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宝遇难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暮秋的一天傍晚,逶迤弯曲的吴淞江里,一只农船缓缓地驰进望江桥渡口。船刚进入河湾,已经站立在两岸的村民都在注目以待,其中一位年轻的少妇早就泪如泉涌,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张宝啊!苦亲人呀……”她边痛哭边扑向还没停稳的船。站在两旁的姑娘急忙上前,安慰她说:“张嫂,不要太伤心,你肚子里还有孩子呢!”
原来,这位张嫂的丈夫名叫张宝。四天前,他同三个农民一起开船去白淀泾积肥,返回时因浪涛大,加上水急船多,船与桥墩相撞,他落入苏州河,被水流卷进黄浦江。后来水务港监发现,派水警轮渡来施救却已经晚了,打捞了一个时辰,连张宝的人影都没发现。天色渐渐晚了,风浪中的黄浦江一片朦胧,施救成了泡影。水务局的人认为,人生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在黄浦江东面就是长江口,以前类似的情况也不少。于是,他们请有关方面安排另外三个农民暂且休息一晚等待音信,同时立即联系同乡出沪积肥的船只农友,让老乡返程后将消息告诉张宝所在的大队干部准备后事。老队长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他一面叫人安抚张嫂,一面吩咐社员们早点收工料理丧事。
船靠岸后,老队长带人一起将张宝的遗物抬上岸。张宝的父母已经去世,又没有兄弟姐妹,他与张嫂结婚一年也不到,家里没有至亲,村上的男女乡亲有序地做着那些看起来似乎很神秘、很敬畏的传统仪式。
当地的习惯,发丧三天就要落葬。因考虑到张宝没有找到尸体,又是为集体生产劳动殉难的,所以大队讨论决定为张宝立个墓碑,由集体出面购置一副棺材,将衣冠安葬入土。
张宝的后事办得比较隆重,落葬前生产大队还举行了追悼会,表面上看是悼念张宝,其实都是为了安慰张嫂的心。乡亲们总是安抚她,要保重身体,为张家留条根,加上她娘家人也很通情达理、悉心照顾,不久她就恢复了情绪。不过, 她时常一个人走到望江桥呆呆地坐一阵子,遥望渡口延伸的远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她与张宝恋爱时手拉手相依过的地方……
三个月后,张嫂生了个男孩,取名张宝根。
张嫂再婚
过年后,有人给张嫂介绍对象,是前村的一个单身汉,绰号叫“好人阿三”,是老队长的亲戚。左邻右舍都对张嫂说蛮好的,孤儿寡母总得有个男人才能撑门面。父母也认为女儿年纪轻轻的,总不能一辈子守寡,有个男人挡风雨是再好不过的。既然大家都说是好事情,况且是隔壁邻村人,彼此有所了解,張嫂也就认了这桩婚事,但她要求男人过来做上门女婿,目的是为保持张家的门庭。再说阿三家里也贫苦,父母早已不在人世,有一个弟弟也出门做女婿了,他三十岁出头了还光棍一个,挣工分养活自己是足足有余的,但要想找个大姑娘也不容易。当听介绍人说张嫂愿意让他入赘时,开心得一口就同意了。于是他俩就有了来往,不久产生了感情,就正式登记结婚。
阿三做人的确不错,农活样样精通,憨厚老实,对家庭负责,对妻儿关心体贴。因此,张嫂对阿三很满意,甚至感情上超过了前夫,只是有一点奇怪,他私下对妻子说不要孩子,起码三四年内不要。张嫂是个细腻内向的女人,而且年龄不到三十,她总觉得阿三有什么事瞒着她。
一晃又过了两年,张嫂的儿子宝根已经三岁多了。农忙又开始了,张嫂和往常一样,将孩子送到望江桥南边的娘家,托孩子的外婆照顾。
一天,阿三随生产队派工去外地购化肥未回来。下午天下大雨,队里收工早,张嫂想起了儿子,就赶去娘家接他回家。当她接了儿子返程路过前村时,又想到阿三老宅上有三间破房,就顺便去看看是否被大雨冲坏。正当她走近房子时,忽然听见里面有声音,悄悄观察,是阿三与另外一个年龄相仿、瘦脸蛋的女人面对面坐在破椅子上说话。
张嫂见此情十分惊讶!她从没想到,自己的男人会背着她偷情,故非常怒火,大喊:“阿三!原来你在背着我搞女人!”因为外面有雷声,阿三本无准备,被突然的喊声吓了一跳。稍许,他立马清醒过来,是妻子来了,是妻子在骂自己!要出大事了!
阿三立即向那个女人交代了几句,就急忙冲出去。
再说张嫂骂过丈夫后情绪已经失控。她抱着孩子发疯似的边跑边哭,一会儿就来到了望江桥边。这座桥是清代的老石阶桥,既高又长,而且两侧没有扶栏,平时走路都要小心。此刻雨又下大了,她怕淋坏了儿子就慌忙地打开雨伞。她虽然已经听到了后面阿三追上来的喊声,但仍然不顾危险,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撑着雨伞趔趄地走上桥头,正好一阵大风吹来将她娘俩吹倒。她惊慌失措,孩子从怀中掉进了河。
阿三见情况危急,就大步跑过来想抱住娘儿俩,但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先拉起摔倒的妻子,接着就奋不顾身地跳下河。当他看到孩子在水中呛水,想接近拉人时,不料他自己也开始下沉,原来他竟忘了自己不会游泳。用尽全力拼命将孩子往岸边的一片水草上推……
张嫂这时才猛然大喊:“救命啊!快来人救命呀!我男人孩子掉进河里了……”
喊声惊动了村头及四周的人们,五六个会游泳的男人赶紧下水, 发现宝根正漂在一垛水草上乱抓, 两个人马上游过去将他救上岸,并抠出了腹水。孩子的生命保住了,但河面上却不见了阿三的影子。知道阿三不会游泳,大家都心急如焚,水性好的就潜水寻找,但摸了一阵子还是找不到。不会游泳的人一边照顾着张嫂母子,一边在岸上声援。
这条河面虽然不宽,但直通吴淞江,河床深、水流急,平时过往船只很多。这时却没有一只船,加上天色傍晚、暗沉沉,人在水里看不清东西。队长怕大家遭不测,赶快叫人摇两条农船来,让一帮人用竹篙打捞。约一个小时后,在一片水草下面发现了阿三,背上岸时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嘴巴里还呛着水草。
患难相见
阿三死了,谁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守灵三天,张嫂抱着儿子哭得死去活来。她内心万念俱灰,一怨自己命苦,先后两个男人落水身亡;二怪自己太冲动,阿三是她害死的。后来, 她将阿三的骨灰盒与张宝的坟一起并列安葬,并请人刻了块墓碑。墓地就在望江桥西北侧的自留地上,北边种有几棵黄杨,南边对着望江河,坐北朝南风水好。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 可自从阿三去世后张嫂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好,沉默寡言、垂头丧气,平日里除了去娘家住几天,连左邻右舍的门都不串。然而,张嫂心里始终想着一个问题:阿三为什么要偷偷地见那个女人?他与那女人是什么关系?因为她没有将那天的全过程讲出来,村里人也没有谁能知道真情,大家总以为他们一家人是在走桥时,遇到大风大雨不幸跌到河里而发生意外的。
又一年清明节到了,张嫂折了纸钱、买了香烛等供品,一个人去祭扫。来到墓地,她发现好像有人来拜祭过的痕迹,张宝的墓碑似乎有人动过。她摆上供品、点燃香烛,喊着两个男人的名字就呼天哭地起来。足足一个时辰,她几乎把所有的眼泪与要说的话全部掏尽了。
忽然,从隔壁地里走出一个女孩儿,黑黝黝的脸蛋,腰里还系着根白带。张嫂愣了一下,就问孩儿:“你叫啥名字?是谁家的孩儿?”那孩子摇摇头,不作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着的纸条。
张嫂打开纸条,见上面写着字,内容是关于这个孩儿的来历上面还有阿三的承诺和签名。
张嫂看完纸条才明白,这个女孩叫李琳,比宝根大一岁,喉咙哑了,是阿三与一个叫李娟的女人生的。她颤抖着, 嘶哑地问:“你是怎么来的?”女孩儿用手向桥边一指。于是,张嫂就随女孩儿向望江桥东边走去,果然有一条小木船停泊在拐弯处,船上有两个老人一个妇女,还有一些香烛、纸钱等。
没等张嫂靠近,船上的一個妇女就走过跳板迎上来说:“你就是张嫂吧!我叫李梅,船上是我老爸、老妈,这孩子是我外甥女,不!也算是我女儿吧。”
张嫂瞧了瞧对方,呀!就是上次与阿三见面的那个女人,面孔也黑瘦了。于是就激动地说:“是的!大姐,我一年来一直在找你,可是不知道你在哪里。你们怎么会想到来这里的?”
“你与阿三的事情我们晓得了。去年他去世后没过几天我就得到了消息,但非亲非故的怎能去看你。现在情况变了,看在孩子份上总得让她早点知道。这个地方我已经来过几次,今天我们准备了祭品,特地一早从李家庄摇了两个半小时的船,来望江桥为阿三扫墓,让孩子向她爸叩几个头,也算了却我爸妈的心愿。我们刚上坟,还没摆开就远远看见你走来,我们先回避了,怕给你添麻烦。刚才见你哭得悲痛万分,也没有人来安慰你,我带孩子上岸去坟地想劝你一下,又一想应该让我爸妈也见见你,所以我就叫孩子待在蚕豆地里,我先回船上了。”李梅停顿了一下,看到张嫂口袋里露出来的半张纸片,“想必你已经看了阿三留下的纸条,知道了真情。这是去年你看见我们在他的小屋里时,他交给我的。我妹妹李娟死了四年,这孩子一直由我抚养,我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家境不宽裕,将来还要为我父母养老送终,所以几次找阿三商量,要他把女儿带走,但他一直说没有准备、没跟你讲好。眼看孩子要进学校读书了,再不治好哑巴病会终身遗憾,我传信给阿三快点拿主意,他才答应见面并写了书面保证,确认孩子是他与我妹妹生下的,承诺为她出钱治病,答应将孩子接到身边生活。”李梅讲着讲着流出了泪水。
“大姐,你不要说了。我误会你们了,错怪了阿三!阿三当年也是感情冲动,事出无奈。我与他生活两年多,可他从来没说过这些,也不想再要孩子,当时我还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讲。”
这时李梅的父母已经走上了岸,李梅的母亲对张嫂委屈地说:“都是我老头子思想太封建了,否则不会出这种事的。”接着她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原来,几年前当地政府规划开挖一条河道,成千上万的民工参加开河,阿三所在的人马正好住宿在李家庄李梅家,经过接触,他与李梅的妹妹李娟产生了感情。河道工程结束后他俩仍保持联系,并有了男女之事。当他俩准备确定关系时却遭到了老人的反对,特别是李梅的父亲,认为李娟要找个上门女婿,但阿三门不当户不对,坚决不同意。李娟性格刚烈,瞒着父母坚持把已经怀上的孩子生下来,逼迫父母同意。那时候虽然是婚姻自由,但未婚先孕、男女偷情仍是受众人谴责的。李梅的父亲不肯退让,干脆不认李娟。在未能公开的情况下,李娟不想连累阿三,况且阿三的弟弟尚未入赘。她在母亲的周旋下暂且到已经出嫁的李梅家安身。
然而,她姐夫家也是人多房少,生活条件有限,不久闲言碎语多起来,李娟受不了非议,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投河了。她留下两岁不到的李琳,因为缺少母亲照顾,生了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期,造成了喉咙失声。医生说,孩子长大一点可能会好转,否则就要去省里大医院治疗。然而因经济困难,就耽搁了几年。再说,阿三当年也不知道李娟怀孕,对此他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李娟离开后,阿三想认女儿、接到身边,但有人劝他慢一点,待找个老婆再说。李家人要面子,从不张扬,怕被众人指责,因而有李梅出面,让阿三写了字据。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去年阿三也跟着李娟去了……
事情弄清了,张嫂心中的结也打开了,说李琳这孩子无论哑症能否治好,都会认她做女儿,以报阿三的真情。李梅让李琳认了张嫂这个后妈,告别时她问:“你之前有没有动过张宝的墓碑?”李梅说:“没有,我们哪里会做被天打雷轰的事!不过,刚才我也感到那块碑松动了,你不讲我也不好问。”
正当她们纳闷时,突然背后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那块碑是我扳动的!”张嫂回头一看,惊讶地大喊:“怎么是你?”
绝处逢生
这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刻在墓碑上的张宝。要不是光天化日之下,张嫂定然不会相信,几年前死去的丈夫竟然又回来了。“你是张宝吧?你没死,那为什么到现在才回来啊!”在场的人听她这么一问,都惊叹了。
张宝不慌不急,沉重地对张嫂说:“我是你的前夫,没有死!我被人救了,要报答他们,所以回家晚了几年。我在邮局发了电报,你怎么忘记了?”“电报?我从来没收到过!”张嫂吃惊地说。
“走,我们到望江桥那边,我把事情讲给大家听,也好让我这苦命人重返人间。”张宝说着挽起妻子的手,领着大家走到望江桥,围坐在一块大石头旁。见张宝将早已放在这里的一只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张有一男一女的黑白照片说:“他们父女俩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三年前的秋天,张宝不幸落入黄浦江,他的左脚被卡在河底沉船的夹仓里。当他用尽全力拉出脚踝,浮到水面时,正好有两队船舶迎面过来。这时他感到脚很痛,又被浪涛打淹呛水,无法喊叫。于是他急中生智,俯仰到一只船舶的梢肚下面,抱住了舵杆。可是船上人都在棚屋里把舵,根本不会注意船下的动静。他自己是无法游到岸上了,只有船舶停下靠岸或船上人发现才能有救。
天色渐渐暗了,河面风浪越来越大,偶尔传来一阵汽笛声。张宝泡在水里饥寒交迫、疼痛难忍,连抱住舵杆的力气也快没有了。这时船边飘来了一只木桶,还有影影绰绰的照明灯,他用力将木桶抓住,顺着水流的冲击离开了船舶。此时他的眼睛已睁不开了,但神志还清楚,心想听天由命吧。可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
当张宝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发觉自己躺在了床上。他惊讶地问:“这是什么地方?是谁救了我?”一会儿从外面进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年长的大伯,一个是年轻的姑娘。大伯说:“小伙子,你终于醒了!你前天夜里趴在木桶上飘在长江口,是我们父女俩打鱼时发现了将你救起的。我们是长兴岛的渔民,我叫鲁大三,她叫鲁妮梅,这里是我们陆地上的家。你先吃点东西吧,有话慢慢说。”
张宝既惊讶又感激,惊讶自己死里脱险,感激鲁家人救了他的命。他吃了鲁家父女准备的饭,感到精神好些了,就想起来走路。可是,左脚一着地就疼得满头大汗。鲁大三见了,心知肚明地说:“要是你能走,我们也不会留你,但想现在回家不行!一是你的脚骨头损伤了,需要及时医治,至少几十天才能恢复;二是长兴岛没有班轮,听你口音是苏南人,必须乘渡轮到崇明岛再转客轮才行。”
张宝心里很焦急,见鲁伯说得真切,无奈之下,只能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鲁家父女,恳求他俩帮忙写封信,将消息先传回家,免得妻子过度伤心。鲁家父女答应他明天去长兴岛邮局办理。
次日,鲁大三吩咐女儿,按照张宝提供的地址去邮局寄信,并请个熟悉的郎中为张宝医脚。中午时,鲁妮梅回来了,请来一个姓董的郎中,并说信已经寄了,请张宝耐心等待,先把脚治好。
经郎中诊断,张宝的左脚踝关节骨折,需要固定治疗,因为采用中医疗程,时间不少于百天。张宝想:只要能医好、走路,时间长一点没关系,只是自己身无分文。鲁大三看出了张宝的心思,就对郎中说:“他是我女婿,董郎中定心医治吧!”这句话让张宝揪心,让妮梅有心,让郎中用心。
张宝的脚涂了药、上了夹板的确舒服多了,除了走路要用拐杖,其他都正常。不过,这几天他一直盼望着家里能回信或者来人,但他又不好多麻烦鲁家父女。他们不但救了他的命,还放弃了捕鱼,出钱、出力,为他请医治病,胜过自己的亲人。张宝虽然这样想,但心里还是放不下妻子,怎么连音讯也没有?
一个月后,他身体基本恢复了,除了不能走路,一个人可以干些轻活。然而,为了他的事情,鲁家父女已经多日没有出门打鱼了,再拖延鱼汛快过了。鲁家父女准备出去几天,关照张宝待在这里养伤,一个人不要走出去。
鲁家父女出去的第二天,张宝一个人去了长兴岛邮政所,询问那天发信的情况。邮电员告诉他,这里的人认字少,有些信因找不到收信人就退回来了,退回邮电所又因为没有写清寄信人的地址而无法返回主人。邮电员说完就拿出一大沓退信让张宝自己找。张宝翻了半天也没找到,于是,就用鲁家留给他的钱发了一封电报,并留下鲁家地址,请求邮电所收到回电后直接送给他。他手持拐杖返回途中不小心摔了一跤,使得愈合的伤口又崩开了。这一来一回,人生地不熟,他几乎用了一整天时间,耗尽了力气。他这才相信郎中的话,后来也没再对鲁家父女提起过。
一天,鲁大三被人抬回来了,说是头被桅杆撞击,昏迷不醒,必须送医院抢救。鲁妮梅心急如焚,多次晕倒。因为鲁大三在郎中面前戏说张宝是女婿的话传开了,人们都信以为真。所以,大家就让张宝照顾安慰妮梅,由他们帮忙开机动船将鲁大三送到医院。
这天中午,邮递员送来回电,说张宝家人收到了电报,准备近日来岛接人。张宝看着伤心欲绝的鲁妮梅,他明白,鲁家现在需要他,他要报答他们父女的救命之恩。于是,他立即对邮递员说,请帮忙办份复电:我脚骨折未治愈难行,还需多日,待恢复后自返回家,勿念!然后他马上收拾东西,与鲁妮梅一起到医院陪护鲁大三。医生说鲁大三大脑类似植物人,一年半载醒不了,住院费用大,还是回家护理、疗养。鲁妮梅没有亲人,希望张宝为她拿主意。张宝说:“我们回家照顾!”就这样,他又回到了长兴岛渔村,继续照料、守护鲁大三。
一晃一年多过去了,一天张宝忽然想起要回老家看看,鲁妮梅同意了,叮嘱他路上小心。临别时,鲁妮梅问张宝:“你还回来吗?”张宝答道:“你爸不苏醒,我不会离去!”鲁妮梅听了热泪盈眶,打好了包裹,叫张宝早点起程。
经过长途跋涉,张宝一路风尘仆仆赶回家乡。路上他碰到一个熟人,说大家都以为他死了,张嫂也改嫁了。当他走到望江桥,路过那块熟悉的自留地时,果真发现有一個坟头,墓牌上刻着“夫君张宝之墓”。他心灰意冷,心想:明明我发电报告诉她没死,她怎么会做这种骗人的事?然而,一年来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让他有了沉得住气的毅力。他又想:也许这其中有蹊跷吧,此时回家会很尴尬,弄不好会惊惶不安,只怪自己命苦。既然妻子已经另有丈夫,还是不见面、返回长兴岛另作打算。
张宝回到长兴岛没有向鲁妮梅说出真情,只是谎称妻子同意让他再照顾鲁大三一阵子。接下来,他就死心塌地陪着鲁妮梅,一起照顾鲁大三。
又一年后的春天,鲁大三终于苏醒了。当他看到眼前的鲁妮梅与张宝时,泪如雨下。当鲁妮梅将这两年来的详情告诉给父亲时,鲁大三听了不由颤抖着说:“好人啊,胜过我亲生儿子,我要他做我干儿子!”于是,鲁大三就当着女儿的面,将原来自己老祖宗传下的一只金戒指和一对银镯子给了张宝,并说:“假如为我治病欠债了,今后我们一起打鱼还钱,这点宝贝就留给你了,算我这个穷老头给你夫妻的见面礼!”张宝见老人如此深明大义,不再说什么了,只说回家商议一下,再认干爹、干妹。鲁大三父女叫他快去快回。
趁着清明节,张宝又一次回到老家。到达之前,他先去了解张嫂的情况。当他知道“好人阿三”不幸身亡的真情后,内心深表同情。于是,他先到墓地叩拜了阿三,并欲将自己的墓碑拿掉。扳了几下,发觉有人走来,就退到了望江桥下……
说到这里,张宝向东指指说:“那条船我是看着它摇进来的,想不到今天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刚才的一切我都看到、听到了,感谢你们记着我。我更要感恩我的妻子,吃苦受难为我护养了儿子,今后由我俩一起护养吧,包括李琳这孩子。”张宝又对张嫂说:“你真的不知道我发的电报?”
“我知道!请你们原谅,我瞒过了张嫂,更对不起张宝!”随着声音走来一个人,是老队长。张宝问老队长:“莫非这电报在你那里搁置了!”“是的,是我做错了,隐瞒了张宝没有死的消息。”老队长的话让大家感到很诧异。
原来,公社邮电所的投递员是老队长的一个亲戚,张宝发的第一份电报在第二天下午就送到老队长家了。老队长见了电报非常惊奇,张宝没死、被人救了,但后事都办了、补助也给了,怎么办?
当时生产队正在做年终分配,搞不好要推倒重来。老队长想,待他去长兴岛看了人、接回来再公开。因而他做主,次日去邮电所回了电报。可谁知,几天后又收到电报,说张宝脚不能走动、还在治疗,过后自己回来。
老队长感到不对头,他怀疑水务港监方面搞错了,好在他没有将消息透露。他要暂且保密,直到张宝回来当面相认。后来一直没有消息,老队长自感分析没有错,一年后就托人将自己的远房表弟阿三介绍给张嫂成婚。阿三淹死了,老队长也很伤心,但他仍然保守秘密。当他听到张嫂凄惨的哭声,非常难受,就在村头观察,想等张嫂回家时把多年藏着的秘密说出来,并准备下一步寻找。刚才,他远远望见一个多年不见的熟悉身影,好像是张宝出现了,就赶忙过来了。
听了老队长的一番述说,张宝和张嫂心中也云消雾散了。老队长说这是天意,天无绝人之路,叫张宝、张嫂赶快回家团聚,让全村的人一起为他俩祝福。
这件事在望江大队迅速传开,一直传到了长兴岛。张宝夫妻后来又去鲁大三家认了亲。不久,李琳的哑声也治愈了。十几年后,那座望江桥重新翻建成了公路桥,成了当地人夏天纳凉的好地方。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暮秋的一天傍晚,逶迤弯曲的吴淞江里,一只农船缓缓地驰进望江桥渡口。船刚进入河湾,已经站立在两岸的村民都在注目以待,其中一位年轻的少妇早就泪如泉涌,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张宝啊!苦亲人呀……”她边痛哭边扑向还没停稳的船。站在两旁的姑娘急忙上前,安慰她说:“张嫂,不要太伤心,你肚子里还有孩子呢!”
原来,这位张嫂的丈夫名叫张宝。四天前,他同三个农民一起开船去白淀泾积肥,返回时因浪涛大,加上水急船多,船与桥墩相撞,他落入苏州河,被水流卷进黄浦江。后来水务港监发现,派水警轮渡来施救却已经晚了,打捞了一个时辰,连张宝的人影都没发现。天色渐渐晚了,风浪中的黄浦江一片朦胧,施救成了泡影。水务局的人认为,人生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在黄浦江东面就是长江口,以前类似的情况也不少。于是,他们请有关方面安排另外三个农民暂且休息一晚等待音信,同时立即联系同乡出沪积肥的船只农友,让老乡返程后将消息告诉张宝所在的大队干部准备后事。老队长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他一面叫人安抚张嫂,一面吩咐社员们早点收工料理丧事。
船靠岸后,老队长带人一起将张宝的遗物抬上岸。张宝的父母已经去世,又没有兄弟姐妹,他与张嫂结婚一年也不到,家里没有至亲,村上的男女乡亲有序地做着那些看起来似乎很神秘、很敬畏的传统仪式。
当地的习惯,发丧三天就要落葬。因考虑到张宝没有找到尸体,又是为集体生产劳动殉难的,所以大队讨论决定为张宝立个墓碑,由集体出面购置一副棺材,将衣冠安葬入土。
张宝的后事办得比较隆重,落葬前生产大队还举行了追悼会,表面上看是悼念张宝,其实都是为了安慰张嫂的心。乡亲们总是安抚她,要保重身体,为张家留条根,加上她娘家人也很通情达理、悉心照顾,不久她就恢复了情绪。不过, 她时常一个人走到望江桥呆呆地坐一阵子,遥望渡口延伸的远方,因为这里曾经是她与张宝恋爱时手拉手相依过的地方……
三个月后,张嫂生了个男孩,取名张宝根。
张嫂再婚
过年后,有人给张嫂介绍对象,是前村的一个单身汉,绰号叫“好人阿三”,是老队长的亲戚。左邻右舍都对张嫂说蛮好的,孤儿寡母总得有个男人才能撑门面。父母也认为女儿年纪轻轻的,总不能一辈子守寡,有个男人挡风雨是再好不过的。既然大家都说是好事情,况且是隔壁邻村人,彼此有所了解,張嫂也就认了这桩婚事,但她要求男人过来做上门女婿,目的是为保持张家的门庭。再说阿三家里也贫苦,父母早已不在人世,有一个弟弟也出门做女婿了,他三十岁出头了还光棍一个,挣工分养活自己是足足有余的,但要想找个大姑娘也不容易。当听介绍人说张嫂愿意让他入赘时,开心得一口就同意了。于是他俩就有了来往,不久产生了感情,就正式登记结婚。
阿三做人的确不错,农活样样精通,憨厚老实,对家庭负责,对妻儿关心体贴。因此,张嫂对阿三很满意,甚至感情上超过了前夫,只是有一点奇怪,他私下对妻子说不要孩子,起码三四年内不要。张嫂是个细腻内向的女人,而且年龄不到三十,她总觉得阿三有什么事瞒着她。
一晃又过了两年,张嫂的儿子宝根已经三岁多了。农忙又开始了,张嫂和往常一样,将孩子送到望江桥南边的娘家,托孩子的外婆照顾。
一天,阿三随生产队派工去外地购化肥未回来。下午天下大雨,队里收工早,张嫂想起了儿子,就赶去娘家接他回家。当她接了儿子返程路过前村时,又想到阿三老宅上有三间破房,就顺便去看看是否被大雨冲坏。正当她走近房子时,忽然听见里面有声音,悄悄观察,是阿三与另外一个年龄相仿、瘦脸蛋的女人面对面坐在破椅子上说话。
张嫂见此情十分惊讶!她从没想到,自己的男人会背着她偷情,故非常怒火,大喊:“阿三!原来你在背着我搞女人!”因为外面有雷声,阿三本无准备,被突然的喊声吓了一跳。稍许,他立马清醒过来,是妻子来了,是妻子在骂自己!要出大事了!
阿三立即向那个女人交代了几句,就急忙冲出去。
再说张嫂骂过丈夫后情绪已经失控。她抱着孩子发疯似的边跑边哭,一会儿就来到了望江桥边。这座桥是清代的老石阶桥,既高又长,而且两侧没有扶栏,平时走路都要小心。此刻雨又下大了,她怕淋坏了儿子就慌忙地打开雨伞。她虽然已经听到了后面阿三追上来的喊声,但仍然不顾危险,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撑着雨伞趔趄地走上桥头,正好一阵大风吹来将她娘俩吹倒。她惊慌失措,孩子从怀中掉进了河。
阿三见情况危急,就大步跑过来想抱住娘儿俩,但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先拉起摔倒的妻子,接着就奋不顾身地跳下河。当他看到孩子在水中呛水,想接近拉人时,不料他自己也开始下沉,原来他竟忘了自己不会游泳。用尽全力拼命将孩子往岸边的一片水草上推……
张嫂这时才猛然大喊:“救命啊!快来人救命呀!我男人孩子掉进河里了……”
喊声惊动了村头及四周的人们,五六个会游泳的男人赶紧下水, 发现宝根正漂在一垛水草上乱抓, 两个人马上游过去将他救上岸,并抠出了腹水。孩子的生命保住了,但河面上却不见了阿三的影子。知道阿三不会游泳,大家都心急如焚,水性好的就潜水寻找,但摸了一阵子还是找不到。不会游泳的人一边照顾着张嫂母子,一边在岸上声援。
这条河面虽然不宽,但直通吴淞江,河床深、水流急,平时过往船只很多。这时却没有一只船,加上天色傍晚、暗沉沉,人在水里看不清东西。队长怕大家遭不测,赶快叫人摇两条农船来,让一帮人用竹篙打捞。约一个小时后,在一片水草下面发现了阿三,背上岸时他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嘴巴里还呛着水草。
患难相见
阿三死了,谁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守灵三天,张嫂抱着儿子哭得死去活来。她内心万念俱灰,一怨自己命苦,先后两个男人落水身亡;二怪自己太冲动,阿三是她害死的。后来, 她将阿三的骨灰盒与张宝的坟一起并列安葬,并请人刻了块墓碑。墓地就在望江桥西北侧的自留地上,北边种有几棵黄杨,南边对着望江河,坐北朝南风水好。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 可自从阿三去世后张嫂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好,沉默寡言、垂头丧气,平日里除了去娘家住几天,连左邻右舍的门都不串。然而,张嫂心里始终想着一个问题:阿三为什么要偷偷地见那个女人?他与那女人是什么关系?因为她没有将那天的全过程讲出来,村里人也没有谁能知道真情,大家总以为他们一家人是在走桥时,遇到大风大雨不幸跌到河里而发生意外的。
又一年清明节到了,张嫂折了纸钱、买了香烛等供品,一个人去祭扫。来到墓地,她发现好像有人来拜祭过的痕迹,张宝的墓碑似乎有人动过。她摆上供品、点燃香烛,喊着两个男人的名字就呼天哭地起来。足足一个时辰,她几乎把所有的眼泪与要说的话全部掏尽了。
忽然,从隔壁地里走出一个女孩儿,黑黝黝的脸蛋,腰里还系着根白带。张嫂愣了一下,就问孩儿:“你叫啥名字?是谁家的孩儿?”那孩子摇摇头,不作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着的纸条。
张嫂打开纸条,见上面写着字,内容是关于这个孩儿的来历上面还有阿三的承诺和签名。
张嫂看完纸条才明白,这个女孩叫李琳,比宝根大一岁,喉咙哑了,是阿三与一个叫李娟的女人生的。她颤抖着, 嘶哑地问:“你是怎么来的?”女孩儿用手向桥边一指。于是,张嫂就随女孩儿向望江桥东边走去,果然有一条小木船停泊在拐弯处,船上有两个老人一个妇女,还有一些香烛、纸钱等。
没等张嫂靠近,船上的一個妇女就走过跳板迎上来说:“你就是张嫂吧!我叫李梅,船上是我老爸、老妈,这孩子是我外甥女,不!也算是我女儿吧。”
张嫂瞧了瞧对方,呀!就是上次与阿三见面的那个女人,面孔也黑瘦了。于是就激动地说:“是的!大姐,我一年来一直在找你,可是不知道你在哪里。你们怎么会想到来这里的?”
“你与阿三的事情我们晓得了。去年他去世后没过几天我就得到了消息,但非亲非故的怎能去看你。现在情况变了,看在孩子份上总得让她早点知道。这个地方我已经来过几次,今天我们准备了祭品,特地一早从李家庄摇了两个半小时的船,来望江桥为阿三扫墓,让孩子向她爸叩几个头,也算了却我爸妈的心愿。我们刚上坟,还没摆开就远远看见你走来,我们先回避了,怕给你添麻烦。刚才见你哭得悲痛万分,也没有人来安慰你,我带孩子上岸去坟地想劝你一下,又一想应该让我爸妈也见见你,所以我就叫孩子待在蚕豆地里,我先回船上了。”李梅停顿了一下,看到张嫂口袋里露出来的半张纸片,“想必你已经看了阿三留下的纸条,知道了真情。这是去年你看见我们在他的小屋里时,他交给我的。我妹妹李娟死了四年,这孩子一直由我抚养,我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家境不宽裕,将来还要为我父母养老送终,所以几次找阿三商量,要他把女儿带走,但他一直说没有准备、没跟你讲好。眼看孩子要进学校读书了,再不治好哑巴病会终身遗憾,我传信给阿三快点拿主意,他才答应见面并写了书面保证,确认孩子是他与我妹妹生下的,承诺为她出钱治病,答应将孩子接到身边生活。”李梅讲着讲着流出了泪水。
“大姐,你不要说了。我误会你们了,错怪了阿三!阿三当年也是感情冲动,事出无奈。我与他生活两年多,可他从来没说过这些,也不想再要孩子,当时我还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讲。”
这时李梅的父母已经走上了岸,李梅的母亲对张嫂委屈地说:“都是我老头子思想太封建了,否则不会出这种事的。”接着她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原来,几年前当地政府规划开挖一条河道,成千上万的民工参加开河,阿三所在的人马正好住宿在李家庄李梅家,经过接触,他与李梅的妹妹李娟产生了感情。河道工程结束后他俩仍保持联系,并有了男女之事。当他俩准备确定关系时却遭到了老人的反对,特别是李梅的父亲,认为李娟要找个上门女婿,但阿三门不当户不对,坚决不同意。李娟性格刚烈,瞒着父母坚持把已经怀上的孩子生下来,逼迫父母同意。那时候虽然是婚姻自由,但未婚先孕、男女偷情仍是受众人谴责的。李梅的父亲不肯退让,干脆不认李娟。在未能公开的情况下,李娟不想连累阿三,况且阿三的弟弟尚未入赘。她在母亲的周旋下暂且到已经出嫁的李梅家安身。
然而,她姐夫家也是人多房少,生活条件有限,不久闲言碎语多起来,李娟受不了非议,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投河了。她留下两岁不到的李琳,因为缺少母亲照顾,生了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期,造成了喉咙失声。医生说,孩子长大一点可能会好转,否则就要去省里大医院治疗。然而因经济困难,就耽搁了几年。再说,阿三当年也不知道李娟怀孕,对此他也是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李娟离开后,阿三想认女儿、接到身边,但有人劝他慢一点,待找个老婆再说。李家人要面子,从不张扬,怕被众人指责,因而有李梅出面,让阿三写了字据。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去年阿三也跟着李娟去了……
事情弄清了,张嫂心中的结也打开了,说李琳这孩子无论哑症能否治好,都会认她做女儿,以报阿三的真情。李梅让李琳认了张嫂这个后妈,告别时她问:“你之前有没有动过张宝的墓碑?”李梅说:“没有,我们哪里会做被天打雷轰的事!不过,刚才我也感到那块碑松动了,你不讲我也不好问。”
正当她们纳闷时,突然背后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那块碑是我扳动的!”张嫂回头一看,惊讶地大喊:“怎么是你?”
绝处逢生
这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刻在墓碑上的张宝。要不是光天化日之下,张嫂定然不会相信,几年前死去的丈夫竟然又回来了。“你是张宝吧?你没死,那为什么到现在才回来啊!”在场的人听她这么一问,都惊叹了。
张宝不慌不急,沉重地对张嫂说:“我是你的前夫,没有死!我被人救了,要报答他们,所以回家晚了几年。我在邮局发了电报,你怎么忘记了?”“电报?我从来没收到过!”张嫂吃惊地说。
“走,我们到望江桥那边,我把事情讲给大家听,也好让我这苦命人重返人间。”张宝说着挽起妻子的手,领着大家走到望江桥,围坐在一块大石头旁。见张宝将早已放在这里的一只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张有一男一女的黑白照片说:“他们父女俩就是我的救命恩人……” 三年前的秋天,张宝不幸落入黄浦江,他的左脚被卡在河底沉船的夹仓里。当他用尽全力拉出脚踝,浮到水面时,正好有两队船舶迎面过来。这时他感到脚很痛,又被浪涛打淹呛水,无法喊叫。于是他急中生智,俯仰到一只船舶的梢肚下面,抱住了舵杆。可是船上人都在棚屋里把舵,根本不会注意船下的动静。他自己是无法游到岸上了,只有船舶停下靠岸或船上人发现才能有救。
天色渐渐暗了,河面风浪越来越大,偶尔传来一阵汽笛声。张宝泡在水里饥寒交迫、疼痛难忍,连抱住舵杆的力气也快没有了。这时船边飘来了一只木桶,还有影影绰绰的照明灯,他用力将木桶抓住,顺着水流的冲击离开了船舶。此时他的眼睛已睁不开了,但神志还清楚,心想听天由命吧。可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
当张宝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发觉自己躺在了床上。他惊讶地问:“这是什么地方?是谁救了我?”一会儿从外面进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年长的大伯,一个是年轻的姑娘。大伯说:“小伙子,你终于醒了!你前天夜里趴在木桶上飘在长江口,是我们父女俩打鱼时发现了将你救起的。我们是长兴岛的渔民,我叫鲁大三,她叫鲁妮梅,这里是我们陆地上的家。你先吃点东西吧,有话慢慢说。”
张宝既惊讶又感激,惊讶自己死里脱险,感激鲁家人救了他的命。他吃了鲁家父女准备的饭,感到精神好些了,就想起来走路。可是,左脚一着地就疼得满头大汗。鲁大三见了,心知肚明地说:“要是你能走,我们也不会留你,但想现在回家不行!一是你的脚骨头损伤了,需要及时医治,至少几十天才能恢复;二是长兴岛没有班轮,听你口音是苏南人,必须乘渡轮到崇明岛再转客轮才行。”
张宝心里很焦急,见鲁伯说得真切,无奈之下,只能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鲁家父女,恳求他俩帮忙写封信,将消息先传回家,免得妻子过度伤心。鲁家父女答应他明天去长兴岛邮局办理。
次日,鲁大三吩咐女儿,按照张宝提供的地址去邮局寄信,并请个熟悉的郎中为张宝医脚。中午时,鲁妮梅回来了,请来一个姓董的郎中,并说信已经寄了,请张宝耐心等待,先把脚治好。
经郎中诊断,张宝的左脚踝关节骨折,需要固定治疗,因为采用中医疗程,时间不少于百天。张宝想:只要能医好、走路,时间长一点没关系,只是自己身无分文。鲁大三看出了张宝的心思,就对郎中说:“他是我女婿,董郎中定心医治吧!”这句话让张宝揪心,让妮梅有心,让郎中用心。
张宝的脚涂了药、上了夹板的确舒服多了,除了走路要用拐杖,其他都正常。不过,这几天他一直盼望着家里能回信或者来人,但他又不好多麻烦鲁家父女。他们不但救了他的命,还放弃了捕鱼,出钱、出力,为他请医治病,胜过自己的亲人。张宝虽然这样想,但心里还是放不下妻子,怎么连音讯也没有?
一个月后,他身体基本恢复了,除了不能走路,一个人可以干些轻活。然而,为了他的事情,鲁家父女已经多日没有出门打鱼了,再拖延鱼汛快过了。鲁家父女准备出去几天,关照张宝待在这里养伤,一个人不要走出去。
鲁家父女出去的第二天,张宝一个人去了长兴岛邮政所,询问那天发信的情况。邮电员告诉他,这里的人认字少,有些信因找不到收信人就退回来了,退回邮电所又因为没有写清寄信人的地址而无法返回主人。邮电员说完就拿出一大沓退信让张宝自己找。张宝翻了半天也没找到,于是,就用鲁家留给他的钱发了一封电报,并留下鲁家地址,请求邮电所收到回电后直接送给他。他手持拐杖返回途中不小心摔了一跤,使得愈合的伤口又崩开了。这一来一回,人生地不熟,他几乎用了一整天时间,耗尽了力气。他这才相信郎中的话,后来也没再对鲁家父女提起过。
一天,鲁大三被人抬回来了,说是头被桅杆撞击,昏迷不醒,必须送医院抢救。鲁妮梅心急如焚,多次晕倒。因为鲁大三在郎中面前戏说张宝是女婿的话传开了,人们都信以为真。所以,大家就让张宝照顾安慰妮梅,由他们帮忙开机动船将鲁大三送到医院。
这天中午,邮递员送来回电,说张宝家人收到了电报,准备近日来岛接人。张宝看着伤心欲绝的鲁妮梅,他明白,鲁家现在需要他,他要报答他们父女的救命之恩。于是,他立即对邮递员说,请帮忙办份复电:我脚骨折未治愈难行,还需多日,待恢复后自返回家,勿念!然后他马上收拾东西,与鲁妮梅一起到医院陪护鲁大三。医生说鲁大三大脑类似植物人,一年半载醒不了,住院费用大,还是回家护理、疗养。鲁妮梅没有亲人,希望张宝为她拿主意。张宝说:“我们回家照顾!”就这样,他又回到了长兴岛渔村,继续照料、守护鲁大三。
一晃一年多过去了,一天张宝忽然想起要回老家看看,鲁妮梅同意了,叮嘱他路上小心。临别时,鲁妮梅问张宝:“你还回来吗?”张宝答道:“你爸不苏醒,我不会离去!”鲁妮梅听了热泪盈眶,打好了包裹,叫张宝早点起程。
经过长途跋涉,张宝一路风尘仆仆赶回家乡。路上他碰到一个熟人,说大家都以为他死了,张嫂也改嫁了。当他走到望江桥,路过那块熟悉的自留地时,果真发现有一個坟头,墓牌上刻着“夫君张宝之墓”。他心灰意冷,心想:明明我发电报告诉她没死,她怎么会做这种骗人的事?然而,一年来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让他有了沉得住气的毅力。他又想:也许这其中有蹊跷吧,此时回家会很尴尬,弄不好会惊惶不安,只怪自己命苦。既然妻子已经另有丈夫,还是不见面、返回长兴岛另作打算。
张宝回到长兴岛没有向鲁妮梅说出真情,只是谎称妻子同意让他再照顾鲁大三一阵子。接下来,他就死心塌地陪着鲁妮梅,一起照顾鲁大三。
又一年后的春天,鲁大三终于苏醒了。当他看到眼前的鲁妮梅与张宝时,泪如雨下。当鲁妮梅将这两年来的详情告诉给父亲时,鲁大三听了不由颤抖着说:“好人啊,胜过我亲生儿子,我要他做我干儿子!”于是,鲁大三就当着女儿的面,将原来自己老祖宗传下的一只金戒指和一对银镯子给了张宝,并说:“假如为我治病欠债了,今后我们一起打鱼还钱,这点宝贝就留给你了,算我这个穷老头给你夫妻的见面礼!”张宝见老人如此深明大义,不再说什么了,只说回家商议一下,再认干爹、干妹。鲁大三父女叫他快去快回。
趁着清明节,张宝又一次回到老家。到达之前,他先去了解张嫂的情况。当他知道“好人阿三”不幸身亡的真情后,内心深表同情。于是,他先到墓地叩拜了阿三,并欲将自己的墓碑拿掉。扳了几下,发觉有人走来,就退到了望江桥下……
说到这里,张宝向东指指说:“那条船我是看着它摇进来的,想不到今天大家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刚才的一切我都看到、听到了,感谢你们记着我。我更要感恩我的妻子,吃苦受难为我护养了儿子,今后由我俩一起护养吧,包括李琳这孩子。”张宝又对张嫂说:“你真的不知道我发的电报?”
“我知道!请你们原谅,我瞒过了张嫂,更对不起张宝!”随着声音走来一个人,是老队长。张宝问老队长:“莫非这电报在你那里搁置了!”“是的,是我做错了,隐瞒了张宝没有死的消息。”老队长的话让大家感到很诧异。
原来,公社邮电所的投递员是老队长的一个亲戚,张宝发的第一份电报在第二天下午就送到老队长家了。老队长见了电报非常惊奇,张宝没死、被人救了,但后事都办了、补助也给了,怎么办?
当时生产队正在做年终分配,搞不好要推倒重来。老队长想,待他去长兴岛看了人、接回来再公开。因而他做主,次日去邮电所回了电报。可谁知,几天后又收到电报,说张宝脚不能走动、还在治疗,过后自己回来。
老队长感到不对头,他怀疑水务港监方面搞错了,好在他没有将消息透露。他要暂且保密,直到张宝回来当面相认。后来一直没有消息,老队长自感分析没有错,一年后就托人将自己的远房表弟阿三介绍给张嫂成婚。阿三淹死了,老队长也很伤心,但他仍然保守秘密。当他听到张嫂凄惨的哭声,非常难受,就在村头观察,想等张嫂回家时把多年藏着的秘密说出来,并准备下一步寻找。刚才,他远远望见一个多年不见的熟悉身影,好像是张宝出现了,就赶忙过来了。
听了老队长的一番述说,张宝和张嫂心中也云消雾散了。老队长说这是天意,天无绝人之路,叫张宝、张嫂赶快回家团聚,让全村的人一起为他俩祝福。
这件事在望江大队迅速传开,一直传到了长兴岛。张宝夫妻后来又去鲁大三家认了亲。不久,李琳的哑声也治愈了。十几年后,那座望江桥重新翻建成了公路桥,成了当地人夏天纳凉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