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馕味飘香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y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馕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新疆人的重要食物了。生活在新疆南部的土著居民以农耕为生,在沙漠绿洲中往来迁徙,自是需要营养丰富、容易保存、方便携带的食物,馕便成为上好选择。生活环境总能催生人类适宜该种环境的生存智慧,而且,这样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食物,其魅力也不会为一座沙漠所囿,早已经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世代的人们所盛赞。
  


  20多年前,家住伊宁市前进街二十巷的亚尔买买提常被父母支使着去墩买里馕巴扎买馕。一溜土房子前盘着一溜馕坑子。烤馕的师傅们弓着身子用一根铁钩从馕坑子里勾出一个个热气腾腾、香气直冒的馕,问亚尔买买提:“巴郎子,拿几个馕?”
  转眼20余年过去,31岁的亚尔买买提和他的弟弟叶沙提都成为了墩买里馕巴扎上的打馕师傅。冬日早晨的阳光温和,馕坑子里滚出热气。一个妇人走上前来买馕。叶沙提一边取袋子,一边倾着身子问:“拿几个?”
  馕的源起
  如果要给新疆最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排个榜单,那么馕一定高居榜首。
  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常常用馕开启一天的生活。早晨起床,梳洗完毕,烧壶茶,煮好奶子,拌个凉菜,取出馕,布置好餐桌,就走进新的一天了。
  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新疆人的生活的呢?
  


  诗人沈苇在他所著的《新疆词典》中写:“馕来自波斯,在西域已有悠久的历史,汉古文献中所称胡饼、炊饼,即是。”但据学者们考据,来自波斯的仅只是“馕”这一称谓而已。“馕”为波斯语,意为“面包”。据兰州大学博士李正元在其所著的《馕的起源》一文中推测,在公元十世纪前后,随着伊斯兰教传入西域,中国的穆斯林——尤其是维吾尔族人——在伊斯兰化的过程中,大量吸收了波斯语,“馕”这一称呼也应该是在这一时期被吸收、应用到生活中的。在此以前,维吾尔族人则以“埃特买克”来称呼馕。
  据考古学家们发现,最早的馕距今的历史已经长达3 000多年。李正元在《馕的起源》一文中写,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考古人员在3 000多年前的哈密五堡、2 800年前且末县扎滚鲁克、2 500年前的鄯善县苏贝希以及1 800多年前的洛浦县山普拉等地的墓葬中都发现了各种形态的馕。这些馕虽然和现在的馕有一定的差异,但足以说明馕在新疆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此外,在1972年,考古人员在吐鲁番阿斯塔纳一座大约为公元640年前后的唐代墓葬中挖掘出一个直径19.5厘米的土黄色圆形馕。这个馕为馕坑烤制,小麦粉制成,周边厚,中间薄,上面还有装饰花纹——从整个形态来看,这只馕与现在的馕已经几无差别。它的出现年代距今也有近1 300多年的历史了。
  如此可见,馕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新疆人的重要食物了。生活在新疆南部的土著居民以农耕为生,在沙漠绿洲中往来迁徙,自是需要营养丰富、容易保存、方便携带的食物,以小麦粉为原料烤制而成的馕饼便成为上好选择。生活环境总能催生人类的生存智慧,馕便是最好的一项证明。
  而且,这样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食物,其魅力也不会为一座沙漠所囿,早已经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世代的人们所盛赞。
  馕在古时被中原人称之为胡饼。《续汉书》中载:“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晋书王长文传》中亦载,时任別驾的汉族文士王长文“微服窃出,举州莫知所之,后于成都市中蹲踞啮胡饼”。唐朝诗人白居易也曾著诗《寄胡饼与杨万州》,写“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由此可以一窥,从西域入中原的胡饼,在汉唐时期于中原的风靡。
  从馕产生至今,它在新疆大地上历经千年岁月而不衰,也足见其魅力。
  “馕是信仰,无馕遭殃”
  


  维吾尔族有许多关于馕的谚语,“馕是信仰,无馕遭殃”便是其中一句。这句谚语说明了馕在维吾尔族人生活中占据的位置。
  馕与维吾尔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婚丧嫁娶,馕都是不能缺少的食物。在传统维吾尔族婚礼过程中,婚礼当天,新郎要在一众男性亲友的陪同下一早早到新娘家去,与新娘共同分享一碗浸泡有馕的盐水。这一传统有其渊源。据说,在古代,有一名叫依布拉音的圣人,为了维持人们的生命找到了珍贵的盐。而馕是维吾尔族人的传统食物,同样是生命之源。故而,新郎新娘分食浸沾盐水的馕,寓意从此二人像盐与馕一样,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到一户维吾尔族人家做客,各式干果、糖、点心,用小碟小碗端上来摆满桌子。然后上茶,端馕。把馕掰开了置于桌布上,宾客们便各自取来吃。
  同样,对馕的珍视也衍生出了许多有关馕的禁忌,比如:见到馕掉在地上,不能用脚踩,要拣起来放在不易被人踩着的地方;吃饭时,不能将馕渣掉到地上,要拣起来放在近前的餐布上等。
  亚尔买买提从小也是这样受父母教导的,对馕要怀有无限敬意和感恩之心,是它赋予人们强健的身体和面对生活的力量。“馕是我们维吾尔族最喜欢的食物,啥都不吃,馕也能吃饱呢。”亚尔买买提说。这句话也可以以维吾尔族的一句谚语来表达:“可以一日无菜,但不可一日无馕。”
  如今,随着各民族的交流融合,馕也已经成为新疆各族人民所喜爱的吃食。除了维吾尔族,馕也是哈萨克族的主要食物。在伊宁市解放路七巷开着一家哈萨克族馕店的木拉提江告诉我,在哈萨克族人家,一天三顿饭也都少不了馕。过去,草原上的牧民们常常在地上挖个坑,捡来干羊粪、干牛粪烧火打馕。现在,也多是以馕坑来打馕了。   相比较而言,维吾尔族的馕形式多样,面饼较薄,嚼起来酥脆生香。哈萨克族的馕如同哈萨克族民众的性格,醇厚质朴,一般就以牛奶和盐水和面。馕饼也比较厚,以保持馕的松软。木拉提江的馕店已经开了四年。每天凌晨三点钟起床和面,在馕坑里生上火。待两个小时后馕坑烧红,便撤去火,开始打馕。他的馕已经卖到了伊宁县和察布查尔县。凭着打馕,他如今已经在伊宁市买了房子和车子。他笑着说:“要是馕店一天不开的话,别人还生气,第二天来了跟我说,‘昨天我来了你们店都没有开呀’。”由此可见,各族人民对馕的喜爱。
  在伊宁市,还有一道极具特色的街头风景——走在大街上,不经意间总能闻到一阵烤馕的香味,循味看去,一座馕坑不出意外地横在眼前,冒着热气的馕坑子和散布在馕坑上面的一个个金黄色的馕,勾起人无限食欲。常能看到回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不同族别的人们掂着刚买的四五个馕往家去。明天一早的奶茶得等着这些馕与它们搭配呢。
  馕巴扎
  虽然馕坑子遍布大街小巷,但是在伊宁市还是有非常著名的两个馕巴扎。一处是亚尔买买提和他的兄弟一起打馕的墩买里馕巴扎。另一处是汉人街馕巴扎。
  


  墩买里馕巴扎上集中了十几家打馕的店铺。早在二十多年前墩买里馕巴扎就已经形成了。亚尔买买提说,那时候,在如今馕巴扎靠西边的巷子里,十几座土房子连在一起。土房子前都砌着一座土黄色的馕坑,打馕的师傅们每天站在那里,打馕、吆喝,热热闹闹的。
  现今,当年来墩买里馕巴扎买馕的亚尔买买提也跟兄弟一起,在这里做起了打馕生意。不同的是,当年的土房子在2015年夏天换了模样,由政府出资建成了蓝色和黄色相间的漂亮建筑。远远看去,一溜装饰鲜明、耀眼夺目的建筑亭阁下,码得整齐的馕饼甚为壮观。
  亚尔买买提和兄弟叶沙提的工作也有分工。亚尔买买提负责和面做馕,叶沙提负责烤和卖。
  每天早晨五点半,亚尔买买提就顶着星光起床和面打馕了。他一天要做十余种馕:白馕,即是在和面时只加水和盐的馕;油馕是在此之外,再加些油进去;奶子馕则是用牛奶和面;窝窝馕,形制上比普通的馕要小和厚,中间一个极深的小窝,上面洒满芝麻;疙瘩子馕形如一个馒头,在馕出坑的时候以牛奶涂抹在表层;皮牙子馕、瓜子馕都是于馕的表层分别涂抹上皮牙子、瓜子来烤制;还有甜馕,肉馕等等。此外,还有苞米馕,原材料不同于其他以小麦粉制作的馕,是用苞米面做的。在困难时期,苞米馕是人们的主要食粮。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每个人都过上了“白面细馕喷喷香,吃饱肚子把歌唱”的生活,苞米馕则成了人们生活的调剂,偶尔买一个回家来尝尝鲜。
  一天下来,亚尔买买提要打四五百个馕。当他在屋子里和面时,屋外的叶沙提则一边烤馕,一边唱了起来。歌声和着馕坑子里滚出的热气,在冬日里呈现出一种欢腾气息。
  


  汉人街的馕巴扎有所不同,这里只卖馕,不做馕。沿街一共有六七家卖馕的店铺。汉人街热闹,一天到晚来往行人不绝,吆喝叫卖声不断。但卖馕的师傅们都不吆喝,只把馕一只只摆好后,在店里一坐。馕是家家户户少不了的吃食,这个馕巴扎也有十多年历史,周遭需要馕的人家自是都知道这里。来了,自己取袋子,挑自个需要的馕。
  客人走后,店主人再把馕摆摆好,继续在阳光里坐着,等客人来。
  


  汉人街的馕巴扎从早上八点半就开始营业到晚上十点。之所以营业到那么晚,是因为保不齐哪户人家或哪个饭店一时就缺了馕呢。即便那么晚,也常常是有生意的。从早到晚下来,汉人街馕巴扎上的一户馕店往往能卖出三四千个馕。
  这些馕,或者走到人家里去,或者被带到路上,也可能第二天就出现在遥远的他乡。总之,历史悠久、满系着故事的馕,已经成为了新疆人的一种精神图腾。就像那句维吾尔族谚语所说:“异国他乡的一只烤全羊,不如家乡的一个热馕”。你敢说,你因生计或者学业奔波在异乡的土地上时,没有惦念过那一口热馕?
其他文献
喀什老城,当你注目凝视着它的时候,它更像一位慈祥的白髯老人,坐在溜进巷子的斜阳中,温婉地望着你,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在许多游客眼中,喀什就像一个充满诱惑力的矛盾体,新与旧、柔与刚……在喀什这座老城里,显得尤为明显,喀什,对我来说就是迷城。  它有它自己的模样,土墙土屋,灯影幢幢;它有它自己的性格,不紧不慢,朴实自然。在喀什老城停留的每一天,你都能感觉到在时光流转中,它的新意和久远。  这里有穿着
期刊
新疆特克斯河边有一个废弃的果园,干枯的果树上落满成群的老鸹,平添了几分苍凉。  其实,在这里放羊和打草的马木提从没觉得这个果园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教授眼里,这个果园残存的黄土城墙,却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这个果园是一座故城,一座规模宏大、有着千年历史、颇具汉唐之风的第七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博斯坦故城。  偶然发现  2006年7月,有“八卦城”之称的新
期刊
阿肯是诗歌的创作者、演唱者、传播者,是哈萨克族活着的历史字典。一代一代的薪火相传,让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各种信息在阿肯身上得到了复制。把过去的历史、传说以及民间文学,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使其得以流传,阿肯们记忆和记录着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载体,起到了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  在乌鲁木齐县甘沟乡,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由乡政府组织的阿肯弹唱会。甘沟乡地处乌鲁木齐南郊,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境内有西白
<正>天山行走至此,终于打开了自己。一条窄窄的峡谷,让天上与人间隔空相望。使得我们早已习惯了平庸的内心,终于有了这次被拯救的欢悦,也就有了意料之外的抵达。对乌鲁木齐而
期刊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d)理论水平上优化了由四元环与六元环构成的富勒烯C24的所有BN取代物的构型,分析了各异构体相对稳定性与杂原子取代位置间的关系;对各异构体进行了频
<正>从我居住的伊宁市往西,从山东路直驱,就是可克达拉市的七一七大道。途中要拐个弯,然后眼前就是蔓延的树。本来想写成&#39;满眼&#39;,输入法里提示第一条备选词语却是&#39
期刊
介绍了CoFe2O4-p-NiFe2O4二元离子型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分别对NiFe2O4微粒前驱体(p-NiFe2O4)和CoFez04微粒的结构、粒径和磁性
索尔巴斯陶,哈萨克语中为“碱泉”的意思。挖掘成旅游景区,才是这几年的事。深藏在天山之中的索尔巴斯陶,因为有一涝坝,内有泉水溢出.水味苦成,因而得名。此地是昌吉庙尔沟的一个乡
鲁全国,《中国石油报》吐哈油田记者站摄影记者。从影20多年来,曾有近千幅摄影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石油报》等报刊发表,曾获第五届“佳能杯”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新闻专业组一等奖;10多幅作品获“全国新闻摄影年赛”、中国产业报、专业报及“中国石油新闻摄影年赛”金、银奖。  2003年,被中国石油摄影协会评为“中国石油优秀摄影家”;2012年被评为“中国石油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  入冬的新疆,数不胜
<正>这是场史诗般的大迁徙,表达着无数荡气回肠的场景,千百年来,牧民们和他们的牛羊,坚韧地重复着他们的生活,追求着生命的延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