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er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爱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让孩子们在爱中成长,得到启迪,从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关键词:教师;爱
  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这些孩子需要用爱心去培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让孩子们得到爱,学会爱,并将这份爱回报给他人,回报给社会。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爱是一门值得探索的学问,更是一种特殊的艺术。
  一、用语言表达爱。语言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亲昵地称呼学生的乳名。有生病的同学,一定不要忘了问候一下他们的病情。“好些没有?能坚持住吗?要多休息哦”;看見有同学吐了,马上去把脏东西拖干净,并且问:“是不是感冒了?看病没有?”看见有同学不小心摔倒了,急忙扶她起来,拍掉身上的尘土,看一看问一问,有没有伤着哪儿,再叮嘱几句:“今后走路要小心,课间活动别跑。”另外,激励、赞扬的话是最直接的表达,是永远的法宝。这些看来是很普通的话,都可以在孩子们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老师爱我。
  二、适当使用体态语言,传递爱的信息。人的动作,神态是无声的语言,能巧妙地将爱融入其中。如:慈祥、亲切的目光注视,笑一笑,拍拍肩、摸摸头、捏捏小手、擦擦脸上的脏东西,帮他们整理衣领,扣一下扣子,系一下鞋带,系系红领巾等等。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其实就是用体态语言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们。小小的一个动作,会使孩子们觉得甜蜜,感受到老师的爱。
  三、欣赏他们的言谈举止。不要对孩子们的话不屑一顾。童言无忌,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们最喜欢的可能是老师。有老师在场,他们的话多,表现欲强,总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抽一点时间听孩子们说话,揣摩他们的心理,用适合他们的语言和他们交谈,你会加深对孩子们的了解,孩子们会觉得十分开心。这样加入到他们中去,你会和他们走得更近,感受到孩子们的纯真可爱,师生之情油然而生。
  四、让孩子们在他们的世界里实现找到成就感。希望成功,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这一点是孩子们较强烈的心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培养上进心,满足他们小小的愿望,对老师不是件难事,一个决定,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点一下头就足以让孩子兴奋不已。这时孩子的心理话——老师,你真好!老师的形象又在他们的心里高大了一些。
  五、调控自我的情感。老师在教育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些不愉快的、使人生气、甚至愤怒之极的事。如:常常不交作业,书写潦草,课堂上小动作搞个没完,不爱清洁卫生,打骂同学等较为严重的影响纪律的事。面对这些情况,最好是先调控自己的情感再进行教育。我常用的方法是:把怒容、紧绷的面孔放松些,平静注视儿童,调整好情绪,想出最佳教育方法。这样不仅可一不是教师的形象受到损坏,保护并深化儿童对教师已有的尊敬和爱意,还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六、作业本上的语言。把对孩子的鼓励、赞扬、批评、希望等,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三言两语写在作业本上。如:“你是好孩子,进步真大!”“你是有上进心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今后会认真做作业。”“这次你的作业完成得真好,老师都为你感到高兴!”“再努力,你会做得更好!”“现在你的书写没有以前好,老师希望比以前更好的字出现在你的作业本上,不让老师失望”等等。这样的话语读起来温暖、亲切,感受到的是老师对他的关心、爱护。孩子们会在这些无声的语言中进步,用他们的良好表现来报答老师的关心、爱护。
  七、走出批评的误区。教学多年,所见所闻的不正确批评教育方式有:1.大声训斥。2.不让申辩,师威压人。3.旧事重提,细算总帐。4.通知家长,加强攻势。5.遣送回家,闭门思过。6.不理不睬,一站半天。7.挖苦讽刺,让其难堪。8.牵拉过来,暗中揪掐。9.罚抄作业,另写检讨悔过书。10.小题大做,揪住不放。这些批评教育方式,很难使孩子心服口服,更谈不上好的教育效果。批评教育本身是一种对孩子真挚的爱,但要用恰当的、易于接受的批评教育方式,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1.我们要耐心听事情的来龙去脉。2.应转换师生角色,进行情感体验,揣摩孩子的心态,确定教育方法。3.批评前先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4.把批评的话转为希望的话语。5.保护他们的自尊,尽力缩小影响范围。7.让孩子坐着说话,缓和紧张气氛,建立平等关系。8.表扬点滴成绩。9.家校联系,共同教育。总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教育的精髓,可以沟通心灵,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教师要把对孩子博大的爱,点点滴滴传递给孩子们,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的确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持之以恒、不易马上收到回报的爱。正是这样的爱,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特别大,能让他们得到爱,感受爱,以至用爱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学生由于大部分面临即将就业的问题且其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加之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导致教学难度增大。中职教育中的德育教学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价值观和生活观,同时也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制度,因此,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这也对传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初探活动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职教育;活动教学;德育教育方法  一般认为,中
期刊
摘要:语言的学习是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个过程。没有听,就没有说,用英语交流也就无从谈起。探索出一条能够提高听力水平的有效方式是笔者多年以来的努力的方向。本文是在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从听力环境、方式、技巧等多个方面探索出科学有效的训练策略,为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力技能;氛围;兴趣  在小学阶段,“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是学习英语一条基本原则,因为没有听,就
期刊
摘要: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愿意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当中,对当地的志愿服务水平具有着积极的提升作用。而在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本文中,将就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2017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基于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ZD184),主持人:李
期刊
在教育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对他的课充满热情,充满求知的渴望,甚至在老师的影响下走上一条成功的探索之路。而相反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苏霍姆林斯基在阐述从事教师工作的才能时说,营造轻松的数学课堂氛围是数学教师工作创造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因为他的工作对象---儿童使课堂氛围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四边形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学
期刊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首先要加强基本的计算训练,因为任何一个较复杂的计算,都是若干个简单的基本计算综合起来的,如果基本计算的能力提高了,那么,较复杂的计算能力也会随着提高。一般的说,口算与估算是计算的基
期刊
内容提要: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因自身的特点,有着自身的要求。而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教育事业。所以对此进行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及对管理者的要求,才能管理好班级,从而才能让教育得以正常的实施。其次,如何进行农村小学的班级管理,有利于大家共同的进步,针对实际情况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  再者,进行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有助于社会的进步,推动教育事业的
期刊
摘要: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凝结而成,其中包含了我国的民族意识与传统文化,学习汉语言文学就是对我们爱国情怀的培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追求能力与创造能力。在课余时间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更有利于我们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成绩。但我们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需要掌握良好的方法,慢慢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中学  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与世界各族人民都产生友
期刊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提倡,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在高中教学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能够极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环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地理知识比较枯燥和乏味,加上缺少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往往会产生烦躁厌烦的学习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而教师要注重关注学生课堂中的积极性,尽可能提高地理课堂活
期刊
一位私塾老先生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有三篇不同寻常的作文卷,他分别给他们加上评语。第一篇写了标题后,只写一个“夫”字就没了,他评曰:“大有作文之势!”第二篇仅有标题,连“夫”字也没有,他评曰:“引而不发,妙也!”第三篇干脆白卷,连标题都有没有写,先生还是给加上一个评语:“清白可喜。”这只是个笑话,带着某种讽刺意味。但思考一下这样的评语尽管幽默风趣精彩绝伦,却与提高学生作文兴趣与能力并无裨益。  现实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要将一个由几十个不同性格和习惯的孩子组成的班集体,建设成一个班风浓,学风正的优秀班集体,就需要班主任勤交流、勤检查、勤总结,从细节入手,做好班级管理的每一项工作。  关键词:班级管理;勤;交流;总结;检查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根本管理机制,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管理水平。高中阶段作为一个人人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间点,既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轨迹,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