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歌唱,是用声音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手段,有着非常丰富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最自然的音乐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获得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唱歌是最直接的艺术表达方式,也是普及音乐教育切实可行的途径。关键词:唱歌 兴趣 多听 范唱 二度创作唱歌是人类最原始的、最本能的音乐行为,以人的歌喉作为工具,以语言和音乐的有机结合为表现形式,抒发出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新课程标准对唱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会唱歌、唱好歌、爱唱歌,从而使唱歌教学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峰。一、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气氛,激起学生的兴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教授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产生音乐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就可以激发其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进而获得良好的音乐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会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更好的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学习兴趣总伴随着一定的愉快心情而产生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灌入歌唱教学的新思路,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有自己一套独立的思维的,但这样的思维方式往往不是很成熟,所以,在音乐课上,他们也许会表现得异常活跃,但也有可能是沉默不语。这时,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希望怎么学习歌唱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和睦相处。依据学生的意愿和爱好,选择比较适合且健康的歌曲进行教学。二、让学生多听,从感性上认识歌曲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是音乐艺术最本质的特征,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美感的产生。正确引导学生去聆听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听音乐习惯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本人应首先感受到音乐的内在美,被音乐所打动,然后再去感染学生。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聆听音乐的实践过程中,体会音乐艺术的美,同时提高音乐鉴赏力和感受力,发展音乐的表现能力。三、通过范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基础,没有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就不能唱出激动人心的音乐。教师若能通过精彩的范唱将音乐的美完美地呈现出来,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进入求知的振奋状态。黑格尔说:“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物都不会成功。”通过范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勾起个想唱的欲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唱歌课成功与否与老师的范唱有着密切的关系,范唱在直观教学中的作用,会影响到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往往首先通过老师的范唱接触歌曲,教师的范唱是否清晰、生动、准确最为重要,生动逼真的范唱最能直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四、把创作运用到歌唱教学中把创作运用到歌唱教学中,可以使受教育者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训练、培养和提高,完成二度创作。1.用打击乐器为演唱伴奏用打击乐器为演唱伴奏,通过常在学生学会唱歌曲后,让学生根据特定的节奏模型边打边唱或为别的同学演唱伴奏,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彼此之间的默契配合,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在教学中可广泛应用。2.为歌曲添词创作歌词创作也是演唱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拓展方式,通过歌词创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拓宽他们心中的艺术形象。如教唱《什么结子高又高》后,我要求学生根据原有歌曲旋律创作歌词,结果同学们经过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写出了很多有水准的歌词。然后组织学生演唱自己的作品,学生兴致勃勃,唱得特别投入。歌词写作这一环节,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喜闻乐见的身边事物写到歌曲里来,对促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开启他们的创作新思维、渲染课堂气氛都有很好的帮助。3.歌唱也是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歌唱是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可以培养、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唤起学习声乐的情趣和情感,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二度创作的第一步是对歌曲的“处理”。首先是从领会词曲的内容开始,挖掘词曲内涵和外延(词外之意,曲外之情,音外之形);再把词曲的每句的“重字要意”“感情重字”“逻辑重字”分清楚,明确每段的“小高点”的所在处,然后再把整个乐曲的高潮明确。第二步是注重歌曲中的咬字吐词,行腔归韵。?在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学生参与的氛围,尊重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根据问题的要求让学生开展自己的想象,大胆进行歌唱二度创作,以求走进音乐,丰富情感体验,进一步把握好歌曲的情感内涵。4.班级演唱会班级歌曲比赛一般都是分阶段举行的,它既可以对此前所学歌曲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举行班级歌曲比赛时,教师不要对学生的演唱形式限定,让学生得到一个广阔的空间,把他们最想表现的一面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五、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师生趣。因老师高超的教学技巧和艺术感染力产生对本学科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艺术修养,真正做到艺高为师,身正为范。如要教学生唱歌,自己必须掌握过硬的唱歌技艺,技高一筹,才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一节课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让畅想的思绪自由飞翔,使每一节课都有真情交融,灵感的爆发,使歌唱教学成为学生的最爱。参考文献:[1]《声乐艺术心理学》,邹长海编著,人民音乐出版,2000.8[2]《声乐基础教程》,周新华编著,湖南文艺出版,2001.8[3]《情感教学心理学》,卢家楣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4]《歌唱的艺术》,编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6[5]《漫谈唱歌教学》,周大风编著,载于《中国音乐教育》,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