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忽如一夜春风来。在2000年之后,摄影或与摄影相关的专业在国内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成立,因为青年人才与学术力量的富集,高校成为中国摄影生态中最活跃的一股力量。
多年来,《中国摄影》杂志一直持续关注高校摄影教育。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都刊登大量高校师生作品,以及研究高校摄影教育的文章,而最近两年这种关注度更加密集。2016年《中国摄影》杂志社先后举办了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高校摄影教育与青年影像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并于2016年2期和4期分别刊发了“摄影系启示录”与“摄影留学后” 两大专题。前者是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成立30周年和西安美术学院摄影系成立20周年的综合报道,后者对中国人在海外留学摄影的历史和现状做了梳理。
本期专题以2016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出现的11位摄影师作为个案,他们是聂小涵、宋立雪、李雨青和潘佳谋、夏涛、陈圆圆、陈博文、郜旭丽、姚瑶、杨树及杨绪成,有人本科在读,有人刚毕业。有人刚踏入本院校的研究生部;他们分别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摄影院系或摄影相关专业。这些院校中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和中外合办院校,囊括了目前国内高校办学体制的所有类别,以此检视当下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状况。
据资料记载,最早的中国高等摄影教育开始于1936年的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开办了“全国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两年后,金陵大学正式成立两年制的电影播音专修科,由孙明经教授主持,开始了大专体制的电影电教人才培养。金陵大学当时作为私立教会大学,可以说是民办院校摄影教育的开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公立金陵大学影音部的师生员工连同全部电影设备、器材和库存影片资料等在孙明经率领下,北调入京。孙明经在中央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开设摄影专业班,其内容涵盖摄影、录音、放映、摄录像等广泛领域。孙明经主持下的摄影教育与电影紧密结合。到1950年代,摄影进入新闻传播院校,复旦大学新闻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分别开设了新闻摄影课程,1964 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开设新闻摄影专业,这应该是最早开始摄影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后因“文革”中断,1980年代先后招收三届新闻摄影专业本科生,1990年代取消了新闻摄影专业,如今在新闻专业本科阶段保持了“新闻摄影方向”的课程。而摄影进入美术学院是在1983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接受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委托,开办一年制的摄影艺术干部培训班,不过这针对的是成人教育。1987 年,鲁迅美术学院在全国美术院校中开设第一个摄影系,招收三年制大专摄影专业学生,1989年改为四年制本科。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了视觉文化的普及,影像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专业摄影人才的社会需求大增,美术院校大力开办摄影教育,综合类院校积极跟进。1996 年,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成立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这是国内首个针对图片摄影而设的二级学院,足见对摄影的重视。
如今的国内高校摄影类专业的划分保持了上世纪摄影专业设置上与影视制作、新闻传播和艺术学的紧密关联。在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摄影归入艺术学类中的美术学类;而在艺术学类中的戏剧与影视学类,摄影与影视融合,设有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在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目录》中将摄影归入文化艺术大类中的艺术设计类和新闻传播大类中的广播影视类,与摄像相结合,专业名称分别为摄影与摄像艺术、摄影摄像技术。目前国内高校摄影院系的具体数据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版本。在准备本专题期间,本刊记者查询了部分省高考招生计划、院校招生计划、各类教育网站和高考信息网站,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阳光高考”网站的院校信息都由各院校自行上传,可以算是比较全面的信息源。2016年12月中旬我们查询该网站,得到的数据是: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摄影与摄像艺术、摄影摄像技术这四门专业,至少设置一门的高校已达到182所本专科院校(包括网站上未显示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北京印刷学院),其中民办院校有67所。182所院校设有摄影专业的有94所,设有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有40所,设有摄影与摄像艺术的有5所,设有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有82所。另外,我们在网站上还查询到519所本专科院校里新闻学、新闻采编与制作两门专业中设有新闻摄影的相关课程,230所本专科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7所本科院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13所专科院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相关摄影课程,摄影可谓是与诸多学科领域息息相关的媒介。
摄影在目前国内高校学院学科的实际归属颇令人玩味,除了少数院校设有独立的摄影学院或摄影系,大部分艺术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艺术院系都把摄影归于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新闻传播学四类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专业方向,这一方面可能由于大部分院校不具有比较健全的摄影基础理论、摄影史、摄影批评、摄影技术理论,以及与摄影相关的诸专业方向理论与实践的师资队伍,使得摄影很难被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当下摄影与其他学科加速融合的态势。
综合2016年本刊举办的高校摄影教育与青年影像两场研讨会,以及从一些重要院校上得到的反馈,我们得到目前国内高校摄影教育的一些重要信息:在学科建设方面,不少学校的摄影院系正处于专业升级和扩展阶段,正在完善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教学体系。在教师队伍方面,各高校都在加大引入海外留学背景人才的力度,同时经历过专业高等摄影教育的教师已经成为教师的主体;通过策划、参加各类摄影展览、摄影学术活动,高校教师在国内摄影界的影响力在正在增强。在教学方面,大部分院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课程设置都正逐渐完备,一些院校对于摄影史和摄影批评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发展,知识开放性越来越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更加广泛,教师的影响事实上已经在减弱,原本传授知识和概念的方式都不再一如既往的有效,而教师更多是通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手段来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效果;教学实践中技术数字化越来越成熟,技术和数字后期课程加重,同时也使得学生合成作业泛滥。在就业方面,随着招生扩大,毕业生数量增加,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新闻传播业对摄影师需求下降,非专业背景从业人员对专业学课背景的学生就业产生巨大冲击,随着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毕业生回国,就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学生的作品是高校摄影教学成果的最直观体现。较之以往,今天的高校摄影学生作品,从观念的自足性、技术的精细度、作品的完成度都有巨大提升。从直接记录、摆拍导演和数字后期,高校学生作品的手法越来越多元化。在从会拍到会创作的过渡阶段里,“模仿”是无法回避并且必要的过程。前些年,学生创作模仿的对象相对局限,超现实主义的合成、指涉艺术史经典绘画作品的导演摄影等最为常见。而近些年,学生创作中的模仿、学习对象范围更大:经典的现代主义摄影美学,杜塞尔多夫学派倡导的冷面美学,脱离传统社会纪实摄影叙述语境的街头纪实摄影、私摄影和家庭快照等在各类学生作品展中都能看见;同时,不少的同学正在有意识地从对既有作品手法和图式的直接挪用转变为把以前的模仿对象作为创作开端的思路来源或者作品的参考因素,从“模仿”转变为“指涉”,正是作品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期专题除了刊登作品和同学们的自述,我们还特别邀请了这10组作品的创作指导老师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谈谈他们如何指导学生去完成创作,又如何评价学生的成果。本专题的作品点评老师是:宋靖、高岩、叶明睿、戴菲、魏东、张辉、罗斌、汪海、刘彩霞、孙晓璐、胡钢锋。此外,中国香港学者麦安也带来一篇她的作品观感,与香港摄影教育对照,对几组印象深刻的作品进行了短评。
过去几年中,国内媒体有关国内高校摄影教育的報道更侧重于发展时间相对较长的艺术类院校。在本专题中,除了艺术院校以外,我们还针对综合类院校和民办院校这几个不同层面的摄影教育,邀请了天津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系主任王帅、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辉、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讲师孙晓璐撰文,从自己所在学校的摄影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和学生学习就业谈起,分别介绍了目前国内这三种不同性质的院校之间摄影教学的异同和现状。这三所学校在近几年国内的各种摄影活动中都非常活跃。
11位同学的作品、11位老师的点评、3位老师的文章一起构成了我们全景式地了解当下中国高校摄影教学基本面貌的线索。
在本专题的策划和编辑过程中,我们一直在与同学和老师们进行着坦率和真诚的沟通,也得到他们毫无保留的支持。特此鸣谢!
—编者
多年来,《中国摄影》杂志一直持续关注高校摄影教育。近十年来,几乎每年都刊登大量高校师生作品,以及研究高校摄影教育的文章,而最近两年这种关注度更加密集。2016年《中国摄影》杂志社先后举办了中国摄影留学生学术研讨会暨作品展、高校摄影教育与青年影像研讨会等学术活动,并于2016年2期和4期分别刊发了“摄影系启示录”与“摄影留学后” 两大专题。前者是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成立30周年和西安美术学院摄影系成立20周年的综合报道,后者对中国人在海外留学摄影的历史和现状做了梳理。
本期专题以2016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出现的11位摄影师作为个案,他们是聂小涵、宋立雪、李雨青和潘佳谋、夏涛、陈圆圆、陈博文、郜旭丽、姚瑶、杨树及杨绪成,有人本科在读,有人刚毕业。有人刚踏入本院校的研究生部;他们分别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摄影院系或摄影相关专业。这些院校中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和中外合办院校,囊括了目前国内高校办学体制的所有类别,以此检视当下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状况。
据资料记载,最早的中国高等摄影教育开始于1936年的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开办了“全国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两年后,金陵大学正式成立两年制的电影播音专修科,由孙明经教授主持,开始了大专体制的电影电教人才培养。金陵大学当时作为私立教会大学,可以说是民办院校摄影教育的开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公立金陵大学影音部的师生员工连同全部电影设备、器材和库存影片资料等在孙明经率领下,北调入京。孙明经在中央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开设摄影专业班,其内容涵盖摄影、录音、放映、摄录像等广泛领域。孙明经主持下的摄影教育与电影紧密结合。到1950年代,摄影进入新闻传播院校,复旦大学新闻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分别开设了新闻摄影课程,1964 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开设新闻摄影专业,这应该是最早开始摄影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后因“文革”中断,1980年代先后招收三届新闻摄影专业本科生,1990年代取消了新闻摄影专业,如今在新闻专业本科阶段保持了“新闻摄影方向”的课程。而摄影进入美术学院是在1983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接受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委托,开办一年制的摄影艺术干部培训班,不过这针对的是成人教育。1987 年,鲁迅美术学院在全国美术院校中开设第一个摄影系,招收三年制大专摄影专业学生,1989年改为四年制本科。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了视觉文化的普及,影像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专业摄影人才的社会需求大增,美术院校大力开办摄影教育,综合类院校积极跟进。1996 年,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成立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这是国内首个针对图片摄影而设的二级学院,足见对摄影的重视。
如今的国内高校摄影类专业的划分保持了上世纪摄影专业设置上与影视制作、新闻传播和艺术学的紧密关联。在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摄影归入艺术学类中的美术学类;而在艺术学类中的戏剧与影视学类,摄影与影视融合,设有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在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目录》中将摄影归入文化艺术大类中的艺术设计类和新闻传播大类中的广播影视类,与摄像相结合,专业名称分别为摄影与摄像艺术、摄影摄像技术。目前国内高校摄影院系的具体数据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版本。在准备本专题期间,本刊记者查询了部分省高考招生计划、院校招生计划、各类教育网站和高考信息网站,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阳光高考”网站的院校信息都由各院校自行上传,可以算是比较全面的信息源。2016年12月中旬我们查询该网站,得到的数据是: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摄影与摄像艺术、摄影摄像技术这四门专业,至少设置一门的高校已达到182所本专科院校(包括网站上未显示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北京印刷学院),其中民办院校有67所。182所院校设有摄影专业的有94所,设有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有40所,设有摄影与摄像艺术的有5所,设有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有82所。另外,我们在网站上还查询到519所本专科院校里新闻学、新闻采编与制作两门专业中设有新闻摄影的相关课程,230所本专科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7所本科院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13所专科院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相关摄影课程,摄影可谓是与诸多学科领域息息相关的媒介。
摄影在目前国内高校学院学科的实际归属颇令人玩味,除了少数院校设有独立的摄影学院或摄影系,大部分艺术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艺术院系都把摄影归于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新闻传播学四类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专业方向,这一方面可能由于大部分院校不具有比较健全的摄影基础理论、摄影史、摄影批评、摄影技术理论,以及与摄影相关的诸专业方向理论与实践的师资队伍,使得摄影很难被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当下摄影与其他学科加速融合的态势。
综合2016年本刊举办的高校摄影教育与青年影像两场研讨会,以及从一些重要院校上得到的反馈,我们得到目前国内高校摄影教育的一些重要信息:在学科建设方面,不少学校的摄影院系正处于专业升级和扩展阶段,正在完善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教学体系。在教师队伍方面,各高校都在加大引入海外留学背景人才的力度,同时经历过专业高等摄影教育的教师已经成为教师的主体;通过策划、参加各类摄影展览、摄影学术活动,高校教师在国内摄影界的影响力在正在增强。在教学方面,大部分院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课程设置都正逐渐完备,一些院校对于摄影史和摄影批评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发展,知识开放性越来越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更加广泛,教师的影响事实上已经在减弱,原本传授知识和概念的方式都不再一如既往的有效,而教师更多是通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手段来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效果;教学实践中技术数字化越来越成熟,技术和数字后期课程加重,同时也使得学生合成作业泛滥。在就业方面,随着招生扩大,毕业生数量增加,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新闻传播业对摄影师需求下降,非专业背景从业人员对专业学课背景的学生就业产生巨大冲击,随着具有海外学习背景的毕业生回国,就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学生的作品是高校摄影教学成果的最直观体现。较之以往,今天的高校摄影学生作品,从观念的自足性、技术的精细度、作品的完成度都有巨大提升。从直接记录、摆拍导演和数字后期,高校学生作品的手法越来越多元化。在从会拍到会创作的过渡阶段里,“模仿”是无法回避并且必要的过程。前些年,学生创作模仿的对象相对局限,超现实主义的合成、指涉艺术史经典绘画作品的导演摄影等最为常见。而近些年,学生创作中的模仿、学习对象范围更大:经典的现代主义摄影美学,杜塞尔多夫学派倡导的冷面美学,脱离传统社会纪实摄影叙述语境的街头纪实摄影、私摄影和家庭快照等在各类学生作品展中都能看见;同时,不少的同学正在有意识地从对既有作品手法和图式的直接挪用转变为把以前的模仿对象作为创作开端的思路来源或者作品的参考因素,从“模仿”转变为“指涉”,正是作品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期专题除了刊登作品和同学们的自述,我们还特别邀请了这10组作品的创作指导老师对这些作品进行点评,谈谈他们如何指导学生去完成创作,又如何评价学生的成果。本专题的作品点评老师是:宋靖、高岩、叶明睿、戴菲、魏东、张辉、罗斌、汪海、刘彩霞、孙晓璐、胡钢锋。此外,中国香港学者麦安也带来一篇她的作品观感,与香港摄影教育对照,对几组印象深刻的作品进行了短评。
过去几年中,国内媒体有关国内高校摄影教育的報道更侧重于发展时间相对较长的艺术类院校。在本专题中,除了艺术院校以外,我们还针对综合类院校和民办院校这几个不同层面的摄影教育,邀请了天津美术学院摄影艺术系主任王帅、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辉、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摄影学院讲师孙晓璐撰文,从自己所在学校的摄影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和学生学习就业谈起,分别介绍了目前国内这三种不同性质的院校之间摄影教学的异同和现状。这三所学校在近几年国内的各种摄影活动中都非常活跃。
11位同学的作品、11位老师的点评、3位老师的文章一起构成了我们全景式地了解当下中国高校摄影教学基本面貌的线索。
在本专题的策划和编辑过程中,我们一直在与同学和老师们进行着坦率和真诚的沟通,也得到他们毫无保留的支持。特此鸣谢!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