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雨声说些什么”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jinwe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大家言必称“乡愁诗人”,因为他1972年写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乡愁》诗传遍了大江南北。余光中说,这些年来,《乡愁》几乎成为我的名片,《乡愁》在海峡两岸大受欢迎的程度实在让我感到惊讶。其实,他在同时期写的另一首诗歌《雨声说些什么》也表达了这样的主题,而且《雨声说些什么》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深受读者的喜爱,我认为它应该可以成为乡愁诗的另一张名片。
  诗中诗人借“一夜的雨声”“楼上的灯”“窗外的树”“巷口的车”“远方的路”“上游的桥”“乱叫的蛙”“四周的雾”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迷、朦胧、孤寂的意境,表现了“灯下的人”(诗人)怀念过去,思念故乡的真挚情感。而末段那句“怎么还没有停啊”,更是传神的一问,表面上写的是“雨”没停,实际上指的是自己那连绵不绝的乡愁不会断。是的,全诗虽然没有一个字写到“乡愁”,而字里行间却充满了乡愁味,这种含而不露的含蓄情感表达,可谓高明到家了,这样主题就更丰富深刻了。
  也许你会说,诗歌既然没有明说是“乡愁”,你说她是“乡愁诗的另一张名片”,是否有点武断?是的,《雨声说些什么》是余光中写得有点争议的诗,其实对于诗歌主题的确定,不同的人当然有不同的感受与解读。我认为诗歌借雨景抒己情,表达了诗人孤独、惆怅、失落的情感以及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念和怀想。至于诗歌究竟写什么主题,你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因为诗歌的多义性决定了诗歌欣赏的多样性。有人说,诗人在《雨声说些什么》中寄托的情怀,应该不止于亲情,也不止于爱情,或许是他所感受到的一种弥漫于天地间的大哀愁。因此,我想,这里还有什么比“乡愁”更适合的一种大情感呢?因为“他的乡愁不是地理的,是历史的”。就如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道:“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股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这里的“十年前”是余光中21岁离开大陆的时间,那是“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这雨是使诗人虽人在台湾,心却回忆着大陆的秋雨。年少时的欢乐无忧、中年的异乡惆怅、老年的凄苦孤寂都与雨景深深交融在一起。可以说,《雨声说些什么》中的“雨”与《听听那冷雨》中的“雨”,虽有点不同但能找到相通之处,即雨声能让他沉静,让他思考,让他找到心灵深处温暖的故乡,让他成为不折不扣的“乡愁诗人”。
  为什么说余光中是个坚定的“乡愁诗人”呢?我们先来看看他的基本履历: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21岁时离开大陆到台湾,64岁重回大陆时,已“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在他近900首诗歌,百万字的散文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行为果敢的勇者,一个思想鲜明的智者。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乡愁四韵》《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等五部,散文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青青边愁》等四部,翻译作品《梵高传》《老人与海》等三部。有人曾问他,“乡愁诗人”也会乐不思蜀吗?他说,不,是思蜀而不乐!因为他心里只有一个故乡,这就是中国。他一次次深情地礼赞:“中国,是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因而,自己将永远做屈原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这样的情怀注定了他那血液里流淌的是不变的爱国心,这样的心魄注定了他那诗歌里燃烧的是永恒的乡愁韵。余光中,你不乡愁谁乡愁?
  如果说这首诗的成功首先在于主题的朦胧性与含蓄性,那么其次还在于表现手法的丰富性与新颖性。因为诗歌的每一段都用一句“雨声说些什么呢”的设问开始,随后用不同的意象进行回答(其实没有明确的答复),引起人们的想象与联想,尤其是“雨”究竟代表什么这一问题;而且,诗歌的每一句几乎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诗歌涂上了可爱的童话色彩,充满乐趣;并且,段与段之间构成排比、反复与回环,有诗情的气势,有语言的冲击感,让读者在饱含浓浓雨景的诗句中细细揣摩诗人内心那种浓浓的情。正如西南师大新诗研究所梁笑梅在文章《异度空间》(2005年《名作欣赏》)中说的:在诗人的笔下,空间是弹性的,既可压缩,也可展延,在有限的空间里,诗人因思想和想象把有限的空间与外界更大的空间接通;因此,雨是感伤而优美的意象,写雨中的风景,实际上是写人的心境,在对雨的理解中到达一种质地与生机。雨的迷蒙,象征着生命的某种缺憾,某种怅惘。
  2003年9月17日余光中在福建華侨大学朗诵了一首中文诗,就是《雨声说些什么》。他说这首诗,是从我的童年记忆写起,带一些童话的味道。《雨声说些什么》: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楼上的灯问窗外的树/窗外的树问巷口的车/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巷口的车问远方的路/远方的路问上游的桥……发育成长的岁月印象当然特别地深。因为那几年我跟大自然接近,是个乡下孩子,你可以夏天去捉田鸡,你可以到人家田里面去偷地瓜……雨声,是回忆的音乐。
  是啊,童年的回忆是最美好的,对童年的回忆就是对家(家乡)的思念,而雨就是将之连起来的桥梁,是情景交融的最佳载体。朋友,让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歌《雨声说些什么》,尽情品味诗歌的主题、意境、语言……
  附诗——
  雨声说些什么
  余光中
  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
  楼上的灯问窗外的树
  窗外的树问巷口的车
  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
  巷口的车问远方的路
  远方的路问上游的桥
  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
  上游的桥问小时的伞
  小时的伞问湿了的鞋
  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
  湿了的鞋问乱叫的蛙
  乱叫的蛙问四周的雾
  说些什么呢,
  一夜的雨声?
  四周的雾问楼上的灯
  楼上的灯问灯下的人
  灯下的人抬起头来说
  怎么还没有停啊:
  从传说落到了现在
  从霏霏落到了湃湃
  从檐漏落到了江海
  问你啊,蠢蠢的青苔
  一夜的雨声
  说些什么呢?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嘉高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主题导语】  我们常常用“金色”来修饰童年。在人的一生之中,童年是最快乐无忧的,童年是最单纯美好的。一枝嫩笋的生长,也许会吸引一段童年的目光;一次对雨的追逐,可能会芬芳四季的怀想;一次无意中被逼的醉酒,可能会升腾起永远的崇敬。纵然时光消逝,但童年金色的记忆永远都不会苍老。  【选文一】  种 绿  段乐山  我的老家竹林堂,是昔日渺渺八百里洞庭湖水淤起来的一块绿洲。  这绿洲,一马平川,绿得流油
期刊
语言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认为,高考作文的最大看点就在语言,所有的满分作文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现实却是,80%的作文语言平淡无味。这时就特别需要讲究“视觉冲击力”。这是一个时髦的名词,一般用在影视或舞台表演上。但是我们的高考作文阅卷与此中却有相通之处。紧张、繁重、炎热的阅卷场,极容易使阅卷老师视觉疲劳。这时,“哔”的一声,眼前蹦出一粒珍珠,跳出一组回味无穷的句子,怎不令阅卷老师为之
期刊
一、2015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整体情况  由上表可归纳出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以下特点:  1.题量题型。基本保持去年风格,题量2-4题,分值6-18分,题型以简答为主,只有上海卷一如既往地命制了二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北京卷出人意料地命制了4道题对诗歌进行了多角度的考查;湖南卷、浙江卷、北京卷均考查了名句名篇的填空题,难度都不太大。考点覆盖了内容(感情)、手法、形象、语言等常见的知识点。  2.
期刊
我一直在忍耐,命运就像  我们手中紧握的掌纹  艰辛的生活、平淡的日子,往昔那个善解人意、笑靥如花、温柔娴淑的你,也许会在某一天突然觉得现实中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让你如愿,于是你便开始了抱怨。你抱怨命运的不公,你抱怨孩子不够乖巧,你抱怨别人的幸福快乐,你抱怨银行卡上的数字总是入不敷出,你抱怨人际关系上的烦恼,你抱怨“他”的不上进……只要你触碰到抱怨的按钮,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是那么地让你看不顺眼。但
期刊
一、剪辑自己的生活  生活是包罗万象的,即便是一部长篇小说,也不可能涵盖生活的全部。为此,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想写出自己10多年来的经历及感受、感悟,就必须学会剪辑。其基本原则有三:  (一)事要“紧”  生活是一条河,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律缓缓地向前流淌。如果我们将之原封不动地搬进作文,“18岁的天空”写成18段,那就成了记流水账,既无“看头”,更无“兴味”。为此,必须剪除与题旨若即若离、于
期刊
【主题导语】  “悲悯”,就是以大智大慧的胸怀来怜悯同情苦难中的众生。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而是指对苦难中的人甚至宇宙苍生不忽视、不轻视、不蔑视,相反是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来看待。悲悯情怀是一种最高尚的胸怀,它宽广有度,平和慈悲,且不限一时一地一己,是与全人类、全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它也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对所有生命的敬重、对弱者的同情、对人性的关怀,它能使人们在爱里忘记仇杀,在苦里忘记伤痛。一言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积蓄了新时期以来创作实力和锐气的甘肃诗歌,爆发出的逼人气势和蓬勃生机,引起了全国诗歌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代中国诗坛的前沿重镇,被誉为“诗歌大省”。甘肃诗人凭借雄厚的创作实力,已经走在全国诗歌创作的前列,不仅诗歌数量众多,质量上乘,而且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继“甘肃小说八骏”之后,“甘肃诗歌八骏”又新鲜出炉,娜夜、高凯、古马、第广龙、梁积林、离离、马萧萧和胡杨等8位诗人脱颖而出,成
期刊
“时评类”材料作文,指试题提供社会生活里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热点人物、热点言论,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选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作文题。因其思想性、时效性强,有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的功能,一直受到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  【三年真题回望】  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以“老陈违规开车遭女儿举报引议论”为材料写一封信;全国新课标卷Ⅱ,以“当代风采人物大李、老王、小刘”为材料作文。  201
期刊
人生短,艺术长。  泰戈尔高度评价:“他的漫画是诗与画的具体结合,也是一种创造。”国外友人分外赞誉:“他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在他之前,没有人画过,之后也没有人画过。”他的画人人能买得起,且人人都能看得懂,他用淡雅常见的线条,寥寥数笔就勾画出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于简单朴素中画出了悲悯和仁爱之情。  巴金形容他:“与世无争,无所不爱的人,有着一颗纯洁无污垢的孩子的心。”  他认为
期刊
在契诃夫看来:“文学家不是做糖果点心的,不是化妆美容的,也不是使人消愁解闷的;他是一个负有义务的人,他受自己的责任感和良心的约束。”正是抱有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心”,契诃夫创作了不少充满“对庸俗、寄生和剥削的憎恶,对劳动者的痛苦生活的同情,对光明生活的向往”的优秀短篇小说,得以成为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钉子上》是他短篇小说创作中的精品,此篇既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完美的形式,又具有诙谐的语言和辛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