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流动呼唤职业教育
(一)人口流动声势浩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国出现的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打破了传统社会奉行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成为我国各阶层人士所关注的热点社会问题之一。
人口流动,泛指人在空间位置上的移位,本文所探讨的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农村人口流入城镇、由过去以探亲访友为主转变为如今以就业或再就业为主、由经济不发达或不太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或发达地区流动的动态过程,流动主体主要以接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的人为主,笔者将其称为“流动人口”。
我国人口流动是与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两个高潮期:一是1984~198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平均每年达到1100万人,年均增长23%;二是1992~1996年,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800万人,平均增长8%。虽然1997年以来,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的增长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1997~2003年平均转移500万人左右,但还是保持了平均约4%的速度。到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流动人口为1.47亿,比2000年增加了296万。虽然此处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超出了笔者所研究的“人口流动”的范围,但总体上来说,人口流动的规模正在而且还将长期地扩大。
(二)职业教育如梦初醒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极有可能给流入地区带来社会秩序、社会稳定等或大或小的社会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将目光聚焦到流动人口的素质提高与充分就业上,而提升人力素质、开发潜在劳动力资源、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转移需要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因此,人口流动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已成为必然。
对职业教育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职业教育”有一个简明而经典的定义:“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分析,得出如下定义: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是兼顾社会需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
由此,笔者对人口流动与职业教育进行一些简单分析: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作为流动主体的人需要得以发展;职业教育是兼顾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教育。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人口流动作为一种社会进步的必然现象,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必然要求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来积极适应它,尤其是能保持和平与稳定、防止社会失调的职业教育,要承担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责任,使人口流动朝着有利于社会的方面发展。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人口流动的主体是人,职业是人生存于社会之中的载体,而职业教育对于个体最基本的功能莫过于为谋生(即就业)服务,为生活做准备是职业教育的首要职责。不仅如此,现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职业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和旧职业的衰亡,更要求职业教育培养个人的职业能力,从而使其能够灵活就业。
因此,面对声势浩大的人口流动浪潮,职业教育在人口流动的呼唤声中“如梦初醒”。它已不仅仅是将对象定位在学校职业教育、本地区就业人员的职前职后培训,而应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身的角色和功能,把视野拓宽到流动人口身上,真正兼顾到社会发展和“以人为本”。
职业教育对人口流动的作用
(一)职业教育是人口流动的桥梁
对人口流动本身来说,融入城市最重要的机制就是教育。但在目前情况下,农村人口在接受教育时所面临的不利局面,使他们通过普通教育(普通高中、大学)真正融入城镇的机会是很有限的。相比之下,职业教育能提供更多的机会。
职业教育是在一定时间(3年或者2年)和空间(职业学校,包括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里,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教师)对某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一般是初中生或者高中毕业生)进行知识和技能训练,使其掌握从事某一具体职业的能力的教育形式。当然,这里可以理解为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已经工作的人。职业教育的最重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就业服务,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可以将流动人口培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熟练技术工人,无疑会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市民化和产业工人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具雏形并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知识、技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已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选择。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就业、推进职业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应面向市场和企业,采取多种多样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模式,如现代学徒制、产学合作、订单式教育等。这些直接满足市场需求、与企业挂钩的模式,不但适应了社会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而接受职业教育的群体中有一大批是流动人口,或者说流动人口中的一大批人都是通过这种在校职业教育走进企业、走进市场的。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职业性和应用性本质特性决定了其应面向市场和企业,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因此,这便要求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破“学科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其中,最为核心和最具特色之处便在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产学合作的运行主体,企业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拥有生产场地、生产设备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能够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指导。学生(尤其是流动人口)在此不仅能培养技术能力,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能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增强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作为市场中的经济实体,企业能够掌握较多的市场需求信息和需求动态,企业与学校进行项目合作,给校方传递了市场需求信息,使职业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而学生在企业实习,一来可以捕捉到适合他们的就业信息,二来可以抓住机会留在企业就业。
职业教育直接与市场、企业相衔接的教学模式,为接受职业教育的流动人口提供了向城镇企业流动的途径与桥梁,促进了流动人口在城镇就业。
(二)职业教育培养流动人口的流动能力
从职业教育内容来看,职业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人们职业生涯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培养人的职业能力。现代职业教育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职业教育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更具综合素质意义的职业能力。对于流动人口来说,他们的职业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地向城镇流动。因此,职业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流动能力”。
在人口流动大潮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劳动力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劳动力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劳动力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劳动力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劳动力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劳动力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劳动力占56%。由此,从人口流动在产业分布上所占的比例可知,他们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尤其是在采矿业、建筑业、制造业、加工业及城市饮食服务业领域,更是以流动人口为主。但不可否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技能水平低,劳动素质与能力欠缺,而这正是流动人口就业能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流动问题集中体现在流动人口的素质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根深蒂固的“读书无用论”至今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农村人的观念,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低于高中。第二,流动人口的劳动技能素质偏低,很多人未经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在流动过程中并未使自己的技术水平提升而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第三,流动人口对城镇文明的接受程度有限,多年的农村生活使他们很难习惯城镇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氛围。这些将会直接影响流动人口群体参与工业及服务业劳动的技术含量,进而阻碍其融入城镇的步伐,久而久之也会对我国产业升级带来消极影响。
对流动人口流动能力的培养,要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向他们传授知识和技术,既能提高他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也能增加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机会。除了要培养其职业岗位能力外,还应该通过教育手段对其树立择业信心、选择职业以及确立职业道德给予指导,提升流动人口的素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人口流动问题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能否认其社会进步性,但是,如果把握不住它与职业教育的相关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也将是很严重的。
总之,人口流动才会有活力,才会有利于社会稳定。但只有使人口流动与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社会才能真正和谐,才能更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庄西真.论职业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基于优化城乡结构的角度[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31).
[2]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3]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1.
作者简介:
胡彩霞(1984—),江苏丹阳人,南京师范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
(一)人口流动声势浩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国出现的波澜壮阔的人口流动打破了传统社会奉行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成为我国各阶层人士所关注的热点社会问题之一。
人口流动,泛指人在空间位置上的移位,本文所探讨的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农村人口流入城镇、由过去以探亲访友为主转变为如今以就业或再就业为主、由经济不发达或不太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或发达地区流动的动态过程,流动主体主要以接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的人为主,笔者将其称为“流动人口”。
我国人口流动是与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密切相关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两个高潮期:一是1984~1988年,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平均每年达到1100万人,年均增长23%;二是1992~1996年,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800万人,平均增长8%。虽然1997年以来,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的增长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1997~2003年平均转移500万人左右,但还是保持了平均约4%的速度。到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时,流动人口为1.47亿,比2000年增加了296万。虽然此处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超出了笔者所研究的“人口流动”的范围,但总体上来说,人口流动的规模正在而且还将长期地扩大。
(二)职业教育如梦初醒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极有可能给流入地区带来社会秩序、社会稳定等或大或小的社会问题,使人们不得不将目光聚焦到流动人口的素质提高与充分就业上,而提升人力素质、开发潜在劳动力资源、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转移需要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因此,人口流动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已成为必然。
对职业教育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职业教育”有一个简明而经典的定义:“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分析,得出如下定义: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是兼顾社会需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
由此,笔者对人口流动与职业教育进行一些简单分析: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作为流动主体的人需要得以发展;职业教育是兼顾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教育。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人口流动作为一种社会进步的必然现象,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必然要求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来积极适应它,尤其是能保持和平与稳定、防止社会失调的职业教育,要承担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责任,使人口流动朝着有利于社会的方面发展。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人口流动的主体是人,职业是人生存于社会之中的载体,而职业教育对于个体最基本的功能莫过于为谋生(即就业)服务,为生活做准备是职业教育的首要职责。不仅如此,现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职业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和旧职业的衰亡,更要求职业教育培养个人的职业能力,从而使其能够灵活就业。
因此,面对声势浩大的人口流动浪潮,职业教育在人口流动的呼唤声中“如梦初醒”。它已不仅仅是将对象定位在学校职业教育、本地区就业人员的职前职后培训,而应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身的角色和功能,把视野拓宽到流动人口身上,真正兼顾到社会发展和“以人为本”。
职业教育对人口流动的作用
(一)职业教育是人口流动的桥梁
对人口流动本身来说,融入城市最重要的机制就是教育。但在目前情况下,农村人口在接受教育时所面临的不利局面,使他们通过普通教育(普通高中、大学)真正融入城镇的机会是很有限的。相比之下,职业教育能提供更多的机会。
职业教育是在一定时间(3年或者2年)和空间(职业学校,包括职业高中、中专和技校)里,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教师)对某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一般是初中生或者高中毕业生)进行知识和技能训练,使其掌握从事某一具体职业的能力的教育形式。当然,这里可以理解为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已经工作的人。职业教育的最重要、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就业服务,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可以将流动人口培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熟练技术工人,无疑会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市民化和产业工人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具雏形并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知识、技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已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选择。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就业、推进职业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应面向市场和企业,采取多种多样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模式,如现代学徒制、产学合作、订单式教育等。这些直接满足市场需求、与企业挂钩的模式,不但适应了社会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而接受职业教育的群体中有一大批是流动人口,或者说流动人口中的一大批人都是通过这种在校职业教育走进企业、走进市场的。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职业性和应用性本质特性决定了其应面向市场和企业,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因此,这便要求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破“学科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其中,最为核心和最具特色之处便在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产学合作的运行主体,企业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拥有生产场地、生产设备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能够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指导。学生(尤其是流动人口)在此不仅能培养技术能力,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能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增强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作为市场中的经济实体,企业能够掌握较多的市场需求信息和需求动态,企业与学校进行项目合作,给校方传递了市场需求信息,使职业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而学生在企业实习,一来可以捕捉到适合他们的就业信息,二来可以抓住机会留在企业就业。
职业教育直接与市场、企业相衔接的教学模式,为接受职业教育的流动人口提供了向城镇企业流动的途径与桥梁,促进了流动人口在城镇就业。
(二)职业教育培养流动人口的流动能力
从职业教育内容来看,职业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人们职业生涯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培养人的职业能力。现代职业教育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职业教育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更具综合素质意义的职业能力。对于流动人口来说,他们的职业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地向城镇流动。因此,职业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流动能力”。
在人口流动大潮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劳动力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劳动力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劳动力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劳动力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劳动力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劳动力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劳动力占56%。由此,从人口流动在产业分布上所占的比例可知,他们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尤其是在采矿业、建筑业、制造业、加工业及城市饮食服务业领域,更是以流动人口为主。但不可否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技能水平低,劳动素质与能力欠缺,而这正是流动人口就业能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流动问题集中体现在流动人口的素质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根深蒂固的“读书无用论”至今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农村人的观念,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低于高中。第二,流动人口的劳动技能素质偏低,很多人未经过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在流动过程中并未使自己的技术水平提升而只能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第三,流动人口对城镇文明的接受程度有限,多年的农村生活使他们很难习惯城镇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氛围。这些将会直接影响流动人口群体参与工业及服务业劳动的技术含量,进而阻碍其融入城镇的步伐,久而久之也会对我国产业升级带来消极影响。
对流动人口流动能力的培养,要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向他们传授知识和技术,既能提高他们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也能增加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机会。除了要培养其职业岗位能力外,还应该通过教育手段对其树立择业信心、选择职业以及确立职业道德给予指导,提升流动人口的素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人口流动问题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存在,不能否认其社会进步性,但是,如果把握不住它与职业教育的相关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也将是很严重的。
总之,人口流动才会有活力,才会有利于社会稳定。但只有使人口流动与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社会才能真正和谐,才能更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庄西真.论职业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基于优化城乡结构的角度[J].职业技术教育,2007,28(31).
[2]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3]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1.
作者简介:
胡彩霞(1984—),江苏丹阳人,南京师范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