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善了学生学习的人文环境,学生独立自主的心理品质受到了重视,那么,我们在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这一重要素质呢?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确保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人,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这道理同样适应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个性,兴趣、习惯。学生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教育的参与者,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功、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我们应该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将“主演”的角色让位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以教育者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主体角色凸现出来,唤醒学生的主体精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主要担当传授者角色,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还要扮演好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激励者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参与者。教师的引导是指必要的讲解、示范、启发、设问等,但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能请君入瓮,只能指引方向,“导而弗牵”,让学生自己去“走”,去经历、去体验。实践证明,当学生主体精神被唤醒,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学生的创造潜能是非常大的,他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学习内容、生活的目标,感觉自己的价值。能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控,自尊、自立,这也就意味着独立自主的学习品质的逐步养成。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首先教师要热爱、理解、尊重和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因学生的成绩、性别、出身和相貌等产生亲疏和偏向。要用信任的目光、和蔼的态度、鼓励的语言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心理上的满足,为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创造和谐、愉悦的人际氛围。
其次教师根据中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好动、爱激动等特点,尽量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情景、活动,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中,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诱发他们参与尝试的动机,使学生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积极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自主探求,愉快地学习。
再次,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的感受、需要等,为学生创设、安排科学、适宜、感兴趣的学习环境、活动,真正实现教学为学生服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压重担,给任务,使学生承担个体责任的过程中提高独立自主能力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所以,彻底改变以接受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需要、特长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供选择的多样化的活动、调查、练习、作业,使学生独立选择感兴趣的、有信心完成的任务,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使每一位学生在每一段时间内尽量做到有事可干,作业是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时都必须调动自己的多种感观,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说一说、读一读,在独立自主的活动中理解知识,解决疑难,获得体验,使每一个学生在他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当然,尽量少一些机械训练、多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活动,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育者应该给受教育者压担子,给任务,使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体验人生.实践证明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究、体验并建构起来的知识更富有价值。
四、通过教育者正确的评价导向和行为示范,培养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品质的形成
具有正确、个性化的价值观,是学生独立自主品质形成的标志之一。在传统教育中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习惯影响学生独立自主品质的形成。教师和家长要么乐于指手画脚,批评、控制太多,使学生不敢放开胆子去尝试,养成优柔寡断或者易受暗示的行为习惯;要么包办代替,过度保护,剥夺了学生独立自主决策、计划、实施、调整的机会,形成了被动、依赖,甚至懒惰的行为习惯;要么教育者感觉没有教育的能力和信心,对学生放任自流,任凭其自由发展,不做引导、帮助,使学生随波逐流,难以形成个人的价值观,表现出没有个性,人云亦云。
学生独立自主品质的发展要受到学习生活中的成人、同伴评价的影响,学生往往通过他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调控自己。学生进一步强化自己被肯定、被欣赏的行为,抑制被否定、被批评的行为,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行为价值标准。因此,教育者坚持正确、客观的原则,在尊重学生个性、人格的基础上通过讲道理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提高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通过表扬、鼓励、榜样示范等等各种方式让学生明白教师、家长和同学不喜欢、不欣赏依赖、人云亦云行为,喜欢、欣赏独立、自主、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的行为;给学生不提供可以依赖的环境、条件,而提供独立决策、自主行为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做事独立自主的心理品质在成人正确的言谈举止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确保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人,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这道理同样适应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个性,兴趣、习惯。学生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教育的参与者,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功、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我们应该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将“主演”的角色让位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以教育者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主体角色凸现出来,唤醒学生的主体精神,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主要担当传授者角色,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还要扮演好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激励者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参与者。教师的引导是指必要的讲解、示范、启发、设问等,但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能请君入瓮,只能指引方向,“导而弗牵”,让学生自己去“走”,去经历、去体验。实践证明,当学生主体精神被唤醒,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学生的创造潜能是非常大的,他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学习内容、生活的目标,感觉自己的价值。能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控,自尊、自立,这也就意味着独立自主的学习品质的逐步养成。
二、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首先教师要热爱、理解、尊重和关注每一位学生,不因学生的成绩、性别、出身和相貌等产生亲疏和偏向。要用信任的目光、和蔼的态度、鼓励的语言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心理上的满足,为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创造和谐、愉悦的人际氛围。
其次教师根据中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好动、爱激动等特点,尽量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情景、活动,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中,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诱发他们参与尝试的动机,使学生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积极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自主探求,愉快地学习。
再次,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了解学生学习的感受、需要等,为学生创设、安排科学、适宜、感兴趣的学习环境、活动,真正实现教学为学生服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压重担,给任务,使学生承担个体责任的过程中提高独立自主能力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所以,彻底改变以接受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需要、特长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供选择的多样化的活动、调查、练习、作业,使学生独立选择感兴趣的、有信心完成的任务,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使每一位学生在每一段时间内尽量做到有事可干,作业是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时都必须调动自己的多种感观,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说一说、读一读,在独立自主的活动中理解知识,解决疑难,获得体验,使每一个学生在他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当然,尽量少一些机械训练、多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活动,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育者应该给受教育者压担子,给任务,使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体验人生.实践证明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究、体验并建构起来的知识更富有价值。
四、通过教育者正确的评价导向和行为示范,培养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品质的形成
具有正确、个性化的价值观,是学生独立自主品质形成的标志之一。在传统教育中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习惯影响学生独立自主品质的形成。教师和家长要么乐于指手画脚,批评、控制太多,使学生不敢放开胆子去尝试,养成优柔寡断或者易受暗示的行为习惯;要么包办代替,过度保护,剥夺了学生独立自主决策、计划、实施、调整的机会,形成了被动、依赖,甚至懒惰的行为习惯;要么教育者感觉没有教育的能力和信心,对学生放任自流,任凭其自由发展,不做引导、帮助,使学生随波逐流,难以形成个人的价值观,表现出没有个性,人云亦云。
学生独立自主品质的发展要受到学习生活中的成人、同伴评价的影响,学生往往通过他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调控自己。学生进一步强化自己被肯定、被欣赏的行为,抑制被否定、被批评的行为,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行为价值标准。因此,教育者坚持正确、客观的原则,在尊重学生个性、人格的基础上通过讲道理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提高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通过表扬、鼓励、榜样示范等等各种方式让学生明白教师、家长和同学不喜欢、不欣赏依赖、人云亦云行为,喜欢、欣赏独立、自主、跌倒了自己爬起来的行为;给学生不提供可以依赖的环境、条件,而提供独立决策、自主行为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做事独立自主的心理品质在成人正确的言谈举止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