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术必须对理论有创建”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c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初,传播学作为西方的前沿学科被引入中国,“跨学科”这一术语给沉寂多年的国内新闻学界带来了生机。30年来,新闻传播学者们开始了一段既欣喜又艰辛、既热情又审慎的学术旅程,中国的新闻传播学也在摸索与碰撞中渐渐展开了一幅气象可辨的版图。然而,与国内大多数传播学者所不同的是,在这场集体性的学术探寻中,有一批人在西方国家完成了他们较早的学术启蒙与严格的科研训练。魏然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如今已经在美国获得终身教授名衔的华人传播学者,在将近30年的学术规训与历练中形成了华洋兼容的研究旨趣与路径。而更为重要的是,复杂交汇的跨文化背景与辗转中西的求学经历,带给他更多的是对“异”的清醒以及对“同”的追求。
  “做报道是用事实说话,做学术须有理论导向”
  1980年,作为恢复高考后招收的第四届大学生,魏然考入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今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并且在大三时选择了攻读六年制的本科双学位。“我是教育部第一批双学位学生,研修国际新闻学专业和英语专业。国家招收双学位的背景是刚刚对外开放,各方面急需懂英语也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新闻界也面临这个突出问题。”魏然回忆道,“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广播电视局干部司的一个副司长到上外做攻读双学位的宣传动员,他说我们现在对国外了解太少,要加强国际新闻的报道,但是驻外记者需要复合型人才,得又能采访、又能翻译、又能摄像、又能开车,而外语学院的学生是最有机会成为‘全能记者’的。当时有两个学校搞双学位试点,一个是北外,一个是上外,叫作‘一加一双学士’,我们的待遇就相当于研究生。”魏然的语气平静却自豪。正是当年这样的求学经历与专业背景,让魏然在学成之后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当时人才稀缺的国际新闻工作领域。
  1985年,魏然被分配到央视国际部实习,1986年开始正式从事记者工作。魏然介绍,他曾经参加过《动物世界》《外国文艺》等进口栏目的译制工作,并且参与了早期央视英语新闻频道的创建。这段专业记者的经历却给后来走上学术研究道路的魏然带来了另一种反思与比照的空间,用他的话说,“做记者看问题比较务实、比较具体,而做学问是反过来的,需要对个别现象进行普遍归纳。做记者的逻辑和做学术的逻辑不太一样,简单地说,就是做报道是用事实说话,而做学术须有理论导向”。在魏然看来,做记者和做学问需要面对不同的写作方式、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要求,这种逻辑的迥异曾经给他带来过转型的艰难和困惑,但至今想来也帮助他拥有了横跨实务与理论的双重视野。“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很关注实务的学科,当年做记者的经验对我还是有帮助的。现在看到一些问题就会想到记者是怎么去考虑的,联系起理论来也不会那么抽象。如果没有做过记者,有些问题也许就会觉得无从衡量,比较混乱。”魏然说。
  1988年,魏然离开北京前往英国威尔士大学深造,从此走上了学术研究的漫长征程。跨文化的背景以及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让他很快就对有别于国内广播电视体制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因为自己的背景是做电视新闻记者的,对新闻业务有足够的培训和经验,所以在国外进修以后,会经常反思媒体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媒体与政府的关系。而BBC其实是我对电视台认知的一个全新了解,我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理念。比如说新闻专业的价值判断、媒体的独立空间以及BBC的管理运作模式和专业精神,从中我开拓了视野,知道了做事情(即报道新闻事件)是有不同方法的。”
  正因为如此,魏然当年的硕士毕业论文就是比较央视与BBC针对同一事件的电视新闻报道的异同。“我当时选择的事件是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中国的访问,想通过这一事件,看看央视同事们的报道和BBC的报道有什么差异。因为两个媒体在组织形式、运作流程、采访方式、记者的培训背景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我通过深度访谈、分析新闻解说词、比较新闻报道的图像和文字,同时对比新闻的制作流程、制作标准等等,结果发现国内的报道和BBC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这是我觉得蛮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说,两国虽然语言文化不同、体制背景不同,但是新闻报道还是有共同性的,而我认为这个共同性就来源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
  尽管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让魏然觉得“蛮有意思”,但是他坦言,硕士研究只是分析了新闻报道的本身,却没有涉及媒介对社会影响这一部分。“硕士时只是对who said what(谁说了什么)这部分有研究,而对to whom with what effect(对谁产生了什么效果)这部分还没有涉及。我后来想要把研究继续做下去,我的英国导师说,那你就要继续念下去。于是,我就在导师的鼓励下申请到美国的大学去念书。比较幸运,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新闻学院录取我去读博士。在印第安那大学念书的时候,我对媒介社会效果方面的研究和训练的机会更多了。”
  从1990年到1995年,5年的美国读博生活给魏然带来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也正是这段时间基本奠定了他之后20多年的研究方向和学术路径。“我在美国接受了更加科学、严格的实证训练。我的导师对我影响特别大,他叫David Weaver,是提出著名的传播效果理论Agenda Setting(议程设置)的McCombs和Shaw的第二代弟子。做他的学生就受到他研究兴趣和研究方法的影响,我们当时有很多关于媒体与政治传播的议题可以做,同时我还在印大的商学院接受了更多的社会科学量化研究的训练。”魏然很感念这段求学时光给他带来的帮助,“我觉得自己受益最大的就是博士班的几门方法论课程,它们从高层次的、实用的角度,帮助我从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建构、知识的发展等方面让我对传播学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我的研究方法的训练也更加扎实。”
  魏然继续聊道,“在印第安那大学的时候,还有一位老师对我影响很大,她叫Chris Ogan,是一位非常能干、非常出色的女教授,她的研究专长是‘传播科技’。我曾经跟她修读过几门传播科技的基础课程,也一起合作了一些课题,慢慢地我对传播科技的兴趣也比较大。当时的新媒体传播科技包括现在已经快淘汰的录影机、录像机,还有刚刚出现的卫星电视。我们一方面从传播科技的角度研究,另一方面从传播效用的角度研究,我多年的研究兴趣基本上就是这两个研究范畴”。   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读博期间让魏然受益最深的研究方法与新媒体这两大领域也成为他保持至今的两项研究专长,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受美国主流研究学派影响至深的他与国内同时期成长的新闻传播学者之间的相似与差别。就像他自己说的,“关于为何做学者,如何做学问,以及长期的学术生涯的规划,有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有些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各种因素组合在一起,我就走上了今天做学问的这条道路”。
  “学术的成就来自方法论的严格训练”
  在谈及国内外传播学研究现状差异的时候,魏然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国外不同的一个地方就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训练和研究典范的树立。从研究工具到理论框架,从研究设计到实证调查,这一切都首先需要系统的、高强度的训练,而这个在国内可能做不到,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说到这里,魏然回忆起他当年在印第安那大学选修的一门“高级研究方法论”课程。“我们的课一个礼拜要念200页文章,念完后要选中其中一篇进行点评,每个人轮流做,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对我来说是受益最大的。这门课后来的期终大考进行了6个小时,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才结束,如果老师不让停的话,我们大概还可以考到4点、6点,因为你必须把一个学期学到的东西都用出来。比如其中有一道题目是让你设计一个问卷,你得考虑怎样把要访问的问题设计得比较中立、客观、科学,这就需要根据理论性的概念进行原创思考。再比如关于什么是新闻自由,要求你设计五个能够把它问出来的指标问题。或者测量生活的幸福满意度,要求测量出来的结果要有规范性、有效性等,然后还要看你怎么去分析。”魏然感慨地说,“我今天的学术能有所成就,就是因为受过方法论的严格训练,在这其中,我们还需要对学术研究最核心的哲学性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才不至于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也就是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研究。”
  由于先后担任过几家国际主流的新闻传播大众期刊编委的缘故,魏然对国内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整体水准及其与国际间的差距有着较为中肯的认识:“从我的印象中,国内传播学者提出来的传播学研究选题都非常好,选题有敏感性,也非常切实,比如新媒体、微博、社交网站等等,这些方面和西方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不少国内学者的研究只局限于做单一事件的描述,却超不出这个单一事件的局限,也就是说只告诉你研究的现象是什么,却说不出为什么,或者现象和理论上有什么相关性,以及哪个理论能解释此现象。毕竟,我们做学问的最终目的是理论的创建,因为理论终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一个最重要的知识来源,所以,只有创建而不是描述,才是对学问的最终贡献。”
  不仅如此,魏然还坦率地说道:“国内的很多文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意见很多、观点很鲜明,但是仅此而已。我们每个人都有观点,但仅有观点是没有太大价值的,做学问的关键是要通过严谨的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通过理论指导,科学地分析、系统地统计数据之后再得出结论,而这一点,国内还缺少一个对传播学方法论进行系统培训、规范和运用的学术文化。”在谈到不少亚洲学者的投稿往往因为英文写作的语言弱势和学术规范性问题而被无奈毙掉时,作为美国传播学期刊《大众传播与社会》首位华人主编的魏然说:“不过,我现在看到国内有一些年轻学者,英文也比较好,读的英文文献也比较多,写出来的东西也开始比较像样了,有理论导向,有数据,有论证过程,比较符合英文写作的习惯,这是一个很好的起色。”
  对于学术人生的苦乐,魏然显得很平静,“做学问是一件苦差事,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跟风,因为学术需要很扎实的东西,它不但看你的投入,而且也看你的产出,它不是比聪明和比速度的龟兔赛跑,而是比坚持、比耐力的马拉松赛”。魏然回忆起当年在美国读书时,和他同班的5个同学起初都比他厉害,但现在却没有一个人比得过他的论文发表量以及科研能力,“有时候我们开学术会时彼此遇到都会很感慨,可见社会科学的成功不是靠灵感,也不是靠小聪明,而是靠真正的耐心与坚持”。回首近30年的学术生涯,魏然坦言,“你进步最快的时候往往是被别人批评最多的时候,如果别人都说你好,你是不会进步的,所以做学问是一个很苦的历程”。但是相对于其他职业选择,比如做生意,或者做官,他淡淡地说,“做学问更适合我的喜好”。
  “我很希望帮助国内青年学者建立学术规范”
  多年以来,魏然与国内学术界都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1995年博士毕业后,他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5年,那里活跃的学术交流氛围让他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大陆学者。“美国毕业后我的第一个工作是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它是中西方交界的一个点。”魏然说,“当年出国还不是很容易,因为语言不通,有些人认为出国没什么收获。而到香港,一来很近,二来可以讲中文、查阅一些中文资料,大家都很乐意来。那时候每隔3个月,中文大学就会邀请一位大陆的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或者院领导过来做访问,国内很多大学的新闻学系主任、院长我都认得,每次开会都能遇到很多老朋友,所以我跟国内的渊源非常久,也非常深。”
  2000年,魏然从香港中文大学前往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至今。他说,国内有些人也许会认为中国学者去美国写文章、做研究,论文的题目都应该是写中国,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做学问是应该以理论为导向的,广义地讲,理论是不分文化也不分社会的,理论是一种比较规范、比较客观的表述。因此,学术应该是一种对研究理论比较公开、比较自由的选择。”
  如今,魏然已经是南卡罗莱纳大学终身冠名的讲座教授,这是美国大学对全职教员中拥有崇高学术地位与重大研究成就的学者的认可,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第一位获此名衔的海外华人传播学者。魏然说:“我们这些人在海外待了很久,虽然不能讲是功成名就,但至少现在可以随心所欲来去自由地选择做学术研究了。我个人对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还没有做出什么太大的贡献,所以我有一个理想,就是帮助国内的青年学者建立一种学术规范,把国外标准化的学术规范引进国内,特别是引进到传播学界来。中国有很多学者非常优秀,文笔也非常优美,但就是研究与写作过程不够规范。我并不是说量化研究是唯一的路径,但是量化研究在西方社会科学中是主流,而且只要通过训练,每个人都可以学得到。所以,把美国主流的学术文化、主流的学术标准、主流的学术规范介绍到国内提供给青年学者作为参考,我觉得这些事情都做起来将是我能给中国传播学界做的贡献。”   恰如魏然的心愿,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聘任魏然为“长江学者”,2010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聘任魏然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尽管坦言当年申请时的淡然,但魏然对这个身份非常珍惜:“‘长江学者’就是一个契机,让我能有比较固定的时间回国内做讲座、做课题,包括完成很多其他形式的学术交流。比方说我刚跟张国良老师合作了一个关于手机新闻的课题,同时我和传媒大学很早也有合作,现在是他们的校外兼职博导和特聘客座教授,每次过来也都很方便。”
  不仅如此,魏然还希望借助一个有海外背景的学术团体为国内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协助。“这个团体叫作国际中华传播学会,1989年就成立了,它的发起人是现任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李金铨博士,我是现任会长。学会主要是由在美国的华人新闻传播学者组成,同时也有一些对中国传媒感兴趣的美国学者参加。我做会长的两年以来,一个工作重点就是积极吸收国内学者参加一些国际化的会议,同时也帮助国内的新闻传播院校召开国际会议。我们是非常国际化的一个学术团体,会员有两三百人左右,大家在美国生活工作比较久,对国内外的环境都相对了解,这个学会就相当于一座中介桥梁。”
  对此,魏然说道:“做学术是需要有团体的,要互相影响、互相支持,否则个人做研究就不会那么顺利,甚至做不下去。”
  “做学术研究每次都要有一点创新”
  魏然对学术研究的创新有很高的期待和要求。“理论是希望有创见的,做学术研究第一要有理论性,只有描述而没有理论的文章是没有价值的。第二,重复使用理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比如像议程设置这个理论,已经存在了40多年,如果你总是原封不动地重复,就会过时。做学术研究每次都要有一点创新,对所使用的理论有所创建,尤其是扩展和充实这个理论,这样做出来的成果,价值才能更高,也更符合顶尖级刊物的要求。我认为将这两个层面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做学术最核心的东西。”
  尽管非常强调学术研究的创新,但魏然却并不认为学术研究存在某种“中国模式”。“首先我非常理解这个问题的提出,就像人发展到一定阶段,越成熟就越自信,国内有这种情绪、需求、表述都可以理解。但是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是对知识体系建立的一种误解。如果我们觉得西方的铁路、火车、汽车都是很先进的东西,可以直接拿过来用,那么我们需不需要有‘中国模式’的铁路、火车、汽车呢?人类是需要承认共性的,社会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它的建立、存在和发展同样需要尊重和符合人类的共性。”魏然说,“‘中国模式’的学术研究应该是一种政治需要,而不是学术需要。政治和学术是不同的范畴,如果把政治当成学术,就不对了。”
  和许多个性鲜明甚至略带张扬的学者所不同的是,魏然的风格始终是温和平静的。他的谦恭与低调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而他的学术甚至信仰却是开放并且西化的。访谈那天,他穿了一件黑色的T恤,左胸口印着红色的INDIANA UNIVERSITY英文字样,那是他的母校,也是曾给他的学术人生带来过最大影响的地方。魏然说他当年上外的同学有的已经成为知名主播,有的做生意发了大财,有的当上了大领导,而他却认为,大概只有做学问的人生更适合他的个人喜好。
  在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派的影响下,魏然持重严谨的性格帮助他在历经考验的学术长跑中耐住寂寞,不舍初衷,并最终有所成就。他说,人在不同的年龄,人生的体验和期待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如今,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他,或许正在回首往昔的过程中完成着对自己的坚守和超越……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杰出新闻学者口述实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0CXW00;特别鸣谢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学生刘若涵为本文整理原始录音素材)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2009年4月,在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出其不意地送给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一本书,名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作者是乌拉圭记者与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无疑,这个外交动作不是随意的而是有意的。而不管用意何在,这部近40年前的新闻力作,不旋踵飙升为全球畅销书。  这部蘸着血泪而非笔墨写就的名作,通过一桩桩灭绝人性的事实和惨绝人寰的故事,讲述了拉丁美洲近代的苦难历史及其根源——暴
期刊
【摘要】作为社会运行的重要单元和桥梁,公益组织与公众信息沟通的方式、机制等话题,已经成为公共传播研究的内容。学界对公益组织的注视,实际上是拓展了原有的研究对象,将政府公关、企业公关的话题迁移到公共组织公关的研究上来。本文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例,对公益组织开展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与策略技巧进行梳理,按照宏观层面的价值理念、中观层面的渠道策略、微观层面的话语技巧进行论述,以期对当下公益组织的公关实践有所启
期刊
【摘要】近年来每遇重大社会事件,时见国骂上标题。媒体人的这种义愤情绪可以理解,读起来也很解气,但类似标题总上版面还是有些欠妥,文风恶俗之外,与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与伦理亦不太搭调。重读老《大公报》人王芸生等的言论,其关于做新闻切忌谩骂的看法值得注意。  【关键词】国骂;标题;王芸生;张季鸾  面对严重的社会不公或者遭遇突发的非常事件,有些媒体人可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破口大骂,甚至行诸荧屏和版面。比
期刊
【摘要】大众传媒作为建构历史记忆的重要渠道,在其新闻报道中对历史记忆的建构特点主要表现在:叙述内容表征具有主观与客观的融合、叙述态度为主流认同中有协商与异例、叙述主题具有强时代性和多变性、叙述框架为有选择性的重复和模式化。而这样的历史记忆的新闻建构可促进新闻传播的知性化,并为民族认同提供前设式根据。  【关键词】历史记忆;新闻;建构  哈布瓦赫认为历史记忆是集体记忆的一种,是通过历史记录获得的记忆
期刊
“不创新,毋宁死”,这是大多世界一流品牌发展过程的真实写照。如今,创新已成为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是否有领先世界的创意、其创意水平如何,决定了品牌能否进一步发展。而大众传播媒介的参与,为创意和品牌的扩散、推广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以豫酒“六朵金花”品牌打造为例,经过河南日报近三年的创意、推介、传播和政府及行业的鼎力支持,宋河、杜康、赊店、仰韶、宝丰、张弓“六朵金花”快速成长,品牌越擦越亮,已经叫响中
期刊
【摘要】英国广播公司(BBC)是英国久负盛名的公共广播电视系统,以BBC为例,讨论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操作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旨在强调这一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与其所根植的历史与社会土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并通过对影响中国新闻记者职业身份的三套话语——儒家传统道德话语、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和商业主义话语进行深入阐述,以探讨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在“移植”到中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新闻专
期刊
【摘要】在自媒体时代,党报面临诸多挑战:在留住读者方面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被边缘化方面面临相当严重的危机,在对某些题材是否发声的问题上经受考验,一些党报的不良文风受到更多诟病。在自媒体时代,党报依然可以有所作为,宜花大力气探索有所作为的路径和方法。首先,理念上与自媒体时代相适应。其次,策略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再次,内容上回应公众热切关注的问题。最后,文风上体现切实改进和明显进步。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虽不是研究传媒的专著,但他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大众传媒作了深入的透视。他认为电影是窥探世界的窗口,又是一组白日梦,它具有巨大的感情力量,起到了改造文化的作用。广告是现代都市生活的标志,是货物的标记,新生活方式展示新价值观的预告,广告所起的作用不只是单纯地刺激需要,它更为微妙的任务在于改变人们的习俗。他还批评麦克卢汉是享乐主义时代的预言家,他的理论是缓解人们焦
期刊
【摘要】对2012年国内11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有关“编辑”的研究论文分析发现,当前编辑文化自觉存在缺乏文化寻根意识、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等编辑文化实然异化现象。要使编辑文化自觉从实然走向应然状态,必须坚持以文化价值为编辑活动的本位价值,扩大国际影响力,从传统的文化把关者转变为文化创新者。  【关键词】编辑;文化自觉;应然;实然  出版物、编辑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文化是出版物之魂;出版物存
期刊
【摘要】中华武术的传播和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利用现代传媒、网络工具等多角度、多途径地进行传播和推广工作是当前形势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分析《武林风》节目的成功元素入手,探寻武术未来发展的多重视阈,并以此为例对传统文化背景和大众传播时代背景下的武术传播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众传媒;武林风;武术传播  武术未来的发展走向、武术国际化发展战略、武术大众化传播等词汇现已成为武术界同仁十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