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图书馆要及时认清面临的新环境和新挑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服务需求,积极主动地做好调整与完善,适应免费开放环境下服务的需要,改革内部规章制度,勇于创新。
【关键词】挑战 创新 方式 服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97
自我国公共图书馆推行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在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根据不同读者的具体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整合服务资源,改善服务效能,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提供人性化服务,最大限度缓解公共图书馆的供需矛盾,做好社会文化服务,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带来的挑战
(一)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以后,原本由读者自己承担的费用变成由政府的财政支出来承担,公共图书馆的运营开销都由靠国家政府埋单。图书的使用量和流通量迅速增加,各种服务设施超负荷的运转,图书文献的损耗速度大大加快等现象,使得公共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大大增加,资源更新、维护和保养的费用也增加。
(二)读者需求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供需矛盾
公共图书馆实施免费开放以来,随着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读者流量、图书文献流通量和公共图书馆的自身运转能力不相符,读者需求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激烈。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电子阅览室的读者越来越多,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计算机网络等设备的损耗等给公共图书馆的运营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而且图书馆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大量读者的需求。
(三)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压力加剧
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接待的读者数量增加,服务强度和服务难度激增,在公共图书馆原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大大增加了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特别是一线服务的工作人员。而且读者树立和服务内容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公共图书馆的管理难度,给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公共图书馆原有的基础设施配置上,读者的增加和图书馆有限的公共资源产生了激烈的矛盾,读者素质参差不齐加剧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压力。
二、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途径
(一)创新资源利用
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是其为读者提供服务的保障,自由在保证资源的先进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整合相关信息资源,构建自身文献资源的保障体系,利用现代先进的工具在互联网和其他的资源库中寻找到有效的信息,进行统一的转换、加工与整合,并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建立信息共享的服务体系;同时构建特色的知识仓库,结合现有知识储备,按照信息主题、关键词、分类等途径对知识进行组织,并把信息知识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归纳、分类,建立行业、综合情报、企业管理、学科等知识仓库,借助机来储存、管理和表达知识;同时加强对资源流通的管理,做好文献资源采集、典藏、组织、调配及利用,充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二)创新服务理念
传统公共图书馆主要以馆藏为工作中心,图书馆的布局和工作模式限制了其服务范围,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重心从原来的主要以馆藏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转变成更注重读者服务的工作模式,体现了公共图书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也由封闭式转变成开放式,被动转变成主动,单一模式转变成多元模式,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彻底转变。因此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创新服务理念,以读者为工作中心,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高效及时的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以“以图书馆馆员为本”,满足馆员的合理需求,为馆员做好保障,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创新服务方式
1.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国家为利于维护人民文化学习的基本权益采取的重要举措,我国公共图书馆公益性的基本服务还没有完全整体实现,其普及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图书馆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读者的公益性的服务意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2.提供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服务。
公共图书馆要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与方式,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可以建立图书推荐的专栏和專架,举办读者知识竞赛、报告会、馆藏文献的宣传展和专题讲座等活动,并定期的举办公益展览、讲座和书评活动,为读者提供文献复制、音像视频等资料,构建读者交流、学习的知识平台。创新服务内容,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网上预约、借阅和馆际间互借等一系列新服务;创建多种目录查阅、索引、资源导引库和数据库,提供信息导航、信息提供等多元化的服务。可以实现相关信息查询、原文提供、虚拟资源的利用和互动服务等功能;形成一个新旧兼容,逐渐地把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化的数字化服务拓展延伸,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3.提供个性化和一站式的服务。
公共图书馆要对读者的特点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和读者进行沟通交流,掌握读者对资源需求的特点,并不断的完善自身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能力。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公共图书馆能够提供集收藏、阅读、咨询和借阅于一体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完整系统化的服务,节约读者的时间,更迅速便捷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四)创新服务技术
随着科學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逐渐向人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型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要大力推进自助图书馆的发展,打破图书馆功能的局限,有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拓展服务外延,保证其就近、便捷、自助和互动性,促进全民阅读。同时利用先进的Web技术,构建互动式的网络服务平台,建立馆员和读者一同参与、双向交互、共享协作和开放获取的虚拟社区,并根据读者的意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
【关键词】挑战 创新 方式 服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97
自我国公共图书馆推行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在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根据不同读者的具体需求,结合自身实际,整合服务资源,改善服务效能,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提供人性化服务,最大限度缓解公共图书馆的供需矛盾,做好社会文化服务,成为当前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带来的挑战
(一)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以后,原本由读者自己承担的费用变成由政府的财政支出来承担,公共图书馆的运营开销都由靠国家政府埋单。图书的使用量和流通量迅速增加,各种服务设施超负荷的运转,图书文献的损耗速度大大加快等现象,使得公共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大大增加,资源更新、维护和保养的费用也增加。
(二)读者需求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供需矛盾
公共图书馆实施免费开放以来,随着读者需求的多样化,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读者流量、图书文献流通量和公共图书馆的自身运转能力不相符,读者需求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激烈。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电子阅览室的读者越来越多,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计算机网络等设备的损耗等给公共图书馆的运营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而且图书馆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大量读者的需求。
(三)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压力加剧
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接待的读者数量增加,服务强度和服务难度激增,在公共图书馆原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大大增加了服务人员的工作压力,特别是一线服务的工作人员。而且读者树立和服务内容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公共图书馆的管理难度,给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带来不利的影响。在公共图书馆原有的基础设施配置上,读者的增加和图书馆有限的公共资源产生了激烈的矛盾,读者素质参差不齐加剧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压力。
二、免费开放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途径
(一)创新资源利用
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是其为读者提供服务的保障,自由在保证资源的先进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要整合相关信息资源,构建自身文献资源的保障体系,利用现代先进的工具在互联网和其他的资源库中寻找到有效的信息,进行统一的转换、加工与整合,并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建立信息共享的服务体系;同时构建特色的知识仓库,结合现有知识储备,按照信息主题、关键词、分类等途径对知识进行组织,并把信息知识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归纳、分类,建立行业、综合情报、企业管理、学科等知识仓库,借助机来储存、管理和表达知识;同时加强对资源流通的管理,做好文献资源采集、典藏、组织、调配及利用,充分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
(二)创新服务理念
传统公共图书馆主要以馆藏为工作中心,图书馆的布局和工作模式限制了其服务范围,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重心从原来的主要以馆藏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转变成更注重读者服务的工作模式,体现了公共图书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也由封闭式转变成开放式,被动转变成主动,单一模式转变成多元模式,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彻底转变。因此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创新服务理念,以读者为工作中心,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高效及时的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有效的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以“以图书馆馆员为本”,满足馆员的合理需求,为馆员做好保障,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创新服务方式
1.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国家为利于维护人民文化学习的基本权益采取的重要举措,我国公共图书馆公益性的基本服务还没有完全整体实现,其普及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图书馆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读者的公益性的服务意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2.提供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服务。
公共图书馆要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与方式,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可以建立图书推荐的专栏和專架,举办读者知识竞赛、报告会、馆藏文献的宣传展和专题讲座等活动,并定期的举办公益展览、讲座和书评活动,为读者提供文献复制、音像视频等资料,构建读者交流、学习的知识平台。创新服务内容,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网上预约、借阅和馆际间互借等一系列新服务;创建多种目录查阅、索引、资源导引库和数据库,提供信息导航、信息提供等多元化的服务。可以实现相关信息查询、原文提供、虚拟资源的利用和互动服务等功能;形成一个新旧兼容,逐渐地把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化的数字化服务拓展延伸,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3.提供个性化和一站式的服务。
公共图书馆要对读者的特点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和读者进行沟通交流,掌握读者对资源需求的特点,并不断的完善自身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能力。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公共图书馆能够提供集收藏、阅读、咨询和借阅于一体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完整系统化的服务,节约读者的时间,更迅速便捷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四)创新服务技术
随着科學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逐渐向人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型服务模式,公共图书馆要大力推进自助图书馆的发展,打破图书馆功能的局限,有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拓展服务外延,保证其就近、便捷、自助和互动性,促进全民阅读。同时利用先进的Web技术,构建互动式的网络服务平台,建立馆员和读者一同参与、双向交互、共享协作和开放获取的虚拟社区,并根据读者的意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