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碎了的语文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j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中国出版物70%以上都是教材。而且人均年阅读量很低,平均不到一本。中国有近亿的学生在上学,但谈到阅读,都是强制性的,读的不过是教材,还有一点老师推荐的教辅材料。
  就那么可怜的一点自主阅读的比例,还有相当大的份额,是几类无聊的作家的杰作,诸如穿越、盗墓、玄幻、种马小说。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上网人数成亿地增加,但人们在手机上阅读的,90%以上,都是这种毫无价值的东西。稍微讲求一点逻辑,讲一点道理的文字,学生网民就不愿看或看不懂。
  有人出来呼吁,中国的母语教育需要加强,因为学校过于强调外语教学了。教育部积极响应,据说要把高考的外语分值降低,北京市中考,率先实行,英语从150分降到了100分,而语文分值如旧。接下来估计还会增加语文教学时间,增大课时量,以强调他们如何重视母语教育。
  这样的改,有效果吗?有,不过是反着的,越折腾,学生的母语水准恐怕会越差,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中国语文教育的模式有问题。对于教育者而言,语文教育,应该是通过成型知识的学习,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语文,增益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读写能力。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识字过程,也是培养阅读兴趣的过程。但是,中国的语文教学,小学识字阶段的课文,被矫情的拟人、比喻性的范文所充斥,教学过程,似乎就是为了不让学生好好说话。
  基础的识字阶段过后,语文课本的范文倒是有几篇像样的文章了,但每篇文章的教学,都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背景,然后就是字词句,分析拆解。每篇文章都会有中心思想吗?作者这样告诉你们了吗?作者的写作背景,你们怎么知道的?段落大意,只有一种概括方式吗?只能按老师的意思来概括吗?老师为什么这么教?因为考试就这么考。
  这样的范文,不用老師教,读读也许还有点意思,但经老师讲完,做一系列烦人的作业,就像一颗鲜桃,被人揉搓了无数道,变成垃圾了。如果范文本身就不怎么样,这样教下来,就更折磨人。
  这样的语文教育,无非是把好好的文章,变成若干细分的知识点,然后一点一点地灌给学生,让学生背熟记牢,以后考试,就按这种切碎了的知识点来考,老师教的,就是标准答案,跟着走,踩到点上,就能得高分。
  不用说,这样的教学,不会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几年工夫教下来,乖的学生倒是会考试了,不乖的学生,连考试都不会,两者都对阅读失去了兴趣。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好的文字,什么叫不好的文字。他们如果还有一点残存的兴趣的话,就只能去追求荒诞怪异而且空洞的穿越、盗墓、玄幻加种马了。
  (刚刚好摘自《新华日报》)
其他文献
年事渐長的人,工作日繁,而运动愈少,于是身体上便开始囤积脂肪,而腹部自然地要渐渐呈锅形。腰带上针孔要嫌其不敷用。终日鼓腹而游,才一走动便气咻咻。然对于这样的人我渐渐地抱有同情了。一个人随身永远携带着一二十斤板油,负担当然不小,天热时要融化,天冷时怕凝冻,实在很苦,若遇上饥荒的年头,当然是瘦子先饿死,胖子身上的脂肪可以发挥驼峰的作用慢慢地消受,不过正常的人也未必就有這种饥荒心理。  胖瘦与妍媸有关,
山是静谧的,但永不会保持沉默。每一样东西都在从容地表达自我,静默有时,发声有时。山就是一支合唱队、一个交响乐团和一个歌剧院。你看不见他们,却可以听见他们。风路过的时候,摩挲着山体。每一片林、每一棵树、每一片叶,都在隐隐哼唱。山坡、山谷、山脊和山顶低吟着,此起彼伏,交相呼应。秋虫在墙角叫着,是一名失意独唱家的咏叹调。一群小鸟在树梢叽喳,那是一段激烈的多重唱段。  暴风雨之夜,山格外兴奋。一切都在欢唱
在我们家乡有一条街上,卖的都是一些比如花篮啊红木屐啊红肚兜啊之类的物什,以前我也知道这条街,但觉得它离我甚远。后来我才知道,这条街上卖的是所有婚丧嫁娶“出花园”所需要的一切物品,而我之所以觉得离我甚远,因为我从不需要操办这些仪俗,自有我妈去主持。  我十五岁那一年,我妈开始觉得有盼头了。我们家乡的风俗是,满十五岁的孩子要进行一种成人礼叫“出花园”,相当于古代男子二十岁的“加冠礼”。这种仪式要根据每
昨天晚上,我在一本美国《读者文摘》上读到一则笑话:“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最怕的事情是公开演讲,其次是死亡。所以,在葬礼上,你最好做那个躺在棺材里的人而不是致悼词的那个人。”真是宁死也不愿演讲。然后十二点多了,我还听到有个邻居在反复大声朗读什么,难道隔壁住着一个资深文艺爱好者?后来听到其中有“感谢各位来宾”之类的字眼,看来他是一个马上要举行婚礼的人,或者是一个刚入行的婚礼主持人。无论他是什么身份,这都
近些日子流行声讨“食物里程”:食物从产地到你盘子里所走的路程越长,烧掉的石油也就越多。  最近,有两位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做出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说“食物里程”的概念“是个存在重大缺陷的可持续发展度指标”,把食物从农庄弄到商店里的碳排放量,只占它一辈子碳排放量的4%;从国外空运食物的碳排放量,只相当于把英国本地产食物冷冻起来的1/10,只相当于顾客从家里到商店去的1/50;把新西兰羊羔用船运到英格兰,
一位朋友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想’是最自由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随便去‘想’”。  他还说:“如果一个人放弃了去‘想’,这个人就放弃了快乐的权利。”  说这话的是我的挚友,可是我不同意他有关“想”的这种说法。  因为只有“想”,才是最不自由的。  你可以去想你高興去想的每一件事。  你可以去想你是孙悟空,你可以去想你是秦始皇,你甚至可以去想你是玉皇大帝——为所欲为,随心所欲。  可惜这不是“想”,
我出生在1966年,正是“文化大革命”正式发动的年头。我的回忆清晰,但是充满着不和谐的剧烈的冲突。小时候,我住在烟雨江南的一个中等城市里,小巷幽深,墙角长满了青苔,院子里有一口古老的井,还有一棵古老的无花果树。只要不走出去,那么,就宁静得就像历史本身,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历史的动感。可是,只要一出门,就是市中心,那就是另外一个世界:满耳都是语录课、高亢的口号声;满眼都是大字报,一片鲜红鲜红的颜色。  
窗前的大雪白绒一般,没有停的在落,整天没有停。我去年受冻的脚完全好起来,可是今年没有冻,壁炉着得呼呼发响,时时起着木柈的小炸音,玻璃窗简直就没被冰霜蔽住,柈子不像去年摆在窗前,那是装满了柈子房的。  我们决定非回国不可,每次到书店去,一本杂志也没有,至于别的书那还是三年前摆在玻璃窗里退了色的旧书。  非走不可,非走不可。  遇到朋友们,我们就问:  “海上几月里浪小?海船是怎样晕法?……”因为我们
不管你上哪间茶楼酒肆,你点的是普洱、寿眉、铁观音、水仙或是什么红茶,只消他們一冲水,端上桌,马上就给各位倒茶。那些液体连颜色都来不及变,仍像开水似的,别说茶味了。  难道这是殷勤吗?  他们连“等一等”的常识也欠缺,当然谈不上品茗的艺术了。  我们不要求在一般餐厅品茗,不过,早三十秒和迟三十秒,还是有点区别的。  每次当侍者倒茶时,我总是制止,提醒他们让茶叶泡一泡。下次再去,他们仍习惯即冲即斟——
19世纪的文人大多是出了名的吃货,在“料理百科辞典”中查找“巴尔扎克”,会找到“大麦与芋头芹菜巴尔扎克风味奶油浓汤”,查找“维克多·雨果”则是“雨果风味朝鲜蓟浓汤”,而“夏多布里昂”的词条则是著名的“夏多布里昂酱汁”,或者干脆就是指淋上了这种白葡萄酒风味酱汁的烤牛菲力。   这一干会吃会喝的文人美食家中,大仲马是最出众的一位——他不仅会吃会喝,且敢吃敢喝,将一生的大多财富都砸在了美食上。他体型庞