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之诗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逛南开大学,风细细吹来,老旧的家属楼透出昏黄的光,有学生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几丝淡淡的不知是什么花的香飘来。夜色温柔。
  路过荒岛书店的时候,本打算凭窗望望,谁知又被里面新到的旧书吸引,所幸绕到正门闪了进去。书店是小小的一爿地界,铁门上挂着牌子,毛笔写的“窄门”端端正正。整间店不过占了个家属楼一楼的一间屋子,隔成一大一小两间,里面有叫王子的猫,肥而高傲,偶尔越过读者的脚,也不会回以一个抱歉的眼神。石头雕成的僧人像安静地守着一个格子的佛经,橘黄色的灯光漫过一排书架,颇得意趣。
  不禁情思摇荡,想起第一次来荒岛书店,是数年之前。那时,我刚刚踏入大学校门,便到南开西南村寻找书店,兜兜转转,与荒岛撞了个满怀。我爱老书,在泛黄的书页和断断续续的油墨中,扑面而来的是旧时光的味道。这小小的書店,第一次满足了我暗藏在心底的渴求。记忆里的那天,我背着大大的书包,捧着一本早年的《苏鲁支语录》,一直站到月满中天书店打烊,整个过程都忘记把书包放在地上。临走时,店员的微笑现在想起来也像胶片电影,模糊却又异常清晰。
  从书店出来的时候,手里已经多了几本旧书,沉甸甸,满载况味,逶迤着往石头咖啡走。
  去石头咖啡已经成为了习惯,这得益于写诗。
  我爱诗,爱苦了辛弃疾和顾城。他们穿越了时光的介质,款款走进了我的全部生活。忘记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只记得发表诗是从初中开始,青涩的诗句占据了我那时最美妙的时光。而今也只是写,很少发表,生怕高端的铜版纸轻薄了脆弱的诗句,这些诗行句读了我的苦涩与甜蜜,梦想与幻灭,我只想它们属于我自己。
  就是因为这样的特质,我认识了石头。有些清瘦的石头鬓角已经有了白发,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他开着一间小小的咖啡馆,自己磨制咖啡,咖啡里倾注着他全部的诗情。他是诗人,眼神清澈明净。他写诗,但几乎不发表,只是印在小册子上,一本本与“年来踪迹”耳鬓厮磨。偶尔会在这里碰到朵渔、林霆夫妇,点点头,心领神会。诗的况味让我在无聊到了发霉的日子里尘心渐定,那些缠缚就轻盈了起来,除了窗外的白月光和美式咖啡浓郁的回甘,一切都不重要。
  在座位旁的书堆里挑出了一本董桥的《今朝风日好》,想必是老板自己的收藏,褐色的书皮,烫金的字,在灯光下泛起光。随便一翻,竟然掉出一张老照片,半个巴掌大小,黑白的。照片里有一个少年,站在海边,赤着上身,手掐在腰上,高高瘦瘦,皓齿流光。从眉目间可以看出照片里的少年是老板本人,想起现在的他,鬓间虽有白发,却依旧保持着少年时的率真之气,可见诗的力量足以对抗俗常的消磨。我们往往迷失自己,不是因为痛苦本身,而是忘记了内心的期待。
  咖啡的苦涩恰到好处,在味蕾徘徊一阵便能勾起许多往事,窗子旁边有一窜风铃,玻璃管做成的,风吹进来,叮叮当当。这情境像极了少年时。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小城度过的,那时候还有村子,与宽宽的街道交相辉映,还没有临街建筑的雏形,一切都开阔、随遇而安。外公骑着二八自行车,载着我去随缘书店看书。外公用口哨吹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头发随着蹬自行车的力度一颤一颤,远处有一排排白杨树随风摇曳,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眯起眼,感受风吹在脸上的触感,冰凉里透着脉脉的温情。
  那个年代哪有咖啡馆,书店就是书店,一排排书架高高耸立,各类图书不守规矩地随处插在里面,要找哪本书就要从头到尾细细找,有时踮起脚尖,有时需要蹲下,人就成了海浪,高高低低,全神贯注。后来我去过不少国家,看到按作家名字从A到Z的排列,想找谁的书,只需要按序号就好。然而终归少了一些味道,那寻找的过程为一代代人奠定了人生的基底,耐心而专注。那老书店的模样,成了我们永远怀不完的旧。
  外公会坐在自己带的一个宽边木质马扎上,手里展开一本厚厚的书,我坐在外公的腿上,或是翻着连环画,或是指着外公手里的书,小声的问这问那。现在还记得外公最爱看的书是《黄河东流去》和《老残游记》,家里有,到了书店也大多数时候还看这两本。或许从那时候我便隐隐意识到,书店里读的是一种况味,读比买重要得多。
  口渴了,外公就会把用旧罐头瓶子充当的玻璃水杯拿出来,里面的茉莉花茶味道正浓,旋开盖子,一片芬芳。我大口大口地喝,外公拿着手绢随时替我擦嘴角流下来的茶水。水喝的差不多了,外公就把我放在马扎上,然后拿着水杯去书店老板那里倒水。老板是个年纪很大的老人,带着宽边眼镜,似乎和外公是故交,每次都熟络地提起那个绿色绘着花鸟的开水壶给外公加满水。
  夕阳的余晖洒满街道的时候,祖孙二人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书店。外公买的书很少,几乎都是给我买,先是连环画,后来就是《繁星》《山海经》,直到我自己已经能够阅读大量文字了,外公还是喜欢给我买儿童文学作品。外公应该是希望我永远葆有天真吧!
  风铃叮叮当当,石头咖啡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美好的回忆往往牵绊着人,时光不觉,已如白驹过隙。
  打开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端正地写上一个题目:《昨日之诗》。
  “要习惯走窄门,习惯饮活水,热爱写自己心中的诗,热爱在崭新的日子里耽爱老旧的生活。”
  一切安然无恙,一切平平常常。
其他文献
牛肉面  很早之前听说过一个笑话,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方形的餐桌。我在这里,包心鱼丸、蚵仔煎、担仔面、碳烤鸡排、凤梨酥、面线糊、珍珠奶茶、牛肉面都在海的那边。”  到台湾交流学习两个星期了,基本上把屏东一带好吃的小吃尝了个遍。  台湾小吃多由闽南传入,兼具客家口味,口感以甜腻为主。来之前,国立屏东大学的老师就在群里说,这边的菜肴清淡为主甜为辅,江浙一带的同学不用担心,和家乡别无二致。我当时就想
期刊
山上一日,人间千年。  ——题记  考试刚结束,我寻着蜿蜒的小路,踏上了东塔山。  越是往上走,树林越幽深。冬日山上仿佛还藏匿着夏天的足迹,两旁灌木里伸出长长的叶子,垂落在台阶上。空气里仿佛含着胶水,将树叶间破碎的空气粘合在一起。使地上一片湿漉漉的,我每一步总要走得格外小心翼翼。抬起头,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幕横亘在天地间,模糊了时间,偷走了日子。  “咣当”!我走近看,才发现脚底是
期刊
日子是什么?是柴米油盐还是酱醋茶?  太多人把日子过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抱怨着越来越不开心了。可是却从未想过,为什么自己总是喜欢给表层的喜爱套上理想的模样,到幻灭的时候又斯德哥尔摩症状发作难解难分。  我们的日子里从来就不会缺少惊鸿一瞥时的怦然心动,也不会缺少纷争喧嚣时的大失所望,更不会缺少岁月倥偬时的言辞穷尽。可这些日子里,可这个人生里,最不会缺少的,是我们眼中蕴藏的春秋大梦,是我们年复一年,日
期刊
年难留,时易损。逝者如水去,捧不得,跌不得,视之若珍宝,亦留不得。千百般不舍或依恋,目送着远去,任凭惆怅涨上来。日子一去不返,而我渐渐长大。  穿行在人海,望不到尽头,前方有一条路,敞开又聚拢。我向前走,不回头。一两个熟悉的身影,又掠过。未看真切,却不知已到何处,只是向前,一直向前。在日子里彳亍、徘徊,两手空空,捧不住流水。  乘一只木筏,从流飘荡,不知远方。周遭皆是成片的高大乔木,隐在叶中的,是
期刊
我曾设想过有一个镜头,像一个纸飞机一样从高空慢慢抛下,慢慢会看见地面。楼群如蝼蚁,慢慢地,蝼蚁会生长,接着,建筑物开始露出原本峥嵘桀骜的模样。我们的镜头一直向下,慢慢平行着地面滑行,直到贴在地面上,如同路边一只流浪的懒狗,呆呆地趴着,把脑袋搭在地上一样,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那是一条大理石板的地面,我们能看见细碎的小石屑。我们把镜头拉长一点,有一双红色的高跟鞋几乎踩着镜头走过去,接着是几双皮鞋、拖鞋
期刊
总觉得日子是如此的单调与乏味,渴望着爱与激情,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繁琐与枯燥,我想这是多数人的感受。渴望生命的深度,却被日子消磨地肤浅,猛然间我们会觉得与这现实的日子如此陌生,不禁地在心底偷偷地发问:日子是什么?日子怎样展现生命的深度?爱与激情又在何方?  也许日子应该是浪漫的,不然便荒废了此生。日子应该像《雪国》中的那条清水隧道,纯净、自然,不带任何杂念。沿隧道徐行至放着耀眼白光的出口,将眼前的那
期刊
何 杰 南开大学汉文化学院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语言学研究。曾赴拉脱维亚大学讲学、任教两年,同时在波罗地海语言中心讲学。曾应邀赴德国汉诺威参加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一篇论文入选。出席第6届、9届、11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2009年论文入选美国布莱恩大学北美语言学会议。2012年应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邀请赴美交流学术。出版《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等三
期刊
所好轩者,袁子藏书处也。袁子之好众矣,而胡以书名?盖与群好敌而书胜也2。其胜群好奈何3?曰:袁子好味4,好葺屋5,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6、名人字画,又好书。书之好无以异于群好也,而又何以书独名?曰:色宜少年,食宜饥,友宜同志,游宜清明,宫室花石古玩宜初购,过是欲少味矣7。书之为物,少壮、老病、饥寒、风雨,无勿宜也。而其事又无尽,故胜也。  虽然,谢众好而昵焉8,此如辞狎友而就严师也9
期刊
2018年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西安终于迎来了今冬气温的最低值。暴雪连消带打,荡尽了关中大地的最后一丝余温,零下十六度的凛冽让人们缩首缩尾,连张口吃饭都成了消耗身体热量的奢侈动作。就在这样严寒的夜晚,我涮完热气腾腾的火锅,跑去看了一场印度电影。  宝莱坞电影不知何故,引进中国院线上映时,片名都非常土气。《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我的个神啊》,乏味中还透着些许吊诡的色彩,不仅引不起人心灵层面
期刊
累累白骨,层层尸墙,悲惨过去不能忘;  轻薄一哂,何其不尊,敬畏之心应长存。  游客在大屠杀纪念馆前的搞怪留影,说到底是一种敬畏感的缺失,一种人为的失忆,一种自欺欺人的麻痹。  生而为人,都会对大屠杀纪念馆中的凄唳心惊肉跳。那些令人窒息的残忍,那些无所安放、无处诉说的苦难,一遍遍地提醒我们这个世界曾上演过的荒诞剧,为要阻止地狱再次降临。然而,游客在这种情况下搞怪,分明就是刻意遗忘建立纪念馆的初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