻诉求,鲜明地呈现在报道语态的变化上,并且这种变化的渐进深入有三个明显的标志性节点:
第一,1993年《东方时空》的推出:平等的语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视语态走向对纪实的探索。影像表达不再是电视机里两个人的对话,而变成电视机里和电视机前的对话。《东方时空》的诞生便是双向作用的结果,也是建立平等姿态、回归真实语态的一个标志。之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相继出现,探寻事实真相的调查性报道为人瞩目。《生活空间》倡导“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种贴近生活的平等语态一直影响到今天。
第二,2003年新闻频道的开播:公开的语态。2002年非典肆虐,初期的信息封闭造成了社会恐慌和民众信任危机,由此政府和媒体开始反思突发事件和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2003年央视新闻频道开播,对24小时滚动资讯的不间断需求,为实现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提供了平台。2009年新闻频道全面改版,建立起了覆盖全天时段、主要由滚动新闻栏目和晚间新闻评论组成的播出机制,加大了新闻直播和评论力度,其追求的核心是:回归新闻规律,以海量信息及时报道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增加新闻评论,抢占舆论引导的话语权。新闻频道成为电视在信息公开方面是否有所作为的检验场所。
第三,2012年《新闻联播》的“变脸”:贴近的语态。2011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全国新闻战线的主旨活动,回归基层、回归百姓的导向使电视新闻回归到贴近性的语态。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贴近性不仅表现在内容取材上的大众化,也表现在深入基层的行动和追求新闻真实的态度。“走转改”的成效在2012年度央视新闻报道中得到明显体现,为中国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清新气息。
二、2012年的三个转变
基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2012年度节目评析,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明显转变:
(一)主题报道的文风转变。主题报道是我们新闻报道的重要类型,但也是最难做的报道,一是难在主题报道年年报,如何创新;二是难在典型人物报道如何才能打动人心。2012年央视优秀主题报道的质量比以往明显提升,尤其是走基层系列真实而感人,引发百姓的自发关注。
第一,内容取材深入更广泛的基层。在2011年“走转改”行动的指引下,成规模的走基层报道成为央视新闻的常态,也得以在《新闻联播》的平台上被强化、被放大。2012年年初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杨立学讨薪记”“邵全杰的回家路”等报道,直面百姓遇到的现实难题,真实记录当事者的愿望和努力,并体现社会各界积极解决难题的态度和行动。五一期间的“向劳动者致敬”关注了城市里的“蜘蛛人”。“新春走基层”把镜头对准了全国各地的普通群众,“走基层我这十年”讲述的是社会变革下小人物的命运。在日常报道中,坚持登山梦的残疾青年、十八大的基层代表、圆梦清华的贫困考生,都成为走基层报道中的主人公。
第二,形式表达注重更生动的呈现。新闻节目的编排、纪录片的跟拍手法在走基层系列日记体、体验式的报道中得到优化,新闻的细节被放大,故事性更强,人物个性更鲜明,语态的贴近性更强。比如,在“新春走基层”系列中有一个报道叫“回家的礼物”,它将海采汇编和单条新闻相结合,展现出春节一家团圆这一饱含人情味的主题。在单条新闻中,记者和当事人一路同行,记录下农民工诗人给妻子写诗、念诗的细节,捕捉到儿子为清洁工母亲选购春节礼物时溢于言表的幸福感。在海采汇编中,镜头对准回家的人们,拍摄了每个人捧出春节礼物那一刻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情感迸发的瞬间由点及面,融化到观众的心坎里。
第三,报道取向实现更贴心的靠拢。新闻报道要入情入理、入脑入心,要求记者在报道心态上强化对新闻中“人”的关注,回归新闻本质的人文关怀。新闻中要有一条人物线,牵动个体命运和情感的起伏;要有一根触动人心的针,像针一样扎下去,让观众印象深刻。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師”之“凤凰日记”中,乡村教育不再是人们刻板印象中的破旧校舍和苦难生活,它是“豆腐老师”走在苗寨山中为学生卖豆腐凑钱的生动画面,是一锤一锤修补桌椅时叮叮当当的现场音响,是学校瓦房上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小水滴。新闻报道不仅反映农村教育的实际困难,也把乡村教师对事业、对生活、对学生最本真的情感,融化在一事一物之中。贴近性、接地气,应该是走到基层中,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关注老少边穷地区的生存状态,将新闻的镜头对准基层,不仅反映基层的问题,也诉说基层的情怀。在2012年的央视新闻中,喜迎十八大的报道有很多,《聚焦十八大·微镜头》较有新意。虽是聚焦十八大的时政新闻,但它肯把镜头投向普通代表,摆脱了时政报道的惯常思路,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活灵活现。记者把新闻中的“人”当成“人”,将新闻外的观众视作“友”,设身处地考虑报道——是否听得清楚、听得明白,是否提供了帮助,是否反映了百姓诉求。所以,这则新闻中的十八大代表是具体而生动的,是质朴而有热情的。 (二)直播报道的多向转变。作为国家大台,央视认识到,在多向传播的时代,依赖于行政权力的话语权正在发生变化,在正负舆论共存的场域中,如何提高公信力,树立权威性,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布信息,抢占话语权,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也为电视新闻直播赢得了历史性的机遇。
第一,突发事件的及时到达。及时到达现场是先声夺人、掌握话语权的前提,这也要求国家大台建立起快速反应的新闻机制。在2012年的新闻改革中,央视新闻采编机制正在向着全台一盘棋,统一采制、统一加工的“中央新闻厨房”模式转变,配合地方记者站以及与地方台搭建合作平台,保证新闻的时效性。以“7·21北京暴雨”直播报道为例,央视《午夜新闻》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反应迅速,报道及时。在短时间内,直播构建出现场实景、视频连线、电话连线、新闻特写、人物专访等多种形式的“组合拳”。
第二,跨国事件的人文关注。2012年央视的新闻直播中出现了更多的国际题材,如“东日本大地震周月特别报道”是对国际重大事件直播报道的开创性实践,“金三角大毒枭糯康移交中方”“马岛风云”“法国总统大选”等跨国直播,充分利用了驻外记者资源,实现了跨国直播中的同声传译。下半年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从人文、生态、国际交流合作等视角对肯尼亚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民俗、环保等主题进行报道,探索了国际题材的“中国表达”。难得的是,对自然界大迁徙的直播并沒有停留在迁徙本身和自然景观上,而是注入了更为开阔的人文视野,对个体生命、地球生态的关注彰显出人文气息。如今,直播不只是针对突发重大新闻的报道手段,究其本质,它也是对新闻人本真实的回归。
第三,常态事件的手法创新。在“关注极寒天气”的直播中,记者通过滴凉水成冰、泼热水成雾、水浇冰凌粘手套几个实验,进行了体验式的出镜报道,增加了服务性的信息,增强了直播中的贴近性。再如假日报道的直播中,记者跟踪记录自驾探亲行、“乐在途中”自驾游,在观察假日中国高速公路各种景象的同时,真实还原了行车人各式各样的心态和遭遇,有细节的反映,也有意外的冲突,还有旅游景点的服务信息,点面结合,使单调的公路报道有了层次感和丰富性。这种公路报道方式的尝试与突破,也开创了假日报道的新样态。
(三)电视语言的创新求变。文风的转变不仅表现在语态上,也直接反映为影像语言的变化。
第一,更加重视视觉传达的生动性。2012年央视新闻对电视镜头语言的运用更加纯熟。尽管是新闻画面,镜头也能够在工整之外具有设计感,表达意向性,起到配合画面、烘托主题的作用。比如,在“陈州:征服五岳不是梦”的走基层报道中,对象是残疾人,新闻的重点不在身残志坚,而是把镜头对准残疾人登山、唱歌、上电视、买车买房等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实,让主人公与正常观众平起平坐。因此,在片子中,既有蹲下来平视拍摄的采访段落,也有以正常人的视角拍摄残疾人登山的;既有对受访者的尊重,也体现出平等意识。
第二,更加重视视觉传达的新颖性。层出不穷的技术手段优化了视觉表达,突出了电视传播的声画优势,为达到直播报道可听、可看、可感知的要求提供了支撑。比如,在对钱塘江大潮的直播中,多机位的报道点和海陆空三维度的呈现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尤其是冲浪运动员头盔上的摄像头,带给观众不同视角的观潮体验。在一般性的主题报道中,“数字十年”等题材也突破了以往传统的表达手法,将动画的元素与数字结合,可视性强,数字不仅是形式,也直指中国十年间的进步与发展,与主题契合。
三、面向未来的三点思考
无疑,对报道真实的追求,对电视优势的发挥,让长期以来严肃呆板的电视主题报道变得亲切生动,可看性强了,吸引力大了,传播效果也好了。这自然是今后电视新闻报道需要继续坚持的。同时,面向未来发展,央视新闻报道还需要在报道力度上下功夫,在引导社会理性价值建设上做文章,由此提出三点思考。
(一)真实是理性的前提。新闻真实,不是局部真实,而是整体的系统真实。主流媒体不仅要有速度观,更要强化责任观。比如《新闻联播》中的“素描罗阳”,新闻从罗阳其人、其事、其团队三方面切入,把罗阳和母亲的亲情放在开篇,从家庭到工作,事迹渐次展开,平凡与伟大交替递进,国家的任务、团队的力量和个人的理想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一个立得住的中国梦。
(二)人本是理性的核心。在谈及提升报道质量时,常常会说,要讲故事,要有人物,要体现出人文关怀。问题是,为什么在很多报道中,有人物,有故事,却依然不能入脑入心,依然无法打动人心?因为问题“关键不在于报道中有没有‘人’,而在于我们传播者眼中有没有‘人’。这个‘人’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象的个体。报道中的‘人’是具体的,报道外的受众也应该是具体的”。
如果记者的眼中存有具体的对象,能够把新闻中的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当作父母兄弟,而不是抽象的符号个体,那么我们的报道或许会更实在一些、更生动一些。由此而论,在主题报道中,我们更要思考,如何让百姓身临其境地参与,发自内心地自豪,而不是间接地旁观,不是被迫地鼓掌。例如,一则关于农村致富的成就类主题报道“孟宏伟:牛羊卖出来的‘传奇’”,它关注的是一对残疾兄弟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的故事,从残疾兄弟这个略显残忍的字眼,到全村致富这个皆大欢喜的事实,两个极端的对比,结构出一个个有意思的片段。片子的基调不悲悯、不怜惜,主角虽是残疾人,立意却是平等的视角,小人物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热情,实际上是一种时代发展下的励志精神,是当代农业、农村、农民的新气象。
(三)解读是理性的依托。作为国家媒体,央视如何推出更有力量的报道,既存在于基层、存在于我们的语态,也存在于我们对新闻的解读。这是一个传播主体化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传播主体。当微博、微信的媒介性质决定其速度远胜于传统媒体时,国家大台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如何为受众提供更理性和客观的声音?如何在追求速度观的同时强化责任观?媒体不只是告知新闻,更应通过第二落点的信息解读帮助受众在更开阔的视野上理解复杂环境的意义。以央视2012年“京广高速铁路全线开通”的直播报道为例,这是以北京到广州的首发车为载体的全程记录,从技术而言,这是一次成功的直播。通过桥上预置机位、航拍镜头以及列车上记者的现场报道,从多空间多视角展示了列车呼啸而过的瞬间,带给观众与高铁同步的视觉观感和心理期待。但在这历史性的时刻,电视直播不仅仅只是提供更丰富的视觉“奇观”、更具体的服务信息,更应该帮助观众从历史纵横的高度,去理解京广高铁这一南北大动脉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让观众知道并且理解今天的中国正在创造什么。
总之,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变动和“人人都是记者”的信息环境,媒体不仅要及时报道信息,更有责任促进社会理性建设。因此,媒体在追求报道速度和人情味的同时,还应该保持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对发生在具体地点、具体个人身上的事件和人民利益之间的关联有更本质的把握,新闻报道才会更有力度,理性引导才会彰显力量。
(王晓红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赵希婧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师)
编校:赵 亮
【关键词】新闻本质;改革;真实;人本;创新
2012年以《新闻联播》“变脸”为代表,央视新闻报道上的变化引发了不少社会关注。从年初直面农民工问题的“杨立学讨薪记”,到5月引发议论纷纷的“你幸福吗?”,进而十八大后的时政报道“短实新”,央视新闻报道呈现出重时效、挖细节、下基层、近民生的态势,所带来的生动性和贴近性改变了人们对“联播体”新闻的刻板印象。究其原因,这不只是报道技巧上一招一式的变化,更是在求真务实理念下努力向电视新闻本质的回归。
一、20年的三个节点
中国电视的新闻改革,既是时势推动,也是电视人创新求变所为。纵观20年央视新闻的变化,其对真实、及时以及不断贴近现实的新闻诉求,鲜明地呈现在报道语态的变化上,并且这种变化的渐进深入有三个明显的标志性节点:
第一,1993年《东方时空》的推出:平等的语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视语态走向对纪实的探索。影像表达不再是电视机里两个人的对话,而变成电视机里和电视机前的对话。《东方时空》的诞生便是双向作用的结果,也是建立平等姿态、回归真实语态的一个标志。之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相继出现,探寻事实真相的调查性报道为人瞩目。《生活空间》倡导“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种贴近生活的平等语态一直影响到今天。
第二,2003年新闻频道的开播:公开的语态。2002年非典肆虐,初期的信息封闭造成了社会恐慌和民众信任危机,由此政府和媒体开始反思突发事件和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2003年央视新闻频道开播,对24小时滚动资讯的不间断需求,为实现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提供了平台。2009年新闻频道全面改版,建立起了覆盖全天时段、主要由滚动新闻栏目和晚间新闻评论组成的播出机制,加大了新闻直播和评论力度,其追求的核心是:回归新闻规律,以海量信息及时报道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增加新闻评论,抢占舆论引导的话语权。新闻频道成为电视在信息公开方面是否有所作为的检验场所。
第三,2012年《新闻联播》的“变脸”:贴近的语态。2011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成为全国新闻战线的主旨活动,回归基层、回归百姓的导向使电视新闻回归到贴近性的语态。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贴近性不仅表现在内容取材上的大众化,也表现在深入基层的行动和追求新闻真实的态度。“走转改”的成效在2012年度央视新闻报道中得到明显体现,为中国电视新闻报道带来了清新气息。
二、2012年的三个转变
基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2012年度节目评析,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明显转变:
(一)主题报道的文风转变。主题报道是我们新闻报道的重要类型,但也是最难做的报道,一是难在主题报道年年报,如何创新;二是难在典型人物报道如何才能打动人心。2012年央视优秀主题报道的质量比以往明显提升,尤其是走基层系列真实而感人,引发百姓的自发关注。
第一,内容取材深入更广泛的基层。在2011年“走转改”行动的指引下,成规模的走基层报道成为央视新闻的常态,也得以在《新闻联播》的平台上被强化、被放大。2012年年初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杨立学讨薪记”“邵全杰的回家路”等报道,直面百姓遇到的现实难题,真实记录当事者的愿望和努力,并体现社会各界积极解决难题的态度和行动。五一期间的“向劳动者致敬”关注了城市里的“蜘蛛人”。“新春走基层”把镜头对准了全国各地的普通群众,“走基层我这十年”讲述的是社会变革下小人物的命运。在日常报道中,坚持登山梦的残疾青年、十八大的基层代表、圆梦清华的贫困考生,都成为走基层报道中的主人公。
第二,形式表达注重更生动的呈现。新闻节目的编排、纪录片的跟拍手法在走基层系列日记体、体验式的报道中得到优化,新闻的细节被放大,故事性更强,人物个性更鲜明,语态的贴近性更强。比如,在“新春走基层”系列中有一个报道叫“回家的礼物”,它将海采汇编和单条新闻相结合,展现出春节一家团圆这一饱含人情味的主题。在单条新闻中,记者和当事人一路同行,记录下农民工诗人给妻子写诗、念诗的细节,捕捉到儿子为清洁工母亲选购春节礼物时溢于言表的幸福感。在海采汇编中,镜头对准回家的人们,拍摄了每个人捧出春节礼物那一刻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情感迸发的瞬间由点及面,融化到观众的心坎里。
第三,报道取向实现更贴心的靠拢。新闻报道要入情入理、入脑入心,要求记者在报道心态上强化对新闻中“人”的关注,回归新闻本质的人文关怀。新闻中要有一条人物线,牵动个体命运和情感的起伏;要有一根触动人心的针,像针一样扎下去,让观众印象深刻。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師”之“凤凰日记”中,乡村教育不再是人们刻板印象中的破旧校舍和苦难生活,它是“豆腐老师”走在苗寨山中为学生卖豆腐凑钱的生动画面,是一锤一锤修补桌椅时叮叮当当的现场音响,是学校瓦房上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小水滴。新闻报道不仅反映农村教育的实际困难,也把乡村教师对事业、对生活、对学生最本真的情感,融化在一事一物之中。贴近性、接地气,应该是走到基层中,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关注老少边穷地区的生存状态,将新闻的镜头对准基层,不仅反映基层的问题,也诉说基层的情怀。在2012年的央视新闻中,喜迎十八大的报道有很多,《聚焦十八大·微镜头》较有新意。虽是聚焦十八大的时政新闻,但它肯把镜头投向普通代表,摆脱了时政报道的惯常思路,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活灵活现。记者把新闻中的“人”当成“人”,将新闻外的观众视作“友”,设身处地考虑报道——是否听得清楚、听得明白,是否提供了帮助,是否反映了百姓诉求。所以,这则新闻中的十八大代表是具体而生动的,是质朴而有热情的。 (二)直播报道的多向转变。作为国家大台,央视认识到,在多向传播的时代,依赖于行政权力的话语权正在发生变化,在正负舆论共存的场域中,如何提高公信力,树立权威性,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布信息,抢占话语权,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也为电视新闻直播赢得了历史性的机遇。
第一,突发事件的及时到达。及时到达现场是先声夺人、掌握话语权的前提,这也要求国家大台建立起快速反应的新闻机制。在2012年的新闻改革中,央视新闻采编机制正在向着全台一盘棋,统一采制、统一加工的“中央新闻厨房”模式转变,配合地方记者站以及与地方台搭建合作平台,保证新闻的时效性。以“7·21北京暴雨”直播报道为例,央视《午夜新闻》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反应迅速,报道及时。在短时间内,直播构建出现场实景、视频连线、电话连线、新闻特写、人物专访等多种形式的“组合拳”。
第二,跨国事件的人文关注。2012年央视的新闻直播中出现了更多的国际题材,如“东日本大地震周月特别报道”是对国际重大事件直播报道的开创性实践,“金三角大毒枭糯康移交中方”“马岛风云”“法国总统大选”等跨国直播,充分利用了驻外记者资源,实现了跨国直播中的同声传译。下半年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从人文、生态、国际交流合作等视角对肯尼亚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民俗、环保等主题进行报道,探索了国际题材的“中国表达”。难得的是,对自然界大迁徙的直播并沒有停留在迁徙本身和自然景观上,而是注入了更为开阔的人文视野,对个体生命、地球生态的关注彰显出人文气息。如今,直播不只是针对突发重大新闻的报道手段,究其本质,它也是对新闻人本真实的回归。
第三,常态事件的手法创新。在“关注极寒天气”的直播中,记者通过滴凉水成冰、泼热水成雾、水浇冰凌粘手套几个实验,进行了体验式的出镜报道,增加了服务性的信息,增强了直播中的贴近性。再如假日报道的直播中,记者跟踪记录自驾探亲行、“乐在途中”自驾游,在观察假日中国高速公路各种景象的同时,真实还原了行车人各式各样的心态和遭遇,有细节的反映,也有意外的冲突,还有旅游景点的服务信息,点面结合,使单调的公路报道有了层次感和丰富性。这种公路报道方式的尝试与突破,也开创了假日报道的新样态。
(三)电视语言的创新求变。文风的转变不仅表现在语态上,也直接反映为影像语言的变化。
第一,更加重视视觉传达的生动性。2012年央视新闻对电视镜头语言的运用更加纯熟。尽管是新闻画面,镜头也能够在工整之外具有设计感,表达意向性,起到配合画面、烘托主题的作用。比如,在“陈州:征服五岳不是梦”的走基层报道中,对象是残疾人,新闻的重点不在身残志坚,而是把镜头对准残疾人登山、唱歌、上电视、买车买房等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实,让主人公与正常观众平起平坐。因此,在片子中,既有蹲下来平视拍摄的采访段落,也有以正常人的视角拍摄残疾人登山的;既有对受访者的尊重,也体现出平等意识。
第二,更加重视视觉传达的新颖性。层出不穷的技术手段优化了视觉表达,突出了电视传播的声画优势,为达到直播报道可听、可看、可感知的要求提供了支撑。比如,在对钱塘江大潮的直播中,多机位的报道点和海陆空三维度的呈现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尤其是冲浪运动员头盔上的摄像头,带给观众不同视角的观潮体验。在一般性的主题报道中,“数字十年”等题材也突破了以往传统的表达手法,将动画的元素与数字结合,可视性强,数字不仅是形式,也直指中国十年间的进步与发展,与主题契合。
三、面向未来的三点思考
无疑,对报道真实的追求,对电视优势的发挥,让长期以来严肃呆板的电视主题报道变得亲切生动,可看性强了,吸引力大了,传播效果也好了。这自然是今后电视新闻报道需要继续坚持的。同时,面向未来发展,央视新闻报道还需要在报道力度上下功夫,在引导社会理性价值建设上做文章,由此提出三点思考。
(一)真实是理性的前提。新闻真实,不是局部真实,而是整体的系统真实。主流媒体不仅要有速度观,更要强化责任观。比如《新闻联播》中的“素描罗阳”,新闻从罗阳其人、其事、其团队三方面切入,把罗阳和母亲的亲情放在开篇,从家庭到工作,事迹渐次展开,平凡与伟大交替递进,国家的任务、团队的力量和个人的理想联系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一个立得住的中国梦。
(二)人本是理性的核心。在谈及提升报道质量时,常常会说,要讲故事,要有人物,要体现出人文关怀。问题是,为什么在很多报道中,有人物,有故事,却依然不能入脑入心,依然无法打动人心?因为问题“关键不在于报道中有没有‘人’,而在于我们传播者眼中有没有‘人’。这个‘人’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象的个体。报道中的‘人’是具体的,报道外的受众也应该是具体的”。
如果记者的眼中存有具体的对象,能够把新闻中的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当作父母兄弟,而不是抽象的符号个体,那么我们的报道或许会更实在一些、更生动一些。由此而论,在主题报道中,我们更要思考,如何让百姓身临其境地参与,发自内心地自豪,而不是间接地旁观,不是被迫地鼓掌。例如,一则关于农村致富的成就类主题报道“孟宏伟:牛羊卖出来的‘传奇’”,它关注的是一对残疾兄弟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的故事,从残疾兄弟这个略显残忍的字眼,到全村致富这个皆大欢喜的事实,两个极端的对比,结构出一个个有意思的片段。片子的基调不悲悯、不怜惜,主角虽是残疾人,立意却是平等的视角,小人物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热情,实际上是一种时代发展下的励志精神,是当代农业、农村、农民的新气象。
(三)解读是理性的依托。作为国家媒体,央视如何推出更有力量的报道,既存在于基层、存在于我们的语态,也存在于我们对新闻的解读。这是一个传播主体化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传播主体。当微博、微信的媒介性质决定其速度远胜于传统媒体时,国家大台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如何为受众提供更理性和客观的声音?如何在追求速度观的同时强化责任观?媒体不只是告知新闻,更应通过第二落点的信息解读帮助受众在更开阔的视野上理解复杂环境的意义。以央视2012年“京广高速铁路全线开通”的直播报道为例,这是以北京到广州的首发车为载体的全程记录,从技术而言,这是一次成功的直播。通过桥上预置机位、航拍镜头以及列车上记者的现场报道,从多空间多视角展示了列车呼啸而过的瞬间,带给观众与高铁同步的视觉观感和心理期待。但在这历史性的时刻,电视直播不仅仅只是提供更丰富的视觉“奇观”、更具体的服务信息,更应该帮助观众从历史纵横的高度,去理解京广高铁这一南北大动脉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让观众知道并且理解今天的中国正在创造什么。
总之,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变动和“人人都是记者”的信息环境,媒体不仅要及时报道信息,更有责任促进社会理性建设。因此,媒体在追求报道速度和人情味的同时,还应该保持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对发生在具体地点、具体个人身上的事件和人民利益之间的关联有更本质的把握,新闻报道才会更有力度,理性引导才会彰显力量。
(王晓红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赵希婧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师)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